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2788发布日期:2020-05-19 20:27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属于轮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轮胎技术的进步,根据我们的试验,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采用专利2019202528693技术后,在0气压情况下,可以防止轮胎脱圈滑入轮毂凹槽,车辆还能以不高于50时速行驶几十公里。当轮胎0气压被压扁后,胎侧内表面将贴合在一起,临近胎肩一侧的胎侧外表面橡胶接触地面,0气压轮胎行驶过程中,胎侧外表面橡胶反反复复弯折后会形成弯折线,并产生大量的热;如果行驶速度较快时,胎侧外表面橡胶会疲劳断裂,造成帘子布与胎侧橡胶分层,将会严重影响到车辆的转向和刹车性能,导致车辆不能继续前行;由于胎侧外表面橡胶的硬度较低,胎侧外表面橡胶与地面接触的耐磨性能较差,0气压轮胎行驶一段距离后,胎侧外表面橡胶磨耗严重,很容易磨损帘子布,当帘子布受损后,将会严重影响到车辆的转向和刹车性能,导致车辆不能继续前行。

车辆在高速路面上如果轮胎0气压,1、驾驶者希望车辆能够驶入高速服务区更换轮胎或等在救援,这样既安全、环境又舒适;2、驾驶者希望车辆能够驶出高速公路,开到轮胎店更换轮胎,或者等待救援,这样可以节省救援费用,为车主省钱。为了实现这些诉求,就要求轮胎0气压后能够行驶更长的距离。

为了提高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0气压行驶距离,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通过增加与地面接触的胎侧橡胶外表面的耐磨条:1、即使耐磨条的材料与胎侧外表面橡胶材料相同,由于耐磨条高出胎侧外表面橡胶,材料变厚了,材料被磨耗的时间也会增加,从而保护帘子布不被磨损,增加行驶里程。2、弯折线上的耐磨条橡胶通过增加短纤维混炼,可以提耐磨条的弯曲耐疲劳能力和耐高温能力,防止胎侧外表面橡胶疲劳断裂,从而增加行驶里程;通过在耐磨条橡胶内增加短纤维,可以提高耐摩擦能力,更好的保护帘子布不被磨损,从而增加行驶里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轮胎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胎侧外表面橡胶上设置耐磨条。

可选地,轮胎0气压被压扁后,胎侧内表面将贴合在一起,0气压轮胎行驶过程中,胎侧外表面橡胶反反复复弯折后会形成弯折线,所述耐磨条设置在弯折线上,或耐磨条设置在弯折线与胎肩之间。

可选地,所述设置在弯折线上的耐磨条的耐弯曲疲劳能力强于胎侧外表面橡胶的耐弯曲疲劳能力。

可选地,所述耐磨条高出胎侧外表面橡胶,或耐磨条镶嵌在胎侧外表面橡胶内。

可选地,所述耐磨条与地面的耐摩擦能力强于胎侧外表面橡胶与地面的耐摩擦能力。

可选地,所述耐磨条耐高温能力强于胎侧外表面橡胶耐高温能力。

可选地,所述耐磨条的材料为胎侧外表面橡胶与短纤维的混炼物。

可选地,所述高出胎侧外表面橡胶的耐磨条与胎侧外表面橡胶材料相同。

可选地,所述高出胎侧外表面橡胶的耐磨条厚度不低于2mm,或者高出胎侧外表面橡胶的耐磨条厚度不小于胎侧外表面橡胶厚度的1/2;镶嵌在胎侧外表面内的耐磨条的厚度约为胎侧外表面橡胶厚度的1/2。

可选地,所述耐磨条宽度不小于5mm。

高出胎侧外表面橡胶的耐磨条,或镶嵌在胎侧外表面橡胶内的耐磨条与胎侧外表面橡胶曲面平滑过渡。

耐磨条的材料为胎侧外表面橡胶与短纤维的混炼物,可以很好地与胎侧外表面橡胶结合在一起。耐磨条的材质也可以通过新型钆催化剂,在分子水平上将合成橡胶成分(如丁二烯和异戊二烯)与树脂成分(如乙烯)结合而成,如普利司通研发的高强度橡胶susym。

