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带散热格栅的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4863发布日期:2020-05-12 19:3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带散热格栅的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带散热格栅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例如申请号:201820977045.8本实用新型一种充电桩散热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散热风扇、进风格栅,散热风扇对称设置在充电桩本体的上部两侧壁上,进风格栅对称设置在充电桩本体的下部两侧壁上,充电桩本体内对应所述进风格栅位置处为进风通道,充电桩本体内对应散热风扇位置处为出风通道,进风通道与出风通道构成散热通道,充电桩本体内对应进风通道处设有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依次顺序连接构成循环回路,充电桩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均竖向等距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散热片,进风格栅的格栅口设有过滤组件,充电桩本体内设有温控开关,散热风扇与制冷装置均与温控开关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如上述专利所设计的现有的充电桩充电桩散热装置及现有充电桩所使用的散热结构,均不能有效的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充电桩内部,导致长时间使用过后,过量的灰尘附着,影响散热,导致充电桩内部的电器元件发生故障,且部分所散热装置所产生的风力其排出速度过快,其风力未能接触到充电桩内部的部分电器元件便以排出,导致该部分电器元件区域热量过高,影响该部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带散热格栅的充电桩,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带散热格栅的充电桩,以解决现有充电桩所使用的散热结构,不能有效的防止外界灰尘进入充电桩内部,导致长时间使用过后,过量的灰尘附着,影响散热,导致充电桩内部的电器元件发生故障,且部分所散热装置所产生的风力其排出速度过快,其风力未能接触到充电桩内部的部分电器元件便以排出,导致该部分电器元件区域热量过高,影响该部分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带散热格栅的充电桩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带散热格栅的充电桩,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圆形散热通孔、矩形开口、螺纹盲孔、橡胶薄片、切口结构、矩形安装板、圆形通孔、紧固螺丝、散热格栅、温控器、散热风扇和电源连接线;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前端面相邻底部中间部位开设有一处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相连通的圆形散热通孔;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后端面相邻底部中间部位开设有一处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相连通的矩形开口,且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后端面相邻于矩形开口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所述螺纹盲孔;设置有一块所述矩形安装板,且矩形安装板前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所述圆形通孔,且四处所述圆形通孔相互之间的间距与四处所述螺纹盲孔相互之间的间距相一致;所述矩形安装板通过螺柱端穿过圆形通孔并螺纹连接在螺纹盲孔的四个所述紧固螺丝固定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后端面,并完全覆盖住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安装板前端面中间部位安装有温控器,且矩形安装板前端面相邻于温控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与温控器通过导线相连接的散热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散热通孔内端镶嵌有一块所述散热格栅,且散热格栅厚度与圆形散热通孔深度相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前端面相对于圆形散热通孔部位粘接有一张与其处于轴线状态下的橡胶薄片,且橡胶薄片直径大于圆形散热通孔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薄片前端面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字型的切口结构,且切口结构长度与圆形散热通孔直径相一致。

进一步的,普通状态下橡胶薄片前端面所开设的切口结构处于密封闭合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器与散热风扇相连接的导线铺设于矩形安装板内,且一根铺设于矩形安装板内部并与温控器与散热风扇均相连接的电源连接线贯穿矩形安装板前端面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供电线路相连接。

进一步的,当所述矩形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后端面时,所述矩形安装板前端面所安装的温控器与圆形散热通孔部位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日常使用时,当温控器监测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环境温度升高至所设定的温度限定值时,温控器发出开关命令,控制两个散热风扇启动,但因当矩形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后端面时,矩形安装板前端面所安装的温控器与圆形散热通孔部位相对应,故散热风扇启动后所产生的风力将吹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壁,受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壁的阻碍,风力将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循环,从而接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的所有电器元件,以带动所有电器元件所产生的热量随之流动,以避免热量聚集一处,在两个散热风扇持续产生风力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气压增强,这时在气压的作用下,风力可冲开橡胶薄片中心部位所开设的切口结构,使得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携带热量的风力从圆形散热通孔排出至外界,以达到降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环境温度的作用。

