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5930发布日期:2020-06-09 20:5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以往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具有泵单元,该泵单元因车辆的自重而被加压,并朝向上述车辆喷射附着物去除用的液体。该去除装置的泵单元具有:踏板,其车辆的通过方向后方侧的端部被枢轴支承为转动自如,并具有液体的喷射孔;和工作室,其设于该踏板的下侧,并填充有液体。并且,在车辆的轮胎通过踏板而车辆的自重作用于踏板时,工作室被加压收缩,从而将工作室内的液体朝向车辆喷射。这样一来,附着于轮胎、车身下部的泥尘等被液体清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700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中,由于踏板在车辆的通过方向后方侧的端部被枢轴支承为转动自如,所以在车辆通过时会向离开轮胎的方向转动。由此,存在以下的缺点:踏板的转动速度变慢,导致朝向车辆喷射的液压变弱。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高朝向车辆喷射的液压,从而容易除去附着于车辆的附着物。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第一发明是一种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其具有:工作室,朝向上方开口,并收容液体;踏板,设置成覆盖上述工作室的上述开口,且车辆的通过方向前方侧的端部被枢轴支承为转动自如;泵机构,在上述车辆的自重作用于上述踏板时,上述踏板向下方转动而使上述工作室加压收缩,由此朝向上述车辆喷射上述工作室内的液体。

第二发明在第一发明的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的基础上,上述踏板为刚性部件,上述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具有挠性部件,该挠性部件以比上述踏板的上述车辆的通过方向后方侧的端部更向后方侧突出的方式设于上述踏板,并在上述踏板转动时与上述工作室的壁面滑动接触。

第三发明在第二发明的所述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的基础上,上述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具有施力部件,该施力部件通过对上述踏板朝向上方施力,能够使上述踏板向上方转动而恢复至初始状态,上述挠性部件设于上述踏板的下表面。

第四发明在第一~第三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踏板的上表面中的上述车辆的通过方向前方侧的部分设有突出部,该突出部沿与上述车辆的通过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并且向上方突出。

第五发明在第一~第四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的基础上,上述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具有喷射管部,该喷射管部设于比上述踏板更靠与上述车辆的通过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外侧的部分,入口端与上述工作室内连通,出口侧的端部以随着朝向与上述车辆的通过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内侧而向上方倾斜的方式延伸,且该喷射管部将上述工作室内的液体朝向上述车辆的轮胎侧面喷射。

第六发明在第五发明所述的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的基础上,上述喷射管部的剖面面积随着从入口侧朝向出口侧而变小。

第七发明在第五或第六发明所述的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的基础上,上述喷射管部沿上述车辆的通过方向并排设置多个,沿上述车辆的通过方向并排设置的多个喷射管部具有出口侧的端部的倾斜角度互不相同的第一喷射管部和第二喷射管部。

第八发明在第一至第七发明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的基础上,上述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具有与上述泵机构分体的主体框架,上述泵机构是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被收容于上述主体框架内的泵单元。

第九发明在第八发明所述的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主体框架中的上述车辆的通过部分形成有喷射孔,该喷射孔与上述工作室内连通,并将上述工作室内的液体朝向上述车辆的轮胎外周面喷射。

第十发明在第八或第九发明所述的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主体框架和上述泵机构之间形成有间隙。

发明效果

在第一发明中,由于踏板在车辆的通过方向后方侧的端部被枢轴支承为转动自如,所以在车辆通过时踏板以接近车辆的方式转动。因此,踏板的转动速度变快,从而能够使向轮胎喷射的液体的液压加强。

在第二发明中,挠性部件比踏板的车辆的通过方向后方侧的端部更突出。因此,即使在石头、沙土等从踏板的上表面移动到踏板的后方的情况下,这些石头、沙土等也不会被夹于工作室的壁面和踏板之间,而是被夹于工作室的壁面和挠性部件之间。由此,能够抑制以下情况:石头、沙土等夹于作为刚性部件的踏板和工作室的壁面之间而阻碍踏板的转动。

