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8378发布日期:2020-06-02 20:3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入有电子元器件的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这样一种轮胎,即:在橡胶结构体内植入有rfid标签等电子元器件的轮胎。这样的轮胎通过植入在轮胎内的rfid标签与作为外部设备的读取器进行通信,而能够进行轮胎的制造管理、使用履历管理等。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轮胎,其是将与具有天线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组合的橡胶补片(patch)配置在:接近于内衬(innerliner)的部分。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33538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如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那样,在接近于内衬的部分来配置电子元器件的情况下,从轮胎的外表面至电子元器件为止的距离变得较远,因此,在电子元器件与外部进行通信等情况下,有可能导致通信质量下降。

另外,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还可以将电气元器配置于胎体部与胎侧部之间,但是,胎侧部为:在轮胎转动时因地面与轮胎之间的接触而大幅形变的部分,如果电气元器件追随该轮胎的形变而大幅变形,则有可能无法保障电气元器件的功能。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在轮胎发生形变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护电子元器件的轮胎。

(1)本发明的轮胎(例如、轮胎1)具备:胎面部(例如、胎面部12),该胎面部具有在轮胎的周向上延伸的环状的钢丝带束层(例如、钢丝带束层26);一对胎圈部(例如、胎圈部11),该一对胎圈部具有:胎圈芯(例如、胎圈芯21)和向所述胎圈芯的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胎圈外护胶(例如、胎圈外护胶22);以及胎体帘布(例如、胎体帘布23),该胎体帘布从一方的所述胎圈部向另一方的所述胎圈部延伸,在所述胎体帘布的轮胎外表面侧,且是在所述胎圈外护胶的轮胎径向外侧端(例如、胎圈外护胶的轮胎径向外侧端22a)与所述钢丝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例如、钢丝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26a)之间的区域配置有:由橡胶片(例如、橡胶片431、432)被覆的电子元器件(例如、rfid标签40),所述橡胶片具有:配置于所述电子元器件的轮胎内腔侧的第一橡胶片(例如、第一橡胶片431)和配置于所述电子元器件的轮胎外表面侧的第二橡胶片(例如、第二橡胶片432),所述第二橡胶片是通过与所述第一橡胶片相比不易变形的橡胶片来构成的。

(2)在(1)的轮胎中,所述第二橡胶片可以通过模量比所述第一橡胶片的模量高的橡胶来构成。

(3)在(2)的轮胎中,所述胎体帘布的外表面可以通过被覆橡胶(例如、被覆橡胶23c)来被覆,所述第二橡胶片的模量比所述第一橡胶片的模量高,并且,所述被覆橡胶的模量为所述第一橡胶片的模量以下。

(4)在(1)~(3)的轮胎中,所述第二橡胶片可以比所述第一橡胶片厚。

(5)在(1)~(4)的轮胎中,所述第二橡胶片在橡胶片的长度方向上的厚度可以不同。

(6)在(1)~(5)的轮胎中,由所述橡胶片被覆的电子元器件可以配置于:所述胎体帘布与在所述胎体帘布的轮胎外表面侧配置的橡胶部件(例如、胎侧胶30)之间,所述第一橡胶片粘贴于所述胎体帘布。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即便在轮胎发生形变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护电子元器件的轮胎。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半截面的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的局部放大截面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的由2个橡胶片被覆的rfid标签的图。

图3b是表示图3a的b-b截面的图。

图3c是表示图3a的c-c截面的图。

图4是表示轮胎发生形变时的rfid标签40周边的状态的图。

图5是表示由比第一橡胶片还厚的橡胶片来形成第二橡胶片的例子的图。

图6是表示将第二橡胶片的两端部附近的厚度增大的例子的图。

图7是表示将第二橡胶片的中央部附近的厚度增大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弹簧天线内未填充有橡胶的情况下的、利用橡胶片而对rfid标签进行夹入之前的截面的图。

