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鸟瞰全景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8867发布日期:2019-07-03 04:49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汽车鸟瞰全景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附属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鸟瞰全景仪。



背景技术:

驾驶者在驾驶车辆时,由于车辆存在较大的盲区,当驾驶车辆行驶在城市老城区等复杂路况下时,驾驶者无法对驾驶车辆与行人和其他车辆的相距距离位置进行准确的观测判断,只能凭借驾驶者的驾驶经验。由于新手驾驶者的经验不足,很难对驾驶车辆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做出准确的判断,就很容易造成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鸟瞰全景仪,该汽车鸟瞰全景仪可广角度的观察车辆的左右及前后方,使驾驶者能进行准确的观察判断,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鸟瞰全景仪,包括带有第一收纳腔的第一收放盒以及带有第二收纳腔的第二收放盒,所述第一收纳腔内分别铰接有可转动出第一收纳腔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两者之间间隔设置且两者的转动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铰接的位置固设有左广角摄像头、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铰接的位置固设有右广角摄像头,所述左广角摄像头可随第一支撑杆转出第一收纳腔、右广角摄像头可随第二支撑杆转出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一收纳腔内设有驱动第一支撑杆转动的第一驱动构件以及驱动第二支撑杆转动的第二驱动构件,所述第二收纳腔内铰接有可转动出第二收纳腔的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远离铰接的位置固设有前摄像头与后摄像头,所述前摄像头与后摄像头可随第三支撑杆转动出第二收纳腔,所述第二收纳腔内设有驱动第三支撑杆转动的第三驱动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驱动构件驱动第一支撑杆围绕于铰接位置转动,转动中的第一支撑杆带动左广角摄像头转动出第一收纳腔,第二驱动构件驱动第二支撑杆围绕于铰接位置转动,转动中的第二支撑杆带动右广角摄像头转动出第一收纳腔,通过左广角摄像头与右广角摄像头分别用于照射车辆的左方与右方。第三驱动构件驱动第三支撑杆围绕于铰接位置转动,转动中的第三支撑杆带动前摄像头与后摄像头转动出第二收纳腔,通过前摄像头与后摄像头用于照射车辆的前方与后方,通过该四种摄像头之间的配合在车辆的显示屏上形成360度全景观察,驾驶者通过显示屏的观察能避免因车辆而造成的视野盲区,使驾驶者能准确的观察判断相距距离,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支撑杆为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外杆以及设置于外杆内部且沿外杆轴向滑移的内杆,所述外杆的一端固设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转轴上同轴固设有延伸进内杆的螺杆,所述螺杆与内杆同轴设置且螺纹连接,所述的前摄像头与后摄像头固设于内杆背对第四电机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电机驱动螺杆转动,转动中的螺杆与内杆螺纹连接从而驱动内杆沿外杆的轴向进行滑移,达到伸缩的目的;通过该种设置方式可改变前摄像头与后摄像头的高度,达到更好的照射视野,进一步减少照射盲区的存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驱动构件包括固设于第一收纳腔的第一电机、固设于第一电机转轴的第一主动齿轮以及固设于第一支撑杆且与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主动齿与第一从动齿轮两者之间的啮合传动用于驱动第一支撑杆围绕于铰接位置进行转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驱动构件包括固设于第一收纳腔的第二电机、固设于第二电机转轴的第二主动齿轮以及固设于第二支撑杆且与第二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通过第二主动齿与第二从动齿轮两者之间的啮合传动用于驱动第二支撑杆围绕于铰接位置进行转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三驱动构件包括固设于第二收纳腔的第三电机、固设于第三电机转轴的第三主动齿轮以及固设于第三支撑杆且与第三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三从动齿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电机通过第三主动齿与第三从动齿轮两者之间的啮合传动用于驱动第三支撑杆围绕于铰接位置进行转动。

