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可除水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3326发布日期:2020-07-07 14:0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可除水后视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可除水后视镜。



背景技术: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

而对于雨天和大雾弥漫的天气,由于水具有一定的张力和粘附力,因此容易聚集后附着在后视镜上,从而遮挡驾驶员的视线不利于观察车辆外侧情况,导致驾驶员不明白车辆所处的安全状况,不利于车辆的安全驾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用可除水后视镜。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用可除水后视镜,包括后视镜壳体,后视镜壳体上活动连接有第一辅助镜体和第二辅助镜体,第一辅助镜体和第二辅助镜体之间设置有活动镜体,活动镜体为圆形结构,后视镜壳体内设置有驱动活动镜体旋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电连接有电源;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镜体旋转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电源电连接,伺服电机与电源之间设置有控制两者电连通或电不通的开关。

进一步限定,所述活动镜体与伺服电机之间设置有卡盘,活动镜体卡设于卡盘内,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卡盘固定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活动镜体与伺服电机之间设置有卡盘,活动镜体卡设于卡盘内,卡盘的底部外侧面凸出形成凸台,凸台外过盈配合有轴承,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套设于轴承内且过盈配合。

进一步限定,该车用可除水后视镜还包括设置于后视镜壳体内的调节基座,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于调节基座内,调节基座边缘与所述轴承的外圈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伺服电机的旋转带动活动镜体的旋转,活动镜体在旋转的过程中使得附着于其镜面上的水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该活动镜体,从而使得镜面保持干净和明亮,利于驾驶员安全驾驶。

附图说明

图1是车用可除水后视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截面的截面图;

图中:1-后视镜壳体;2-活动镜体;3-卡盘;4-第一辅助镜体;5-第二辅助镜体;6-调节基座;7-伺服电机;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有的结构或器件未作具体描述的,理解为现有技术中有能实现的结构或器件。

具体实施例之间除了相互排除的以外都可以以任何方式进行组合。

实施例1

一种车用可除水后视镜,包括后视镜壳体1,后视镜壳体1上活动连接有第一辅助镜体4和第二辅助镜体5,第一辅助镜体4和第二辅助镜体5之间设置有活动镜体2,活动镜体2为圆形结构,后视镜壳体1内设置有驱动活动镜体2旋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电连接有电源;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镜体旋转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与电源电连接,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活动镜体固定连接,伺服电机与电源之间设置有控制两者电连通或电不通的开关,开关设置于车的驾驶舱内,此处的固定连接可以为间配合或螺钉连接;所述活动镜体与伺服电机之间设置有卡盘,活动镜体卡设于卡盘内,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卡盘固定连接,此处的固定连接可以为间配合或螺钉连接。

实施例2

如图1-2所示,一种车用可除水后视镜,包括后视镜壳体1,后视镜壳体1上活动连接有第一辅助镜体4和第二辅助镜体5,第一辅助镜体4和第二辅助镜体5之间设置有活动镜体2,活动镜体2为圆形结构,后视镜壳体1内设置有驱动活动镜体2旋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电连接有电源;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与电源电连接,伺服电机7与电源之间设置有控制两者电连通或电不通的开关,开关设置于车的驾驶舱内;

所述活动镜体2与伺服电机7之间设置有卡盘3,活动镜体2卡设于卡盘3内,卡盘3的底部外侧面凸出形成凸台,凸台外过盈配合有轴承8,即轴承8的内圈与凸台过盈配合,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套设于轴承8内且过盈配合;设置有轴承8且轴承8的外圈与调节基座6边缘固定连接,是为了确保卡盘3只做旋转运动,位移不发生变化,便于除水过程的稳定和顺利进行;

该车用可除水后视镜还包括设置于后视镜壳体1内的调节基座6,所述伺服电机7设置于调节基座6内,调节基座6的框口边缘与所述轴承8的外圈固定连接;第一辅助镜体4和第二辅助镜体5均与后视镜壳体1通过活动的调节座相连,调节座和调节基座6均为折叠气囊支架或电动后视镜镜片朝向调节机芯,由于电动后视镜镜片朝向调节机芯为现有车辆中常用配件和折叠气囊支架在现有手机支架中是常用的现有支架,因此电动后视镜镜片朝向调节机芯和折叠气囊支架的结构是现有的,此处对两者结构和原理不作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当后视镜的镜面上存在水滴时,通过闭合开关使得电源和伺服电机7电连通,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旋转带动轴承8的内圈旋转,轴承8的内圈带动卡盘3旋转,卡盘3带动活动镜体2旋转从而将其上面的水滴甩出,使得镜面上干净和明亮,有利于驾驶员安全驾驶。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开关闭合或断开都可以与现有的自动控制系统结合或半自动控制系统结合,达到方便操作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用可除水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壳体(1),后视镜壳体(1)上活动连接有第一辅助镜体(4)和第二辅助镜体(5),第一辅助镜体(4)和第二辅助镜体(5)之间设置有活动镜体(2),活动镜体(2)为圆形结构;后视镜壳体(1)内设置有驱动活动镜体(2)旋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电连接有电源;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镜体(2)旋转的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与电源电连接,伺服电机(7)与电源之间设置有控制两者电连通或电不通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可除水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镜体(2)与伺服电机(7)之间设置有卡盘(3),活动镜体(2)卡设于卡盘(3)内,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与卡盘(3)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可除水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镜体(2)与伺服电机(7)之间设置有卡盘(3),活动镜体(2)卡设于卡盘(3)内,卡盘(3)的底部外侧面凸出形成凸台,凸台外过盈配合有轴承(8),伺服电机(7)的输出轴套设于轴承(8)内且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可除水后视镜,其特征在于,该车用可除水后视镜还包括设置于后视镜壳体(1)内的调节基座(6),所述伺服电机(7)设置于调节基座(6)内,调节基座(6)与所述轴承(8)的外圈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可除水后视镜,属于车用配件技术领域,包括后视镜壳体(1),后视镜壳体(1)上活动连接有第一辅助镜体(4)和第二辅助镜体(5),第一辅助镜体(4)和第二辅助镜体(5)之间设置有活动镜体(2),后视镜壳体(1)内设置有驱动活动镜体(2)旋转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电连接有电源;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活动镜体(2)旋转的伺服电机(7),伺服电机(7)与电源电连接,伺服电机(7)与电源之间设置有控制两者电连通或电不通的开关;活动镜体旋转使得其镜面上的水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该活动镜体,利于驾驶员安全驾驶。

技术研发人员:赖建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赖建坤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