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座椅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71542发布日期:2021-07-16 16:2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汽车座椅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汽车舒适性要求的提高,汽车越来越智能化电气化,汽车座椅是与乘客接触最多、客户感知最明显的功能模块之一,汽车座椅开发对于舒适性的提高效果明显,也是各汽车企业重点关注的领域。现有座椅系统在传统领域上都是被动的弹簧海绵及复合材料等组成支撑系统,产品成型后其包裹性等舒适性就变成定量无法更改;一些带有温度调控的汽车座椅是在座椅表层内增加电加热等功能实现冬季加热功能;其他在研究的汽车座椅的支撑性主动调整功能是在座椅内增加可调气囊实现,可调气囊无法与乘客做到完全贴合,仍然是传统座椅的理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的舒适性不佳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座椅本体内的压力泵、控制器、以及至少一个座椅反馈组件;其中
5.至少一个座椅反馈组件分布于座椅表层下方,并且每个座椅反馈组件包括压力分配阀、压力传感器、以及多个喷气孔;
6.每个座椅反馈组件的多个喷气孔通过对应的压力分配阀与压力泵连通,并且控制器与每个喷气孔的压力分配阀、压力传感器通信连接;
7.压力传感器检测乘坐人员在对应的座椅反馈组件处的压力信息,并发送给控制器;
8.控制器接收压力信息,并通过对应的压力分配阀和压力泵控制对应的多个喷气孔以使得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息趋于零压力临界点的压力朝向乘坐人员喷气。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座椅本体内的压力泵、控制器、以及至少一个座椅反馈组件;其中至少一个座椅反馈组件分布于座椅表层下方,并且每个座椅反馈组件包括压力分配阀、压力传感器、以及多个喷气孔;喷气孔设置有配套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感知乘客施加在各座椅上的压力,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息,并通过对应的压力分配阀控制对应的多个喷气孔以使得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息趋于零压力临界点的压力朝向乘坐人员喷气。且压力大时,增大喷气压力提供更大的支撑力,压力为零时减弱喷气压力;实时的压力闭环调节能保证喷气压力与乘客施加在座椅上的力平衡,实现零重力座椅智能调节,以提高座椅的舒适性。
10.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座椅,喷气孔均匀排列在座椅表层下方。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气孔均匀排列在座椅表层下方,压力泵通过喷气孔向座椅
喷气,使得喷气形成的压力与座椅处的乘客施加给座椅的压力平衡,实现零重力座椅智能调节,以提高座椅的舒适性。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座椅,还包括彼此通信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温控模块;
13.温度传感器、温控模块设置于座椅本体内;其中
14.温度传感器、温控模块与控制器通信连接,并且温度传感器检测喷气孔排出的气体温度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气体温度与乘坐人员输入的需求温度控制温控模块的工作状态;
15.温控模块与汽车的空调系统通信连接。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使得乘客坐在座椅上能够获得更佳的舒适性,可以设置温控模块来调节座椅的温度,使得座椅被加热到乘坐人员输入的需求温度,以使得乘坐更佳。为调节座椅的温度达到乘坐人员输入的需求温度,可以通过温控模块调节喷气的气体温度,从而起到调节座椅的温度的目的。
1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座椅,座椅反馈组件包括椅背反馈组件与椅垫反馈组件;并且
18.椅背反馈组件至少包括腰托反馈组件、背部反馈组件与头部反馈组件;
19.椅垫反馈组件至少包括中心反馈组件、与周边反馈组件。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使得座椅的各个区域均能让乘客获得零压力感,可以在座椅的椅背处的各位置设置反馈组件,具体在腰部位置设置腰托反馈组件、在背部位置设置背部反馈组件,在头部位置设置头部反馈组件。腰托反馈组件、背部反馈组件与头部反馈组件均包括压力分配阀、压力传感器、以及多个喷气孔,通过腰托反馈组件、背部反馈组件与头部反馈组件的压力分配阀、压力传感器、以及多个喷气孔,使得乘客的腰部、背部、头部与座椅的对应区域均获得零压力感,以提高座椅舒适性。
21.进一步的,椅垫反馈组件至少包括中心反馈组件、与周边反馈组件。为使得椅垫的各个区域均能让乘客获得零压力感,可以在椅垫的各位置设置反馈组件,具体在椅垫的中心区域设置中心反馈组件,在椅垫的周边区域设置周边反馈组件。中心反馈组件、与周边反馈组件均包括压力分配阀、压力传感器、以及多个喷气孔,通过中心反馈组件、与周边反馈组件的压力分配阀、压力传感器、以及多个喷气孔,使得乘客的臀部与椅垫的对应区域均获得零压力感,以提高座椅舒适性。
