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卸货车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57669发布日期:2019-11-29 16:2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式卸货车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卸货车厢,尤其涉及一种螺旋式卸货车厢。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对于土、砂石、粮食等颗粒状的物料,为了卸货方便,都是采用自卸车进行装载、卸货,但是,自卸车在举升的过程中,重心升高,自卸车容易翻车,且自卸车卸货比较集中,自卸车不能把物料均匀的卸载在指定地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螺旋式卸货车厢,解决了土、砂石、粮食等颗粒状的物料,为了卸货方便,都是采用自卸车进行装载、卸货,自卸车在举升的过程中容易翻车,自卸车卸货比较集中,不能把物料均匀的卸载在指定地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螺旋式卸货车厢,包括车架1、圆弧凹槽2、圆弧板3、槽口4、车厢5、支撑板a6、旋转轴a7、支撑座8、旋转轴b9、叶片10、支撑板b11、液压马达12、齿轮b13、齿轮a14和钢板a15,车架1上表面中部前、后方向开设圆弧凹槽2,圆弧凹槽2表面固定铺设圆弧板3,所述车架1前侧上部开设槽口4,所述车架1前侧固定设置支撑板a6,且支撑板a6位于所述槽口4后端,旋转轴a7贯穿所述支撑板a6,且旋转轴a7与所述支撑板a6旋转连接,所述车架1后侧固定设置支撑座8,支撑座8上设置旋转轴b9,且旋转轴b9与所述旋转轴a7同轴设置,所述旋转轴b9与所述支撑座8旋转连接,叶片10前端与所述旋转轴a7后端固定连接,叶片10后端与所述旋转轴b9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a7前端固定连接齿轮a14,所述支撑板a6前侧设置支撑板b11,所述支撑板b11位于所述槽口4内,且支撑板b11底部与所述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b11前端固定连接液压马达12,且液压马达12的旋转轴贯穿所述支撑板b11,液压马达12的旋转轴端固定连接齿轮b13,且齿轮b13与所述齿轮a14啮合,所述车架1上设置车厢5,所述支撑座8、液压马达12均位于所述车厢5内侧,钢板a15下端与所述支撑板a6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钢板a15左、右侧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车厢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钢板a15上端与所述车厢5前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叶片10的外边缘固定覆裹橡胶皮20。

所述的叶片10左、右侧分别设置钢板b16,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16底部分别与圆弧板3的左、右端固定连接,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16前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板a6的后侧壁固定连接,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16上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车厢5上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物料容易滑落到叶片10下部,便于排除车厢5内的物料。

所述的车架1后部开设斜坡17,便于排除物料。

所述的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16下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钢板c18,且钢板c18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车厢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防止灰尘或物料进入钢板b16下侧壁的车厢5内。

所述的叶片10中部固定连接主轴19,且主轴19前端与所述旋转轴a7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19后端与所述旋转轴b9固定连接,增加叶片10的结构强度,增加叶片10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橡胶皮20上表面中部开设圆弧形凸起22,防止卸载过程中较大的颗粒夹在叶片10与圆弧板3之间,叶片10受力变形。

所述的橡胶皮20两侧的胶皮横截面形状均为楔形,便于卸载物料。

所述的车厢5后部上端铰接车门23,车门23后侧壁下部固定设置出料管24,且出料管24与所述车厢5内部连通,所述出料管24与所述叶片10后部位置对应,所述出料管24上设置插板25,且插板25与所述出料管24滑动连接,不用打开车门23即可卸料。

