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47859发布日期:2019-05-11 01:1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及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外饰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上格栅是位于汽车前侧属于外饰件,其不仅承载着家族脸、家族血统的使命,更是为汽车有效的导入外界气体至引擎内,同时很好的遮挡格栅内部零件结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车辆外部装饰件、功能件设计中,如车身前部的上格栅总成结构,其由多个零件构成,通常会将电镀饰条、卡扣、支架、自攻螺丝等零部件装到本体上去之后,再安装到车辆前保险杠上,最后从上部用字母扣将其固定,由于配件较多,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成型性、安装性以及安装顺序,产品上是否倒扣无法设置脱出机构,产品外观面是否会被前模刮伤等问题,同时还需要考虑产品自身外观是否有问题,车辆内部结构是否外露,是否能够有效的引导外部气体进入车内,强度是否足够,是否有利于行人保护,安装是否便利,成本是否高昂等问题,而现有汽车上格栅产品均没有完全的解决以上问题,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因零件拆分,使得零件高度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格栅模具的高度,降低了应落差大而整体加工的难度,降低了相应的注塑设备的吨位,降低了生产能耗及操作性,降低了模具开发及生产的总体成本。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组合的格栅本体、上格栅饰条、格栅上盖板以及前保险杠,所述的上格栅饰条上具有一体卡爪,上格栅饰条通过其一体卡爪与格栅本体进行预装配,在格栅本体上安装有支架,支架支撑住格栅上盖板,所述的格栅本体与上格栅饰条、支架组装成一个整体后从车辆正面方向装入前保险杠,所述的格栅上盖板固定到格栅本体。

在上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中,所述的格栅本体、支架之间具有自攻螺丝,所述的支架从反侧装入格栅本体,所述的格栅本体上具有十字筋,在十字筋的定位下通过自攻螺丝从反侧方向固定在格栅本体上。

在上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中,所述的格栅本体和之间还设置有w形卡扣,所述的w形卡扣从反侧通过旋转装入格栅本体,所述的格栅本体上具有弹片式一体卡爪,所述的弹片式一体卡爪与前保险杠卡接,所述的w形卡扣装入前保险杠系统里的大灯支架上的安装孔。

在上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中,所述的支架上穿设有字母扣和车身钣金,所述的子母扣穿过支架,将支架固定在车身钣金上。

在上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中,所述的格栅上盖板从车辆上方盖住发动机舱里的内部结构,格栅上盖板的前端通过子母扣固定到格栅本体上,格栅上盖板后端通过子母扣固定到车身的水箱横梁上。

在上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中,所述的格栅本体和上格栅饰条均采用abs材料制成,格栅本体的表面高光黑喷涂工艺,上格栅饰条采用高光电镀工艺,所述的格栅上盖板采用pp材料制成且表面具有皮纹,所述的支架采用pp材料加玻璃纤维制成。

在上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中,所述的格栅本体上开设有卡配处以及锁定处,所述的上格栅饰条遮盖住卡配处以及锁定处。

在上述的一种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中,所述的格栅本体上具有网格,在网格处开设有透气孔,所述的网格平面上具有波浪纹。

一种分体式上格栅总成安装方法,包括上述的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安装:

步骤一、首选上格栅饰条从正面拍入格栅本体,通过上格栅饰条上的一体卡爪与格栅本体进行预装配,之后利用工具将自攻螺丝从反侧将上格栅饰条固定在格栅本体上,从而实现两者的牢固装配;

步骤二、支架从反侧装入格栅本体,在格栅本体的十字筋的定位下,通过自攻螺丝反侧方向的紧固作用下被固定在格栅本体上,支架给格栅上盖板强有力的支撑;

步骤三、w形卡扣从反侧通过旋转的方式装入格栅本体;

步骤四、格栅本体带着上格栅饰条、w形卡扣、自攻螺丝、支架等零件,从车辆正面方向装入前保险杠系统,其中格栅本体上的六处弹片式一体卡爪与前保险杠卡接,使得前保险杠之间的固定及实现y向定位并拉住前保险杠,w形卡扣则装入前保险杠系统里的大灯支架上的安装孔,起到了与大灯支架间的固定和定位;

步骤五、子母扣从上方穿过支架,将支架固定在车身钣金上,防止其向z方向脱开并成为上格栅总成z向定位;

