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雪地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8800发布日期:2020-05-22 22:09阅读:7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雪地胎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雪地胎。



背景技术:

轮胎在冰雪路面行驶时,在接触表面会形成一层水膜,从而降低了轮胎与路面的抓地力,抓地力降低会导致轮胎打滑,从而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雪地胎是一种适合在雪天使用的轮胎,与普通轮胎相比,雪地胎的优点在于提高了冰雪路面的通过性和安全性,雪地胎的耐久性能及抓地力主要是由胎面来实现的,现有技术中密集的钢片能增加雪地胎抓地力,通过胎面与地面之间的切雪切冰作用,产生相互摩擦力,从而产生抓地力性能。

然而胎面密集的钢片将花纹块分割成细小的花纹块,花纹刚性减弱,且细且长的花纹块在行驶过程中容易曲挠,导致花纹块在长时间行驶过程中很容易掉块,耐久性能不佳;现有技术也有采用金属雪钉的结构方式增加抓地力,雪地胎上的金属雪钉数量越多,在雪地的摩擦力越大,抓地力越强。然而金属雪钉的数量越多对普通路面造成的破坏就越大,因此不能完全依靠增加雪钉数量来提高抓地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雪地胎,通过胎面波浪形沟槽、胎肩的钻石颗粒花纹块、胎冠和胎肩花纹之间较宽沟槽使花纹块之间圆滑连接,有效提升了轮胎的抓地性能、排水性能和防滑性能;同时,轮胎接地面积较大,胎面滑移小,附着性能好,在冬季的雨雪天气可以安全出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雪地胎,包括胎面层、轮胎本体、胎边层、帘布层和内面层,所述轮胎本体的下端分别设置有钢丝圈,所述胎边层上设置有凸起状的胎唇,所述胎面层上周期设置有轮胎花纹块单元,每一所述轮胎花纹块单元包括平行排列的八字形主沟槽,相邻所述八字形主沟槽之间的两侧分别倾斜设置有倾斜主沟槽,所述八字形主沟槽和所述倾斜主沟槽围成的区域之间平行设置有若干波浪纹沟槽,所述胎面层的两侧胎肩位置分别设置有钻石颗粒花纹块。

优选的,所述帘布层包括第一帘布层和第二帘布层,所述第一帘布层设置在所述内面层的外周,并沿着所述钢丝圈折返包裹至所述胎边层的位置;所述第二帘布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帘布层的外周,并沿着所述钢丝圈折返至所述胎边层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帘布层和所述第二帘布层均采用尼龙斜交帘纱层。

优选的,所述钢丝圈内的钢丝呈上下并排设置。

优选的,所述钢丝圈包括9~16根钢丝组合而成,且每一所述钢丝的直径为0.95mm。

优选的,所述内面层为胶料层,所述胶料层的硬度为47-61sa。

优选的,所述八字形主沟槽内设置有磨损警示凸块,所述磨损警示凸块至少设置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雪地胎,通过胎面波浪形沟槽、胎肩的钻石颗粒花纹块、胎冠和胎肩花纹之间较宽沟槽使花纹块之间圆滑连接,有效提升了轮胎的抓地性能、排水性能和防滑性能;同时,轮胎接地面积较大,胎面滑移小,附着性能好,在冬季的雨雪天气可以安全出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雪地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雪地胎的花纹块单元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胎面层;2、轮胎本体;3、胎边层;4、帘布层;41、第一帘布层;42、第二帘布层;5、内面层;6、钢丝圈;7、胎唇;8、八字形主沟槽;9、倾斜主沟槽;10、波浪纹沟槽;11、钻石颗粒花纹块;12、磨损警示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雪地胎,包括胎面层1、轮胎本体2、胎边层3、帘布层4和内面层5,其中:胎面层1、胎边层3和内面层5均为胶料层,胎面层1和胎边层3的胶料层硬度为64-72sa,内面层5的胶料层硬度为47-61sa,通过设置胶料层从而增大轮胎本体2的硬度及其安全性。

