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9867发布日期:2020-07-07 14:4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电池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纳电动车辆电池的电池壳体。



背景技术:

使用电动机作为使车辆行驶的驱动源的电动汽车通常具备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含电动机以及包括多个齿轮的减速机构,并且电动汽车是通过该驱动装置及差动齿轮将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给驱动轮。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驱动装置,其通过来自车载电池的电力使前轮驱动型电动汽车行驶。

近年来,从降低环境负荷的观点来看,不仅在客车领域,而且在卡车等中型及重型车辆领域中,也在进行对不具有内燃机的电动汽车的研发。例如,通过利用上述驱动装置仅靠电池电力推进而不具有内燃机的电动卡车受到了关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14841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电动卡车中,考虑到续航距离和车辆重量,需要搭载与乘用车相比大型且大容量的驱动用电池。然而,当为后轴驱动的电动卡车时,由于大型的驱动用电池布置在对后轮车轴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因此无法充分地保证驱动时伴有发热的驱动装置周围的空间,可能会导致驱动装置的冷却性能的下降。

本发明是鉴于这一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确保驱动装置的冷却性能的电池壳体。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电池壳体,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于将驱动力传递给车辆后轮车轴的驱动装置的前方搭载,并且容纳向所述驱动装置提供电力的电池,所述电池壳体的外表面具备将行驶风导入到所述驱动装置的导风面。

通过由电池提供的电力驱动的驱动装置将驱动力传递给后轮车轴,从而使车辆行驶。容纳电池的电池壳体搭载于驱动装置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这样在车辆中能够占用相对较宽的空间,因此能够增加车辆的续航距离,然而也压缩了驱动装置周围的空间。但是,电池壳体的外表面具备适于将行驶风导入到驱动装置的导风面,因此能够对随着车辆行驶而产生的行驶风进行引导从而对驱动装置进行空气冷却。由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能够起到可确保驱动装置的冷却性能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电池壳体,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于将驱动力传递给车辆后轮车轴的驱动装置的前方搭载,并且容纳向所述驱动装置提供电力的电池,所述电池壳体的外表面具备具有与所述驱动装置相交的切面的导风面。

通过由电池提供的电力驱动的驱动装置将驱动力传递给后轮车轴,从而使车辆行驶。容纳电池的电池壳体搭载于驱动装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从而在车辆中能够占用相对较宽的空间,因此能够增加车辆的续航距离,然而也压缩了驱动装置周围的空间。但是,电池壳体的外表面具备具有与驱动装置相交的切面的导风面,因此能够将随着车辆行驶而产生的行驶风引导到驱动装置从而对驱动装置进行空气冷却。由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能够起到可确保驱动装置的冷却性能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一种电池壳体,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于将驱动力传递给车辆后轮车轴的驱动装置的前方搭载,并且容纳向所述驱动装置提供电力的电池,所述电池壳体的外表面具备具有与所述驱动装置相交的切面的导风面,从而将行驶风导入到所述驱动装置。

通过由电池提供的电力驱动的驱动装置将驱动力传递给后轮车轴,从而使车辆行驶。容纳电池的电池壳体搭载于驱动装置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从而在车辆中能够占用相对较宽的空间,因此能够增加车辆的续航距离,然而也压缩了驱动装置周围的空间。但是,电池壳体的外表面具备将行驶风导入到驱动装置的导风面,因此能够将随着车辆行驶而产生的行驶风引导到驱动装置从而对驱动装置进行空气冷却。由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能够起到可确保驱动装置的冷却性能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上述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电池壳体,其中,所述导风面形成在所述电池壳体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下表面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