所述的车门23后侧壁中部固定设置固定板26,固定板26上表面固定设置前法兰油缸21,且前法兰油缸21的主轴贯穿所述固定板26,且前法兰油缸21的主轴与所述固定板26滑动连接,所述前法兰油缸21的下端与所述插板25的上端固定连接,自动打开插板25卸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卸货方式一,打开车门,牵引机车发动机带动取力器,取力器带动齿轮泵,齿轮泵通过油管向液压马达供油,液压马达旋转,液压马达的主轴带动齿轮b,齿轮b带动齿轮a,齿轮a带动叶片、主轴旋转,车厢内的物料经钢板a、钢板b滑向叶片,叶片带动物料排出,物料排完后,停止液压马达旋转,卸货方式二,收缩前法兰油缸的主轴,前法兰油缸的主轴带动插板向上运行,牵引机车发动机带动取力器,取力器带动齿轮泵,齿轮泵通过油管向液压马达供油,液压马达旋转,液压马达的主轴带动齿轮b,齿轮b带动齿轮a,齿轮a带动叶片、主轴旋转,车厢内的物料经钢板a、钢板b滑向叶片,叶片带动物料经出料管排出,物料排完后,停止液压马达旋转,反向运行前法兰油缸,前法兰油缸带动插板向下运行,出料管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装载货物过程中叶片耐冲击,不易变形,卸货方式安全,卸货过程中不容易翻车,可以把物料均匀的卸载在指定地点。2、叶片左、右侧分别设置钢板b,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底部分别与圆弧板的左、右端固定连接,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前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板a的后侧壁固定连接,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上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车厢上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物料容易滑落到叶片下部,便于排除车厢内的物料。3、车架后部开设斜坡,便于排除物料。4、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下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钢板c,且钢板c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车厢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防止灰尘或物料进入钢板b下侧壁的车厢内。5、叶片中部固定连接主轴,且主轴前端与所述旋转轴a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后端与所述旋转轴b固定连接,增加叶片的结构强度,增加叶片的使用寿命。6、橡胶皮上表面中部开设圆弧形凸起,防止卸载过程中较大的颗粒夹在叶片与圆弧板之间,叶片受力变形。7、橡胶皮两侧的胶皮横截面形状均为楔形,便于卸载物料。8、车厢后部上端铰接车门,车门后侧壁下部固定设置出料管,且出料管与所述车厢内部连通,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叶片后部位置对应,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插板,且插板与所述出料管滑动连接,不用打开车门即可卸料。9、车门后侧壁中部固定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上表面固定设置前法兰油缸,且前法兰油缸的主轴贯穿所述固定板,且前法兰油缸的主轴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前法兰油缸的下端与所述插板的上端固定连接,自动打开插板卸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车厢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叶片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叶片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车架、2-圆弧凹槽、3-圆弧板、4-槽口、5-车厢、6-支撑板a、7-旋转轴a、8-支撑座、9-旋转轴b、10-叶片、11-支撑板b、12-液压马达、13-齿轮b、14-齿轮a、15-钢板a、16-钢板b、17-斜坡、18-钢板c、19-主轴、20-橡胶皮、21-前法兰油缸、22-圆弧形凸起、23-车门、24-出料管、25-插板、26-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参照图2-5,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螺旋式卸货车厢,包括车架1、圆弧凹槽2、圆弧板3、槽口4、车厢5、支撑板a6、旋转轴a7、支撑座8、旋转轴b9、叶片10、支撑板b11、液压马达12、齿轮b13、齿轮a14和钢板a15,车架1上表面中部前、后方向开设圆弧凹槽2,圆弧凹槽2表面固定铺设圆弧板3,所述车架1前侧上部开设槽口4,所述车架1前侧固定设置支撑板a6,且支撑板a6位于所述槽口4后端,旋转轴a7贯穿所述支撑板a6,且旋转轴a7与所述支撑板a6旋转连接,所述车架1后侧固定设置支撑座8,支撑座8上设置旋转轴b9,且旋转轴b9与所述旋转轴a7同轴设置,所述旋转轴b9与所述支撑座8旋转连接,叶片10前端与所述旋转轴a7后端固定连接,叶片10后端与所述旋转轴b9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a7前端固定连接齿轮a14,所述支撑板a6前侧设置支撑板b11,所述支撑板b11位于所述槽口4内,且支撑板b11底部与所述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b11前端固定连接液压马达12,且液压马达12的旋转轴贯穿所述支撑板b11,液压马达12的旋转轴端固定连接齿轮b13,且齿轮b13与所述齿轮a14啮合,所述车架1上设置车厢5,所述支撑座8、液压马达12均位于所述车厢5内侧,钢板a15下端与所述支撑板a6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钢板a15左、右侧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车厢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钢板a15上端与所述车厢5前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叶片10的外边缘固定覆裹橡胶皮20。

所述的叶片10左、右侧分别设置钢板b16,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16底部分别与圆弧板3的左、右端固定连接,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16前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板a6的后侧壁固定连接,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16上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车厢5上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物料容易滑落到叶片10下部,便于排除车厢5内的物料。

所述的车架1后部开设斜坡17,便于排除物料。

所述的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16下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钢板c18,且钢板c18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车厢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防止灰尘或物料进入钢板b16下侧壁的车厢5内。

