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71307发布日期:2020-05-22 22:2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撞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



背景技术:

防撞梁能够减少撞击对车辆的损伤,降低维护费用,保护乘客的安全,因此,在汽车的前部和尾部通常安装有防撞梁。

另外,随着汽车科技的发展,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越来越多的安装在车辆上,提升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自动车速控制系统,在普通巡航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需要依靠安装在车辆前部的雷达持续扫描车辆前方的道路。为了确保雷达对前方道路的扫描,大部分带有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车辆都把雷达安装在了中网上,车辆撞击时,中网结构比较脆弱,雷达首当其冲,很容易被撞击而损坏,而且雷达的成本高,增加了维护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确保车辆的防撞效果,进行雷达的安装,避免雷达的损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包括:梁体、雷达安装板、导向杆、浮动板和弹簧,所述雷达安装板位于梁体的后方,所述浮动板位于梁体的前方并与雷达安装板相对应,所述导向杆设置在雷达安装板的正面并贯穿梁体而延伸至浮动板背面,所述弹簧位于梁体与浮动板之间,所述梁体上设置有与雷达对应的第一通孔,雷达安装在雷达安装板上并穿过第一通孔而延伸至梁体前方,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与雷达对应的第二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梁体为弧形的钢管或者铝合金管。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雷达安装板和导向杆为一体化塑料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为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包括第一轴及同心连接的第二轴,所述第一轴的直径大于第二轴的直径,所述梁体上设置有与第二轴对应的导向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中焊接设置有加强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四根,四根导向杆矩形阵列分布在雷达安装板的正面。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浮动板正面设置有与导向杆相连接的螺丝。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弹簧分别套设在导向杆上。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梁体背面对称设置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端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梁体中部,所述吸能盒位于雷达安装板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通过雷达安装板进行雷达的安装,车辆头部撞击到一定程度时才能碰撞到浮动板,此时浮动板在导向杆的作用下后退,带动雷达安装板和雷达后退,避免了雷达的撞击,减少碰撞事故中雷达的损坏问题,降低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梁体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如图1所示的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包括:梁体1、雷达安装板4、导向杆6、浮动板8和弹簧7,所述梁体1为弧形的钢管或者铝合金管,重量轻,强度高。所述梁体1背面对称设置有焊接固定的吸能盒2,撞击时进行溃缩吸能,所述吸能盒2端部焊接设置有固定板3,所述固定板3上设置有安装孔13,方便采用螺栓安装在车辆大梁的前端。

所述雷达安装板4位于梁体1的中部后方,所述浮动板8位于梁体1的前方并与雷达安装板4相对应,所述导向杆6设置在雷达安装板4的正面并贯穿梁体1而延伸至浮动板8背面,所述浮动板8正面设置有与导向杆6相连接的螺丝10,完成浮动板8的安装。所述导向杆6为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包括第一轴及同心连接的第二轴,所述第一轴的直径大于第二轴的直径,所述梁体1上设置有与第二轴对应的导向孔12,如图2所示,导向孔12与导向杆6的配合,有利于进行导向杆6的导向和限位。

所述导向杆6的数量为四根,四根导向杆6矩形阵列分布在雷达安装板4的正面,对浮动板8的支撑性好,所述雷达安装板4和导向杆6为一体化塑料结构,结构稳定,重量轻。浮动板8被撞击时,在导向杆6与导向孔12的配合下后退进行缓冲,带动雷达安装板4和雷达5的后退,大大降低雷达5损坏的概率。

所述弹簧7位于梁体1与浮动板8之间,所述弹簧7分别套设在导向杆6上,结构稳定,弹簧7对浮动板8进行弹性支撑,提升雷达安装板4和雷达5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梁体1上设置有与雷达5对应的第一通孔,方便雷达5的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梁体1中部,所述第一通孔中焊接设置有加强套9,避免因第一通孔而降低梁体1的强度。所述吸能盒2位于雷达安装板4两侧,吸能盒2对梁体1的支撑,使得雷达安装板4位于车辆大梁的前方,留有供雷达安装板4后退避让的间隙。

雷达5安装在雷达安装板4上并穿过第一通孔而延伸至梁体1前方,雷达5前端位于浮动板8后方,通过浮动板8进行防护,所述浮动板8上设置有与雷达5对应的第二通孔11,不妨碍雷达5的工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指出的一种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既方便了雷达的安装,又能在车辆撞击时减少雷达的损坏问题,大大降低车辆事故后维护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用于雷达的安装和防护,其特征在于,包括:梁体、雷达安装板、导向杆、浮动板和弹簧,所述雷达安装板位于梁体的后方,所述浮动板位于梁体的前方并与雷达安装板相对应,所述导向杆设置在雷达安装板的正面并贯穿梁体而延伸至浮动板背面,所述弹簧位于梁体与浮动板之间,所述梁体上设置有与雷达对应的第一通孔,雷达安装在雷达安装板上并穿过第一通孔而延伸至梁体前方,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与雷达对应的第二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为弧形的钢管或者铝合金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安装板和导向杆为一体化塑料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为阶梯轴,所述阶梯轴包括第一轴及同心连接的第二轴,所述第一轴的直径大于第二轴的直径,所述梁体上设置有与第二轴对应的导向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中焊接设置有加强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的数量为四根,四根导向杆矩形阵列分布在雷达安装板的正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板正面设置有与导向杆相连接的螺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分别套设在导向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背面对称设置有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端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梁体中部,所述吸能盒位于雷达安装板两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包括:梁体、雷达安装板、导向杆、浮动板和弹簧,所述雷达安装板位于梁体的后方,所述浮动板位于梁体的前方并与雷达安装板相对应,所述导向杆设置在雷达安装板的正面并贯穿梁体而延伸至浮动板背面,所述弹簧位于梁体与浮动板之间,所述梁体上设置有与雷达对应的第一通孔,雷达安装在雷达安装板上并穿过第一通孔而延伸至梁体前方,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与雷达对应的第二通孔。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避免雷达损伤的汽车防撞梁,车辆头部撞击时,浮动板在导向杆的作用下后退,带动雷达安装板和雷达后退,避免了雷达的撞击,减少碰撞事故中雷达的损坏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谢奎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太仓市酷技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