图9是表示弹簧天线内未填充有橡胶的情况下的、利用橡胶片而对rfid标签进行夹入之后的截面的图。

图10是表示弹簧天线内未填充有橡胶的情况下的、利用橡胶片而对rfid标签进行夹入之后的截面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的弹簧天线内填充有橡胶之前的rfid标签的截面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的弹簧天线内填充有橡胶之后的rfid标签的截面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的利用橡胶片进行夹入之前的rfid标签的截面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的利用橡胶片进行夹入之后的rfid标签的截面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轮胎,11…胎圈部,12…胎面部,13…胎侧部,21…胎圈芯,22…胎圈外护胶,22a…胎圈外护胶的轮胎径向外侧端,23…胎体帘布,23c…被覆橡胶,24…帘布主体,25…帘布折返部,26…钢丝带束层,26a…钢丝带束层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27…胎冠帘布,28…胎面胶,29…内衬,30…胎侧胶,31…胎圈包布,32…垫带橡胶,40…rfid标签,41…rfid芯片,42…天线,421…弹簧天线,43…保护部件,431…第一橡胶片,432…第二橡胶片,46…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1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半截面的图。轮胎1的基本结构为: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截面中呈左右对称,这里所示的是右半部分的截面图。图中,符号s1为轮胎赤道面。轮胎赤道面s1是:与轮胎旋转轴正交的面,且又是位于轮胎宽度方向中心位置的面。

在此,所谓轮胎宽度方向是:与轮胎旋转轴平行的方向,亦即是图1截面图中的纸面左右方向。图1中,图示为轮胎宽度方向x。

而且,所谓轮胎宽度方向内侧是:向轮胎赤道面s1接近的方向,图1中为纸面左侧。所谓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是:从轮胎赤道面s1离开的方向,图1中为纸面右侧。

另外,所谓轮胎径向是:与轮胎旋转轴垂直的方向,亦即是图1中的纸面上下方向。图1中,图示为轮胎径向y。

而且,所谓轮胎径向外侧是:从轮胎旋转轴离开的方向,图1中为纸面上侧。所谓轮胎径向内侧是:向轮胎旋转轴接近的方向,图1中为纸面下侧。

图2也是同样的。

轮胎1例如是乘用车用的轮胎,其具备:设置在轮胎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胎圈部11、形成为与路面接触的接地面的胎面部12、以及在一对胎圈部11与胎面部12之间延伸的一对胎侧部13。

胎圈部11具备:多次卷绕被覆有橡胶的金属制胎圈金属线而形成的环状的胎圈芯21、以及、向胎圈芯21的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前端尖细形状的胎圈外护胶22。胎圈芯21是能够起到下述作用的部件,即:将填充有空气的轮胎固定于未图示的车轮轮辋上的作用。胎圈外护胶22是:为了提高胎圈周边部的刚性并确保较高的操纵性及稳定性而设置的部件,且是通过例如模量比周围的橡胶部件的模量高的橡胶来构成的。

轮胎1的内部植入有:构成作为轮胎1骨架的帘布的胎体帘布23。胎体帘布23从一方的胎圈芯21朝向另一方的胎圈芯21延伸。亦即,胎体帘布23以通过一对胎侧部13以及胎面部12的形态而被植入于轮胎1内的一对胎圈芯21之间。

如图1所示,胎体帘布23是从一方的胎圈芯21朝向另一方的胎圈芯21延伸的,其具备:在胎面部12与胎圈部11之间延伸的帘布主体24、以及在胎圈芯21周围进行折返的帘布折返部25。在本实施方式中,帘布折返部25与帘布主体24重合。

胎体帘布23是:通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帘布帘线来构成的。另外,多个帘布帘线在轮胎周向上排列配置。

