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39851发布日期:2020-06-26 20:27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制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应用于该构件的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



背景技术:

电磁制动助力器作为一种新型制动助力器,结构简单,性能优越,是车辆制动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其整体性能的好坏及其零部件的好坏直接关乎到行车安全。

制动推杆是制动助力器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其输入端用以连接制动踏板,输出端连接制动主缸;在制动时,驾驶员踩动制动踏板的脚踏力以及助力器产生的助动力通过制动推杆的作用传递到制动主缸活塞,使其工作。在现有技术中,现有制动推杆均是针对真空助力器,电子助力器而设计的,没有成熟的应用于电磁制动助力装置的制动推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用于电磁制动助力装置中,可保证两个电磁铁与复位弹簧以及助力器体的配合安装,使电磁铁机构充分实现其功能,将人工制动力以及电磁助动力传递到制动主缸活塞,并且能改变推杆机构长度,并且实现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包括调整叉,调整叉通过球头杆与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杆同轴设置有限位轴肩,第一连接杆背离球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电磁铁安装轴肩,电磁铁安装轴肩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同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调整叉包括u型调整座,u型调整座底部设置有带插孔的安装座,u型调整座上对称开有小孔。

球头杆包括一体成型的螺纹杆和球头槽,第一连接杆端部设有球头,螺纹杆与插孔螺纹连接,球头槽与球头活动连接。

电磁铁安装轴肩沿圆周方向分布有沉头孔。

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包括壳体,第二连接杆插入壳体,第二连接杆上活动连接有与壳体内表面紧贴的第一电磁铁,第二连接杆上还活动连接有与电磁铁安装轴肩固定连接的第二电磁铁,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之间设置有被第二连接杆贯穿的复位弹簧,限位轴肩紧贴壳体内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结构简单,功能多样,既能保证助力器内电磁铁等部件的配合安装,实现电磁铁机构的功能,又能作为传力构件将人工制动力与电磁主动力传递到制动主缸活塞,并且能限制推杆的行程位置,改变推杆机构长度,保证与踏板摆臂配合运动时的自由度。

制动踏板摆臂与球头杆、制动推杆以及助力器体组成曲柄滑块机构,具体的踏板摆臂为曲柄,球头杆与u型调整叉形成连杆,制动推杆为滑块,调整叉为u型是为了保证调整叉与踏板摆臂可通过销轴连接构成转动副,制动推杆球头与球头座配合连接组成的万向节即构成转动副,制动推杆与安装在助力器体两端的移动轴承配合构成移动副,整个推杆机构自由度为1,可实现踏板摆臂摆动时,推杆可以沿轴向自由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调整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球头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第一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整叉,1-1.u型调整座,1-2.安装座,1-3.插孔,2.球头杆,2-1.螺纹杆,2-2.球头座,3.第一连接杆,3-1.球头,4.限位轴肩,5.电磁铁安装轴肩,6.第二连接杆,7.位移传感器,8.控制盒,9.第二电磁铁,10.第一电磁铁,11.复位弹簧,13.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如图1所示,包括调整叉1,调整叉1通过球头杆2与第一连接杆3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杆3同轴设置有限位轴肩4,第一连接杆3背离球头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电磁铁安装轴肩5,电磁铁安装轴肩5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6与第一连接杆3同轴设置;其中,电磁铁安装轴肩5沿圆周方向分布有沉头孔5-1,作为优选的,第二连接杆6与第一连接杆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如图2所示,调整叉1包括u型调整座1-1,u型调整座1-1底部设置有带插孔1-3的安装座1-2,u型调整座1-1上对称开有小孔。

如图3-4所示,球头杆2包括一体成型的螺纹杆2-1和球头座2-2,第一连接杆3端部设有球头3-1,螺纹杆2-1与插孔1-3螺纹连接,球头座2-2与球头3-1活动连接,其中的球头杆2一端设有外螺纹(具体为螺纹杆2-1),u型叉1设有内螺纹(具体为插孔1-3设置有内螺纹),两者通过螺纹连接,因而可通过螺纹旋紧改变推杆机构长度,实现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的调整。

