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电动锁夹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32003发布日期:2019-08-27 19:45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车载电动锁夹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产品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车自动锁夹支架。



背景技术:

手机支架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愈加频繁的工具,样式多种多样,尤其是车载手机支架可以将手机固定在车上,方便驾驶员通过手机查看信息。目前市面上的车载手机支架多需要通过手动撑开,然后将手机放进去夹紧,这类手机支架需要较多的操作才能实现手机的取放,自动化程度低。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可自动锁夹的手机支架,但这类手机支架经常会出现反应不灵敏、容易出现卡死或停车熄火时无法取出手机的情形,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因此,应对现有车载手机支架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电动锁夹支架,其通过利用霍尔传感器监测电机和传动机构的转动信息以控制电机精确止停,使支架反应及动作更加灵敏快速;并配置应急电源的以应对支架突然断电时的锁死现象,为用户提供了极大便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电动锁夹支架,包括有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用于锁夹电子产品的锁夹装置、用于驱动锁夹装置动作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于控制驱动装置启停的控制装置,该锁夹装置与驱动装置相连,该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电性连接,该驱动装置包括有电机和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连接于电机与锁夹装置之间,并随电机输出轴转动,于该传动机构上安装有磁体;该控制装置包括有用于检测支架内是否放入电子产品的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用于发出电子产品将由支架内取出时信号的第二信号检测单元、用于感应传动机构上磁体以检测传动机构转动信息并传递到控制装置的霍尔传感器以及根据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第二信号检测单元和霍尔传感器所采集信息控制驱动装置启停的微处理器,该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第二信号检测单元和霍尔传感器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杆和涡轮,该蜗杆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上,该涡轮与蜗杆相啮合,上述磁体安装于蜗杆、涡轮或与蜗杆、涡轮相连的转动部件上;上述霍尔传感器安装于能够跟磁体产生磁感应的距离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杆和涡轮,该蜗杆安装于电机输出轴上,该涡轮与蜗杆相啮合,上述磁体镶嵌于蜗杆轴端,上述霍尔传感器安装于能够跟磁体产生磁感应的距离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信号检测单元、第二信号检测单元分别为压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微动开关、语音控制、光电感应器或按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具有用于支撑和托住电子产品的底部支撑臂,该底部支撑臂位于基座上,上述第一信号检测单元或第二检测单元为重力感应器,该重力感应器安装于底部支撑臂下端内壁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具有用于支撑和托住电子产品的底部支撑臂,该底部支撑臂可滑动式安装于基座上,上述第一信号检测单元或第二检测单元为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安装于基座中,并随底部支撑臂滑动而被触发。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语音控制对应连接的麦克风。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中设置有用于对电机进行应急供电以备汽车突然熄火无法供电情况下仍能驱动锁夹装置松开电子产品的应急电源,该应急电源分别与微处理器和电机相连。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应急电源为电容或电池。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中设置有可对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模块,该无线充模块与上述微处理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支架中的锁夹装置、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智能结合,利用霍尔传感器监测电机和传动机构的转动信息以控制电机精确止停,使支架的自动夹紧和松开更加平顺,反应更灵敏快速;并且于支架中配置应急电源以防止突然断电情况下的支架锁死现象发生,提高了支架的应急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极大便利。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传动机构于支架内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无线充模块于支架内立体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支架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A、基座 B、底部支撑臂

C、容置区 D、充电接口

10、锁夹装置 20、驱动装置

21、电机 22、传动机构

221、蜗杆 222、涡轮

223、磁体 30、控制装置

31、第一信号检测单元 32、第二信号检测单元

33、霍尔传感器 34、微处理器

40、应急电源 50、无线充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车载电动锁夹支架,包括基座A、安装于基座A上的锁夹装置10、驱动装置20和控制装置30,其中:

