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1932发布日期:2019-08-27 19:44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事故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事故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上,人们由于汽车抛锚、孩子临时需要休息或者晕车等等多种原因,在路边停车是经常发生的事。现在人们在路边停车时,一般为打开警示灯,但是警示灯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因为在行使过程中也可能会开警示灯,后面的驾驶员无法准确判断前边的汽车是处于停车状态还是行使状态,特别是在雾天或下雨天等视野受阻的状态下更难判断。由于汽车一直处于高速行使中,由于判断失误而发生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现有的通常使用警示牌来提醒后面的司机,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60329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汽车用警示牌”,包括基座和连接于其上部的牌体,所述基座和牌体的连接处为活动轴,牌体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牌体的四周边缘和中间部位均匀分布有强光灯,中间部位的强光灯形成感叹号的形状。

在警示牌在使用时通常是需要将警示牌放置在休息车辆的车后一定距离外,以便后来的车辆有足够的反应距离。上述警示牌虽然可以对后面的司机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在使用警示牌时,需要人为携带警示牌,将警示牌带到车身后一定距离进行放置。然而,在高速公路上,任何人下车行走都是极其危险的事件,很有可能在放置警示牌的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事故警示装置,可以在不需要人在高度公路上行走的情况下,将警示装置进行合理放置,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事故警示装置,包括控制部件、警示部件和移动部件,所述控制部件控制移动部件的工作,所述移动部件固定在警示部件上,用于带动警示部件移动,所述警示部件用于显示警示信息;所述警示部件包括底座、警示标牌和支撑杆,所述底座用于与移动部件连接,所述警示标牌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杆两端分别与警示标牌、底座连接,且支撑杆为升缩杆,受控于控制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件包括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控制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设置在移动部件上,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传递给移动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发射器为手持式遥控器,所述手持式遥控器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所述控制按钮用于输入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电连接的控制芯片和控制按钮,所述控制芯片与移动部件连接,用于控制移动部件行进指定距离,所述控制按钮用于将启动信号传送给控制芯片。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部件包括电磁阀和行进机构,所述控制部件通过电磁阀控制行进机构的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行进机构包括滚轮和电动机,所述滚轮可转动地设置在警示部件上,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滚轮转动,所述电磁阀与电动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部件包括转轴、履带和电动机,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警示部件上,所述履带由转轴带动转动,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转轴转动,所述电磁阀与电动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标牌为塑料或木质标牌。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标牌为充气式标牌或折叠标牌。

进一步地,所述警示部件还包括弹射器,所述弹射器设置在底座上,且弹射器受控于控制部件,用于将警示标牌向上弹射出去,并带动支撑杆伸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移动部件固定在警示部件上,可以带动警示部件移动,而控制部件则可以控制移动部件的工作,在使用时只需要开门将警示装置放置在地上,然后通过控制部件控制移动部件运作,从而将警示部件带到需要的距离进行放置即可,此过程不需要任何人下车行走,从而避免了一些安全隐患;同时设置了支撑杆,可以在使用时将支撑杆撑起,在不使用时将支撑杆收回,从而使得警示装置的使用和携带更加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信号传递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二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第一、二、三连接板配合侧视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1、控制部件,11、信号发射器,12、信号接收器,2、警示部件,21、底座,211、连接座,2111、第二连接板,2112、第三连接板,2113、第一定位孔,2114、第二定位孔,22、警示标牌,23、支撑杆,231、第一连接板,232、弹簧扣钮,24、弹射器,3、移动部件,31、滚轮,32、电动机,33、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事故警示装置,包括控制部件1、警示部件2和移动部件3。

控制部件1控制移动部件3的工作,移动部件3固定在警示部件2上,用于带动警示部件2移动。警示部件2用于显示警示信息。警示部件2包括底座21、警示标牌和22支撑杆23。底座21用于与移动部件3连接,警示标牌22设置在底座21上。支撑杆23两端分别与警示标牌22、底座21连接,且支撑杆23为升缩杆,受控于控制部件。