该帘布帘线是通过聚酯或聚酰胺等绝缘性的有机纤维帘线等来构成的,并通过被覆橡胶23c(图1中未图示)来被覆。

在胎面部12中,且在胎体帘布23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钢丝带束层26。钢丝带束层26是:通过由橡胶被覆的多个钢丝帘线来构成的。通过设置钢丝带束层26,能够确保轮胎1的刚性,从而使得胎面部12与路面之间的接地状态呈现良好。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设置了2层钢丝带束层261、262,但是,所层叠的钢丝带束层26的数量并非仅限定于此。

在钢丝带束层26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作为带束加强层的胎冠帘布27。胎冠帘布27是:通过聚酰胺纤维等绝缘性的有机纤维层来构成的,并由橡胶被覆。通过设置胎冠帘布27,能够提高耐久性,并且,能够降低行驶时的路噪。在本实施方式中,胎冠帘布27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27a延伸至比钢丝带束层26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26a更靠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

在胎冠帘布27的轮胎径向外侧设置有胎面胶28。在胎面胶28的外表面设置有未图示的胎面图案,该外表面成为与路面接触的接地面。

在胎圈部11、胎侧部13、胎面部12,且在胎体帘布23的轮胎内腔侧设置有:作为构成轮胎1内壁面的橡胶层的内衬29。内衬29是:通过耐空气透过性橡胶来构成的,能够防止轮胎内腔内的空气泄漏到外部。

在胎侧部13中,且在胎体帘布23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构成轮胎1外壁面的胎侧胶30。该胎侧胶30是:在轮胎1起到缓冲作用时呈最弯曲的部分,通常,它采用具有耐疲劳性的柔软橡胶。

在此,如图1所示,胎侧胶30朝向胎面部12延伸。另一方面,胎面胶28朝向胎侧部13延伸。其结果,成为:在胎体帘布23的一部分区域的轮胎外表面侧,层叠有胎面胶28和胎侧胶30的状态。更详细而言,在胎侧胶30和胎面胶28共同存在的区域、亦即胎侧部13和胎面部12的过渡区域,成为:在胎体帘布23的轮胎外表面侧,依次层叠有胎侧胶30和胎面胶28的状态。

在胎圈部11的胎圈芯21周围所设置的胎体帘布23的轮胎径向内侧,设置有胎圈包布31。胎圈包布31也向胎体帘布23的帘布折返部25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此外,在其轮胎宽度方向外侧设置有:垫带橡胶32。该垫带橡胶32的轮胎径向外侧与胎侧胶30连接起来。

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植入有:作为电子元器件的rfid标签40。

rfid标签40是被动式的应答器,其具备:rfid芯片、以及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用的天线,该rfid标签40与作为外部设备的未图示的读取器之间进行无线通信。rfid芯片内的存储部存储有:制造号码、零部件号码等识别信息。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40以由后述的保护部件43被覆的状态被植入于轮胎1。

如图1所示,rfid标签40植入于:胎圈外护胶22的轮胎径向外侧端22a与钢丝带束层26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26a之间的区域。即,rfid标签40配置于:从有可能对通信造成不良影响的、金属制的胎圈芯21充分离开的位置。

在此,胎圈芯21是如下金属部件,即:由于将金属制胎圈金属线层叠卷绕而形成为环状,因此对通信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特别高的金属部件。

另外,rfid标签40与钢丝带束层26分离配置,以使得rfid标签40也不会与钢丝带束层26接触。据此,不会出现:因为rfid标签40的天线与钢丝带束层26之间的接触而使得天线长度实质上发生变化从而产生通信障碍的情形。此外,rfid标签40的天线长度是根据所使用的电波的频带等进行优化的,若与金属元器件接触而使得天线长度发生变化,则会产生通信障碍。

在此,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胎冠帘布27延伸至比钢丝带束层26更靠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而且,rfid标签40设置于:胎圈外护胶22的轮胎径向外侧端22a与胎冠帘布27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27a之间的区域。根据该构成,能够可靠地防止rfid标签40接触到钢丝带束层26。

对本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地进行说明,rfid标签40配置于胎侧部13的轮胎径向外侧的部分,且是配置于与胎面部12的接地端相邻的支承部附近b。