容纳电池的电池壳体搭载于驱动装置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因此在电池壳体周围产生的行驶风大部分沿着电池壳体的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下表面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流动。其中,导风面形成在电池壳体的下面及侧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由此,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除了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带来的作用效果外,还能够起到可将行驶风更可靠地导入到驱动装置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上述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电池壳体,其中,所述导风面是由平面或者曲面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导风面是由平面或者曲面构成的相对简单的形状,因此易于例如通过冲压形成电池壳体。由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除了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带来的作用效果外,还能够起到可提高电池壳体的制造性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是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电池壳体,其中,所述导风面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导风面设置在电池壳体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上,从而能够在将行驶风导入到设置在电池壳体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的驱动装置的同时也能够将电池壳体内部的电池的容纳空间的减少抑制为最小。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是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电池壳体,其中,所述导风面至少包括第一导风面及第二导风面,所述第一导风面及所述第二导风面各自由平面或者曲面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电池壳体的导风面由至少包含第一导风面与第二导风面的多个部分导风面构成,另外各个部分导风面形成为由平面或者曲面构成的相对简单的形状。由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通过第一导风面与第二导风面的各个倾斜角,能够起到导风面的形状具有多种变化形式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是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电池壳体,其中,所述导风面与设有所述导风面的所述外表面所成的内角为钝角。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当沿着电池壳体的外表面流动的行驶风沿着导风面改变朝向时所经受的阻力减轻。由此,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能够起到可进一步改进对驱动装置的冷却效果。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是在上述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电池壳体,其中,所述导风面与设有所述导风面的所述外表面所成的外角小于45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当沿着电池壳体的外表面流动的行驶风沿着导风面改变朝向时,在与导风面的关系中可以抑制所谓“气流的剥离”,易于追随导风面的倾斜角。由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电池壳体的导风面可以起到能够更可靠地将行驶风导入到驱动装置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是上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电池壳体,其中,所述导风面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下表面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面中的至少一面的整个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导风面设置在电池壳体的下表面及侧面中的至少一面的整个面上,从而可将流动到电池壳体周围的行驶风更多地导入到驱动装置,由此可以起到能够提高对于驱动装置的冷却性能这一作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的车辆的示意性构成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装置及电池壳体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的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的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的俯视图。

图8是从车辆后方观察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装置及电池单元时的后视图。

图9是从车辆后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装置及电池单元时的后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装置及电池单元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装置及电池单元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说明的内容,在不改变其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任意变更并加以实施。另外,用以说明实施方式的附图均为示意性地表示构成部件的图,有时为了深化理解对局部进行了强调、扩大、缩小或省略等,而无法准确地表示出构成部件的比例尺和形状。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包括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的车辆1的示意性构成的俯视图。车辆1是包括车架10、驾驶室20、货箱30、车轮机构40、驱动装置50及电池单元60的所谓的ev卡车。在图1中,示出了从车辆1的上面透过驾驶室20及货箱30进行观察时的俯视图。

车架10包括左侧梁11l、右侧梁11r及多个横梁12。左侧梁11l及右侧梁11r沿车辆1的前后方向延伸,相对于车辆宽度方向彼此平行布置。多个横梁12连接左侧梁11l与右侧梁11r,从而一体地构成梯子型的车架10。并且,车架10对驾驶室20、货箱30、驱动装置50、电池单元60及搭载于车辆1上的其他的重物进行支撑。

驾驶室20是包含未图示的驾驶席的结构体,设置在车架10的前部上方。货箱30是装载有货物等的结构体,设置在车架10的后部上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轮机构40包括左右前轮41、作为前轮41的车轴的前桥42、左右各具备两个的后轮43及作为“后轮车轴”的后桥44,其中后轮43作为驱动轮使车辆1行驶。另外,车轮机构40通过未图示的悬架机构悬置在车架10上,对车辆1的重量进行支承。

驱动装置50包括电动机单元51及齿轮单元52。电动机单元51包括电动机53及容纳电动机53的电动机壳体54。齿轮单元52包括减速机构55及容纳减速机构55的齿轮壳体56,所述减速机构55包括多个齿轮。驱动装置50通过减速机构55将电动机53的驱动转矩减速到适合车辆行驶的旋转速度并将驱动力传递给后桥44。由此,驱动装置50能够通过后桥44使后轮43旋转并使车辆1行驶。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50相对于左侧梁11l及右侧梁11r布置于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并且通过未图示的支撑部件支撑在车架10上。

电池单元60包括作为使车辆1行驶的能量源而向电动机53提供电力的电池61、容纳电池61的电池壳体62。为了存储作为电动卡车的车辆1所需要的电力,电池单元60为相对大型且大容量的二次电池。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单元60相对于车辆宽度方向布置于左侧梁11l与右侧梁11r之间,并且布置于驱动装置50的、车辆的前方。另外,包括驱动装置50及电池单元60的驱动系统起到驱动装置冷却机构的作用。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装置50及电池单元6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部分的侧视图,是从车辆1的左侧观察时的局部放大图。