在第三发明中,挠性部件设于踏板的下表面。因此,在踏板因车辆的自重而向下方转动时,挠性部件被踏板按压而被限制变形。另一方面,在踏板借助施力部件而向上方转动时,挠性部件因工作室内的液体的液压而产生变形,因此已被夹持的状态的石头、沙土等不会保持夹持的状态而是向工作室的底部落下。

在第四发明中,在踏板的上方通过的车辆压踏突出部,该突出部形成于通过方向前方侧、即踏板被枢轴支承的部分的附近。因此,与踏板的车辆通过方向后方侧端部被压踏的情况相比,踏板的转动速度变快。

在第五发明中,喷射管部与踏板分体设置。因此,不会由于踏板的转动而喷射管部的出口端位于工作室内的液面的下侧。由此,通过工作室内的液体,能够防止喷射的液体的液压降低。

在第六发明中,喷射管部的入口端的剖面面积比出口端的剖面面积大。因此,能够增大从喷射管部喷射的液压。

在第七发明中,从喷射管部喷射的液体向多个方向喷射。因此,能够对车辆进行大范围清洗。

在第八发明中,泵机构和主体框架构分体构成。因此,在泵机构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更换故障了的泵机构就能够完成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的修理。

在第九发明中,喷射孔与踏板分体设置。因此,不会由于踏板的转动而喷射孔位于工作室内的液面的下侧。由此,通过工作室内的液体,能够防止从喷射孔喷射的液体的液压降低。

在第十发明中,能够经由主体框架和泵机构之间的间隙而将从车身去除了的沙土、泥尘等附着物或堆积于踏板的附着物排出。因此,能够减少堆积于踏板的附着物的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轮胎清洗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从左右方向观察到的轮胎清洗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泵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从前后方向观察到的泵机构的主视图。

图5是从左右方向观察到的泵机构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车辆在轮胎清洗装置之上通过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本质上是优选的示例,并不是对本发明、其适用物或其用途的范围加以限制的意思。

《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在从车辆的轮胎清洗并去除泥尘等的轮胎清洗装置中适用了本明所涉及的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的情况的方式,并且将车辆通过轮胎清洗装置的通过方向定义为前后方向、将该通过方向前方和后方分别简单地定义为前方和后方、将与该通过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地来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如图1、图2所示,轮胎清洗装置1具有:左右的一对清洗槽2,该左右的一对清洗槽2设置于作业现场;主体框架15,该主体框架15包括第一框架部件11、多个第二框架部件13和倾斜部5,该第一框架部件11设于各清洗槽2的左右方向两端部且沿前后方向成对地延伸,该多个第二框架部件13在各对第一框架部件11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该倾斜部5分别形成于前端和后端且朝向前后方向中间部呈下坡状倾斜;以及多个泵机构17,该多个泵机构17分别配置于沿前后方向相邻的第二框架部件13之间。

第一框架部件11由槽钢构成且设置成:腹板部11a(参考图4)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下的凸缘部11b、11c从腹板部11a的上下方向两端部向左右方向外侧延伸。第一框架部件11设置于各清洗槽2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并在清洗槽2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在右侧的清洗槽2的右侧的第一框架部件11和左侧的清洗槽2的左侧的第一框架部件11之上利用螺母、螺栓等紧固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杆18。固定杆18将多个泵机构17定位于清洗槽2的所确定的位置。

第二框架部件13由h型钢构成且设置成:腹板部13a(参考图5)沿上下方向延伸,且上下的凸缘部13b、13c从腹板部13a的上下方向两端部向前后方向延伸。第二框架部件13在与各清洗槽2对应的一对第一框架部件11之间以规定间隔沿前后方向排列多个而配置。第二框架部件13在左右方向两端部通过焊接而固定于与各清洗槽2对应的一对第一框架部件11。在上侧的凸缘部13b的后部形成有多个喷射孔13d,且所述多个喷射孔13d被形成为沿左右方向排列。

