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噪音的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9859发布日期:2020-06-26 20:2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噪音的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力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善噪音的助力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助力器在使用过程中,客户会抱怨在制动过程中,助力器去程初始阶段会有踏空感,并伴随有扑通的噪音,回位的过程由于挡销撞击助力器后壳体会产生明显的回位噪音。

通过后期发现,去程的噪音和踏空感主要来自于控制阀体由静止状态到运动状态,控制阀体与密封圈之间的静摩擦力突然变为动摩擦力造成的力值的衰减引起的。

因此,设计出一种新的密封圈来减少与控制阀体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对回位挡销撞击助力器后壳体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降低噪音,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噪音的助力器,通过改变了密封圈的缓冲部分及密封部分的结构,从而减少与控制阀体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对回位挡销撞击助力器后壳体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改善噪音的助力器,包括控制阀体、助力器后壳体、挡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位于控制阀体的外缘套设有密封圈,并且所述的密封圈嵌在助力器后壳体内,密封圈的一端抵接挡销;所述的密封圈包括缓冲部分、导向部分、密封部分及定位部分,并且缓冲部分、导向部分、密封部分及定位部分为一体成型,所述的导向部分位于密封圈的中部内侧,导向部分与控制阀体之间为间隙配合,导向部分的左端连接缓冲部分,缓冲部分位于助力器后壳体限位面的左侧位置,导向部分的右端连接密封部分,密封部分与控制阀体之间为过盈配合;位于密封圈中部外缘为定位部分,定位部分与助力器后壳体之间为过盈配合。

所述的密封圈右端的密封部分的口径小于密封圈左端的缓冲部分的孔径。

所述的密封圈中部的导向部分的截面呈不规则波浪形。

所述的密封圈中部外侧的定位部分有若干凸起结构组成,定位部分的结构与助力器后壳体的结构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一种改善噪音的助力器,通过改变了密封圈的缓冲部分及密封部分的结构,从而减少与控制阀体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对回位挡销撞击助力器后壳体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密封圈装配后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原来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至图4,1为控制阀体,2为助力器后壳体,3为挡销,4为密封圈,4-1为缓冲部分,4-2为定位部分,4-3为密封部分,4-4为导向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4所示,原本这样密封圈的结构,在与控制阀体1、助力器后壳体2及挡销3配合时,助力器去程初始阶段会有踏空感,并伴随有扑通的噪音,回位的过程由于挡销撞击助力器后壳体会产生明显的回位噪音。

如图1,图2所示,位于控制阀体1的外缘套设有密封圈4,并且所述的密封圈4嵌在助力器后壳体2内,密封圈4的一端抵接挡销3;所述的密封圈4包括缓冲部分4-1、导向部分4-4、密封部分4-3及定位部分4-2,并且缓冲部分4-1、导向部分4-4、密封部分4-3及定位部分4-2为一体成型,所述的导向部分4-4位于密封圈4的中部内侧,导向部分4-4与控制阀体1之间为间隙配合,导向部分4-4的左端连接缓冲部分4-1,缓冲部分4-1位于助力器后壳体2限位面的左侧位置,导向部分4-4的右端连接密封部分4-3,密封部分4-3与控制阀体1之间为过盈配合;位于密封圈4中部外缘为定位部分4-2,定位部分4-2与助力器后壳体2之间为过盈配合。

密封圈4右端的密封部分4-3的口径小于密封圈4左端的缓冲部分4-1的孔径。

密封圈4中部的导向部分4-4的截面呈不规则波浪形。

密封圈4中部外侧的定位部分4-2有若干凸起结构组成,定位部分4-2的结构与助力器后壳体2的结构相配合。

如图3所示,密封圈4装配后密封部分4-3由于过盈变形与控制阀体1形成密封,4圈的导向部分4-4与控制阀体1为间隙配合,起导向作用,并且有了更多的储油槽,更好的进行润滑;助力器内部的真空作用在密封圈4上加强密封;对比以前的设计,密封面减小,摩擦力大大降低;缓冲部分4-1凸出助力器后壳体2上,在挡销3撞击助力器后壳体2时起缓冲作用,类似弹簧的设计允许挡销3回到初始位置。

助力器导向气封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内部真空与外部大气之间的密封,同时对控制阀体的运动起导向作用;密封部分与控制阀体的过盈配合和助力器内部真空压力实现;与控制阀体装配之后内侧凸起的导向部分与控制阀体配合间隙变小,实现导向功能;自身定位依靠与助力器的过盈配合实现,防止密封圈本身的窜动;缓冲部分突出助力器后壳体限位面,降低挡销对助力器后壳体的撞击噪音;类似弹簧的设计又不影响档销回到初始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改善噪音的助力器,包括控制阀体、助力器后壳体、挡销、密封圈,其特征在于:位于控制阀体(1)的外缘套设有密封圈(4),并且所述的密封圈(4)嵌在助力器后壳体(2)内,密封圈(4)的一端抵接挡销(3);所述的密封圈(4)包括缓冲部分(4-1)、导向部分(4-4)、密封部分(4-3)及定位部分(4-2),并且缓冲部分(4-1)、导向部分(4-4)、密封部分(4-3)及定位部分(4-2)为一体成型,所述的导向部分(4-4)位于密封圈(4)的中部内侧,导向部分(4-4)与控制阀体(1)之间为间隙配合,导向部分(4-4)的左端连接缓冲部分(4-1),缓冲部分(4-1)位于助力器后壳体(2)限位面的左侧位置,导向部分(4-4)的右端连接密封部分(4-3),密封部分(4-3)与控制阀体(1)之间为过盈配合;位于密封圈(4)中部外缘为定位部分(4-2),定位部分(4-2)与助力器后壳体(2)之间为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噪音的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4)右端的密封部分(4-3)的口径小于密封圈(4)左端的缓冲部分(4-1)的孔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噪音的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4)中部的导向部分(4-4)的截面呈不规则波浪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噪音的助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4)中部外侧的定位部分(4-2)有若干凸起结构组成,定位部分(4-2)的结构与助力器后壳体(2)的结构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助力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善噪音的助力器。一种改善噪音的助力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控制阀体的外缘套设有密封圈,并且密封圈嵌在助力器后壳体内,密封圈的一端抵接挡销;导向部分位于密封圈的中部内侧,导向部分与控制阀体之间为间隙配合,导向部分的左端连接缓冲部分,缓冲部分位于助力器后壳体限位面的左侧位置,导向部分的右端连接密封部分,密封部分与控制阀体之间为过盈配合;位于密封圈中部外缘为定位部分,定位部分与助力器后壳体之间为过盈配合。同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改变了密封圈的缓冲部分及密封部分的结构,从而减少与控制阀体之间的摩擦力,并且对回位挡销撞击助力器后壳体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军;郑玉花;欧春华;罗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大陆汽车制动系统销售有限公司;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2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