支承部附近b是指:以钢丝带束层26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26a为基准,轮胎径向内侧方向上的截面高度的20%的范围内。在此,截面高度是根据轮胎尺寸而确定的数值,例如,在195/65r15这一尺寸的轮胎的情况下,截面高度=公称宽度×扁平率=195×0.65=126.75mm。

通过像这样配置于支承部附近b,能够将rfid标签40在不接近于钢丝带束层26的范围内配置于距离对通信造成不良影响的可能性特别高的金属元器件亦即胎圈芯21最远的区域附近。

图2是表示图1的轮胎1内的rfid标签40的植入部周边的放大截面图。如图2所示,rfid标签40配置于支承部附近b,且是配置于胎体帘布23的轮胎外表面侧。具体而言,rfid标签40粘贴于由被覆橡胶23c(图2中未图示)被覆的胎体帘布23,并且为了覆盖该轮胎外表面侧而设置有胎侧胶30。

这样,通过将rfid标签40配置于胎体帘布23的轮胎外表面侧,使得从rfid标签40至轮胎外表面为止的距离变短,能够实现通信性的提高。

而且,如图3a~3c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rfid标签40通过作为保护部件43的2个橡胶片431、432来被覆。

图3a是从第一橡胶片431侧观察到的由橡胶片431、432覆盖的rfid标签40的图,rfid标签40被第一橡胶片431所遮盖而被隐藏起来。图3b是图3a的b-b截面图,该图中还一起示出了橡胶片431、432的周边部、亦即胎体帘布23的被覆橡胶23c、胎侧胶30的截面。图3c是图3a的c-c截面图,该图中也一起示出了橡胶片431、432的周边部。

rfid标签40具备:rfid芯片41、以及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用的天线42。作为天线42,可以使用:线圈状的弹簧天线、板状的天线、棒状的各种天线。例如,也可以是:通过针对柔性基板印刷规定的图案而形成的天线。若考虑到通信性及柔软性,最优选为线圈状的弹簧天线。根据所使用的频带等而将天线设定成最优化的天线长度。

将该rfid标签40被覆的橡胶片中的第一橡胶片431为:轮胎内腔侧的橡胶片。另一方面,第二橡胶片432为:轮胎外表面侧的橡胶片。因此,如图3b、图3c所示,第一橡胶片431的一面与胎体帘布23的被覆橡胶23c接触,第二橡胶片432的一面与胎侧胶30接触。

而且,由橡胶片431、432被覆的rfid标签40以其长度方向是与轮胎1的周向相切的切线的方向、亦即在图1~2的截面图中成为与纸面正交的方向的方式,被植入于轮胎1。

在本实施方式中,轮胎外表面侧的第二橡胶片432是:通过与轮胎内腔侧的第一橡胶片431相比不易变形的橡胶片而构成的。具体而言,通过使橡胶材料配合不同等,将第二橡胶片432构成为其橡胶的模量比第一橡胶片431的模量高。此外,模量是指:根据jisk6251:2010的“3.7定伸应力(stressatagivenelongation),s”而被测定的23℃的气氛下的100%伸长模量(m100)。

考虑到通信质量,支承部附近b为:作为rfid标签40的植入位置理想的部位,不过,该部位在轮胎转动时因轮胎1与地面之间的接触而大幅形变。

具体而言,与地面接触一侧的支承部附近b以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鼓出的方式膨胀。图4是示出了:轮胎1形变时的、配置于支承部附近b的rfid标签40周边的状态的图。

据此,为了减少因该形变而产生的rfid标签40的变形量,将被覆rfid标签40的橡胶片中的轮胎外表面侧的第二橡胶片432利用模量高的橡胶来构成。

据此,即便在轮胎转动时轮胎1发生了形变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rfid标签40周边的变形量,从而能够缓和rfid标签40的形变。

