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行李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10202发布日期:2019-07-19 22:1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行李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用行李放置架。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城市中汽车已经逐渐普遍进入家庭,大容量的运动型多用途汽车也大量出现且得到相当多人的喜爱,同时自驾游已成普遍接受的旅游方式,因此汽车的行李架已是很多车辆的必备附件。

目前汽车的行李架的结构形式非常多,实现的功能也很多,有些是在行李箱内设置有独立的支撑座和框架,实现对物品的容纳和固定,但这种方法无法分类放置不同物品,且对易碎物品不能做到保护,使用效果低下;而且不便于收纳,在闲置时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分类放置多种不同物品、对物品起到保护的作用且能折叠、收纳的汽车用行李放置架,尤其适合汽车的使用过程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用行李放置架,包括放置箱和折叠机构,所述的放置箱上壁开口,所述的放置箱内分别设有左隔板和右隔板,所述的左隔板前后两端分别与放置箱的前壁和后壁相连,所述的左隔板下端与放置箱的底壁相连,所述的右隔板前后两端分别与放置箱的前壁和后壁相连,所述的右隔板下端与放置箱的底壁相连,所述的左隔板和右隔板将放置箱分成第一放置区域、第二放置区域和第三放置区域,

所述的第一放置区域内的前壁、后壁、左壁、底壁和左隔板左表面均设有缓冲棉,所述的第二放置区域内设有过滤板,所述的左隔板右表面设有左挡板,所述的右隔板左表面设有右挡板,所述的过滤板放置在左挡板和右挡板上,所述的第三放置区域内设有横板,所述的横板的下表面与多个升起弹簧的上端相连,每个所述的升起弹簧的下端与放置箱的底壁上表面相连,

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套管、竖管和铰接杆,所述的放置箱底壁下表面左前端、右前端、左后端和右后端四个端角处分别与左前套管、右前套管、左后套管、右后套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的左前套管、右前套管、左后套管、右后套管结构相同,所述的左前套管管壁上设有左前套管穿孔,左前竖管上端进入左前套管内,所述的左前竖管上设有若干个与左前套管穿孔相对应的左前竖管螺纹孔,左前螺钉穿过左前套管穿孔,且螺纹连接在左前竖管螺纹孔内,所述的右前套管管壁上设有右前套管穿孔,右前竖管上端进入右前套管内,所述的右前竖管上设有若干个与右前套管穿孔相对应的右前竖管螺纹孔,右前螺钉穿过右前套管穿孔,且螺纹连接在右前竖管螺纹孔内,所述的左后套管管壁上设有左后套管穿孔,左后竖管上端进入左后套管内,所述的左后竖管上设有若干个与左后套管穿孔相对应的左后竖管螺纹孔,左后前螺钉穿过左后套管穿孔,且螺纹连接在左后竖管螺纹孔内,所述的右后套管管壁上设有右后套管穿孔,右后竖管上端进入右后套管内,所述的右后竖管上设有若干个与右后套管穿孔相对应的右后竖管螺纹孔,右后螺钉穿过右后套管穿孔,且螺纹连接在右后竖管螺纹孔内,

所述的左前竖管的下端与左前支撑杆的上端相连,所述的右前竖管的下端与右前支撑杆的上端相连,所述的左后竖管的下端与左后支撑杆的上端相连,所述的右后竖管的下端与右后支撑杆的上端相连,所述的左前支撑杆分别通过第一前铰接杆、第二前铰接杆铰接在右前支撑杆上,所述的左后支撑杆分别通过第一后铰接杆、第二后铰接杆铰接在右后支撑杆上,所述的左前支撑杆下端内侧通过左前折页与底板相连,所述的右前支撑杆的下端内侧通过右前折页与底板相连、所述的左后支撑杆下端内侧通过左后折页与底板相连,右后支撑杆下端内侧通过右后折页与底板相连,

所述的底板下表面四个端角处分别设有左前固定件、右前固定件、左后固定件、右后固定件,所述的左前固定件、右前固定件、左后固定件、右后固定件结构相同,所述的左前固定件包括固定竖杆、固定底台,所述的固定竖杆的上端与底板下表面相连,所述的固定竖杆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固定底台上设有与固定竖杆相对应的固定底台螺纹孔,所述的固定底台的下端设有底座。

进一步,第一放置区设有物品挤压板,所述的物品挤压板靠近左隔板设置,所述的左隔板与物品挤压板之间设有挤压弹簧。

进一步,所述的左挡板设在左隔板的中下端。

进一步,所述的右挡板与左挡板在同一水面上。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前铰接杆、第二前铰接杆的左端均铰接在左前支撑杆上,所述的第一前铰接杆、第二前铰接杆的右端均铰接在右前支撑杆上,所述的第一前铰接杆、第二前铰接杆之间相互铰接。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后铰接杆、第二后铰接杆的左端均铰接在左后支撑杆上,所述的第一后铰接杆、第二后铰接杆的右端均铰接在右后支撑杆上,所述的第一后铰接杆、第二后铰接杆之间相互铰接。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底台材料为橡胶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放置区域、第二放置区域和第三放置区域的设置能够对不同种类的物品进行放置,调节螺钉能够改变竖管进入套管的长度,间接的能够调节放置箱的高低,设置的铰接杆和折页能够将支撑杆折叠放置,使其在不使用时能够节省放置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放置箱 2、左隔板 3、右隔板