2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安装有上述的汽车座椅。
2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安装有汽车座椅,汽车座椅上设置的喷气孔群设置有配套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感知乘客施加在各座椅上的压力,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息,并通过对应的压力分配阀控制对应的多个喷气孔以使得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息趋于零压力临界点的压力朝向乘坐人员喷气。且压力大时,增大喷气压力提供更大的支撑力,压力为零时减弱喷气压力;实时的压力闭环调节能保证喷气压力与乘客施加在座椅上的力平衡,实现零重力座椅智能调节,以提高座椅的舒适性。
24.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汽车包括空调系统,并且汽车座椅的温控模块与空调系统连通。
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使得乘客坐在座椅上能够获得更佳的舒适性,可以设置温
控模块与汽车的空调系统连接来调节座椅的温度,使得座椅被加热到乘坐人员输入的需求温度,以使得乘坐更佳。为调节座椅的温度达到乘坐人员输入的需求温度,可以通过空调系统控制温控模块,进而调节喷气的气体温度,从而起到调节座椅的温度的目的。
2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本体;还包括设置于座椅本体内的压力泵、控制器、以及至少一个座椅反馈组件;其中至少一个座椅反馈组件分布于座椅表层下方,并且每个座椅反馈组件包括压力分配阀、压力传感器、以及多个喷气孔;喷气孔设置有配套的压力传感器,用于感知乘客施加在各座椅上的压力,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息,并通过对应的压力分配阀控制对应的多个喷气孔以使得压力传感器的压力信息趋于零压力临界点的压力朝向乘坐人员喷气。且压力大时,增大喷气压力提供更大的支撑力,压力为零时减弱喷气压力;实时的压力闭环调节能保证喷气压力与乘客施加在座椅上的力平衡,实现零重力座椅智能调节,以提高座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所示的汽车座椅的座椅反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为图1所示的汽车座椅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
32.100、汽车座椅;
33.110、座椅本体;
34.1101、座椅表层;
35.120、压力泵;
36.130、控制器;
37.140、座椅反馈组件
38.1401、压力分配阀;1402、压力传感器;1403、喷气孔;
39.150、温度传感器;
40.160、温控模块;
41.170、空调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发明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发明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发明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发明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发明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3.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
释。
44.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5.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6.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47.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48.实施例1
49.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的舒适性不佳的问题,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100,包括座椅本体110;还包括设置于座椅本体110内的压力泵120、控制器130、以及至少一个座椅反馈组件;其中,至少一个座椅反馈组件分布于座椅表层1101下方,并且每个座椅反馈组件包括压力分配阀1401、压力传感器1402、以及多个喷气孔1403;每个座椅反馈组件140的多个喷气孔1403通过对应的压力分配阀1401与压力泵120连通,并且控制器130与每个喷气孔的压力分配阀1401、压力传感器1402通信连接;压力传感器检1402测乘坐人员在对应的座椅反馈组件处的压力信息,并发送给控制器130;控制器130接收压力信息,并通过对应的压力分配阀1401和压力泵120控制对应的多个喷气孔1403以使得压力传感器1402的压力信息趋于零压力临界点的压力朝向乘坐人员喷气。
