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充电桩的防尘装置及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8523发布日期:2019-12-31 14:13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用于充电桩的防尘装置及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供配领域,尤其涉及为电动车供电的充电桩及其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车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电动车的电源由于电量有限,所以需要设计较多的充电桩来满足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充电需求。然而,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充电桩产品,只有部分产品的进气窗部分有做防尘处理,且其防尘处理基本是通过直接在进气窗位置粘贴防尘棉来进行防尘的。采用该种方式固定防尘棉,如果防尘棉被灰尘堵塞后,要么无法继续防尘,要么需要拆掉防尘棉做去尘处理后,重新用双面胶粘进气窗位置,操作十分麻烦。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充电桩的防尘装置,其旨在解决拆除和安装防尘棉繁琐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用于充电桩的防尘装置,包括用于吸附灰尘颗粒的防尘棉、用于固定安装于充电桩箱体上进气窗处的固定框和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固定框上的移动框,所述防尘棉卡置在所述移动框内。可选地,所述移动框通过滑动卡插方式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固定框内。可选地,所述防尘装置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固定框上以用于将所述移动框锁紧于所述固定框上的紧固件。可选地,所述紧固件为快拆螺丝。可选地,所述固定框包括用于与所述充电桩箱体连接的基座、位于所述基座一侧并围绕所述基座三周外边缘设置的围板和弯折设于所述围板之远离所述基座的端部的限位板,所述基座具有与所述限位板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基板,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围板和所述限位板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移动框的第一容纳腔和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以用于供所述移动框滑动卡插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出入口,所述第一基板上贯穿设有与所述第一容纳腔连通的第一透气孔。可选地,所述围板上靠近所述出入口处设有螺丝孔,所述快拆螺丝的一端穿过所述螺丝孔将所述移动框压紧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可选地,所述移动框包括第二基板和位于第二基板一侧且围绕第二基板四周外边缘设置的挡板,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挡板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防尘棉卡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第二基板上贯穿设有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的第二透气孔。可选地,所述挡板上设有拉手。可选地,所述固定框和移动框为矩形。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箱体、设于所述充电桩箱体内的供电模块和上述的防尘装置,所述充电桩箱体上设有进气窗,所述防尘装置设置在所述进气窗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尘装置及充电桩,通过设置移动框,不仅可以容纳并卡紧防尘棉,还可以将防尘棉传送到充电桩箱体体外,通过设置固定框,除了容纳移动框,还可将防尘装置固定在充电桩箱体上。这样,当需要拆掉防尘棉进行去尘处理时,只需将移动框从固定框中移出,防尘棉随着移动框一起从固定框中移出,取出防尘棉,清理完上面的灰尘后,再将其卡入移动框中,然后移动框移入固定框中。拆除和安装防尘棉操作简单,有效提高防尘棉的安装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尘装置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尘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尘装置的爆炸示意图一;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尘装置的爆炸示意图二;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快拆螺丝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防尘装置10防尘棉20固定框21基座211第一基板212第一透气孔213侧板214固定板215固定孔22围板23限位板24第一容纳腔25出入口26螺丝孔30移动框31第二基板32第二透气孔33挡板34第二容纳腔35拉手40快拆螺丝41螺丝帽42螺丝杆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尘装置1包括用于吸附灰尘颗粒的防尘棉10,用于固定安装于充电桩箱体上进气窗处的固定框20和可拆卸安装于固定框20上的移动框30,防尘棉10卡置在移动框30内。移动框30主要用来容纳并卡紧防尘棉10,并将防尘棉10传送到充电桩箱体体外,可拆卸的设置在固定框20内,固定框20除了容纳移动框30,还用来将防尘装置1固定在充电桩箱体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当需要拆掉防尘棉10进行去尘处理时,只需将移动框30从固定框20中移出,防尘棉10随着移动框30一起从固定框20中移出,取出防尘棉10,清理完上面的灰尘后,再将其卡入移动框30中,然后移动框30移入固定框20中。拆除和安装防尘棉10操作简单,有效提高防尘棉10的安装效率。优选地,移动框30通过滑动卡插方式可拆卸安装于固定框20内。采用滑动卡插方式将移动框30安装于固定框20内,便于移动框30的便捷、快速安装和拆卸,从而使得移动框30可方便、快速地移出充电桩箱体,进而可以取出防尘棉10。优选地,固定框20包括用于与充电桩箱体连接的基座21、位于基座21一侧并围绕基座21三周外边缘设置的围板22和弯折设于围板22之远离基座21的端部的限位板23。基座21具有与限位板23间隔平行设置的第一基板211,第一基板211、围板22和限位板23形成用于容纳移动框30的第一容纳腔24和与第一容纳腔24连通以用于供移动框30滑动卡插于第一容纳腔24内的出入口25,第一基板211上贯穿设有与第一容纳腔24连通的第一透气孔212。移动框30包括第二基板31和位于第二基板31一侧且围绕第二基板31四周外边缘设置的挡板33,第二基板31和挡板33形成第二容纳腔34,防尘棉10卡置在第二容纳腔34内,第二基板31上贯穿设有与第二容纳腔34连通的第二透气孔3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框20和移动框30均为矩形,固定框20通过基座21固定在充电桩箱体上通气窗处,位于第一基板211背对围板22的一侧,围绕第一基板211四周外边缘设置有侧板213,在侧板213之远离第一基板211的端部平行于第一基板211沿远离第一基板211的方向设有固定板214,固定板214上设有固定孔215,螺丝穿过固定孔215将固定框20固定在充电桩箱体上。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于基座21其中三周上的围板22与第一基板211背对围板22的一侧对应设置的侧板213一体成形,有利于生产和安装。当然,围板22和侧板213分别安装也是可以的。移动框30通过滑动卡插的方式移入或移出固定框20,方便、快捷,提高防尘棉10的安装与拆卸效率。当移动框30位于固定框20内时,防尘棉10两侧分别为含有透气孔的第一基板211和第二基板31,含有灰尘颗粒的气体通过防尘棉10时,灰尘颗粒会附在防尘棉10上,因而使该防尘装置1起到防尘效果。优选地,防尘装置1还包括可拆卸安装于固定框20上以用于将移动框30锁紧于固定框20上的紧固件。通过设置可拆卸的紧固件,既保证移动框30可以被牢固的固定在固定框20内,又确保移动框30可以方便地从固定框20中拆出。如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紧固件为快拆螺丝40,包括螺丝帽41和螺丝杆42,在固定框20的围板22上靠近出入口25处设有螺丝孔26,快拆螺丝40的螺丝杆42穿过螺丝孔26将移动框30压紧于所述第一容纳腔24内。螺丝帽41的外侧表面优选设有可增加人手把持摩擦力的滚花花纹或者凸齿以便于人手把持,采用快拆螺丝40进行固定,人手可以直接把持螺丝帽41进行旋动快拆螺丝40,不需要螺丝刀等辅助工具,方便拆卸,操作简单。优选地,移动框30的其中一个挡板33上设有拉手35。当需要取出防尘棉10对其进行去尘处理时,先松开快拆螺丝40,再通过拉动拉手35,将移动框30从固定框20中滑动拉出,然后取出防尘棉10进行处理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箱体和设于充电桩箱体内的供电模块,充电桩箱体上设有进气窗,另外,该充电桩还包括上述的防尘装置1,该防尘装置1设置在进气窗处。通过采用上述防尘装置1,可快速的拆除和安装防尘棉10,操作简单,有效提高了防尘棉10的安装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