另一方面,轮胎内腔侧的第一橡胶片431是通过模量低的橡胶来形成的。据此,即便在轮胎1发生了形变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模量低的第一橡胶片431,来吸收rfid标签40的变形量与胎体帘布23的变形量之差。另外,使胎体帘布23的被覆橡胶23c的模量为第一橡胶片431的模量以下,亦即,使胎体帘布23的被覆橡胶23c的模量与第一橡胶片431的模量相同或小于第一橡胶片431的模量,可以通过第一橡胶片431和被覆橡胶23c,来吸收rfid标签40的变形量与胎体帘布23的纤维帘线的变形量之差。

另外,如果是模量低的橡胶,就容易得到类似于提高粘接性这样的物性。据此,能够使第一橡胶片431的粘接力高于第二橡胶片432的粘接力,从而能够提高胎体帘布23的被覆橡胶23c与第一橡胶片431之间的接合强度。据此,刚性、热膨胀系数等物性差异较大的部件、亦即胎体帘布23与rfid标签40之间的接合状态得到稳定。由此,在成型工序、硫化工序这些轮胎1的制造工序、轮胎1的使用时,也能够获得得到稳定的接合状态这样的效果。

此外,即便考虑到轮胎变形时的应力吸收,各橡胶部件的模量的大小关系也优选为:第二橡胶片432的模量比第一橡胶片431的模量高,并且,第一橡胶片431的模量比被覆橡胶23c的模量高。或者,被覆橡胶23c的模量可以与第一橡胶片431的模量相同。即,模量的大小关系优选为:“第二橡胶片432”>“第一橡胶片431”>“被覆橡胶23c”,或者“第二橡胶片432”>“第一橡胶片431”=“被覆橡胶23c”。

另外,通过在橡胶片中混合短纤维填料等填料,并调整其混合量,也能够将第二橡胶片432制成不易变形的橡胶片。例如,可以在第二橡胶片432中混合比第一橡胶片431更多的短纤维填料。或者,可以仅在第二橡胶片432中混合短纤维填料。

作为短纤维填料,例如,可以使用:诸如芳纶短纤维或纤维素短纤维这些有机短纤维、氧化铝短纤维等陶瓷短纤维或玻璃短纤维这些无机短纤维这样的绝缘性的短纤维。通过将这样的短纤维填料混合于橡胶中,能够提高橡胶的强度。

另外,也可以仅在第二橡胶片432中植入有机纤维层,从而将第二橡胶片432制成与第一橡胶片431相比不易变形的橡胶片。

另外,如图5所示,通过比第一橡胶片431还厚的橡胶片来形成第二橡胶片432,也能够将第二橡胶片432制成与第一橡胶片431相比不易变形的橡胶片等。

此外,如图4所示,考虑到:在轮胎1与地面接触时,rfid标签40的植入部周边以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鼓出的方式膨胀,则作为第二橡胶片432,可以使用厚度在其长度方向上发生变化的橡胶片。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可以增大变形量较大的两端部附近的橡胶片的厚度。这样,通过使第二橡胶片432的长度方向上的厚度不同而设置出两端部附近的厚壁部和中央部附近的薄壁部,能够有效地抑制rfid标签40整体的变形量。

另外,在想要重点保护rfid标签40的rfid芯片41的情况或者想要重点保护rfid芯片41与天线42之间的接合部的情况下,可以增大想要保护的部分的周边部的橡胶片的厚度。具体而言,如图7所示,可以增大第二橡胶片432的中央部附近的厚度。即,通过使第二橡胶片432的长度方向上的厚度不同而设置出两端部附近的薄壁部和中央部附近的厚壁部,由此,能够重点保护rfid芯片41或者rfid芯片41与天线42之间的接合部。

另外,可以提高第二橡胶片432局部的模量,以此代替局部增大第二橡胶片432的厚度。即,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第二橡胶片432,使用模量在其长度方向上发生变化的橡胶片。