50.具体的,本实施例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100,喷气孔1403对应设置有配套的压力传感器1402,用于感知乘客施加在各座椅上的压力,并发送给控制器130,控制器130接收到压力传感器1402的压力信息,并通过对应的压力分配阀1401控制每个座椅反馈组件的压力泵120向对应的喷气孔1403进行喷气,喷出的气体可以使得每个座椅反馈组件的压力传感器1402的压力信息趋于零压力临界点。且压力大时,增大喷气压力提供更大的支撑力,压力为零时减弱喷气压力;实时的压力闭环调节能保证喷气压力与乘客施加在座椅上的力平衡,实现零重力座椅智能调节,以提高座椅的舒适性。控制器130可以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控制器,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51.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座椅100,喷气孔1403均匀排列在座椅表层1101下方,压力泵120通过喷气孔1403向座椅喷气,使得喷气形成的压力与座椅处的乘客施加给座椅的压力平衡,实现零重力座椅智能调节,以提高座椅的舒适性。压力泵120的型号可以为50cdlf12-100,也可以为其他型号,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52.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座椅100,还包括彼此通信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50、温控模块160;温度传感器150、温控模块设160置于座椅本体110内;其中温度传感器150、温控模块160与控制器130通信连接,
并且温度传感器150检测喷气孔1403排出的气体温度并发送给控制器130,控制器130根据气体温度与乘坐人员输入的需求温度控制温控模块160的工作状态;温控模块160与汽车的空调系统170通信连接。具体的,为使得乘客坐在座椅上能够获得更佳的舒适性,可以设置温控模块160来调节座椅的温度,使得座椅被加热到乘坐人员输入的需求温度,以使得乘坐更佳。为调节座椅的温度达到乘坐人员输入的需求温度,可以通过空调系统170控制温控模块160从而调节喷气的气体温度,从而起到调节座椅的温度的目的。
53.更具体的,温控模块160可以包括调节温度的器件比如加热器或者冷却器,以调节喷出的气体的温度。温控模块160还可以通过汽车的空调系统170来调节喷气的温度。温度传感器150的型号可以为ghhb-001-nb pvc探头,也可以为其他型号温度传感器,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54.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座椅100,座椅反馈组件包括椅背反馈组件(图中未示出)与椅垫反馈组件(图中未示出);并且椅背反馈组件至少包括腰托反馈组件、背部反馈组件与头部反馈组件;椅垫反馈组件至少包括中心反馈组件、与周边反馈组件。
55.具体的,为使得座椅的各个区域均能让乘客获得零压力感,可以在座椅的椅背处的各位置设置椅背反馈组件,具体在腰部位置设置腰托反馈组件、在背部位置设置背部反馈组件,在头部位置设置头部反馈组件。腰托反馈组件、背部反馈组件与头部反馈组件均包括压力分配阀1401、压力传感器1402、以及多个喷气孔,通过腰托反馈组件、背部反馈组件与头部反馈组件的压力分配阀1401、压力传感器1402、以及多个喷气孔1403,使得乘客的腰部、背部、头部与座椅的对应区域均获得零压力感,以提高座椅舒适性,具体实现过程参见上文,此处不予赘述。
56.更具体的,椅垫反馈组件至少包括中心反馈组件、与周边反馈组件。为使得椅垫的各个区域均能让乘客获得零压力感,可以在椅垫的各位置设置椅垫反馈组件,具体在椅垫的中心区域设置中心反馈组件,在椅垫的周边区域设置周边反馈组件。中心反馈组件、与周边反馈组件均包括压力分配阀1401、压力传感器1402、以及多个喷气孔1403,通过中心反馈组件、与周边反馈组件的压力分配阀1401、压力传感器1402、以及多个喷气1403孔,使得乘客的臀部与椅垫的对应区域均获得零压力感,以提高座椅舒适性,具体实现过程参见上文,此处不予赘述。
57.另外,压力分配阀1401的型号可以为:ex55,也可以为其他型号,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压力传感器1402的型号可以为:dwp-802,也可以为其他型号,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58.实施例2
59.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安装有实施例1的汽车座椅100,参见图1-图3,汽车座椅上设置的喷气孔1403设置有配套的压力传感器1402,用于感知乘客施加在各座椅上的压力,并发送给控制器130,控制器130接收到压力传感器1402的压力信息,并通过对应的压力分配阀1401控制对应的多个喷气孔1403以使得压力传感器1402压力信息趋于零压力临界点的压力朝向乘坐人员喷气。且压力大时,增大喷气压力提供更大的支撑力,压力为零时减弱喷气压力;实时的压力闭环调节能保证喷气压力与乘客施加在座椅上的力平衡,实现零重力座椅智能调节,以提高座椅的舒适性。
60.具体的,汽车包括空调系统,并且温控模块160与空调系统170连通。
61.具体的,为使得乘客坐在座椅上能够获得更佳的舒适性,可以设置温控模块160与汽车的空调系统170连接来调节座椅的温度,使得座椅被加热到乘坐人员输入的需求温度,以使得乘坐更佳。为调节座椅的温度达到乘坐人员输入的需求温度,可以通过空调系统170控制温控模块160,进而调节喷气的气体温度,从而起到调节座椅的温度的目的。
62.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