移动部件3固定在警示部件2上,可以带动警示部件2移动,而控制部件1则可以控制移动部件3的工作,在使用时只需要开门将警示装置放置在地上,然后通过控制部件1控制移动部件3运作,从而将警示部件2带到需要的距离进行放置即可,此过程不需要任何人下车行走,从而避免了一些安全隐患;同时设置了支撑杆,可以在使用时将支撑杆撑起,在不使用时将支撑杆收回,从而使得警示装置的使用和携带更加便利。

参见图1,在本实施例中,控制部件1包括信号发射器11和信号接收器12。信号发射器11用于发射控制信号,信号接收器12设置在移动部件3上,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传递给移动部件3。

信号发射器11为手持式遥控器,手持式遥控器上设有显示屏和控制按钮。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如移动部件3的移动速度、移动距离等。控制按钮用于输入信息,控制移动部件3的开启、关闭或改变移动速度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控制部件还可以包括电连接的控制芯片和控制按钮。控制芯片与移动部件连接,用于控制移动部件行进指定距离。控制按钮用于将启动信号传送给控制芯片。

移动部件3包括电磁阀33和行进机构。

参见图1、2,在本实施例中,行进机构包括滚轮31和电动机32。

滚轮31可转动地设置在警示部件2上,电动机32用于驱动滚轮31转动,电磁阀33与电动机32电连接。信号接收器12通过控制电磁阀33的开关从而改变电动机32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电动机32和电磁阀33均固定在底座21上,滚轮31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21的底面,警示标牌22则设置在底座21顶面。

将警示装置放置在地面上后,通过操作控制按钮使得手持式遥控器发出开启信号,由信号接收器12进行接收后,打开电磁阀33,使得电动机32得电工作,从而驱动滚轮31滚动,带动警示部件2移动。当警示部件2移动到需要的位置时,再次通过控制按钮控制电动机32停止工作,警示装置的放置工作完毕。

当需要将警示装置收回时,同样通过操作手持式遥控器即可实现。

在另一实施例中,移动部件包括转轴、履带和电动机。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警示部件上,履带由转轴带动转动。电动机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电磁阀与电动机电连接。信号接收器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关从而改变电动机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警示标牌22为充气式标牌,包括可膨胀的壳体和气囊。在使用前,可先通过气囊向壳体内充气,将壳体从扁塌的状态充到饱满立体的状态,使得警示标牌22具有一定的自支撑能力。

在另一实施例中,警示标牌为塑料或木质标牌或折叠标牌,在其他实施例中,对警示标牌的材料不做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3的一端与警示标牌22固定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21上。

参见图3,支撑杆23与底座21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板231,第一连接板231的两侧均设有弹簧扣钮232。

参见图2,底座21上设有连接座211,连接座211包括两块连接板,分别为第二连接板2111、第三连接板2112。参见图5,第二连接板2111和第三连接板2112垂直于底座21表面固定,且两块连接板之间的距离略大于第一连接板231的厚度,第一连接板231设置在第二连接板2111、第三连接板2112之间。参见图4,第二连接板2111和第三连接板2112上均设有第一定位孔2113、第二定位孔2114,两块连接板上的第一定位孔2113之间的位置相对,第二定位孔2114之间的位置相对。

当第一连接板231上的弹簧扣钮232与第一定位孔2113配合固定时,支撑杆23的杆身与底座21表面平行,支撑杆23呈收起状态;当第一连接板231上的弹簧扣钮232与第二定位孔2114配合固定时,支撑杆23的杆身与底座21表面垂直,支撑杆23呈撑起状态;当需要切换两种状态时,只需要手动将弹簧扣钮232往里按住,然后转动支撑杆23即可,当支撑杆23转动到配合位置时,弹簧扣钮232自动弹出。

参见图1,警示部件2还包括弹射器24。弹射器24设置在底座21上,且弹射器24受控于控制部件1,用于将警示标牌22向上弹射出去,并带动支撑杆23伸长。弹射器24的设置可以使得警示标牌22的升高速度大大增加,能够更加及时地对后方车辆进行警示提醒。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携带警示部件2会影响移动,因此先移动,再弹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