驱动装置50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下侧,通过未图示的支撑部件支撑于连接左侧梁11l与右侧梁11r的横梁12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单元60在驱动装置50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上侧部分布置成夹在左侧梁11l及右侧梁11r之间。其中,驱动装置50及电池单元60的底面设为与适合于车辆1的距路面的距离大致相同的高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池壳体62的外表面具有与路面大致平行的底面sb、与车辆前后方向大致垂直的后面sr,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具备将行驶风导入到驱动装置50的导风面sd1。导风面sd1以对互相垂直的下表面sb与后面sr之间进行倒角的方式形成在二者之间。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6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的侧视图,并且对图2的p1所示的部分进行扩大表示。在图3中,通过图中的箭头示出了伴随车辆1的行驶的行驶风的流动。另外,点a表示电池壳体62的下表面sb与导风面sd1的连接点,点b表示导风面sd1与电池壳体62的后面sr的连接点。如图3的虚线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导风面sd1设为曲面形状,以使在导风面sd1上的一点上相切的切面与驱动装置50相交。

如图3所示,在车辆1的下部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流动的行驶风在电池壳体62的下表面sb的正下方与下表面sb平行地流动,然而在导风面sd1的正下方,沿着导风面sd1使流动的朝向改变,由此被引导向布置有驱动装置50的方向。即,即使电池单元60设置在驱动装置50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导风面sd1也可将车辆1的行驶风导向驱动装置50,由此可确保驱动时伴有发热的驱动装置50的冷却性能。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的导风面sd1的曲面形状设为使导入到驱动装置50的行驶风的流量最大的流量最大化形状。该流量最大化形状能够通过多项式进行表示,例如,能够通过相对于规定的车速预先通过计算机仿真对行驶风的流量进行计算从而进行确定。并且,通过将电池壳体62的导风面sd1设为流量最大化形状,从而在将电池壳体62内部的电池61的容纳空间的减少抑制为最小的同时,能够使驱动装置50的冷却性能最大化。

另外,如图3所示,电池壳体62的下表面sb与导风面sd1在点a所示的连接点上二者所成的内角θ1为钝角,通过形成这样的内角θ1来形成导风面sd1,流入电池壳体62的下表面sb的正下方的行驶风在沿着导风面sd1改变流动的朝向时,受到的阻力得以减轻,并且驱动装置50的冷却性能可以进一步提高。另外,优选下表面sb与导风面sd1在点a上所成的内角θ1接近180度。

其中,关于电池壳体62,也可以将导风面sd1的曲面形状设为r面。在该情况下,由于与上述流量最大化形状相比,导风面sd1为简单的曲面形状,便于导风面sd1的冲压成型,可提高电池壳体62的制造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的导风面sd1,通过电池壳体62的外表面的形状确保驱动装置50的冷却性能,因而可以在不会导致部件数量的增加及随之产生的重量和制造成本的增加的情况下达成上述各种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在导风面的形状方面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风面。下面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63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的侧视图。在图4中,电池壳体63的导风面sd2形成为一个平面。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63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可通过导风面sd2将流入下表面sb的正下方的行驶风导到驱动装置50,由此可确保驱动时伴有发热的驱动装置50的冷却性能。此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63,导风面sd2是一个平面,从而便于导风面sd2的冲压成型,可提高电池壳体63的制造效率。

其中,优选电池壳体63的下表面sb与导风面sd2在点a所示的连接点上二者所成的外角θ2小于45度。即,通过将外角θ2设定为这样的角度,从而流过导风面sd2的正下方的行驶风能够对与导风面sd2相关的所谓的“流动的剥离”进行抑制,易于追随导风面sd2的倾斜角。因此,电池壳体63的导风面sd2能够更可靠地将行驶风导入到驱动装置50。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导风面sd2是指在导风面sd1上相切的切面,即为与导风面sd1相同的平面,设定外角θ2以使该相同平面与驱动装置50相交。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在导风面的形状方面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风面。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64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的侧视图。在图5中,电池壳体64的导风面sd3由作为“第一导风面”的部分导风面sd4及作为“第二导风面”的部分导风面sd5构成。部分导风面sd4与部分导风面sd5均形成为平面,在图5的点c上彼此连接。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63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可通过导风面sd3将流入下表面sb的正下方的行驶风导入到驱动装置50,由此可确保驱动时伴有发热的驱动装置50的冷却性能。此时,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64,部分导风面sd4与部分导风面sd5为平面,从而便于二者的冲压成型,可提高电池壳体64的制造效率。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64,通过部分导风面sd4及部分导风面sd5的各个倾斜角,导风面sd3的形状可具有多种变化形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64中,具备两个部分导风面,但部分导风面的数量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连续地形成多个部分导风面。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在电池壳体的导风面的形状方面不同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导风面。以下,对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三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65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的侧视图。在图6中,电池壳体65的导风面sd6由部分导风面sd7及部分导风面sd8构成。部分导风面sd7形成为r面,同时,部分导风面sd8形成为平面,在图6的点c上彼此连接。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65与上述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可通过导风面sd6将流入下表面sb的正下方的行驶风导入到驱动装置50,由此可确保驱动时伴有发热的驱动装置50的冷却性能。此时,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65,形成为r面的部分导风面sd7与形成为平面的部分导风面sd8,便于二者的冲压成型,可提高电池壳体65的制造效率。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65,通过部分导风面sd7的曲率及部分导风面sd8的倾斜角的不同,导风面sd6的形状可具有多种变化形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65中,具备两个部分导风面,但部分导风面的数量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连续地形成多个部分导风面。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在导风面的形成位置方面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66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的俯视图。更具体地,图7是从车辆高度方向的上方观察电池单元6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与驱动装置50时的平面图。

