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4425发布日期:2020-07-10 15:30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



背景技术:

轮胎作为车辆与路面的唯一接触部件,传递着车辆与路面的所有作用力,轮胎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安全性、使用经济性、制动性、乘坐舒适性等。轮胎的抓地性能主要表现为胎面与路面之间的附着与受力分布情况,提高抓地性能是开发轮胎的关键问题,对车辆的行驶安全性能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雨天或者有积雪的路面上行驶时。此外,轮胎的异常磨损是导致轮胎提前更换的一个主要原因,均衡胎面压力分布对减小异常磨损有着重要作用。提高轮胎行驶抓地力和轮胎接地压力分布均匀性,减少橡胶资源的消耗。这有助于实现工业领域方面的节能减排目标,顺应全球低碳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设计一种有效提高轮胎抓地力和耐磨性能的轮胎花纹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亿万年的生物进化史中,适应环境的进化使得相应物种得以生存下来。对生物优化运动机能的进一步研究,可为人类进一步通过仿生设计制造出效率更高、性能更优异的机械或结构产品提供借鉴。生物学家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猫对于外界地形的适应能力尤为突出,可在奔跑、转向或攀爬等运动情况下保持良好的运动机能,其原因在于猫爪的独特几何结构。猫爪的独特几何结构中,其掌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猫在站立与运动时,掌垫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由于掌垫独特的几何外形,使猫爪着地时接地面积会快速增加,形成稳定接触,且压力分布性较高。轮胎花纹是轮胎与路面之间受力的主要部位,因此,依据猫爪掌垫的几何外形结构对轮胎胎面花纹进行仿生设计,能够提高轮胎的行驶抓地力,改善接地压力分布均匀性,减少轮胎橡胶的磨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提高车辆在行驶时轮胎的抓地力,改善接地压力分布均匀性,减少轮胎磨损,提高轮胎接地性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包括花纹块单元、中心纵向沟槽、中心侧壁沟槽、胎肩花纹块和胎肩花纹沟槽;所述花纹块单元呈中心对称等距排列分布,花纹块单元是基于猫爪掌垫结构设计而成;所述花纹块单元包括主花纹块、折线形花纹槽和副花纹块,副花纹块相对主花纹块对称分布;所述中心侧壁沟槽在圆周方向等距排列分布;所述胎肩花纹块和胎肩花纹沟槽呈中心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花纹块单元是仿猫爪掌垫几何结构的花纹块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花纹块单元高度为8~12mm,以轮胎轴心为圆心环形阵列52个。

进一步的,所述花纹块单元周向间隔距离为4.5mm。

进一步的,所述折线形花纹槽,宽度为2~3mm,深度为8~12mm。

进一步的,折线形花纹槽包括ab、bc和cd三条线段,bc段方向与中心纵向沟槽方向一致,ab段和cd段平行且与bc段的夹角为19°。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纵向沟槽宽度为7~9mm,深度为8~9mm。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侧壁沟槽宽度为2~3mm,深度为7~8mm。

进一步的,所述胎肩花纹沟槽呈中心对称等距排列分布,宽度为3~4mm,深度为6~8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轮胎花纹进行仿生设计,胎面花纹块单元几何形状与猫爪掌垫几何形状相似;与普通轮胎相比,在标准载荷与标准气压下,轮胎胎肩处接地压力值减小;随着载荷的增加,接地面积相对于普通轮胎得到增加;在制动与驱动工况下,接地面积也得到增加,接地压力分布均匀性得到改善,轮胎耐磨及抓地性能得到提高。

(2)对胎面花纹进行各种角度、深度的花纹沟槽设计,在保证轮胎有效的接地面积前提下,可提高湿地路面行驶时的排水性能;花纹块单元呈中心对称等距排列分布,可保证车辆在前进工况下良好的抓力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猫爪掌垫示意图;

图2为轮胎胎面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花纹块单元示意图;

图4为所述轮胎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如图1所示为猫爪掌垫示意图,其掌垫几何结构被用于仿生轮胎花纹中。

