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动车辆行李箱中的行李箱覆盖板的配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06217发布日期:2020-05-12 16:2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在机动车辆行李箱中的行李箱覆盖板的配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辆的行李箱中的行李箱覆盖板的配置的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覆盖声学换能器的行李箱覆盖板的配置,该声学换能器设置在机动车辆的行李箱的底板下方。



背景技术:

这种行李箱覆盖板也被称为“假底板”。

声学换能器尤其是配置在形成于行李箱底板下方的空间中的超低音音响。

超低音音响是一种扬声器,用于再现音频频谱的最低声频。

术语超低音音响还表示安装了这样的扬声器的声学音箱,其也称为“重音或超低音音箱”。

特别是从文件de202013105629a中已知一种在备用轮胎凹部的附近设置的超低音音箱的配置。

备用轮胎凹部通常呈空腔的形式并通过冲压行李箱底板的金属板形成。该凹部的开口朝向行李箱。这种凹部通常用于容纳备用轮胎和相关的轮胎安装/拆卸工具。

备用轮胎有时会由维修工具箱代替,从而获得可用于容纳尤其是超低音音箱的可用存储空间。

还已知将备用轮胎凹部覆盖以由板或行李箱覆盖板组成的假底板,该板或行李箱覆盖板可相对于行李箱底板移动或部分移动。

假底板可以部分地或全部覆盖行李箱底板,这就是称之为“假底板”的原因。因此,假底板构成了车辆的行李箱的底部,并且适于容纳和支撑通常装载在机动车辆的行李箱中的行李和其他物品。

该假底板从第2排座椅(机动车辆的最后一排座椅)的后部延伸至行李箱的后部竖直壁。该假底板的外部切口基本上对应行李箱底部的内部轮廓。

抬起行李箱覆盖板后,即可拿到备用轮胎。

假底板通常在其朝向行李箱的后部竖直壁的边缘上包括允许将假底板与行李箱底板分开的手柄、绳索或其他抓握装置。

该假底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便一方面能够支撑负载,并且另一方面不会在负载下弯曲以可能损坏该凹部中的物品。该假底板也必须是平坦的,以允许在行李箱中轻松地装载和移动物品。

假底板通常至少包括覆盖有纺织材料覆盖板(毯)的木板和隔音板。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另一种已知的配置中,超低音音箱1包括大致为平行六面体形状的盒体,该盒体包括开口的空腔,在该空腔中容纳有声学换能器,在此是具有中央振动片的扬声器,用于再现由未示出的车辆的音频系统产生的声音。

这样露出的扬声器振动片由固定在音箱1的箱体上的保护格栅2覆盖。

超低音音箱1容纳在位于行李箱底板5下方的凹部3中,音箱1的箱体底部抵靠在凹部3的底部。扬声器振动片朝向凹部3的外部定向,即朝向假底板4,该假底板4在图1中示出为从行李箱底板5抬升。

为了使超低音音箱1的声音通过假底板4,在假底板4上形成在固定在超低音音箱1的格栅2处的开口6,该开口6的形状和尺寸对应格栅2的形状和尺寸。

开口6和格栅2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状:矩形、圆形、如该配置中的长圆形等。

如图2所示,该图以俯视图示出了假底板4,该假底板4抵靠行李箱底板5,格栅2通过与假底板4的开口6的平面对齐而与该开口6重合。

实际上,由于存在被行李箱中的装载的负载物损坏和/或阻碍该负载物的装载的风险(变形、破裂),因此格栅2不应该从行李箱内部的开口6突出。

塑料制装饰组件7设置在开口6处,并且该装饰组件具有与开口6的轮廓匹配的形状,并且通过与板的地毯层对齐将假底板的板或覆盖板的厚度夹在中间,以减小破裂的危险。该对齐通过在以热成型制成的假底板上实施称为段差折弯的技术而实现。

段差折弯是指对平面金属板进行两次折叠的操作,该操作形成两个间隔一定距离的平行平面,该距离与金属板的厚度在同一量级。

通过语言的扩展,该表达被概括为在以不同类型材料生产的两块板之间的组装,该材料本身可变形;尤其是通过热成型获得变形。

因此,这种配置需要使用热成型的产品来控制段差折弯以及相关的工具,这意味着除了假底板制造外的成本价格中不可忽略的额外成本。

另一方面,这种配置存在进水的缺点;扬声器直接暴露在来自行李箱的水流中,特别是行李箱被直接打开或被雨水或冲洗水漫入的情况下。破裂的风险减小了。



技术实现要素:

