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8470发布日期:2020-02-18 13:03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及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中拥有车辆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人们对汽车的整体质量以及驾乘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汽车而言,气囊作为车身被动安全性的辅助配置,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当汽车与障碍物碰撞后,称为一次碰撞,乘员与车内构件发生碰撞,称为二次碰撞,而对于乘员来说二次碰撞才是直接致命的伤害,而气囊在一次碰撞后、二次碰撞前迅速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垫,使乘员因惯性而移动时“扑在气垫上”,从而缓和乘员受到的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减轻乘员的受伤害程度。如今的气囊都安装在汽车仪表板内部,当发生碰撞后气囊单元将冲破汽车内饰仪表板,迅速打开充气提供保护功能。气囊通过托架安装到汽车内饰仪表板上,托架通过振动摩擦焊接到仪表面板上,非工作时气囊位于托架内,托架的盖板将气囊覆盖起来。当碰撞后气囊首先要冲破托架的盖板,再冲出盖板外侧与托架粘结的仪表板。

然而,现有的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当气囊爆破时,气囊盖门仍存在可能产生碎片的问题,给乘员带来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当气囊爆破时,气囊盖门仍存在可能产生碎片,给乘员带来二次伤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其中,包括气囊罩盖基板,在所述气囊罩盖基板上开设有一基板通孔,在所述气囊罩盖基板的内表面固定设有一环形的气囊框壁,所述气囊框壁环绕于所述基板通孔设置,在所述气囊框壁相对的内侧面分别设有一铰链件,所述铰链件用于与气囊盖门组件连接,所述气囊盖门组件设于所述基板通孔内,所述气囊盖门组件包括第一气囊盖门以及第二气囊盖门,在所述气囊罩盖基板的外表面设有基板连接筋,在所述第一气囊盖门以及所述第二气囊盖门上均设有盖门连接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包括气囊罩盖基板,其中在该气囊罩盖基板上开设有基板通孔,在该基板通孔的侧缘设有气囊框壁,由于在气囊框壁的内侧面设有铰链件,该铰链件用于连接气囊盖门组件,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气囊盖门组件包括第一气囊盖门以及第二气囊盖门,第一气囊盖门与第二气囊盖门之间并不存在连接关系,二者都是通过铰链件与气囊盖门连接,当气囊爆破时,第一气囊盖门与第二气囊盖门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外侧转动,以将上述的基板通孔开启,由于存在铰链件的铰接作用,避免了上述的第一气囊盖门与第二气囊盖门向外弹出。

所述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其中,所述基板通孔以及所述气囊框壁的形状均为长方形,所述气囊框壁位于所述基板通孔的外侧,所述气囊框壁与所述气囊罩盖基板之间为垂直设置。

所述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其中,所述铰链件设于所述气囊框壁内侧面的底部,所述第一气囊盖门以及所述第二气囊盖门的外侧缘均与所述铰链件活动连接。

所述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气囊盖门以及所述第二气囊盖门的形状均为h形,所述第一气囊盖门以及所述第二气囊盖门相对配合以将所述基板通孔进行封闭。

所述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其中,在所述气囊框壁相对的两侧面还均匀开设有多个框壁通孔,所述框壁通孔沿所述气囊框壁的长轴方向设置,在每个所述框壁通孔内均设有一气囊挂钩限位筋,所述气囊挂钩限位筋的形状为梯形。

所述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其中,在所述气囊框壁的外侧面还均匀设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气囊罩盖基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在每个所述框壁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所述加强筋。

所述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气囊盖门的外表面设有第一盖门连接筋,在所述第二气囊盖门的外表面设有第二盖门连接筋,所述基板连接筋、所述第一盖门连接筋以及所述第二盖门连接筋的形状为格栅状。