在上述构成中,第二橡胶片432是通过与第一橡胶片431相比不易变形的橡胶片来构成的,此外,第二橡胶片432的变形难易度在其长度方向上不同。

如果如上所述通过2个橡胶片431、432来构成保护部件43,则能够较薄地形成:含有保护部件43的rfid标签40,因此,适合植入于轮胎1。另外,在将rfid标签40安装于硫化前的轮胎1的构成部件中时,由橡胶片431、432被覆的rfid标签40能够非常简单地进行安装。

例如,利用生胶的粘接性,能够将由橡胶片431、432被覆的rfid标签40适当地粘贴于:硫化前的胎体帘布23、胎侧胶30这些部件上的所希望的位置。另外,橡胶片431、432也由硫化前的生胶制成,由此,也可以使用橡胶片431、432本身的粘接性更加简单地进行粘贴。

此外,rfid标签40的植入位置并不仅限于支承部附近b,只要是胎圈外护胶22的轮胎径向外侧端22a与钢丝带束层26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26a之间的区域即可。在考虑到通信质量时,该区域是rfid标签40的理想的配置位置,不过,由于该区域是在轮胎1转动时大幅形变的区域,所以在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橡胶片431、432时获得的效果明显。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rfid标签40配置于胎体帘布23与胎侧胶30之间,不过,在rfid标签40的轮胎外表面侧所配置的橡胶部件并不仅限于胎侧胶30,可以为其他橡胶部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rfid标签40作为电子元器件而被植入于轮胎1中,但是,被植入于轮胎1的电子元器件并非仅限定于rfid标签。例如,也可以是:进行无线通信的传感器等各种电子元器件。另外,由于电子元器件进行电信号的收发等电气信息的处理,因此,若附近存在有金属零部件,则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有可能降低。另外,电子元器件因为过度形变,则有可能出现破损。据此,即便将各种电子元器件植入于轮胎1内的情况下,也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效果。例如,电子元器件也可以是压电元件、或应变传感器。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1,能够发挥如下的效果。

(1)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构成为:在胎体帘布23的轮胎外表面侧,且是在胎圈外护胶22的轮胎径向外侧端22a与钢丝带束层26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端26a之间的区域,配置有由橡胶片被覆的rfid标签40,橡胶片具有:配置于rfid标签40的轮胎内腔侧的第一橡胶片431、和配置于rfid标签40的轮胎外表面侧的第二橡胶片432,第二橡胶片432是通过与第一橡胶片431相比不易变形的橡胶片来构成的。

据此,能够确保rfid标签40的通信质量,并且,即便在轮胎1发生了形变的情况下,也能够保护电子元器件。

(2)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构成为:第二橡胶片432是通过模量比第一橡胶片431的模量高的橡胶来构成的。

据此,通过简单的构成,能够获得(1)的效果。

(3)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构成为:胎体帘布23的外表面通过被覆橡胶23c来被覆,第二橡胶片432的模量比第一橡胶片431的模量高,并且,被覆橡胶23c的模量为第一橡胶片431的模量以下。

据此,采用第一橡胶片431和被覆橡胶23c,能够更有效地吸收:轮胎变形时的rfid标签40的变形量与胎体帘布23的纤维帘线的变形量之差。

(4)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构成为:第二橡胶片432比第一橡胶片431厚。

据此,通过简单的构成,能够获得(1)的效果。

(5)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构成为:第二橡胶片432的厚度在橡胶片的长度方向上是不同的。

据此,能够有效地重点保护变形量较大的部分、或者想要重点保护的部分。

(6)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构成为:由橡胶片被覆的rfid标签40被配置于胎体帘布23、与作为在胎体帘布23的轮胎外表面侧所配置的橡胶部件的胎侧胶30之间,第一橡胶片431粘接于胎体帘布。