该基座A上设置有用于对控制装置30进行供电的供电接口D,该供电接口D可以为USB连接器或其它充电接头。

该支架具有用于支撑和托住电子产品的底部支撑臂B,该底部支撑臂B可以固定设置于基座A或可上下滑动式安装于基座A上。

该锁夹装置10用于锁夹电子产品,如手机等,锁夹装置10与基座A以及底部支撑臂B构成容置电子产品的容置区C。

该驱动装置20与上述锁夹装置10相连,其用于给锁夹装置10提供动力,以驱动锁夹装置10对电子产品进行夹紧或松开操作;该驱动装置20包括有电机21和传动机构22,该传动机构22连接于电机21与锁夹装置10之间,并随电机21输出轴转动,于该传动机构22上安装有磁体223。该磁体的安装位置可以有多个,具体说明如下:该传动机构22包括蜗杆221和涡轮222,该蜗杆221安装于电机21输出轴上,该涡轮222与蜗杆221相啮合,上述磁体223安装于蜗杆221、涡轮222或与蜗杆221、涡轮222相连的转动部件(如与涡轮同轴相连转动的零部件)上。于本实施例中,是将磁体223镶嵌于蜗杆221轴端。

该控制装置30与上述驱动装置20相连,其用于控制上述驱动装置20启停,该控制装置30包括有用于检测支架内是否放入电子产品的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1、用于发出电子产品将由支架内取出时信号的第二信号检测单元32、用于感应传动机构上磁体223以检测传动机构22转动信息并传递到控制装置30的霍尔传感器33以及根据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1、第二信号检测单元32和霍尔传感器33所采集信息控制驱动装置20启停的微处理器34,该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1、第二信号检测单元32和霍尔传感器33分别与微处理器34相连。

并且,该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1为压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微动开关、语音控制、光电感应器或按钮。

该第二信号检测单元32为压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微动开关、语音控制、光电感应器或按钮。实际应用中,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1和第二信号检测单元32安装于支架之基座A上、锁夹装置10或其它位置(可感应到电子产品位置或便于手动操作位置)。该霍尔传感器33安装于上述磁体223侧旁(能产生相互磁感应的距离之内)。

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1或第二信号检测单元32为压力传感器时,该压力传感器可以设置于基座A上,依靠电子产品放入时对其形成挤压以激发信号;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1或第二信号检测单元32为微动开关时,该微动开关可以设置于基座A内,并可随底部支撑臂B动作而被触发;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1或第二信号检测单元32为语音控制时,于基座A上设置对应收音的麦克风,以收集语音信息;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1或第二信号检测单元32为重力感应器时,该重力感应器安装于底部支撑臂B下端内壁上。红外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光电感应器或按钮的触发原理与上述器件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于支架中设置有用于对电机21进行应急供电的应急电源40以及可对所放置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的无线充模块50,该应急电源40分别与微处理器34和电机21相连,该应急电源40可以为电容或电池。该无线充模块50与上述微处理器34相连,微处理器34可以向无线充模块50下达是否充电指令。

该支架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如下:

支架与车载供电系统连接时,锁夹装置10自动打开;将电子产品放入支架中后,第一信号检测单元31检测到电子产品放入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34,微处理器34控制电机21带动传动机构22动作,逐渐夹紧电子产品,霍尔传感器33时刻监测传动机构22转速(霍尔传感器33与磁体223之间产生磁感应),当转速为零时,将信号传递到微处理器34,微处理器34控制电机21停止,电子产品处于被锁夹状态。

将电子产品由支架中取出时,第二信号检测单元32检测到取出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微处理器34,微处理器34控制锁夹装置10动作,电机21带动传动机构22运转,逐渐松开电子产品,霍尔传感器33时刻监测传动机构22转速(霍尔传感器33与磁体223之间产生磁感应),当转速为零时,将信号传递到微处理器34,微处理器34控制电机21停止动作,电子产品处于被松开状态,此时可取出电子产品。

另外,在汽车突然熄火(意外情况下),汽车无法向支架之驱动装置20供电,导致手机被锁夹无法取出;此时,驱动装置20断电的信号传输至微处理器34,微处理器34将触发应急电源40向电机21直接供电,使锁夹装置10松开。另外,放置于支架上的电子产品需要充电时,无线充模块50可在微处理器34的控制下对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支架中的锁夹装置、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智能结合,利用霍尔传感器监测电机和传动机构的转动信息以控制电机精确止停,使支架的自动夹紧和松开更加平顺,反应更灵敏快速;并且于支架中配置应急电源以防止突然断电情况下的支架锁死现象发生,提高了支架的应急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极大便利。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