在轮胎清洗装置1中,在车辆通过清洗槽2内时,该车辆的左右的轮胎t分别在配置于清洗槽2的泵机构17上通过。然后,车辆的轮胎t被浸渍于填充在清洗槽2内的清洗液。另外,设于清洗槽2的多个泵机构17因车辆的自重而依次被加压,在加压后的泵机构17的作用下,依次朝向轮胎t喷附清洗槽2内的清洗液。由此,附着于轮胎t的泥尘等被清洗。不过,不仅朝向轮胎t喷附清洗液,也可以朝向包含轮胎t在内的行走部分、车身下部喷附清洗液。

各清洗槽2通过挖掘土木建筑等作业现场的设置场所而形成。在左右的清洗槽2之间形成有分隔壁3。在分隔壁3内设有将左右的清洗槽2连通的配管19。深底的排泥部4向侧方伸出而沿左右方向形成于清洗槽2的前部。需要说明的是,优选清洗槽2内的清洗液的液位wl设定为始终一致,以使得在车辆通过清洗槽2内时车辆的轮胎t的下端部浸渍于清洗液中。但是,清洗槽2内的清洗液会在清洗轮胎t时向清洗槽2外飞散、或附着于轮胎t而被带出到清洗槽2外,因此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而清洗槽2内的清洗液逐渐减少。因此,优选的是,例如设置浮阀等而构成为能够向清洗槽2内供给所需量的清洗液,以使清洗液的液位wl始终适当设定。另外,还优选设置对剩余的清洗液进行净化的净化槽,以防止在下雨时清洗槽2内的清洗液溢出而污染周边环境。

作为填充于清洗槽2的清洗液,可以合适地利用自来水,但也可以使用河川、湖沼、蓄水池等的水。另外,还优选的是,向这些水中添加洗涤剂、或者使用消毒禽流感病毒等的消毒液来代替这些水。

-泵机构-

如图3~图5所示,泵机构17是以能够装拆的方式被收容于主体框架15内的泵单元,并包括:枢支轴21,其设于与各清洗槽2对应的一对第一框架部件11中的腹板部11a的上部之间;踏板23,其前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被枢轴支承于枢支轴21;工作室25,其形成于踏板23的下侧,并收容清洗液;作为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27,其对踏板23向上方施力;喷射管部29,其朝向车辆喷射清洗液;以及止回阀31。

泵机构17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分别设置于在前后方向相邻的第二框架部件13之间。即,在各清洗槽2内,第二框架部件13和泵机构17沿前后方向在一对第一框架部件11之间交替排列。

构成泵机构17的前端部的前壁33在左右整个长度上以面向前后方向的方式设置。另外,前壁33的下端与在前方相邻的第二框架部件13的下侧的凸缘部13c相接,在前壁33的上端和在前方相邻的第二框架部件13的上侧的凸缘13b的下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33a。前壁33位于与第二框架部件13的喷射孔13d相比更后侧的位置。因此,工作室25内的清洗液通过该间隙33a而流向前壁33的前方。并且,清洗液填充到喷射孔13d的下方的空间37。另外,从前壁33的下端朝向后方延伸的延长部39通过将前壁33的下端折弯而形成。并且,延长部39被载置于在前方相邻的第二框架部件13的下侧的凸缘部13c的上表面。

构成泵机构17的后侧的壁面的、作为工作室25的壁面的后壁41设置在左右整个长度上。后壁41以沿着踏板23转动时的踏板23的前端的轨迹的方式且以在该后壁41与踏板23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的方式随着朝向下方而向前方弯曲。后壁41的上端设置成,在该上端与在后方相邻的第二框架部件13的上下的凸缘部13b、13c之间形成有成为排出口44的前后方向的间隙。并且,从轮胎t去除后的沙土、泥尘等附着物、堆积于踏板23的附着物通过排出口44向清洗槽2的底部落下,由此被排出到泵机构17外。需要说明的是,将前壁33载置于在前方相邻的第二框架部件13的下侧的凸缘部13c从而对泵机构17进行定位,且该泵机构17与具有第一框架部件11和第二框架部件13的主体框架15分体构成。