据此,获得(1)的效果的轮胎1的制造工序简单。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8~14,对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1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是:特别适合于rfid标签40的天线为线圈状的弹簧天线的情况下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rfid标签40使用了通信性及柔软性较高的线圈状的弹簧天线421,来作为天线。根据所使用的频带等而将弹簧天线421设定成最优化的天线长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利用构成保护部件43的2个橡胶片431、432来夹入rfid标签40之前,先在弹簧天线421内配置橡胶。更加优选为,以尽可能不残留有空气的方式在弹簧天线内填充橡胶。使用图12~14,来说明该工序、以及采用该工序的理由。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轮胎外表面侧的第二橡胶片432也是通过与轮胎内腔侧的第一橡胶片431相比不易变形的橡胶片来构成的。例如,第二橡胶片432是通过模量比第一橡胶片431的模量高的橡胶片来构成的。

首先,作为参考例,使用图8~图10,来说明:没有在弹簧天线421内填充橡胶的情况下的rfid标签40周边的状态。图8是表示:利用橡胶片431、432来夹入rfid标签40之前的弹簧天线421、橡胶片431、432的截面图。图9是表示:利用橡胶片431、432来夹入rfid标签40之后的弹簧天线421、橡胶片431、432的截面图。

如图9所示,在该参考例中,由于没有预先在弹簧天线421内填充橡胶,因此,在利用橡胶片431、432进行夹入之后,有时空气45会以某种程度残留于弹簧天线421内。这样,一旦残留有空气,则橡胶片431、432与弹簧天线421的一体性就不够充分,在轮胎发生变形之时,有可能弹簧天线421不会追随橡胶的动作而导致具有弹簧天线421的rfid标签40出现破损。

另外,这里,作为橡胶片431、432,使用了硫化前的生胶。据此,通过从两侧挤压橡胶片431、432,如图9所示,橡胶片431、432会以某种程度陷入弹簧天线内。然而,为了使橡胶片431、432陷入,直到弹簧天线内完全填满,会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和工夫。

而且,即便假设花费了时间而使橡胶片431、432陷入且直到弹簧天线内填满的情况下,如图10所示,弹簧天线421的外周部、与橡胶片431、432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l会变得非常短。另外,使该距离l呈现稳定不变是比较困难的,有可能在局部会产生出较薄的部分。据此,由橡胶片431、432实施的rfid标签40的保护就会变得不够充分,在硫化时,橡胶片431、432有可能出现破损。

如果橡胶片出现破损,则还有可能无法获得通过与第一橡胶片431相比不易变形的橡胶片来构成第二橡胶片432的效果。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1~14所示,利用橡胶片431、432来夹入rfid标签40之前,在弹簧天线421内配置橡胶。更加优选为,以尽可能不残留有空气的方式在弹簧天线内填充橡胶。另外,图11~14中右侧所示的图是表示弹簧天线421及其周围的横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在弹簧天线421内填充橡胶46之前的状态的图,图12是表示在弹簧天线421内填充有橡胶46之后的状态的图。

橡胶46是以其外径与弹簧天线421的外周面的外径大致相同的方式被埋入的。而且,优选为,在橡胶46从弹簧天线421的外周面突出出来的情况下,能够将突出出来的部分擦除掉。亦即,优选为,橡胶46的外周面成型为:与弹簧天线421的外周面大致同一面。

另外,也可以在将橡胶46填充于弹簧天线421内的同时,利用橡胶46而将弹簧天线421的外周进行薄薄包裹。另一方面,一旦利用橡胶46而将弹簧天线421进行较厚包裹,则会有损于弹簧天线421的柔软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将rfid标签40夹入之后的橡胶片431、432而形成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就会变大,故而并非优选。

另外,也可以以外径与弹簧天线421的内周面的外径大致相同的方式将橡胶46进行埋入。橡胶46的外周部最好位于:弹簧天线421的内周面~外周面的范围内。

在此,为了确保弹簧天线421的柔软性,作为橡胶46,可以使用具有柔软性的橡胶。不过,考虑到作业性等,作为橡胶46,优选使用:模量比橡胶片431、432的模量高的橡胶。