所述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的胎侧结构从外到内为:胎侧外表面橡胶、帘子布、胎侧内表面橡胶,以及胎侧内表面橡胶表面特殊材料层。

所述耐磨条环绕在轮胎上,环形耐磨条中间设置有缺口结构。

本发明目有以下功能:轮胎0气压行驶过程中,1、通过提高耐磨条的耐高温和耐疲劳能力,防止胎侧外表面橡胶疲劳断裂,提高耐弯曲疲劳能力,从而增加行驶里程;2、通过提高耐磨条的耐摩擦能力,提高胎侧外表面橡胶的抗磨耗能力,防止帘子布磨损,从而增加行驶里程;3、通过设置高出胎侧外表面橡胶的耐磨条,增加与地面摩擦的橡胶的厚度,提高胎侧外表面橡胶的抗磨耗能力,从而增加行驶里程。

在车辆正常行驶中:通过设置高出胎侧外表面的耐磨条,可以保护胎侧外表面橡胶减少或避免刮擦伤害,提高轮胎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轮毂与普通轮胎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轮毂与普通轮胎的另一张截面示意图;

图3为轮毂与本发明所述轮胎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轮毂与本发明所述轮胎的另一张截面示意图;

图5为轮毂与本发明所述轮胎的另一张截面示意图;

图6为轮毂与本发明所述轮胎的另一张截面示意图;

图7为轮毂与本发明所述轮胎的另一张截面示意图;

图8为轮毂与本发明所述轮胎的另一张截面示意图;

图9为轮毂与普通轮胎0气压被压扁的截面示意图;

图10为轮毂与本发明所述轮胎的另一张截面示意图;

10-路面,20-车辆外侧,21-车辆内侧;

30-轮毂,31-轮毂轮槽;

100-胎圈;200-胎侧;201-弯折线;202-胎侧外表面橡胶磨耗区;203-耐磨条;204-贴合区;205-耐磨条的厚度;206-耐磨条的宽度;300-胎肩,400-胎面。

车辆外侧20是指人们从车辆外面能够看见的一面,车辆内侧21是指人们从车辆外面看不见的一面;胎圈100包含全部三角胶或大部分三角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图1-图10中的轮胎均为无内胎无侧壁支撑的充气轮胎。

普通轮胎为例:

参考附图1、图2、图9,当轮胎0气压被压扁后:现有技术可以防止轮胎从轮毂30的胎圈座上脱落划入轮毂轮槽31;胎侧200内表面将贴合在一起,参考贴合区204;临近胎肩300一侧的胎侧200外表面橡胶接触路面10,0气压轮胎行驶过程中,胎侧200外表面橡胶反反复复弯折后会形成弯折线201,并产生大量的热;如果行驶速度较快时,胎侧200外表面橡胶会疲劳断裂,造成帘子布与胎侧200橡胶分层,将会严重影响到车辆的转向和刹车性能,导致车辆不能继续前行;由于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的硬度较低,胎侧200外表面橡胶与路面10接触的耐磨性能较差,耐磨性能远低于胎面400橡胶与路面10接触的耐磨性,0气压轮胎行驶一段距离后,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磨耗严重,参考胎侧外表面橡胶磨耗区202,很容易磨损帘子布,当帘子布受损后,将会严重影响到车辆的转向和刹车性能,导致车辆不能继续前行。

附图9中的弯折线201所指的是弯折线201形成的位置。

轮胎0气压后车辆会产生倾斜与车轮初始外倾角叠加后,车辆内外两侧的胎侧200外表面橡胶与路面10接触的情况可能不同,这将导致车辆外侧20的弯折线201与车辆内侧21的弯折线201位置可能不同,轮胎两侧胎侧外表面橡胶磨耗区202磨损情况也可能不同。