4、缓冲棉 5、过滤板 6、左挡板

7、右挡板 8、横板 9、升起弹簧

10、左前套管 11、右前套管 12、左前竖管

13、右前竖管 14、左前支撑杆 15、右前支撑杆

16、第一前铰接杆 17、第二前铰接杆 18、左前折页

19、底板 20、右前折页 21、固定竖杆

22、固定底台 2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汽车用行李放置架,包括放置箱1和折叠机构,所述的放置箱1上壁开口,所述的放置箱1内分别设有左隔板2和右隔板3,所述的左隔板2前后两端分别与放置箱1的前壁和后壁相连,所述的左隔板2下端与放置箱1的底壁相连,所述的右隔板3前后两端分别与放置箱1的前壁和后壁相连,所述的右隔板3下端与放置箱1的底壁相连,所述的左隔板2和右隔板3将放置箱1分成第一放置区域、第二放置区域和第三放置区域,

所述的第一放置区域内的前壁、后壁、左壁、底壁和左隔板2左表面均设有缓冲棉4,设置的缓冲棉4,起到对物品固定、限位的作用,防止在移动时出现其滑动的现象,所述的第二放置区域内设有过滤板5,所述的左隔板2右表面设有左挡板6,所述的右隔板3左表面设有右挡板7,所述的过滤板5放置在左挡板6和右挡板7上,在第二放置区域内可以摆放各种需要沥水的物品,将水收集在过滤板5下方,同时也和其他物品进行分离,所述的第三放置区域内设有横板8,所述的横板8的下表面与多个升起弹簧9的上端相连,每个所述的升起弹簧9的下端与放置箱1的底壁上表面相连,在第三放置区域内可以摆放各种物品,根据物品的重量,调节横板8在第三放置区域内的位置,便于使用者拿取物品;

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套管、竖管和铰接杆,所述的放置箱1底壁下表面左前端、右前端、左后端和右后端四个端角处分别与左前套管10、右前套管11、左后套管、右后套管的上端相连,所述的左前套管10、右前套管11、左后套管、右后套管结构相同,所述的左前套管10管壁上设有左前套管穿孔,左前竖管12上端进入左前套管10内,所述的左前竖管12上设有若干个与左前套管穿孔相对应的左前竖管螺纹孔,左前螺钉穿过左前套管穿孔,且螺纹连接在左前竖管螺纹孔内,所述的右前套管11管壁上设有右前套管穿孔,右前竖管13上端进入右前套管内,所述的右前竖管13上设有若干个与右前套管穿孔相对应的右前竖管螺纹孔,右前螺钉穿过右前套管穿孔,且螺纹连接在右前竖管螺纹孔内,所述的左后套管管壁上设有左后套管穿孔,左后竖管上端进入左后套管内,所述的左后竖管上设有若干个与左后套管穿孔相对应的左后竖管螺纹孔,左后前螺钉穿过左后套管穿孔,且螺纹连接在左后竖管螺纹孔内,所述的右后套管管壁上设有右后套管穿孔,右后竖管上端进入右后套管内,所述的右后竖管上设有若干个与右后套管穿孔相对应的右后竖管螺纹孔,右后螺钉穿过右后套管穿孔,且螺纹连接在右后竖管螺纹孔内,

所述的左前竖管12的下端与左前支撑杆14的上端相连,所述的右前竖管13的下端与右前支撑杆15的上端相连,所述的左后竖管的下端与左后支撑杆的上端相连,所述的右后竖管的下端与右后支撑杆的上端相连,所述的左前支撑杆14分别通过第一前铰接杆16、第二前铰接杆17铰接在右前支撑杆15上,所述的左后支撑杆分别通过第一后铰接杆、第二后铰接杆铰接在右后支撑杆上,所述的左前支撑杆14下端内侧通过左前折页18与底板19相连,所述的右前支撑杆15的下端内侧通过右前折页20与底板19相连、所述的左后支撑杆下端内侧通过左后折页与底板相连,右后支撑杆下端内侧通过右后折页与底板相连,

所述的底板19下表面四个端角处分别设有左前固定件、右前固定件、左后固定件、右后固定件,所述的左前固定件、右前固定件、左后固定件、右后固定件结构相同,所述的左前固定件包括固定竖杆21、固定底台22,所述的固定竖杆21的上端与底板19下表面相连,所述的固定竖杆21下端设有外螺纹,所述的固定底台22上设有与固定竖杆21相对应的固定底台螺纹孔,所述的固定底台22的下端设有底座23,设置的左前固定件、右前固定件、左后固定件、右后固定件,起到整体的行李放置架的缓冲、减震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放置区设有物品挤压板,所述的物品挤压板靠近左隔板2设置,所述的左隔板2与物品挤压板之间设有挤压弹簧,起到对物品固定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左挡板6设在左隔板2的中下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右挡板7与左挡板6在同一水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前铰接杆16、第二前铰接杆17的左端均铰接在左前支撑杆14上,所述的第一前铰接杆16、第二前铰接杆17的右端均铰接在右前支撑杆15上,所述的第一前铰接杆16、第二前铰接杆17之间相互铰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后铰接杆、第二后铰接杆的左端均铰接在左后支撑杆上,所述的第一后铰接杆、第二后铰接杆的右端均铰接在右后支撑杆上,所述的第一后铰接杆、第二后铰接杆之间相互铰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底台22材料为橡胶材质。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在该行李放置架闲置时,分开左前套管与左前竖管、右前套管与右前竖管、左后套管与左后、右后套管与右后竖管,将摆放箱与折叠机构分开,便于对其收集、减少空间占用;在使用时,可以在第一放置区域、第二放置区域和第三放置区域分类摆放不同物品,提高其适用性;设置的折叠机构,便于对折叠机构进行折叠,减少空间摆放。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