如图2所示为轮胎胎面平面结构示意图,包括花纹块单元1、中心纵向沟槽2、中心侧壁沟槽3、胎肩花纹块4和胎肩花纹沟槽5。

如图3所示为花纹块单元示意图,花纹块单元1是仿猫爪掌垫几何结构设计的花纹块单元。

如图3所示,花纹块单元1高度为8.7mm,以轮胎轴心为圆心环形阵列52个,可保证任意时刻轮胎接地面积大小不变,提高车辆在行驶时轮胎的抓地力。

如图2所示,花纹块单元1周向间隔距离为4.5mm,花纹块单元1为较大的花纹块,具有较强的刚度,保证轮胎行驶时胎面中心部位接地的平稳性,使得轮胎具有良好的抓力性能。

如图3所示,折线形花纹槽12,宽度为2mm,深度为8.7mm,折线形花纹槽12包括ab、bc和cd三条线段,bc段方向与中心纵向沟槽2方向一致,ab段和cd段平行且与bc段的夹角为19°;折线形花纹槽的设计,可在保证花纹块刚度的前提下,防止花纹块应力集中、花纹块早期脱落等现象的发生,降低轮胎磨损。

如图2所示,中心纵向沟槽2宽度为8mm,深度为7.7mm,中心纵向沟槽可保证湿地路面行驶时良好的排水性能,保证行驶安全性。

如图2所示,中心侧壁沟槽3宽度为2.5mm,深度为7.3mm,中心侧壁沟槽3开槽方向与花纹块单元1中副花纹块13弧线方向一致,且与中心纵向沟槽2为连通式设计,使得湿滑路面水流能快速排出,保证轮胎良好的接地性能,提高抓地力。

如图2所示,胎肩花纹沟槽5呈中心对称等距排列分布,宽度为3.6mm,深度为7mm,胎肩花纹沟槽的设计主要提升花纹的排水和排泥性能。

所述实例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花纹块单元(1)、中心纵向沟槽(2)、中心侧壁沟槽(3)、胎肩花纹块(4)和胎肩花纹沟槽(5);所述花纹块单元(1)呈中心对称等距排列分布,所述花纹块单元(1)包括主花纹块(11)、折线形花纹槽(12)和副花纹块(13),副花纹块(13)相对主花纹块(11)对称分布;所述中心侧壁沟槽(3)在圆周方向等距排列分布;所述胎肩花纹块(4)和胎肩花纹沟槽(5)呈中心对称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纹块单元(1)是仿猫爪掌垫几何结构设计的花纹块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纹块单元(1)高度为8~12mm,以轮胎轴心为圆心环形阵列52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纹块单元(1)周向间隔距离为4~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线形花纹槽(12),宽度为2~3mm,深度为8~12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折线形花纹槽(12)包括ab、bc和cd三条线段,bc段方向与中心纵向沟槽(2)方向一致,ab段和cd段平行且与bc段的夹角为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纵向沟槽(2)宽度为7~9mm,深度为8~9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侧壁沟槽(3)宽度为2~3mm,深度为7~8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胎肩花纹沟槽(5)呈中心对称等距排列分布,宽度为3~4mm,深度为6~8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其特征在于:周向相邻的胎肩花纹块(4)通过胎肩花纹沟槽(5)间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生轮胎花纹结构,包括花纹块单元、中心纵向沟槽、中心侧壁沟槽、胎肩花纹块和胎肩花纹沟槽;所述花纹块单元呈中心对称等距排列分布,花纹块单元是基于猫爪掌垫结构设计而成;所述花纹块单元包括主花纹块、折线形花纹槽和副花纹块,副花纹块相对主花纹块对称分布;所述中心侧壁沟槽在圆周方向等距排列分布;所述胎肩花纹块和胎肩花纹沟槽呈中心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可增加轮胎在行驶时的接地面积,使轮胎接地压力分布均匀性得到改善,提高轮胎抓地性能和耐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刘从臻;李永强;孙运芬;李亚龙;苑阳;徐成伟;谢孟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1.12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