所述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其中,在所述气囊罩盖基板的内表面的侧缘设有一翻边,在所述翻边上开设有多个定位缺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身,在所述汽车车身上设有一仪表板本体骨架,所述仪表板本体骨架用于与仪表板上盖板相卡接,在所述仪表板上盖板的外表面设有上盖搪塑件,在所述仪表板上盖板的内表面设有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其中,所述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为如上所述的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中“v”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现有的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当气囊爆破时,气囊盖门仍存在可能产生碎片的问题,给乘员带来二次伤害。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请参阅图1至图4,对于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出的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100,包括气囊罩盖基板11,在气囊罩盖基板11上开设有一基板通孔110,在气囊罩盖基板11的内表面固定设有一环形的气囊框壁12,气囊框壁12环绕于基板通孔110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基板通孔110以及气囊框壁12的形状均为长方形。在气囊框壁12相对的内侧面分别设有一铰链件123,该铰链件123用于与气囊盖门组件13连接。

从图1中可以看出,气囊盖门组件13设于基板通孔110内,该气囊盖门组件13包括第一气囊盖门131以及第二气囊盖门132。其中,第一气囊盖门131以及第二气囊盖门132的外侧缘均与铰链件123活动连接,铰链件123设于气囊框壁12内侧面的底部。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气囊盖门131以及第二气囊盖门132的形状均为h形,第一气囊盖门131以及第二气囊盖门132在铰链件123的连接作用下可进行自由转动,且二者之间相对配合以将基板通孔110进行封闭。

对上述的气囊框壁12而言,该气囊框壁12位于基板通孔110的外侧,气囊框壁12与气囊罩盖基板11之间为垂直设置。在气囊框壁12相对的两侧面还均匀开设有多个框壁通孔121,框壁通孔121沿气囊框壁12的长轴方向设置。在每个框壁通孔121内均设有一气囊挂钩限位筋122,气囊挂钩限位筋122的形状为梯形。可以理解的,设置气囊挂钩限位筋122有利于安全气囊的实际安装。

为了增强安装的稳定性,在气囊框壁12的外侧面还均匀设有多个加强筋124,加强筋124与气囊罩盖基板1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在每个框壁通孔121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加强筋124。需要指出的是,该加强筋124还可有效地控制副气囊金属挂钩与气囊罩盖本体之间的异响产生,因此具有降噪的作用。该加强筋124的设计高度为7mm。

请参阅图3,在上述气囊罩盖基板11的外表面设有基板连接筋111,在第一气囊盖门131以及第二气囊盖门132上均设有盖门连接筋。具体的,在第一气囊盖门131的外表面设有第一盖门连接筋1311,在第二气囊盖门132的外表面设有第二盖门连接筋1321。且上述的基板连接筋111、第一盖门连接筋1311以及第二盖门连接筋1321的形状为格栅状。在实际装配中,利用振动摩擦机,将基板连接筋111、第一盖门连接筋1311以及第二气囊盖门132通过振动摩擦焊接的方式接在仪表板上盖板上。

请参阅图4,在实际安装时,由于在汽车车身上设有一仪表板本体骨架21,该仪表板本体骨架21与仪表板上盖板23相卡接,在仪表板上盖板23的外表面设有上盖搪塑件22,在该仪表板上盖板23的内表面设有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100。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包括气囊罩盖基板,其中在该气囊罩盖基板上开设有基板通孔,在该基板通孔的侧缘设有气囊框壁,由于在气囊框壁的内侧面设有铰链件,该铰链件用于连接气囊盖门组件,在本实用新型中,该气囊盖门组件包括第一气囊盖门以及第二气囊盖门,第一气囊盖门与第二气囊盖门之间并不存在连接关系,二者都是通过铰链件与气囊盖门连接,当气囊爆破时,第一气囊盖门与第二气囊盖门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外侧转动,以将上述的基板通孔开启,由于存在铰链件的铰接作用,避免了上述的第一气囊盖门与第二气囊盖门向外弹出。

请参阅图5,对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出的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在气囊罩盖基板11的内表面的侧缘设有一翻边112,在翻边112上开设有多个定位缺槽1121。可以理解的,设置该翻边112可进一步便于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汽车车身,在所述汽车车身上设有一仪表板本体骨架,所述仪表板本体骨架用于与仪表板上盖板相卡接,在所述仪表板上盖板的外表面设有上盖搪塑件,在所述仪表板上盖板的内表面设有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其中,所述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为如上所述的仪表板副气囊罩盖装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