在本发明中,这些问题通过采用一种可移动的行李箱覆盖板的配置而得到解决,该覆盖板由机动车辆行李箱的底板支撑,在该配置中,该底板包括设置在该底板下方的凹部,与底板齐平的该凹部的开口朝向行李箱,该凹部容纳扬声器,平行于凹部的开口的平面延伸的该扬声器的振动片通过与该开口对齐而朝向凹部的开口定向,在该配置中该覆盖板覆盖该凹部的开口,并且在配置中将保护格栅设置成保护振动片,该配置的特征在于,覆盖板至少包括开口以及保护格栅组件,该开口在该覆盖板的平面内延伸,用于允许声音穿过覆盖板,保护格栅组件集成在覆盖板中以封闭形成在覆盖板中的开口。

根据特征,扬声器的振动片设置在凹部的边缘附近,并且形成在覆盖板中的网孔设置在与凹部的边缘相邻的覆盖板边缘和扬声器的振动片之间。

根据另一特征,形成在覆盖板中的网孔以确定的距离与扬声器的振动片相对。

根据另一特征,格栅组件包括彼此相对的格栅和对置格栅,并且,该对置格栅的外边缘是刚性的并用作覆盖板的边缘的加强件。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如上所述的行李箱覆盖板,该覆盖板的特征在于,包括彼此组装的一组板,这一组板从上部板到下部板地包括:

-纺织材料制成的板,该板在其侧边缘中的一个的附近具有开口;

-木板组件,该木板组件包括第一木板,该第一木板包括与纺织材料板的开口相对的凹口;该凹口在该侧边缘上开口,并且该木板组件包括围绕该凹口的第二木制加强板。

-隔音材料制成的板,其包括与纺织材料板的开口相对的凹口,该凹口在该侧边缘上开口,并且该板具有与加强板的尺寸相对应的凹槽,以补偿在该组板中由加强板而导致的额外厚度;以及

-非纺织材料制成的板,该板具有在侧边缘附近的与纺织材料板的开口相对的开口;

并且该覆盖板的特征在于,包括格栅组件,该格栅组件包括格栅和对置格栅,该格栅和对置格栅将纺织材料板的侧边缘以及木板组件夹在中间;格栅设置在对置格栅之上并通过夹持装置保持;对置格栅在侧边缘封闭木板组件的凹口,以确保在缺乏木材的该边缘上的刚度并确保段差折弯;该夹持装置确保整体的机械强度以及对纺织材料板上的段差折弯的标记。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组装如上所述的组件的行李箱覆盖板的第一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纺织材料板的下表面涂胶;

-在隔音材料板的上表面涂胶;

-对按照顺序由非纺织材料板、涂胶的隔音材料板、木板以及涂胶的纺织材料板组成的一组板进行压制,并且同时切割出非纺织材料板和纺织材料板的轮廓、以及纺织材料板中的开口;并且

-通过夹持装置将格栅组装在对置格栅上。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组装如上所述的组件的行李箱覆盖板的第二方法,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木板组件的上表面涂胶;

-将木板组件的上表面紧压在纺织材料板上,并标出格栅的段差折弯;

-在由木板和纺织材料板形成的组件的下表面涂胶;该下表面对应于该木板组件的下表面;

-将隔音材料板定位在涂胶的木板组件的下表面;

-将非纺织材料板压紧在先前的一组板上,并且同时切割出非纺织材料板和纺织材料板的轮廓、以及纺织材料板中的开口;并且

-通过夹持装置将格栅组装在对置格栅上。

附图说明

以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并且通过参照示意性地示出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配置的附图来描述本发明。

-已经描述了的图1和图2示出了覆盖超低音音箱的行李箱覆盖板的已知配置,该超低音音箱被容纳在形成于车辆的行李箱底板下方的凹部;

-图3以分解俯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配置的行李箱覆盖板,从而允许区分构成覆盖板的不同元件;

-图4a和图4b分别以俯视图和仰视图示出了木板组件;

-图5示出了沿着开口的中间平面观察的行李箱覆盖板的局部半剖面;并且

-图6根据沿着车辆的中间平面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行李箱覆盖板的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3、图5和图6中,利用在机动车辆领域通常使用的三维坐标系xyz,以对视图或图形定向。

在下文的描述中,通过将假底板考虑成如同其在车辆的环境中,使用术语“下部”、“内部”或“上部”、“外部”。

如图3所示,行李箱覆盖板8包括彼此组装的一叠板,从上部板9至下部板(底部板)18,这一叠板包括:

-由纺织材料制成的板9,该板9在其侧边缘中的一个11附近具有开口10;

-木板组件12,其包括第一木板13,第一木板13包括与纺织材料制成的板9的开口10相对的凹口14;该凹口14在侧边缘11上开口,并且该木板组件12包括围绕凹口14的第二木制加强板15;

-由隔音材料制成的板16,其包括与纺织材料制成的板9的开口10相对的凹口17,该凹口17在侧边缘11上开口,并且该板16具有凹槽18,该凹槽18与加强板15的尺寸对应,以补偿在该一叠板中由加强板15而导致的额外厚度;以及