步骤六、最后格栅上盖板从车辆上方盖下来,盖住发动机舱里的内部结构,同时前端通过子母扣固定到格栅本体,后端通过子母扣固定到车身的水箱横梁上作为格栅x向的一个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摒弃了传统的一体式结构,采用了一种分体式结构,将上格栅分为格栅上盖板和格栅本体两部分,并分别选用不同的材料,大大降低了成本;由于分体式样,其拆卸时,可单独拆卸上盖板部分,而无需将整个格栅拆除,其大大降低了拆卸难度;其上盖板可选用较软的材料,因此在模拟冲撞行人时,起到了一定的行人保护作用;其中间锁扣薄弱部位,设置了相应的支架,从而有效的防止了因产品薄弱部位下榻,而导致产品变形甚至破损的缺陷,通过网格内侧面合理的造型及开孔,有效的规避了因造型和结构问题而导致的涂装积漆、漆雾,以及表面凹陷等不良外观,因零件拆分,使得零件高度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格栅模具的高度,降低了应落差大而整体加工的难度,降低了相应的注塑设备的吨位,降低了生产能耗及操作性,降低了模具开发及生产的总体成本,其通过有效的布局,大大提高了其成形性,解决了因为倒扣而无法脱出的现象及产品被模具型腔刮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分体式上格栅总成安装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分体式上格栅总成安装结构中格栅本体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中,格栅本体1;上格栅饰条2;w形卡扣3;自攻螺丝4;格栅上盖板5;支架6;子母扣7;车身钣金8;前保险杠9;一体卡爪10;十字筋11;卡配处12;锁定处13;网格14。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包括分体组合的格栅本体1、上格栅饰条2、格栅上盖板5以及前保险杠9,上格栅饰条2上具有一体卡爪10,上格栅饰条2通过其一体卡爪10与格栅本体1进行预装配,在格栅本体1上安装有支架6,支架6支撑住格栅上盖板5,格栅本体1与上格栅饰条2、支架6组装成一个整体后从车辆正面方向装入前保险杠9,格栅上盖板5固定到格栅本体1,该上格栅饰条2为高光电镀零件,其光亮的电镀效果在高光黑色的格栅本体1里,显得尤为突出,摒弃了传统的一体式结构,采用了一种分体式结构,将上格栅分为格栅上盖板5和格栅本体1两部分,并分别选用不同的材料,大大降低了成本,本专利所提及的产品,由于分体式样,其拆卸时,可单独拆卸上盖板部分,而无需将整个格栅拆除,其大大降低了拆卸难度,格栅本体1和上格栅饰条2均采用abs材料制成,格栅本体1的表面高光黑喷涂工艺,上格栅饰条2采用高光电镀工艺,格栅上盖板5采用pp材料制成且表面具有皮纹,支架6采用pp材料加玻璃纤维制成,由于其格栅上盖板5可选用较软的材料,因此在模拟冲撞行人时,起到了一定的行人保护作用。

格栅本体1、支架6之间具有自攻螺丝4,支架6从反侧装入格栅本体1,格栅本体1上具有十字筋11,在十字筋11的定位下通过自攻螺丝4从反侧方向固定在格栅本体1上,这里中间锁扣薄弱部位,设置了相应的支架6,从而有效的防止了因产品薄弱部位下榻,而导致产品变形甚至破损的缺陷,格栅本体1和之间还设置有w形卡扣3,w形卡扣3从反侧通过旋转装入格栅本体1,格栅本体1上具有弹片式一体卡爪10,弹片式一体卡爪10与前保险杠9卡接,w形卡扣3装入前保险杠9系统里的大灯支架上的安装孔。

支架6上穿设有字母扣和车身钣金8,子母扣7穿过支架6,将支架6固定在车身钣金8上,格栅上盖板5从车辆上方盖住发动机舱里的内部结构,格栅上盖板5的前端通过子母扣7固定到格栅本体1上,格栅上盖板5后端通过子母扣7固定到车身的水箱横梁上,格栅本体1上开设有卡配处12以及锁定处13,上格栅饰条2遮盖住卡配处12以及锁定处13,通过有效的布局,大大提高了其成形性,解决了因为倒扣而无法脱出的现象,及产品被模具型腔刮伤的问题,格栅本体1上具有网格4,在网格4处开设有透气孔,网格4平面上具有波浪纹,通过网格4内侧面合理的造型及开孔,有效的规避了因造型和结构问题而导致的涂装积漆、漆雾,以及表面凹陷等不良外观,因零件拆分,使得零件高度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格栅模具的高度,降低了应落差大而整体加工的难度,降低了相应的注塑设备的吨位,降低了生产能耗及操作性,降低了模具开发及生产的总体成本。