在泵机构17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形成有面向左右方向的侧壁43。侧壁43以与第一框架部件11的腹板部11a相对的方式设置且在侧壁43与腹板部11a之间空有微小的间隔。侧壁43比第一框架部件11的腹板部11a更向上方突出。并且,如图2所示,在多个泵机构17沿前后方向排列的状态下,断续性地设于固定杆18的凸部18a嵌于沿前后方向相邻的泵机构17的侧壁43之间。由此,多个泵机构17被定位于清洗槽2的所确定的前后方向的位置。

如图3~图5所示,朝向左右方向内侧水平延伸的顶板部45在前后方向整个长度上形成在与各侧壁43中的踏板23对应的高度部位处。在顶板部45焊接固定有喷射管部29。另外,在顶板部45的左右方向前端形成有朝向下方垂直延伸的固定板部47。在固定板部47固定有枢支轴21。在固定板部47和踏板23的左右两端部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

工作室25通过顶板部45、前壁33、后壁41、侧壁43和止回阀31而形成为向上方开口的箱状,且踏板23设置成堵塞该工作室25的开口。

踏板23由在左右方向上细长且平坦的金属板构成。即,踏板23是刚性部件。在踏板23的后部形成有多个凸部23a且所述多个凸部23a沿左右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由于该凸部23a,踏板23的后部呈前后方向的凹凸形状。另外,踏板23构成工作室25的顶面。并且,踏板23设置成在初始姿态和加压姿态之间转动自如,其中,该初始姿态是图6所示的前侧的泵机构17那样的大致水平的初始状态,该加压姿态是图6所示的后侧的泵机构17那样的前方抬高的倾斜状的加压姿态。

如图3~图5所示,在踏板23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有突出部49,该突出部49由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一根金属棒构成且向上方突出。突出部49设于踏板23的前部、即枢支轴21的附近。在踏板23的上表面,断续性地在例如四处形成有加强肋51,该加强肋51将突出部49的后部和踏板23的凸部23a连接。

在踏板23的下表面设有由橡胶等挠性的材料构成的挠性部件53。挠性部件53形成为长方形的板状。挠性部件53从与凸部23a的基端对应的部分的稍前方的位置起沿前后方向延伸至比凸部23a的前端更靠后方的位置。即,挠性部件53比踏板23的后端部更向后方侧突出。并且,挠性部件53的后端部与后壁41抵接。即,挠性部件53在踏板23转动时与后壁41滑动接触。挠性部件53的左右方向的长度比踏板23长。并且,挠性部件53的左右两端部在踏板23转动时与固定板部47滑动接触。在挠性部件53的前端部的下表面设有夹持板55。夹持板55具有与踏板23及挠性部件53相同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且呈带状延伸。即,在与踏板23的凸部23a的基端对应的部分的稍前方的位置处,踏板23、挠性部件53和夹持板55顺次从上向下重叠地平行延伸,这些部件的左右方向的宽度相同。踏板23、挠性部件53和夹持板55使用螺母、螺栓等紧固部件57而被紧固。即,挠性部件53的前端部通过紧固部件57来固定。

在踏板23的前端部形成有在左右方向整个长度上延伸的筒部23b。枢支轴21是圆棒状的部件且其左右两端部分别被插入贯穿于左右的固定板部47的上部。并且,在筒部23b插入贯穿有枢支轴21。即,踏板23的前端部通过枢支轴21而被枢轴支承为转动自如。另外,在筒部23b的外周面形成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限制部23c。

