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气孔四轮辋轮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2597发布日期:2019-08-03 12:4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气孔四轮辋轮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毂,具体涉及一种双气孔四轮辋轮毂。



背景技术:

目前,适用于车轮车胎的轮毂为两轮辋、单气孔、整体式;轮胎于装备状态下,轮胎的两侧内贴于轮辋间,因边缘部分的高度差,装卸轮胎时,需要辅助工具大力拆卸,较为不便。

现有轮毂除直径有区别外,形状结构较为单一,且一个轮毂仅能装备一个车胎;因此,大部分的车需预备一个备胎,以备不时之需。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轮胎的拆装,且可适用不同型号轮胎的双气孔四轮辋轮毂。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气孔四轮辋轮毂,包括圆筒形轮圈,轮圈外圈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一轮辋,所述第一轮辋之间的轮圈外圈,还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二轮辋,且,第一轮辋的高度大于第二轮辋的高度;

第一气孔设于第一轮辋和第二轮辋之间的轮圈上;

第二气孔设于第二轮辋之间的轮圈上;

轮辐设于轮圈圈内。

上述轮圈包括通过螺栓固定的主轮圈和副轮圈。

进一步的,上述主轮圈和副轮圈上分别设有第一轮辋和第二轮辋。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轮辋和第二轮辋的结合面设有密封条。

进一步的,上述轮辐设于主轮圈的内圈,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设于副轮圈。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的一种双气孔四轮辋轮毂,通过将轮圈剖分为主轮圈和副轮圈,由螺栓固定,便于轮胎的安装拆卸;通过于轮圈外增设一对第二轮辋,且高度区别于第一轮辋,可使用不同型号轮胎,无需更换匹配尺寸的轮毂,且,可同时使用不同型号轮胎,作为备用内置备胎。通过匹配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为轮胎注压,可实现胎压分区。

本发明的一种双气孔四轮辋轮毂,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尤其便于轮胎的拆装及不同型号轮胎的同时适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双气孔四轮辋轮毂的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双气孔四轮辋轮毂的结构示意图的的a-a剖视图。

附图中标记的含义如下:1、第一轮辋,2、第二轮辋,3、第一气孔,4、第二气孔,5、轮辐,6、螺栓,7、副轮圈,8、主轮圈,9、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一种双气孔四轮辋轮毂,包括圆筒形轮圈,轮圈由主轮圈和副轮圈构成,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轮辐设于主轮圈的圈内。

一对对称的第一轮辋分别设于主轮圈和副轮圈的外圈的两端;于第一轮辋的内侧,的外圈,分别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二轮辋;且,第一轮辋的高度大于第二轮辋的高度。

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设于副轮圈上,用于安装轮胎气门嘴,且第一气孔设于第一轮辋和第二轮辋之间,第二气孔设于第二轮辋之间。

使用时,

方式一,安装较大型号的轮胎:

将主轮圈和副轮圈分别于轮胎两侧的圈内靠拢,轮胎的边缘分别置于第一轮辋和第二轮辋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主轮圈和副轮圈,紧固后,通过第一气孔或第二气孔向轮胎注压,即将轮胎固定于轮圈内。

拆卸轮胎时,反向操作,通过螺栓分离主轮圈和副轮圈即可。

方式二,安装较小型号的轮胎:

将主轮圈和副轮圈分别于轮胎两侧的圈内靠拢,轮胎的边缘置于第二轮辋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主轮圈和副轮圈,紧固后,通过第二气孔向轮胎注压,即将轮胎固定于轮圈内。

拆卸轮胎时,反向操作,通过螺栓分离主轮圈和副轮圈即可。

方式三,同时安装较大型号和较小型号的轮胎:

同上操作,将较小型号的轮胎置于较大型号轮胎的腔内,分别于轮胎的两侧安装主轮圈和副轮圈,使得较大型号轮胎的边缘分别置于第一轮辋和第二轮辋之间,较小型号轮胎的边缘置于第二轮辋之间;通过第二气孔向较小型号的轮胎注压,通过第一气孔向较大型号的轮胎注压,即同时将2个轮胎固定于轮圈内,可同时使用。

于较大型号轮胎破损的情况下,可继续使用较小型号的轮胎,而不伤轮毂。

同上,拆卸时,反向操作,通过螺栓分离主轮圈和副轮圈即可。

优选的,为增加密封性,可于第一轮辋和第二轮辋的结合面增设密封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气孔四轮辋轮毂,包括圆筒形轮圈,轮圈外圈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一轮辋,第一轮辋之间的轮圈外圈,还设有一对对称的第二轮辋,且第一轮辋的高度大于第二轮辋的高度;第一气孔设于第一轮辋和第二轮辋之间的轮圈上;第二气孔设于第二轮辋之间的轮圈上;轮辐设于轮圈圈内。本发明通过将轮圈剖分为主轮圈和副轮圈,便于轮胎的安装拆卸;通过增设的第二轮辋,可适用不同型号的轮胎,无需更换匹配尺寸的轮毂,且,同时使用不同型号轮胎,可作为内置备用胎。通过匹配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为轮胎注压,可实现胎压分区。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尤其便于轮胎的拆装及不同型号轮胎的同时适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马文武
技术研发日:2019.04.22
技术公布日:2019.08.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