本分体式上格栅总成安装方法,包括上述的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安装:步骤一、首选上格栅饰条2从正面拍入格栅本体1,通过上格栅饰条2上的一体卡爪10与格栅本体1进行预装配,之后利用工具将自攻螺丝4从反侧将上格栅饰条2固定在格栅本体1上,从而实现两者的牢固装配,该上格栅饰条2为高光电镀零件,其光亮的电镀效果在高光黑色的格栅本体1里,显得尤为突出;

步骤二、支架6从反侧装入格栅本体1,在格栅本体1的十字筋11的定位下,通过自攻螺丝4反侧方向的紧固作用下被固定在格栅本体1上,支架6给格栅上盖板5强有力的支撑,这两个支架6的设计,给与格栅上盖板5强有力的支撑,从而防止分体式上格栅总成结构的格栅上盖板5因中间锁扣位置薄弱而引起的刚性不足;

步骤三、w形卡扣3从反侧通过旋转的方式装入格栅本体1;

步骤四、格栅本体1带着上格栅饰条2、w形卡扣3、自攻螺丝4、支架6等零件,从车辆正面方向装入前保险杠9系统,其中格栅本体1上的六处弹片式一体卡爪10与前保险杠9卡接,使得前保险杠9之间的固定及实现y向定位并拉住前保险杠9,w形卡扣3则装入前保险杠9系统里的大灯支架上的安装孔,起到了与大灯支架间的固定和定位;其中格栅本体1上的六处弹片式一体卡爪10,与前保险杠9卡接,起到了与前保险杠9之间的固定及实现y向定位作用,同时拉住前保险杠9,以免其前保下榻,而w形卡扣3则装入前保险杠9系统里的大灯支架上的安装孔,起到了与大灯支架间的固定和定位作用,由于分体式上格栅结构的关系,此时车身上方可视,可将手或者工具伸入内部操作,无任何遮挡,大大方便了零件的装配;

步骤五、子母扣7从上方穿过支架6,将支架6固定在车身钣金8上,防止其向z方向脱开并成为上格栅总成z向定位;通过支架6和车身钣金8的z向固定,使得整个上格栅总成的装配更加牢靠,从而保证顺利通过车身震动实验而不至于零件松懈脱落;

步骤六、最后格栅上盖板5从车辆上方盖下来,盖住发动机舱里的内部结构,同时前端通过子母扣7固定到格栅本体1,后端通过子母扣7固定到车身的水箱横梁上作为格栅x向的一个定位,这样作为格栅x向的一个定位,同时防止雨水直接淋到发动机舱部件,及防止发动机舱零件结构外露,同时拆卸极其简单,拆卸时可单拆格栅上盖板5而无需拆卸整个上格栅总成。

由于格栅上盖板5单独拆件,因此格栅其模具方向和整体上格栅的结构完全不同,其模具落差小,选用的注塑机型号小,而且产品没有较大的落差,其成型工艺稳定可靠,同样由于格栅上盖板5单独拆件,其位置在与格栅本体1的主要脱模方向上,因重叠而造成的倒扣部位已经不复存在,大大简化了模具结构;图2中的卡配处12以及锁定处13,充分利用了上格栅饰条2遮盖部位,做成模具上的型芯、型腔碰穿结构,从而避免了复杂的活动结构,大大降低了模具开发的成本及难度,同时又完全不影响外观效果,网格4平面上具有波浪纹,通过在上格栅网格4处开透气孔,从而避免的涂装时因盲孔气流回弹所造成的飞漆,积漆等外观不良效果,从而提升了涂装合格率,网格4平面上的波浪纹,避免了网格4内平面所造成的流挂,橘皮等不良涂装外观,大大提高了涂装合格率。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