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电动靠背支撑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09884发布日期:2020-06-16 22:1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座椅电动靠背支撑调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座椅电动靠背支撑调节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进入平常百姓家,同时人们对于汽车的舒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汽车座椅的舒适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人类的脊柱形状可以分为2个“s”形状,这样的生理形状能增强人体活动的灵活性。脊柱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及骶骨(盆椎),在腰椎区域,由于具有较强的活动性以及支撑大部分的身体重量,并承担由于人的活动而引起的各种振动,使得腰部区域成为最脆弱和最需要保护的区域。一旦因为各种原因使腰椎脱离“s”形状时,腰部区域的椎骨间压力会迅速增加,因而会更容易疲劳以及疼痛,长时间的不正确腰椎姿势回加重腰椎的病变,造成腰椎间盘突出。

现如今大多车型上的座椅都搭配有可调节的电动靠背,以根据驾乘人员各自需要进行调节,相对固定式靠背设计更加人性化,适用性高。然而,现有座椅支撑调节结构由骨架钢丝、塑料托板和支撑钢板组成,其中支撑钢板作为独立零件,形状为拱形用于支撑,并通过滑块机构驱动移动,适应人体腰部位置,此类产品的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装配工序较繁琐,塑料托板与支撑钢板是后安装在骨架钢丝上,属于非完全固定,受加工精度及负载情况影响,容易有松脱风险,且由于结构复杂,产品整体价格昂贵,市场竞争力一般,重量较重,另外,单独支撑钢板的移动对整个脊椎的贴合性并不高,舒适性欠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电动靠背支撑调节结构,克服现有座椅支撑体的不足,重新设计骨架钢丝及支撑结构,提高靠背舒适性和可靠性,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好的支撑感受的同时,简化结构、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座椅电动靠背支撑调节结构,位于座椅骨架和座椅泡沫层之间,其包括骨架钢丝、塑料托板和支撑钢板,骨架钢丝由冷拉钢丝成型为一体式u形,包括两个头部段、中部段和底部段,两个头部段固定于座椅骨架上,且头部段和中部段之间设置有横向的过渡段,中部段上设置有能沿其上下移动的驱动块,塑料托板由塑料注塑一体成型,其顶部直接注塑在两侧的过渡段上,且整体能以过渡段为轴心翻转,支撑钢板的底端与底部段通过注塑连接,顶端与驱动块连接,支撑钢板受驱动块作用而作弧形弹性形变,从而顶出塑料托板。

特别地,还包括固定块,固定块直接注塑在底部段上,固定块上设置有与座椅骨架固连的安装螺母。

特别地,驱动块的两端卡扣并滑动于中部段上,驱动块与固定块之间通过丝杆螺母副连接而相对运动。

特别地,支撑钢板为条状,两个支撑钢板对称位于丝杆螺母副的两侧。

特别地,支撑钢板的顶端插接于驱动块上,驱动块上设置有插槽。

特别地,固定块与安装螺母注塑为一体。

特别地,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的两端固定于两侧的中部段上,以保证两侧中部段的平行度。

特别地,头部段的表面设置有防止其受力磨损而产生异音的浸塑层。

特别地,塑料托板与座椅泡沫层直接接触,且留有预顶出量。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座椅电动靠背支撑调节结构将塑料托板和支撑钢板设计于骨架钢丝上形成整体,并控制支撑钢板形变推动塑料托板贴合人体提供支撑,具有整体性好、重量轻、成型简单、成本低、支撑区域大、受力均匀、不易磨损与松脱等优点,提高了靠背舒适性和可靠性,同时减少了零部件,更加符合现在车型轻量化、高性价比的趋势,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且简单的结构更容易匹配全系车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电动靠背支撑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电动靠背支撑调节结构的背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电动靠背支撑调节结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电动靠背支撑调节结构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电动靠背支撑调节结构,位于座椅骨架和座椅泡沫层之间,其包括骨架钢丝1、塑料托板2、支撑钢板3、固定块4和固定板5,其中,塑料托板2与座椅泡沫层直接接触,且留有一定的预顶出量,从而使乘客得到较舒适的背部、腰部支撑。

骨架钢丝1由冷拉钢丝成型为一体式u形,包括两个头部段11、中部段12和底部段13。两个头部段11固定于座椅骨架上,头部段11的表面设置有浸塑层,防止与对象产品安装后受力磨损产生异音问题。固定板5的两端固定于两侧的中部段12上,以保证两侧中部段12的平行度,中部段12上设置有能沿其上下移动的驱动块6。固定块4直接注塑在底部段13上,固定块4上设置有与座椅骨架固连的安装螺母,特别地,固定块4与安装螺母注塑为一体。另外,考虑到塑料托板2的摆动要求,头部段11和中部段12之间设置有横向的过渡段14。

塑料托板2由塑料注塑一体成型,其顶部直接注塑在两侧的过渡段14上,且整体能以过渡段14为轴心翻转。特别强调的是,塑料托板2的顶部直接注塑在骨架钢丝1上,且可以绕骨架钢丝1旋转,此安装形式可以满足塑料托板2的翻转要求,且塑料托板2可以很好的固定在骨架钢丝1上面,结构牢靠,不易松脱,而非普通的安装固定,从工艺和结构上都不同于以往的应用设计。

塑料托板2根据人体生理弧度弯曲成型,其包括胸椎托板和腰椎托板,胸椎托板、腰椎托板的两侧边向中心翻折设定角度,设定角度优选为15°~25°。由于是注塑成型,可以自由调整支撑区域及形状,进而方便调整整个背部、腰部支撑的舒适性,另外,塑料托板2可实现较为密集的排布支撑,达到整体受力均衡,提高舒适度。

驱动块6的两端卡扣并滑动于中部段12上,驱动块6与固定块4之间通过丝杆螺母副7连接而相对运动。支撑钢板3优选为条状,两个支撑钢板3对称位于丝杆螺母副7的两侧。支撑钢板3的底端与底部段13通过注塑连接,顶端与驱动块6连接,具体是将支撑钢板3的顶端插接于驱动块6上,驱动块6上设置有插槽。特别强调的是,支撑钢板底端也是直接注塑在钢丝上,保证安装可靠性,一体性好,避免松脱。

安装时,将骨架钢丝1的头部段11直接插入座椅骨架的安装孔内,通过固定块4内的安装螺母与座椅骨架底部相应螺栓固定,即完成该支撑结构在座椅上的安装。

使用时,驱动丝杆螺母副7使驱动块6下移,支撑钢板3受力拱起,从而将塑料托板2顶出,紧密贴靠人体背、腰。

综上,上述的座椅电动靠背支撑调节结构将塑料托板和支撑钢板设计于骨架钢丝上形成整体,并控制支撑钢板形变推动塑料托板贴合人体提供支撑,具有整体性好、重量轻、成型简单、成本低、支撑区域大、受力均匀、不易磨损与松脱等优点,提高了靠背舒适性和可靠性,同时减少了零部件,更加符合现在车型轻量化、高性价比的趋势,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且简单的结构更容易匹配全系车型。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