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车洗轮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730发布日期:2019-08-16 22:03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工程车洗轮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建筑施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程车洗轮机。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现场或者使用大量工程施工运输的场所,作业车辆的轮胎上往往携带大量的泥土,当这些车辆行驶到市政道路上时候,车轮上的泥土会掉落到路面上,污染路面及周边环境,影响市容市貌及居民健康。

现在工地上一般设置洗轮机对车辆轮胎进行清洗,目前的洗轮机一般结构为一个长的底板和底板两侧分别设置的侧板,底板上和侧板上均设有大量的喷头,车辆从底板上开过,喷头喷水对车轮进行清洗,这种结构的洗轮机在设置的需要大量的土方作业,施工量大,另外这种底板是需要全车碾压过去,工地车辆又进出频繁,对底板的强度要求很高另外很容易也很容易损坏;这类洗车机体积较大,转场也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工程车洗轮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工程车洗轮机,包括对称设置的前洗轮区和后洗轮区;所述前洗轮区包括底喷水区和底喷水区两侧的侧喷水区,所述底喷水区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下方的底喷水管,所述底喷水管上设有一排向上且向内倾斜15-25°的底喷喷头,所述底板为格栅板,底喷喷头出射水从底板间隙中通过且互不干涉,所述侧喷水区包括竖直设立的侧喷水管,侧喷水管上设有一列向内倾斜的侧喷喷头,两个侧喷水区的侧喷喷头相对设置,所述底喷水管和两侧的侧喷水管相通且连接有前水泵,前水泵与循环水池连通;所述后洗轮区连接有后水泵,后水泵与循环水池连通;所述前洗轮区和后洗轮区相同侧的侧喷水管之间设有竖直挡板;所述前洗轮区和后洗轮区均设有光线传感器,所述相应位置的光线传感器分别通过电磁阀控制前水泵或后水泵。

优选的,所述底喷喷头和侧喷喷头向内倾斜角度为22.5°。

优选的,两个竖直挡板内侧均设有一个水平方向的导向钢管,导向光管上设有明显的标志色,用于对车辆进行导向,避免车辆撞上或磕碰侧喷水管。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池包括前级沉淀池和后级沉淀池,前级沉淀池和后级沉淀池之间设有溢流口,所述前水泵取水口位于前级沉淀池,后水泵取水口位于后级沉淀池。前洗轮区在洗轮的时候利用前级沉淀池里的上层水,虽然水质略差,但是回水量大,用于对车辆进行第一次冲洗,有利于水循环利用;后洗轮区在洗轮的时候利用后级沉淀池里的清水,水质较好,但是回水量少且慢,用于第二轮冲洗;这种方式有效的利用水的循环过滤速度,水循环利用效果好,同时也可以对车辆冲洗干净,尤其是车辆比较多,连续通过的时候更加适用。

在具体应用的时候,根据车辆的长度及场地大小情况,在水泥地面上设置平行的两个地沟,前、后两个洗轮区分别设置于一个地沟内,底板盖于地沟上,地沟上边缘可以设置台阶,底板放入后与地面平齐,避免了车辆长期碾压损坏,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底喷水管设置于地沟内,底喷喷头向上且喷水路径从底板上的间隙内穿过且互不干涉,侧喷水管竖直设于地沟的两侧;两个地沟之间的区域两侧分别设置连接两个地沟的竖直挡板,避免水溅射出去,两个竖直挡板外部也可以分别设置两条地沟,所有地沟与循环水池的前级沉淀池连通,循环水池上设有补水管;车辆在接近前洗轮区的时候,设置在该区域的光线感应器感应到车辆,前水泵开启,底喷喷头和两侧侧喷喷头开始喷射高压水,对车轮进行清洗;车辆继续前进,后洗轮区的光线传感器感应到车辆,启动喷水对车辆二次清洗;由于前、后两个洗轮区的底喷喷头均向内倾斜设置,前洗轮区的底喷喷头可以对车辆尾部进行冲洗,后洗轮区可以直接对车辆前脸进行冲洗,这种结构比现有的直线喷水结构要冲洗更加干净,冲击力更强。前水泵和后水泵的电磁阀上均设有延时开关,延时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对场地要求低,施工量小,前、后洗轮区分别采用一个水泵,同样条件下,水流冲刷强度大,清洗干净;设备体积小,转场拆卸安装快捷易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喷水区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工程车洗轮机,包括对称设置的前洗轮区1和后洗轮区2;进车方向从前洗轮区1至后洗轮区2,所述前洗轮区1包括底喷水区101和底喷水区101两侧的侧喷水区102,所述底喷水区101包括底板1011和设置于底板1011下方的底喷水管1012,所述底喷水管1012上设有一排向上且向内倾斜22.5°的底喷喷头1013,所述底板1011为格栅板,底喷喷1013头出射水从底板1011间隙中通过且互不干涉,所述侧喷水区102包括竖直设立的侧喷水管1021,侧喷水管1021上设有一列向内侧倾斜的侧喷喷头1022,两个侧喷水区102的侧喷喷头1022相对设置,所述底喷水管1012和两侧的侧喷水管1021相通且连接有前水泵3,循环水池包括前级沉淀池4和后级沉淀池14,前级沉淀池4和后级沉淀池14之间设有溢流口12,所述前水泵3取水口位于前级沉淀池4,后水泵5取水口位于后级沉淀池14,所述前洗轮区1和后洗轮区2之间的空间两侧设有竖直挡板6;所述前洗轮区1和后洗轮区2均设有光线传感器,所述相应位置的光线传感器分别通过电磁阀控制前水泵3或后水泵5。

在具体应用的时候,根据车辆的长度及场地大小情况,在水泥地面8上设置平行的两个地沟7,前、后两个洗轮区(1,2)分别设置于一个地沟7内,底板盖于地沟7上,地沟7上边缘可以设置台阶,底板放入后与地面平齐,避免了车辆长期碾压损坏,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底喷水管设置于地沟内,底喷喷头向上且喷水路径从底板上的间隙内穿过且互不干涉,侧喷水管竖直设于地沟的两侧;两个地沟7之间的区域两侧分别设置连接两个地沟7的竖直挡板6,避免水溅射出去,竖直挡板6之间内设有导向钢管11,用来对车辆进行导向,并且避免车辆撞到两侧侧喷水管1021,两个竖直挡板6外部也可以分别设置两条地沟,所有地沟与循环水池4连通,循环水池4上设有补水管;车辆在接近前洗轮区的时候,设置在该区域的光线感应器感应到车辆,前水泵3开启,底喷喷头和两侧侧喷喷头开始喷射高压水,对车轮进行清洗;车辆继续前进,后洗轮区2的光线传感器感应到车辆,启动喷水对车辆二次清洗;由于前、后两个洗轮区(1,2)的底喷喷头均向内倾斜设置,前洗轮区的底喷喷头可以对车辆尾部进行冲洗,后洗轮区可以直接对车辆前脸进行冲洗,这种结构比现有的直线喷水结构要冲洗更加干净,冲击力更强。前水泵3和后水泵4的电磁阀上均设有延时开关,延时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