如图5所示,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包括壳体13,第二连接杆6插入壳体13,第二连接杆6上活动连接有与壳体13内表面紧贴的第一电磁铁10,第二连接杆6上还活动连接有与电磁铁安装轴肩5固定连接的第二电磁铁9,第一电磁铁10与第二电磁铁9之间设置有被第二连接杆6贯穿的复位弹簧11,限位轴肩4紧贴壳体13内壁。其中,第一电磁铁10与第二电磁铁9均为环形电磁铁,第二电磁铁9通过螺栓安装在电磁铁安装轴肩5的沉头孔5-1上,位移传感器7为激光测距传感器,位移传感器7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第二电磁铁9的正下方,用于实时监测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本体15(制动推杆)的运动位移及第一电磁铁10与第二电磁铁9的间距;控制盒8内部设置有基于单片机控制的ecu,单片机控制的ecu分别与第一电磁铁10、第二电磁铁9、位移传感器7相连,通过位移传感器7测量的位移数据控制电磁铁电流的大小以控制电磁力的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运动原理是:将制动踏板摆臂通过调整叉1与球头杆2连接,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具体为制动推杆)贯穿电磁制动助力器,制动踏板摆臂与球头杆2、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具体为制动推杆)以及助力器体组成曲柄滑块机构,具体的踏板摆臂为曲柄,球头杆2与u型调整叉1形成连杆,制动推杆为滑块,调整叉1为u型是为了保证调整叉1与踏板摆臂可通过销轴连接构成转动副,制动推杆球头3-1与球头座2-2配合连接组成的万向节即构成转动副,制动推杆与安装在助力器体两端的移动轴承配合构成移动副,整个推杆机构自由度为1,可实现踏板摆臂摆动时,制动推杆可以沿轴向自由移动。

此原理是利用两电磁铁通电产生磁场,互相吸引带动制动推杆移动,断电时磁性消失并通过复位弹簧回复原位,以电磁力作为为制动助力源。因考虑到制动过程所需助力值较大,因此采用两块电磁铁用时通电,相互吸引,以保证足够的电磁力。电磁力的大小与线圈匝数、电磁铁之间距离、电流、磁导率、线径等有关,当线圈匝数,磁导率等一定时,在电磁铁间距可实时检测时,便可通过控制电流大小来控制实时电磁力大小。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叉(1),所述调整叉(1)通过球头杆(2)与第一连接杆(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同轴设置有限位轴肩(4),所述第一连接杆(3)背离球头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电磁铁安装轴肩(5),所述电磁铁安装轴肩(5)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6),所述第二连接杆(6)与第一连接杆(3)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叉(1)包括u型调整座(1-1),所述u型调整座(1-1)底部设置有带插孔(1-3)的安装座(1-2),所述u型调整座(1-1)上对称开有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杆(2)包括一体成型的螺纹杆(2-1)和球头座(2-2),所述第一连接杆(3)端部设有球头(3-1),所述螺纹杆(2-1)与插孔(1-3)螺纹连接,所述球头座(2-2)与球头(3-1)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安装轴肩(5)沿圆周方向分布有沉头孔(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6)与第一连接杆(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包括调整叉,调整叉通过球头杆与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第一连接杆同轴设置有限位轴肩,第一连接杆背离球头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电磁铁安装轴肩,电磁铁安装轴肩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使用该构件的电磁制动助力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磁制动助力器用构件,结构简单,功能多样,既能保证助力器内电磁铁等部件的配合安装,实现电磁铁机构的功能,又能作为传力构件将人工制动力与电磁主动力传递到制动主缸活塞,并且能限制推杆的行程位置,改变推杆机构长度,保证与踏板摆臂配合运动时的自由度。

技术研发人员:宋丹龙;白洋洋;张向阳;崔亚辉;刘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