因普通状态下橡胶薄片前端面所开设的切口结构处于密封闭合状态,故当散热风扇关闭后,再无产生的风力冲击力下,该橡胶薄片前端面所开设的切口结构将重新闭合,以避免外界灰尘或昆虫从切口结构进入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进一步的,因圆形散热通孔内端镶嵌有一块散热格栅,且散热格栅厚度与圆形散热通孔深度相一致,故经由散热格栅贴附着橡胶薄片后端面,可有效的避免因外界风力吹动下导致橡胶薄片前端面所开设的切口结构向内扩展,导致灰尘或昆虫从切口结构进入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内部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前端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端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主视状态且橡胶薄片拆除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中散热格栅拆除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矩形安装板、紧固螺丝拆分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矩形安装板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橡胶薄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1、圆形散热通孔;102、矩形开口;103、螺纹盲孔;2、橡胶薄片;201、切口结构;3、矩形安装板;301、圆形通孔;4、紧固螺丝;5、散热格栅;6、温控器;7、散热风扇;8、电源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7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带散热格栅的充电桩,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圆形散热通孔101、矩形开口102、螺纹盲孔103、橡胶薄片2、切口结构201、矩形安装板3、圆形通孔301、紧固螺丝4、散热格栅5、温控器6、散热风扇7和电源连接线8;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前端面相邻底部中间部位开设有一处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相连通的圆形散热通孔101;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后端面相邻底部中间部位开设有一处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相连通的矩形开口102,且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后端面相邻于矩形开口102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所述螺纹盲孔103;设置有一块所述矩形安装板3,且矩形安装板3前端面四处边缘夹角部位均开设有一处所述圆形通孔301,且四处所述圆形通孔301相互之间的间距与四处所述螺纹盲孔103相互之间的间距相一致;所述矩形安装板3通过螺柱端穿过圆形通孔301并螺纹连接在螺纹盲孔103的四个所述紧固螺丝4固定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后端面,并完全覆盖住矩形开口102;所述矩形安装板3前端面中间部位安装有温控器6,且矩形安装板3前端面相邻于温控器6左右两侧均安装有与温控器6通过导线相连接的散热风扇7。

其中,所述圆形散热通孔101内端镶嵌有一块所述散热格栅5,且散热格栅5厚度与圆形散热通孔101深度相一致,日常经由散热格栅5贴附着橡胶薄片2后端面,可有效的避免因外界风力吹动下导致橡胶薄片2前端面所开设的切口结构201向内扩展,导致灰尘或昆虫从切口结构201进入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情况的发生。

其中,所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前端面相对于圆形散热通孔101部位粘接有一张与其处于轴线状态下的橡胶薄片2,且橡胶薄片2直径大于圆形散热通孔101的直径,通过橡胶薄片2的设置,可避免外界灰尘或昆虫从圆形散热通孔101部位进入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

其中,所述橡胶薄片2前端面轴心部位开设有一处“*”字型的切口结构201,且切口结构201长度与圆形散热通孔101直径相一致,故降温操作时,风力可冲开橡胶薄片2中心部位所开设的切口结构201,使得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携带热量的风力从圆形散热通孔101排出至外界,以达到降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环境温度的作用。

其中,普通状态下橡胶薄片2前端面所开设的切口结构201处于密封闭合状态,因普通状态下橡胶薄片2前端面所开设的切口结构201处于密封闭合状态,故当散热风扇7关闭后,再无产生的风力冲击力下,该橡胶薄片2前端面所开设的切口结构201将重新闭合,以避免外界灰尘或昆虫从切口结构201进入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

其中,所述温控器6与散热风扇7相连接的导线铺设于矩形安装板3内,且一根铺设于矩形安装板3内部并与温控器6与散热风扇7均相连接的电源连接线8贯穿矩形安装板3前端面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的供电线路相连接。

其中,当所述矩形安装板3固定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后端面时,所述矩形安装板3前端面所安装的温控器6与圆形散热通孔101部位相对应,散热风扇7启动后所产生的风力将吹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壁,受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壁的阻碍,风力将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循环,从而接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的所有电器元件,以带动所有电器元件所产生的热量随之流动。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安装时,工作人员首先通过温控器6设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环境温度的限定值,然后工作人员将铺设于矩形安装板3内部并与温控器6与散热风扇7均相连接的电源连接线8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的供电线路相连接,使其处于同一供电线路,当温度的限定值设定完毕及线路连接完毕,工作人员通过四个紧固螺丝4将矩形安装板3固定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后端面;

日常使用时,当温控器6监测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环境温度升高至所设定的温度限定值时,温控器6发出开关命令,控制两个散热风扇7启动,但因当矩形安装板3固定安装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后端面时,矩形安装板3前端面所安装的温控器6与圆形散热通孔101部位相对应,故散热风扇7启动后所产生的风力将吹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壁,受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壁的阻碍,风力将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循环,从而接触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的所有电器元件,以带动所有电器元件所产生的热量随之流动,以避免热量聚集一处,在两个散热风扇7持续产生风力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气压增强,这时在气压的作用下,风力可冲开橡胶薄片2中心部位所开设的切口结构201,使得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携带热量的风力从圆形散热通孔101排出至外界,以达到降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环境温度的作用,当温控器6监测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环境温度降低后,其发出开关命令,控制两个散热风扇7关闭;

因普通状态下橡胶薄片2前端面所开设的切口结构201处于密封闭合状态,故当散热风扇7关闭后,再无产生的风力冲击力下,该橡胶薄片2前端面所开设的切口结构201将重新闭合,以避免外界灰尘或昆虫从切口结构201进入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进一步的,因圆形散热通孔101内端镶嵌有一块散热格栅5,且散热格栅5厚度与圆形散热通孔101深度相一致,故经由散热格栅5贴附着橡胶薄片2后端面,可有效的避免因外界风力吹动下导致橡胶薄片2前端面所开设的切口结构201向内扩展,导致灰尘或昆虫从切口结构201进入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内部情况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