在枢支轴21的两端部设有作为施力部件的螺旋弹簧27。螺旋弹簧27对踏板23朝向上方施力。并且,形成于筒部23b的限制部23c与在前方相邻的第二框架部件13的上侧的凸缘部13b抵接,由此踏板23被保持为大致水平的初始姿态。由于踏板23在初始姿态下大致水平,所以能够抑制在车辆以外的物体通过踏板23时卡挂在踏板23的情况。

在各顶板部45焊接固定有喷射管部29,该喷射管部29将工作室25内的清洗液朝向车辆喷射。喷射管部29是如下所述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管状的部件:入口端(上游端)位于工作室25内、且在从入口端延伸至上方之后,出口侧(下游侧)的端部在顶板部45的上方处以随着朝向左右方向内侧而向上方倾斜的方式弯曲。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喷射管部29沿前后方向排列配置于各顶板部45。并且,配置于各顶板部45的多个喷射管部29的出口侧的端部分别朝向不同的角度。即,配置于各顶板部45的多个喷射管部29具有出口侧的端部的倾斜角度互不相同的第一喷射管部29和第二喷射管部29。各喷射管部29的入口侧的端部形成为随着朝向上方而直径缩小的渐缩状。即,喷射管部29的剖面面积随着从入口侧朝向出口侧而变小。

止回阀31构成工作室25的底部。止回阀31设置成能够对形成于前壁33的延长部39的前端和后壁41的前端之间的导入口59进行阻塞,允许清洗液从清洗槽2向工作室25的流入,防止清洗液从工作室25向清洗槽2的流出。止回阀31具有轴部31a和从轴部31a延伸的板状的阀芯31b。轴部31a设于延长部39的下表面,且阀芯31b通过轴部31a而转动自如。当车辆的轮胎t通过踏板23而踏板23从初始姿态向下侧转动变为加压姿态时,阀芯31b向下侧转动(参考图5的双点划线),阀芯31b的前端与后壁41抵接,由此导入口59被封闭。于是,工作室25被加压收缩。另一方面,当轮胎t通过踏板23而借助螺旋弹簧27的作用力使踏板23从加压姿态向上侧转动而恢复到初始姿态时,阀芯31b向上侧转动(参考图5的实线),阀芯31b的前端和后壁41之间的抵接被解除,由此导入口59被敞开。于是,清洗槽2内的清洗液被导入至工作室25内。另外,在阀芯31b的前端部断续性地形成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孔部31c。

-清洗操作-

在该轮胎清洗装置1中,当车辆通过清洗槽2内时,该车辆的轮胎t的下端部浸渍于填充在清洗槽2内的清洗液中。泵机构17由于车辆的自重而被加压,从而工作室25内的清洗液朝向轮胎t喷附。由此,对附着于轮胎t表面的泥尘等进行清洗。

具体而言,车辆的轮胎t在泵机构17的踏板23上依次通过。此时,如图6所示,轮胎t不会压踏踏板23的后端部,而是压踏设于踏板23的前部的突出部49。当轮胎t行驶到突出部49上时,由于车辆的重量,踏板23克服螺旋弹簧27的作用力,从初始姿态向下侧转动而变成加压姿态,工作室25被加压。并且,工作室25内的清洗液从第二框架部件13的喷射孔13d和喷射管29喷射。由此,朝向轮胎t的周面和侧面喷射清洗液,从而清洗轮胎t。

另外,工作室25内的清洗液从阀芯31b的孔部31c朝向前方喷射到清洗槽2内,在其液压的作用下,滞留于清洗槽2的下部的泥尘、沙土被向设于清洗槽2的前部的排泥部4(参考图2)汇集。

另一方面,当轮胎t通过踏板23时,由于螺旋弹簧27的作用力而使踏板23从加压姿态向上侧转动而恢复至初始姿态。此时,工作室25内变成负压,从而清洗槽2内的清洗液从喷射孔13d被吸入至工作室25。另外,止回阀31的阀芯31b向上侧转动,从而清洗槽2的下部内的清洗液从导入口59被吸入至工作室25内。

