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静电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8657发布日期:2020-07-14 16:53阅读:2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静电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用品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汽车静电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汽车静电释放器结构都较为复杂,成本较高,装配时也需要经过零件拆卸再装配过程,装配使用都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该技术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静电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静电带,包括静电释放部、连接部以及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静电释放部与夹持部通过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静电释放部由软质材料制成,同时所述静电释放部内部设置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一端裸露在静电释放部外与地面接触,所述导电体另一端与夹持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为圆环状结构,并且夹持部一端与连接部铰接连接,所述夹持部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扣接耳部,所述第一扣接耳部与设置在连接部上的第二扣接耳部卡扣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扣接耳部与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或第二扣接耳部与连接部为可拆卸连接结构。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与连接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夹持部采用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并与连接部围成一个夹持空间,并且夹持部上还设置有通往夹持空间的夹持开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静电释放部有橡胶材料制成或pvc材料制成;所述夹持部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导电体由镀锡铜丝绕制而成,可以提高导电体的导电性能和防腐蚀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静电带,包括静电释放部、连接部以及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静电释放部与夹持部通过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静电释放部由软质材料制成,同时所述静电释放部内部设置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一端裸露在静电释放部外与地面接触,所述导电体另一端与夹持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装配时利用夹持部直接套接安装到消音器管上即可,并利用夹持部导电性通过静电释放部的导电体释放汽车静电,装配和拆卸都极为方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车静电带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静电带,包括静电释放部1、连接部2以及夹持部3,所述夹持部3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静电释放部1与夹持部3通过连接部2可拆卸连接,所述静电释放部1由软质材料制成,同时所述静电释放部1内部设置有导电体1a,所述导电体1a一端裸露在静电释放部1外与地面接触,所述导电体1a另一端与夹持部3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部3为圆环状结构,并且夹持部3一端与连接部2铰接连接,所述夹持部3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扣接耳部3a,所述第一扣接耳部3a与设置在连接部2上的第二扣接耳部2a卡扣连接。

由于夹持部3一端与连接部2铰接连接,在装配时可以调整夹持部3的开口大小,待装配好后在通过夹持部3另一端设置的第一扣接耳部3a与连接部2上设置的第二扣接耳部2a卡扣连接,可以大大提高连接可靠性。同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将第一扣接耳部3a与第二扣接耳部2a卡扣连接方式变换为采用螺丝锁紧固定的方式,该连接方式在附图中没有示出。

更优选的,所述第二扣接耳部2a与连接部2为一体式结构或第二扣接耳部2a与连接部2为可拆卸连接结构。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所述夹持部3与连接部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夹持部3采用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并与连接部2围成一个夹持空间,并且夹持部3上还设置有通往夹持空间的夹持开口3b。此结构可利用夹持部3的弹性特点直接与汽车消音器等部件卡扣连接,装配方便快捷,随拆随装。

更优选的,所述静电释放部1有橡胶材料制成或pvc材料制成;所述夹持部3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更优选的,所述导电体1a由镀锡铜丝绕制而成,可以提高导电体1a的导电性能和防腐蚀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静电带,包括静电释放部、连接部以及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静电释放部与夹持部通过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静电释放部由软质材料制成,同时所述静电释放部内部设置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一端裸露在静电释放部外与地面接触,所述导电体另一端与夹持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装配时利用夹持部直接套接安装到消音器管上即可,并利用夹持部导电性通过静电释放部的导电体释放汽车静电,装配和拆卸都极为方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方便实用。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静电带,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电释放部(1)、连接部(2)以及夹持部(3),所述夹持部(3)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静电释放部(1)与夹持部(3)通过连接部(2)可拆卸连接,所述静电释放部(1)由软质材料制成,同时所述静电释放部(1)内部设置有导电体(1a),所述导电体(1a)一端裸露在静电释放部(1)外与地面接触,所述导电体(1a)另一端与夹持部(3)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静电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3)为圆环状结构,并且夹持部(3)一端与连接部(2)铰接连接,所述夹持部(3)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扣接耳部(3a),所述第一扣接耳部(3a)与设置在连接部(2)上的第二扣接耳部(2a)卡扣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静电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扣接耳部(2a)与连接部(2)为一体式结构或第二扣接耳部(2a)与连接部(2)为可拆卸连接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静电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3)与连接部(2)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夹持部(3)采用弹性金属材料制成并与连接部(2)围成一个夹持空间,并且夹持部(3)上还设置有通往夹持空间的夹持开口(3b)。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汽车静电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释放部(1)有橡胶材料制成或pvc材料制成;所述夹持部(3)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汽车静电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1a)由镀锡铜丝绕制而成,可以提高导电体(1a)的导电性能和防腐蚀性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静电带,包括静电释放部、连接部以及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由金属材料制成,并且静电释放部与夹持部通过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静电释放部由软质材料制成,同时所述静电释放部内部设置有导电体,所述导电体一端裸露在静电释放部外与地面接触,所述导电体另一端与夹持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装配时利用夹持部直接套接安装到消音器管上即可,并利用夹持部导电性通过静电释放部的导电体释放汽车静电,装配和拆卸都极为方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方便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盛英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盛英成
技术研发日:2019.12.03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