所述的橡胶皮20上表面中部开设圆弧形凸起22,防止卸载过程中较大的颗粒夹在叶片10与圆弧板3之间,叶片10受力变形。

所述的橡胶皮20两侧的胶皮横截面形状均为楔形,便于卸载物料。

所述的车厢5后部上端铰接车门23,车门23后侧壁下部固定设置出料管24,且出料管24与所述车厢5内部连通,所述出料管24与所述叶片10后部位置对应,所述出料管24上设置插板25,且插板25与所述出料管24滑动连接,不用打开车门23即可卸料。

所述的车门23后侧壁中部固定设置固定板26,固定板26上表面固定设置前法兰油缸21,且前法兰油缸21的主轴贯穿所述固定板26,且前法兰油缸21的主轴与所述固定板26滑动连接,所述前法兰油缸21的下端与所述插板25的上端固定连接,自动打开插板25卸料。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卸货方式一,打开车门,牵引机车发动机带动取力器,取力器带动齿轮泵,齿轮泵通过油管向液压马达供油,液压马达旋转,液压马达的主轴带动齿轮b,齿轮b带动齿轮a,齿轮a带动叶片旋转,车厢内的物料经钢板a、钢板b滑向叶片,叶片带动物料排出,物料排完后,停止液压马达旋转,卸货方式二,收缩前法兰油缸的主轴,前法兰油缸的主轴带动插板向上运行,牵引机车发动机带动取力器,取力器带动齿轮泵,齿轮泵通过油管向液压马达供油,液压马达旋转,液压马达的主轴带动齿轮b,齿轮b带动齿轮a,齿轮a带动叶片旋转,车厢内的物料经钢板a、钢板b滑向叶片,叶片带动物料经出料管排出,物料排完后,停止液压马达旋转,反向运行前法兰油缸,前法兰油缸带动插板向下运行,出料管关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1、装载货物过程中叶片耐冲击,不易变形,卸货方式安全,卸货过程中不容易翻车,可以把物料均匀的卸载在指定地点。2、叶片左、右侧分别设置钢板b,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底部分别与圆弧板的左、右端固定连接,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前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板a的后侧壁固定连接,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上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车厢上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物料容易滑落到叶片下部,便于排除车厢内的物料。3、车架后部开设斜坡,便于排除物料。4、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下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钢板c,且钢板c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车厢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防止灰尘或物料进入钢板b下侧壁的车厢内。5、橡胶皮上表面中部开设圆弧形凸起,防止卸载过程中较大的颗粒夹在叶片与圆弧板之间,叶片受力变形。6、橡胶皮两侧的胶皮横截面形状均为楔形,便于卸载物料。7、车厢后部上端铰接车门,车门后侧壁下部固定设置出料管,且出料管与所述车厢内部连通,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叶片后部位置对应,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插板,且插板与所述出料管滑动连接,不用打开车门即可卸料。8、车门后侧壁中部固定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上表面固定设置前法兰油缸,且前法兰油缸的主轴贯穿所述固定板,且前法兰油缸的主轴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前法兰油缸的下端与所述插板的上端固定连接,自动打开插板卸料。

实施例二:参照图1-4,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螺旋式卸货车厢,包括车架1、圆弧凹槽2、圆弧板3、槽口4、车厢5、支撑板a6、旋转轴a7、支撑座8、旋转轴b9、叶片10、支撑板b11、液压马达12、齿轮b13、齿轮a14和钢板a15,车架1上表面中部前、后方向开设圆弧凹槽2,圆弧凹槽2表面固定铺设圆弧板3,所述车架1前侧上部开设槽口4,所述车架1前侧固定设置支撑板a6,且支撑板a6位于所述槽口4后端,旋转轴a7贯穿所述支撑板a6,且旋转轴a7与所述支撑板a6旋转连接,所述车架1后侧固定设置支撑座8,支撑座8上设置旋转轴b9,且旋转轴b9与所述旋转轴a7同轴设置,所述旋转轴b9与所述支撑座8旋转连接,叶片10前端与所述旋转轴a7后端固定连接,叶片10后端与所述旋转轴b9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a7前端固定连接齿轮a14,所述支撑板a6前侧设置支撑板b11,所述支撑板b11位于所述槽口4内,且支撑板b11底部与所述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b11前端固定连接液压马达12,且液压马达12的旋转轴贯穿所述支撑板b11,液压马达12的旋转轴端固定连接齿轮b13,且齿轮b13与所述齿轮a14啮合,所述车架1上设置车厢5,所述支撑座8、液压马达12均位于所述车厢5内侧,钢板a15下端与所述支撑板a6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钢板a15左、右侧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车厢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钢板a15上端与所述车厢5前部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叶片10的外边缘固定覆裹橡胶皮20。