如上所述,每当车辆的轮胎t行驶到泵机构17的踏板23的突出部49时,就从喷射孔13d和喷射管部29朝向轮胎t喷射清洗液,清洗轮胎t,并且清洗槽2内的泥尘从阀芯31b的孔部31c朝向排泥部4汇集。

-实施方式的效果-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踏板23在前方侧的端部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被枢轴支承,所以在车辆通过时踏板23以接近车辆的方式转动。因此,踏板23的转动速度变快,从而能够使向轮胎t喷射的清洗液的液压加强。

另外,挠性部件53比踏板23的后方侧的端部更向后方侧突出。因此,即使在石头、沙土等从踏板23的上表面移动到踏板23的后方的情况下,这些石头、沙土等也不会被夹于工作室25的后壁41和踏板23之间,而被夹于后壁41和挠性部件53之间。由此,能够抑制以下情况:石头、沙土等夹于作为刚性部件的踏板23和后壁41之间而阻碍踏板23的转动。

进一步,挠性部件53设于踏板23的下表面。因此,当踏板23因车辆的自重而向下方转动时,挠性部件53被踏板23按压而被限制变形。另一方面,当踏板23借助螺旋弹簧27而向上方转动时,挠性部件53因工作室25内的清洗液的液压而产生变形,因此已被夹持的状态的石头、沙土等不会保持夹持的状态而是向工作室25的底部落下。

另外,在踏板23的上方通过的车辆压踏突出部49,该突出部49形成于前方侧、即踏板23被枢轴支承的部分的附近。因此,与踏板23的后方侧端部被压踏的情况相比,踏板23的转动速度变快。

另外,喷射管部29设于与踏板23分体的顶板部45。因此,不会由于踏板23的转动而喷射管部29的出口端位于工作室25内的液面的下侧。由此,通过工作室25内的液体,能够防止喷射的清洗液的液压降低。

进一步,由于清洗液通过在工作室25内上下延伸的喷射管部29而被喷射,所以能够将清洗液的喷射的方向限定为目标的方向。

另外,喷射管部29的入口端的剖面面积比出口端的剖面面积大。因此,能够增大从喷射管部29喷射的液压。

进一步,排列配置于各顶板部45的多个喷射管部29的出口侧的端部分别朝向不同的角度。因此,从喷射管部29喷射的清洗液向多个方向喷射。因此,能够对车辆进行大范围清洗。

另外,泵机构17和主体框架构15分体构成。因此,例如在泵机构17发生了故障的情况下,仅仅通过更换故障了的泵机构17就能够完成轮胎清洗装置1的修理。

另外,喷射孔13d设置于与踏板23分体的第一框架部件11的上侧的凸缘部13b上。因此,不会由于踏板23的转动而喷射孔13d位于工作室25内的液面的下侧。由此,通过工作室25内的液体,能够防止从喷射孔13d喷射的清洗液的液压降低。

另外,能够经由排出口44将从轮胎t去除后的沙土、泥尘等附着物或堆积于踏板23的附着物排出。因此,能够减少堆积于踏板23、主体框架15的附着物的量。

《其他实施方式》

对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设为以下的结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将深底的排泥部4以向侧方伸出的方式沿左右方向设于左右的清洗槽2的前部,清洗槽2内的泥尘被汇集到排泥部4,但是也可以在排泥部4还设置排泥用输送机,从而将汇集到排泥部4的泥尘自动地向清洗槽2外排出。

工业方面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关于对附着于车辆的轮胎、车身下部的泥尘等进行清洗的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等有用。

附图标记说明

(1)轮胎清洗装置(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

(13d)喷射孔

(15)主体框架

(17)泵机构

(23)踏板

(25)工作室

(27)螺旋弹簧(施力部件)

(29)喷射管部

(44)排出口(间隙)

(49)突出部

(53)挠性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