一种悬架缓冲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9022发布日期:2019-04-09 21:5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悬架缓冲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悬架缓冲块。



背景技术:

现悬架缓冲块结构因与活塞杆接触产生异响,所以为了解决这样的技术问题,一种能够降低或者避免缓冲块与活塞杆之间的异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或者减少缓冲块与活塞杆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异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悬架缓冲块,包括缓冲块本体以及轴向贯穿缓冲块本体设置的穿接孔,所述穿接孔内设有用于减少活塞杆与缓冲块接触面积的凸起组件。

所述凸起组件包括第一凸起组件,所述第一凸起组件包括多个设置在穿接孔内壁上端的凸起筋。

所述凸起筋包括凸起筋本体,在凸起筋本体靠近穿接孔中心轴的一侧上设有用于包裹活塞杆的弧形过渡槽,所述弧形过渡槽与活塞杆外侧面相贴合。

各个所述凸起筋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并且各个所述凸起筋间对称分布。

所述凸起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凸起组件,每个所述第二凸起组件包括多个设置在穿接孔内壁上的凸起点。

各个所述第二凸起组件间间隔分布,并且各个所述第二凸起组件相互之间平行设置。

每个所述第二凸起组件中的凸起点沿同一圆周分布。

所述凸起点包括凸起块,在凸起块远离穿接孔内壁的一端设有弧形过渡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悬架缓冲块,通过在缓冲块内壁上增加凸起筋和凸起点,能够有效的防止缓冲块与活塞杆接触摩擦产生异响。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凸起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凸起点的俯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缓冲块本体,2、穿接孔,3、凸起筋,4、凸起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一种悬架缓冲块,包括缓冲块本体1以及轴向贯穿缓冲块本体1设置的穿接孔2,所述穿接孔2内设有用于减少活塞杆与缓冲块接触面积的凸起组件;凸起组件包括第一凸起组件,所述第一凸起组件包括多个设置在穿接孔2内壁上端的凸起筋3,凸起筋3的设置可以减少缓冲块内壁与活塞杆接触区域,减少因缓冲块与活塞杆接触而摩擦产生异响。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凸起筋3包括凸起筋3本体,在凸起筋3本体靠近穿接孔2中心轴的一侧上设有用于包裹活塞杆的弧形过渡槽31,所述弧形过渡槽31与活塞杆外侧面相贴合,弧形过渡槽31的设置,使得凸起筋3与活塞杆的贴合性更好,能够很好的避免凸起筋3与活塞杆连接处尖锐,影响两者连接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各个所述凸起筋3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并且各个所述凸起筋3间对称分布;这样的设置,使得凸起筋3与活塞杆的连接更为稳定,避免活塞杆受力不均匀而引起异响。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凸起组件还包括多个第二凸起组件,每个所述第二凸起组件包括多个设置在穿接孔2内壁上的凸起点4,凸起点4的设置,使得凸起点4与凸起筋3可以相互配合,而为更好的让两者配合,本实用新型中凸起点4和凸起筋3分别距离穿接孔2内壁的高度相同,进而实现活塞杆穿接在穿接孔2中,避免活塞杆的运动偏移,减少异响的产生。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各个所述第二凸起组件间间隔分布,并且各个所述第二凸起组件相互之间平行设置,通过增加凸起组件的设置,增加凸起组件对活塞杆支撑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每个所述第二凸起组件中的凸起点4沿同一圆周分布,这样的设置,使得凸起点4与活塞杆的连接更为稳定,避免活塞杆受力不均匀而引起异响。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凸起点4包括凸起块,在凸起块远离穿接孔2内壁的一端设有弧形过渡倒角41,这样的设置使得凸起点4与活塞杆接触面积减少,能够更好的减少缓冲块与活塞杆之间的摩擦,更有利于减少活塞杆与缓冲块因摩擦而产生的异响。

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