-由非纺织材料制成的板19,该板19具有开口20,其与在侧边缘11附近的纺织材料板9的开口10相对。

行李箱覆盖板8还包括格栅组件,该格栅组件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格栅21和对置格栅22,格栅21和对置格栅22将纺织材料板9的边缘11与由木板13和15组成的组件12夹在中间。对置格栅22具有与边缘11相切的刚性垂直外边缘23。

图4a和图4b分别以俯视图和仰视图示出了木板13和木板15的组件12。

板15以向凹口14的内部延伸的方式用作围绕凹口14的板13的加强插入件。

图5示出了沿着开口10的中间平面pm观察到的行李箱覆盖板8的局部半剖面。

格栅21设置在对置格栅22上并通过夹持装置24保持(在图5的示例中示出了八个夹持装置24中的四个)。

对置格栅22的刚性垂直外边缘23封闭由木板13和木板15形成的组件12的凹口14,以确保在不具有木料并因此缺乏加强的纺织材料板9的边缘11的刚度。纺织材料板9延伸向开口10和凹口17。

对置格栅22的刚性垂直外边缘23除了允许确保边缘11的刚度之外,还允许确保在开口10的外部周边部分(与边缘11相对的部分)上的段差折弯s1。

在沿着凹口14的平面在两个木板13和15之间存在距离“d”的情况下,通过使两个木板13和15叠置(例如通过粘接),有利地确保了在开口10的内部周边部分的段差折弯s2,该内部周边部分相对于格栅21在边缘21的对面。该配置允许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段差折弯功能。

应注意到针对段差折弯s1的同一距离“d”;针对段差折弯s2的两个木板13和15的叠置由对置格栅22的边缘的横向轮廓部分代替,该对置格栅22的边缘在边缘23的外表面和边缘23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高差。

夹持装置24确保组件的机械强度以及在纺织材料板9中的段差折弯的标记。板19未示出。

在第一示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组装行李箱覆盖板8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纺织材料板9的下表面涂胶;

-在隔音材料板16的上表面涂胶;

-对按顺序由非纺织材料板19、涂胶的吸声材料板16、木板13和15以及涂胶的纺织材料9组成的一组板进行压制,并且同时切割出非纺织材料板19和纺织材料板9的轮廓、以及纺织材料板9中的开口10;并且

-通过夹持装置将格栅21组装在对置格栅22上。

在第二示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组装行李箱的覆盖板8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木板13和15的组件12的上表面涂胶;

-将木板13和15的组件12的上表面紧压在纺织材料板9上,并且标示出格栅组件21和22的段差折弯;

-在由木板13和15以及纺织材料板9形成的组件12的下表面涂胶;组件12和9的下表面对应木板组件12的下表面;

-将隔音材料板16定位在涂胶的木板组件12的下表面;

-将非纺织材料板19按压到以上的一组板,并且同时切割出非纺织材料板19和纺织材料板9的轮廓、以及纺织材料板9中的开口10;并且

-通过夹持装置将格栅21组装在对置格栅22上。

可能存在组装方法的其他示例。

图6根据沿着车辆v的中间平面pm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如上所述的行李箱覆盖板8在机动车辆v的行李箱25中的配置。

行李箱覆盖板8由行李箱25的底板26支撑。行李箱25包括形成在底板26下方的凹部27,该凹部的开口28朝向行李箱25并与底板24齐平。

开口28与行李箱25的内部连通。

凹部27包括具有扬声器30的超低音音箱29,该超低音音箱29的中央振动片31平行于开口28的平面延伸,并且通过与凹部27的开口28对齐而朝向凹部27的开口28定向。

扬声器30设置在凹部27的内壁32附近,壁32与未示出的后排座位(第二排座位)基本垂直。

行李箱覆盖板8覆盖凹部27的开口28,并且该覆盖板的外部轮廓基本上对应行李箱25的底板26的内部轮廓。

开口10、20形成在覆盖板8中,该覆盖板8容纳保护格栅组件21、22。网孔33设置成保护振动片31,同时允许声音在行李箱25中传播。

网孔33设置在覆盖板8的平面中,位于覆盖板8的外边缘11与扬声器30的振动片31的边缘的垂线之间,该振动片的边缘与凹部27的壁32相邻。

因此,网孔33与扬声器30的振动片31之间存在确定的距离,不阻碍声音在行李箱25中传播的该距离允许限制雨水进入超低音音箱29。

作为示例,木板13和15由木纤维和合成粘合剂制成,以厚度为4mm至5mm的首字母缩写mdf(中密度纤维板)被熟知。

非纺织材料板19由黑色纺织材料制成,该纺织材料的纤维通过压制而被随机地保持。

格栅20和对置格栅22由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型的热塑性聚合物制成。

隔音板16由毛毡或开孔泡沫制成,厚度大约为15mm(毛毡厚度大约在10mm到30mm之间)。

纺织材料板9例如是聚丙烯植绒毯、聚丙烯或聚酰胺簇状天鹅绒、dilour聚酯毯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