进一步设置为:包括设置于外杆外壁且连通外杆内壁的滑槽以及固设于内杆外壁且在滑槽中实现滑移的滑块,所述滑槽的滑移方向与外杆的轴向平行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槽与滑块两者之间的配合实现内杆沿外杆的轴向进行往复滑移。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收放盒与第二收放盒上均固设有卡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箍用于实现第一收放盒与第二收放盒在于车体上的固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实现驾驶者对于驾驶环境的360度观察,使驾驶者能精确的观察车辆的驾驶环境,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中伸缩杆的局部爆炸图。

图中:1、第一收纳腔;2、第一收放盒;3、第二收纳腔;4、第二收放盒;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左广角摄像头;8、右广角摄像头;9、第一驱动构件;9.1、第一电机;9.2、第一主动齿轮;9.3、第一从动齿轮;10、第二驱动构件;10.1、第二电机;10.2、第二主动齿轮;10.3、第二从动齿轮;11、伸缩杆;11.1、外杆;11.2、内杆;12、前摄像头;13、后摄像头;14、第三驱动构件;14.1、第三电机;14.2、第三主动齿轮;14.3、第三从动齿轮;15、第四电机;16、螺杆;17、滑槽;18、滑块;19、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考图1和图2,一种汽车鸟瞰全景仪,包括带有第一收纳腔1的第一收放盒2以及带有第二收纳腔3的第二收放盒4,第一收放盒2与第二收放盒4的形状均为长条形,第一收纳腔1内设有第一支撑杆5与第二支撑杆6,第一支撑杆5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收纳腔1侧壁靠近其中一端面的位置铰接、第二支撑杆6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一收纳腔1侧壁靠近另一端面的位置铰接,第一支撑杆5的自由端上固设有左广角摄像头7、第二支撑杆6的自由端上固设有右广角摄像头8。第一转轴的轴向与第二转轴的轴向平行设置且第一支撑杆5与第二支撑杆6两者之间间隔设置,第一收纳腔1内靠近第一支撑杆5铰接的位置设有第一驱动构件9、第一收纳腔1内靠近第二支撑杆6铰接的位置设有第二驱动构件10,第一收放盒2与第二收放盒4的底部均固设有卡箍19。

第一驱动构件9包括第一电机9.1、第一主动齿轮9.2以及第一从动齿轮9.3,第一电机9.1固设于第一收纳腔1内,第一主动齿轮9.2固设于第一电机9.1的转轴、第一从动齿轮9.3套设于第一转轴且与第一支撑杆5固定连接,第一主动齿轮9.2与第一从动齿轮9.3啮合。第二驱动构件10包括第二电机10.1、第二主动齿轮10.2以及第二从动齿轮10.3,第二电机10.1固设于第一收纳腔1内,第二主动齿轮10.2固设于第二电机10.1的转轴、第二从动齿轮10.3套设于第二转轴且与第二支撑杆6固定连接,第二主动齿轮10.2与第二从动齿轮10.3啮合。

第二收纳腔3内设有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为伸缩杆11,伸缩杆11包括外杆11.1以及设置于外杆11.1内部的内杆11.2,外杆11.1的一端固设有第四电机15,第四电机15的转轴上同轴固设有延伸进内杆11.2的螺杆16,螺杆16与内杆11.2同轴设置且内杆11.2内部固设有与螺杆16螺纹连接的螺母。外杆11.1外壁开设有连通外杆11.1内壁的滑槽17,滑槽17的滑移方向与外杆11.1的轴向平行设置,内杆11.2的外壁固设有滑块18,滑块18在滑槽17中实现滑移。内杆11.2背对第四电机15的一端固设有前摄像头12与后摄像头13,外杆11.1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收纳腔3的侧壁铰接,第二收纳腔3内靠近第三支撑杆铰接的位置设有第三驱动构件14。第三驱动构件14包括第三电机14.1、第三主动齿轮14.2以及第三从动齿轮14.3,第三电机14.1固设于第二收纳腔3内,第三主动齿轮14.2固设于第三电机14.1的转轴、第三从动齿轮14.3套设于第三转轴且与外杆11.1固定连接,第三主动齿轮14.2与第三从动齿轮14.3啮合。

第一电机9.1、第二电机10.1、第三电机14.1与第四电机15均通过汽车电源进行供电,且该四者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汽车内的系统总成进行控制。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