所述的叶片10左、右侧分别设置钢板b16,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16底部分别与圆弧板3的左、右端固定连接,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16前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板a6的后侧壁固定连接,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16上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车厢5上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物料容易滑落到叶片10下部,便于排除车厢5内的物料。

所述的车架1后部开设斜坡17,便于排除物料。

所述的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16下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钢板c18,且钢板c18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车厢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防止灰尘或物料进入钢板b16下侧壁的车厢5内。

所述的叶片10中部固定连接主轴19,且主轴19前端与所述旋转轴a7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19后端与所述旋转轴b9固定连接,增加叶片10的结构强度,增加叶片10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橡胶皮20上表面中部开设圆弧形凸起22,防止卸载过程中较大的颗粒夹在叶片10与圆弧板3之间,叶片10受力变形。

所述的橡胶皮20两侧的胶皮横截面形状均为楔形,便于卸载物料。

所述的车厢5后部上端铰接车门23,车门23后侧壁下部固定设置出料管24,且出料管24与所述车厢5内部连通,所述出料管24与所述叶片10后部位置对应,所述出料管24上设置插板25,且插板25与所述出料管24滑动连接,不用打开车门23即可卸料。

所述的车门23后侧壁中部固定设置固定板26,固定板26上表面固定设置前法兰油缸21,且前法兰油缸21的主轴贯穿所述固定板26,且前法兰油缸21的主轴与所述固定板26滑动连接,所述前法兰油缸21的下端与所述插板25的上端固定连接,自动打开插板25卸料。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卸货方式一,打开车门,牵引机车发动机带动取力器,取力器带动齿轮泵,齿轮泵通过油管向液压马达供油,液压马达旋转,液压马达的主轴带动齿轮b,齿轮b带动齿轮a,齿轮a带动叶片、主轴旋转,车厢内的物料经钢板a、钢板b滑向叶片,叶片带动物料排出,物料排完后,停止液压马达旋转,卸货方式二,收缩前法兰油缸的主轴,前法兰油缸的主轴带动插板向上运行,牵引机车发动机带动取力器,取力器带动齿轮泵,齿轮泵通过油管向液压马达供油,液压马达旋转,液压马达的主轴带动齿轮b,齿轮b带动齿轮a,齿轮a带动叶片、主轴旋转,车厢内的物料经钢板a、钢板b滑向叶片,叶片带动物料经出料管排出,物料排完后,停止液压马达旋转,反向运行前法兰油缸,前法兰油缸带动插板向下运行,出料管关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1、装载货物过程中叶片耐冲击,不易变形,卸货方式安全,卸货过程中不容易翻车,可以把物料均匀的卸载在指定地点。2、叶片左、右侧分别设置钢板b,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底部分别与圆弧板的左、右端固定连接,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前部分别与所述支撑板a的后侧壁固定连接,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上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车厢上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物料容易滑落到叶片下部,便于排除车厢内的物料。3、车架后部开设斜坡,便于排除物料。4、左、右侧设置的所述钢板b下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钢板c,且钢板c分别与相邻的所述车厢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防止灰尘或物料进入钢板b下侧壁的车厢内。5、叶片中部固定连接主轴,且主轴前端与所述旋转轴a后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后端与所述旋转轴b固定连接,增加叶片的结构强度,增加叶片的使用寿命。6、橡胶皮上表面中部开设圆弧形凸起,防止卸载过程中较大的颗粒夹在叶片与圆弧板之间,叶片受力变形。7、橡胶皮两侧的胶皮横截面形状均为楔形,便于卸载物料。8、车厢后部上端铰接车门,车门后侧壁下部固定设置出料管,且出料管与所述车厢内部连通,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叶片后部位置对应,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插板,且插板与所述出料管滑动连接,不用打开车门即可卸料。9、车门后侧壁中部固定设置固定板,固定板上表面固定设置前法兰油缸,且前法兰油缸的主轴贯穿所述固定板,且前法兰油缸的主轴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前法兰油缸的下端与所述插板的上端固定连接,自动打开插板卸料。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