另外,作为配置于弹簧天线421内的橡胶46,优选使用未硫化的橡胶。通过使橡胶46、橡胶片431、432为未硫化的橡胶,并同时进行硫化,能够提高橡胶46、橡胶片431、432、弹簧天线421的一体性。另外,橡胶46、橡胶片431、432更加优选为:同种类的橡胶。

另外,如果重视弹簧天线421的柔软性,则作为橡胶46,也可以使用模量比橡胶片431、432的模量低的橡胶。另外,也可以使用大致同一模量的橡胶、或相同材质的橡胶。

另外,作为配置于弹簧天线421内的橡胶46,也可以使用硫化后的橡胶。另外,还可以使用橡胶系粘接剂、橡胶系填充剂等。在能够确保柔软性的同时,考虑到:弹簧天线421内尽可能不残留有空气,可以采用各种橡胶系材料。

作为橡胶46的配置作业,虽然可以采用各种方法,但是,例如,可以使用注射器而将橡胶注入到弹簧天线421内。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注射器来填充所设定的适当量的橡胶46。另外,也可以在填充大量橡胶46之后,擦除掉从弹簧天线421的外周突出出来的部分。

图13是表示:利用橡胶片431、432来对弹簧天线421内填充有橡胶46的rfid标签40进行夹入之前的状态的图,图14是表示:利用橡胶片431、432进行夹入之后的状态的图。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预先在弹簧天线421内填充了橡胶46,因此,在橡胶片431、432之间没有空气滞留。据此,可以不必担心空气滞留的问题,这样,利用橡胶片431、432而对rfid标签40进行夹入的工序也就变得简单。

另外,通过在弹簧天线421内配置橡胶46,使弹簧天线421、橡胶46、橡胶片431、432的一体性得以提高,在轮胎1发生变形之时,弹簧天线421就会追随橡胶的动作。据此,具有弹簧天线421的rfid标签40的耐久性也能够得以提高。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弹簧天线421的外周部与橡胶片431、432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l是稳定的。亦即,作为该距离l,大致能够确保:接近橡胶片431、432的厚度的距离。据此,rfid标签40通过橡胶片431、432而被充分地保护起来。像本实施方式的轮胎这样,在将rfid标签40植入于胎体帘布23与胎侧胶30之间的情况下,亦即,植入于接近轮胎1的外表面的部分的情况下,对于应对上述这样的空气滞留、强化保护显得特别有效。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橡胶片431、432而被夹入的rfid标签40以第一橡胶片431位于胎体帘布23的轮胎外表面侧的方式被配设在轮胎内。例如,将rfid标签40予以被覆的橡胶片之中的第一橡胶片431被粘接于胎体帘布23,然后,再通过胎侧胶30来进行覆盖。或者,将rfid标签40被覆的橡胶片之中的第二橡胶片432被粘接于胎侧胶30,然后,再把胎侧胶30以及将rfid标签40予以被覆的第一橡胶片431粘贴于胎体帘布23。

这样,rfid标签40配设在生胎内,然后,对生胎进行硫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轮胎1,除了上述(1)~(6)之外,还能够发挥如下的效果。

(7)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在作为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元器件的rfid标签40的弹簧天线421内来配置橡胶46的工序、利用第一橡胶片431和通过与第一橡胶片431相比不易变形的橡胶片构成的第二橡胶片432来对具有已配置了橡胶46的弹簧天线421的rfid标签40进行夹入的工序、以及将第一橡胶片431以位于胎体帘布23的轮胎外表面侧的方式进行配设的工序。

据此,弹簧天线421内不会残留有空气。另外,可以不必担心空气滞留的问题,这样,利用橡胶片431、432而对rfid标签40进行夹入的作业也就变得简单。上述构成中,在硫化工序时,rfid标签40也能够通过橡胶片431、432而被充分地保护起来。

另外,本发明的轮胎能够适用于乘用车、轻型卡车、卡车、巴士等的各种轮胎,特别适合于乘用车用的轮胎。

另外,本发明并非仅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能够达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进行的变形、改良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