电池壳体66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ss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分别形成导风面sd9。其中,点d表示电池壳体66的侧面ss与导风面sd9的连接点,点e表示导风面sd9与电池壳体62的后面sr的连接点。

如图7所示,在车辆1的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从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流动的行驶风随着与电池壳体66的侧面ss平行地流动,在点d的下游侧沿着导风面sd9改变流动的朝向,由此被引导向布置有驱动装置50的方向。即,即使电池单元60设置在驱动装置50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前方,导风面sd9也可将车辆1的行驶风导入到驱动装置50,由此可确保驱动时伴有发热的驱动装置50的冷却性能。另外,导风面sd9的形状也可以采用上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导风面的形状。

(第六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在电池壳体的概略形状方面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8是从车辆后方观察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装置50及电池单元60时的后视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单元6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车架10的宽度长,其上表面布置在车架10的底面的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下方,而且通过未图示的支撑部件支撑在左侧梁11l及右侧梁11r上。

当电池单元60为本实施方式的形状时,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67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上,并且在图8的p2所示的侧方部分及图8的p3所示的下方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上能够形成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五实施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导风面(在图8中省略图示)。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67,可将车辆1的行驶风导入到驱动装置50,可确保驱动时伴有发热的驱动装置50的冷却性能。

(第七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在电池壳体的概略形状方面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9是从车辆后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装置50及电池单元60时的后视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单元60分别布置于左侧梁11l及右侧梁11r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并且通过未图示的支撑部件支撑在左侧梁11l及右侧梁11r上。

当电池单元60为本实施方式的形状时,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68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方端部的图9的p4所示的侧方部分上能够形成与图7相同的导风面(在图8中省略图示)。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68,可将车辆1的行驶风导入到驱动装置50,并且可确保驱动时伴有发热的驱动装置50的冷却性能。

(第八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在电池壳体的概略形状方面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以下,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10是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装置50及电池单元60的侧视图。在图10中,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69在车辆高度方向上的下表面的整个面形成为导风面sd10。其中,导风面sd10的形状能够通过与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导风面的形状相同的方法进行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69,基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理由,可将车辆1的行驶风导入到驱动装置50,由此可确保驱动时伴有发热的驱动装置50的冷却性能。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69,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将更多的行驶风导入到驱动装置50,由此可提高对于驱动装置50的冷却性能。

(第九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电池壳体在导风面的形成位置方面不同于第八实施方式。以下,对与第八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对与第八实施方式共通的构成元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详细说明。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装置50及电池单元60的俯视图。在图11中,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7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侧面的整个面形成为导风面sd11。其中,导风面sd11的形状能够通过与上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四实施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导风面的形状相同的方法进行设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70,基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理由,可将车辆1的行驶风导入到驱动装置50,由此可确保驱动时伴有发热的驱动装置50的冷却性能。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池壳体70,与上述第八实施方式相同,可将更多的行驶风导入到驱动装置50,由此可提高对于驱动装置50的冷却性能。

【符号说明】

1车辆

10车架

11l左侧梁

11r右侧梁

12横梁

44后桥

50驱动装置

51电动机单元

52齿轮单元

61电池

62~70电池壳体

sd1~sd3、sd6、sd9~sd11导风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