如图1所示,轮胎本体2的下端分别设置有钢丝圈6,钢丝圈6内的钢丝呈上下并排设置,钢丝圈6包括9~16根钢丝组合而成,且每一钢丝的直径为0.95mm,进一步增加轮胎本体2的刚度和强度。帘布层4包括第一帘布层41和第二帘布层42,第一帘布层41设置在内面层5的外周,并且沿着钢丝圈6折返至胎边层3的位置,第二帘布层42设置在第一帘布层41的外周,并且沿着钢丝圈6折返至胎边层3的位置,第一帘布层41和第二帘布层42均采用尼龙斜交帘纱层,增大了轮胎本体2的强度,也使得轮胎本体2的负荷均匀分布,保证了轮胎本体2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胎边层3上设置有凸起状的胎唇7,将胎唇7设计为凸起状,既可以强化与轮圈接触时的防护,并针对胎壁予以强化,增加胎侧支撑力,保护轮胎不让其脱圈,同时可以确保缺气时仍可骑行一段时间至修理店,也起到了一定的警示性作用。胎面层1上周期设置有轮胎花纹块单元,每一个轮胎花纹块单元包括平行排列的八字形主沟槽8,相邻八字形主沟槽8之间的两侧分别倾斜设置有倾斜主沟槽9,通过八字形主沟槽8和倾斜主沟槽9设计可以有效快速排出雪水,避免在行驶过程中轮胎打滑,同时提升了轮胎的抓地力。八字形主沟槽8和倾斜主沟槽9围城的区域之间平行设置有若干波浪纹沟槽10,胎面层1的两侧胎肩位置分别设置有钻石颗粒花纹块11,通过细小的波浪纹沟槽10有序分布在胎冠花纹块处设计,钻石颗粒花纹块11、八字形主沟槽8和倾斜主沟槽9将整个胎面花纹圆滑连接的设计,不仅有效提高了轮胎的防滑性能,大大提高了轮胎的抓地性能和防滑性能,同时可以有效破除水膜,增加与路面的接触面积,雨雪天防滑,过弯处顺畅,具有优异的操控性能和低滚动阻力。另外,八字形主沟槽8内设置有磨损警示凸块12,磨损警示凸块12至少设置一个,磨损警示凸块12通常设置为1cm,用于警示使用者按时换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雪地胎,包括胎面层(1)、轮胎本体(2)、胎边层(3)、帘布层(4)和内面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本体(2)的下端分别设置有钢丝圈(6),所述胎边层(3)上设置有凸起状的胎唇(7),所述胎面层(1)上周期设置有轮胎花纹块单元,每一所述轮胎花纹块单元包括平行排列的八字形主沟槽(8),相邻所述八字形主沟槽(8)之间的两侧分别倾斜设置有倾斜主沟槽(9),所述八字形主沟槽(8)和所述倾斜主沟槽(9)围成的区域之间平行设置有若干波浪纹沟槽(10),所述胎面层(1)的两侧胎肩位置分别设置有钻石颗粒花纹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地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帘布层(4)包括第一帘布层(41)和第二帘布层(42),所述第一帘布层(41)设置在所述内面层(5)的外周,并沿着所述钢丝圈(6)折返包裹至所述胎边层(3)的位置;所述第二帘布层(42)设置在所述第一帘布层(41)的外周,并沿着所述钢丝圈(6)折返至所述胎边层(3)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雪地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帘布层(41)和所述第二帘布层(42)均采用尼龙斜交帘纱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地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圈(6)内的钢丝呈上下并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雪地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圈(6)包括9~16根钢丝组合而成,且每一所述钢丝的直径为0.9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地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面层(5)为胶料层,所述胶料层的硬度为47-61s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地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八字形主沟槽(8)内设置有磨损警示凸块(12),所述磨损警示凸块(12)至少设置一个。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雪地胎,包括胎面层、轮胎本体、胎边层、帘布层和内面层,所述轮胎本体的下端分别设置有钢丝圈,所述胎边层上设置有凸起状的胎唇,所述胎面层上周期设置有轮胎花纹块单元,每一所述轮胎花纹块单元包括平行排列的八字形主沟槽,相邻所述八字形主沟槽之间的两侧分别倾斜设置有倾斜主沟槽,所述八字形主沟槽和所述倾斜主沟槽围成的区域之间平行设置有若干波浪纹沟槽,所述胎面层的两侧胎肩位置分别设置有钻石颗粒花纹块。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通过胎面波浪形沟槽、胎肩的钻石颗粒花纹块、胎冠和胎肩花纹之间较宽沟槽使花纹块之间圆滑连接,有效提升了轮胎的抓地性能、排水性能和防滑性能,在冬季的雨雪天气可以安全出行。

技术研发人员:闫玉婷;杨银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建大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9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