实施例1

参考附图1-图3、图9、图10,当轮胎0气压被压扁后:现有技术可以防止轮胎从轮毂30的胎圈座上脱落划入轮毂轮槽31;胎侧200内表面将贴合在一起,参考贴合区204;临近胎肩300一侧的胎侧200外表面橡胶接触路面10,0气压轮胎行驶过程中,胎侧200外表面橡胶反反复复弯折后会形成弯折线201,并产生大量的热。

在胎侧200外表面橡胶弯折线201的位置设置高出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的耐磨条203,耐磨条203的材料与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的材料相同,这样可以简化生产工艺;设置耐磨条的厚度205为4mm,宽度为10mm。

通过设置耐磨条203,当轮胎0气压行驶时,耐磨条203将与路面接触,可以延缓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的磨耗,从而保护帘子布不被磨损,车辆将行使更长的距离。

实施例2

参考附图1-图3、图9、图10,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耐磨条203的材料是在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比例短纤维进行混炼,这样耐磨条203可以很好地与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结合,耐磨条203的材料比胎侧200外表面橡胶更耐高温、更耐弯折疲劳、更耐磨,从而防止胎侧200外表面橡胶弯折断裂后帘子布与胎侧200橡胶分层;车辆将行使更长的距离。

实施例3

参考附图1、图2、图5、图9,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耐磨条203是镶嵌在胎侧200外表面橡胶内,由于耐磨条203的材料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比例短纤维进行混炼,这样耐磨条203可以很好地与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结合,耐磨条203的材料比胎侧200外表面橡胶更耐高温、更耐弯折疲劳、更耐磨,从而防止胎侧200外表面橡胶弯折断裂后帘子布与胎侧200橡胶分层;车辆将行使更长的距离。

实施例4

参考附图1、图2、图4、图9、图10,当轮胎0气压被压扁后:现有技术可以防止轮胎从轮毂30的胎圈座上脱落划入轮毂轮槽31;胎侧200内表面将贴合在一起,参考贴合区204;临近胎肩300一侧的胎侧200外表面橡胶接触路面10,0气压轮胎行驶过程中,胎侧200外表面橡胶反反复复弯折后会形成弯折线201,并产生大量的热。

在胎侧200外表面,橡胶弯折线201与胎肩300之间设置高出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的耐磨条203,耐磨条203的材料与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的材料相同,这样可以简化生产工艺;设置耐磨条的厚度205为4mm,宽度为10mm,耐磨条距离耐磨线3mm,耐磨条设置在胎侧外表面橡胶磨耗区202的位置。

通过设置耐磨条203,当轮胎0气压行驶时,耐磨条203将与路面接触,可以延缓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的磨耗,从而保护帘子布不被磨损,车辆将行使更长的距离。

实施例5

参考附图1、图2、图4、图9、图10,实施例5与实施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耐磨条203的材料是在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比例短纤维进行混炼,这样耐磨条203可以很好地与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结合,耐磨条203的材料比胎侧200外表面橡胶更耐高温、更耐弯折疲劳、更耐磨,从而防止胎侧200外表面橡胶弯折断裂后帘子布与胎侧200橡胶分层;车辆将行使更长的距离。

实施例6

参考附图1、图2、图6、图9,实施例6与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耐磨条203是镶嵌在胎侧200外表面橡胶内,由于耐磨条203的材料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定比例短纤维进行混炼,这样耐磨条203可以很好地与胎侧200外表面橡胶结合,耐磨条203的材料比胎侧200外表面橡胶更耐高温、更耐弯折疲劳、更耐磨,从而防止胎侧200外表面橡胶弯折断裂后帘子布与胎侧200橡胶分层;车辆将行使更长的距离。

实施例7

参考附图1、图2、图7、图9、图10,实施例7与实施例4和实施例5的不同之处在于,耐磨条203与胎侧外表面橡胶曲面链接。

实施例8

参考附图1、图2、图8、图9、图10,实施例8与实施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耐磨条203与胎侧外表面橡胶通过曲面过度。

以上实施例的先后顺序仅为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