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06301发布日期:2020-12-01 10:27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皮卡车后车厢的横板组件的开关装置结构复杂,往往需要操作两次才能打开,存在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锁方便的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其包括:

安装板,成对设置在后车厢盖板的两端;

第二锁块,成对设置且分别可滑移的安装在两侧所述安装板上,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件;

转动组件,可转动的安装在安装板上,且其沿长度方向盖住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段部位;

所述转动组件具有第二锁块分别与安装框架配合锁住的第一状态以及人工手动扭转转动件从而通过第二连接件带动两端第二锁块相向运动完成解锁的第二状态。

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立柱,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

转动手柄,其中心部位铰接安装在所述立柱上,且二者之间设有扭簧,所述立柱周面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件贯穿的通孔。

所述转动手柄的内腔设有用于盖住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凹槽,所述凹槽分别位于立柱的两端,所述转动手柄转动时两端的凹槽内壁接触第二连接件并带动其绕立柱发生s形扭曲。

每块所述安装板上都设有靠近所述第二锁块的挡板,所述第二连接件上都设有分别抵触在所述第二锁块与挡板之间的复位件。

所述复位件采用弹簧。

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且包裹住所述第二锁块和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二连接件采用钢丝绳。

所述转动组件成对设置,且分布在两端安装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案的开关装置通过手动扭转转动手柄,从而带动转动手柄中的钢丝绳发生扭转,进而对两端的第二锁块提供一个拉扯力,完成解锁过程,松开转动手柄后,两端的第二锁块通过复位件恢复原位,转动手柄也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回复原位,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的解锁过程示意图。

图4为转动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其包括:

安装板6,成对设置在后车厢盖板的两端;

第二锁块51,成对设置且分别可滑移的安装在两侧所述安装板6上,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件53;

转动组件52,成对设置且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两侧安装板6上,且其沿长度方向包裹住所述第二连接件53;

所述转动组件52具有第二锁块51分别与安装框架3配合锁住的第一状态以及人工手动扭转转动件从而通过第二连接件53带动两端第二锁块51相向运动完成解锁的第二状态,本技术方案的开关装置通过手动扭转转动手柄,从而带动转动手柄中的钢丝绳发生扭转,进而对两端的第二锁块提供一个拉扯力,完成解锁过程,松开转动手柄后,两端的第二锁块通过复位件恢复原位,转动手柄也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回复原位,具有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的优点。

所述转动组件52包括:

立柱521,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6上;

转动手柄522,其中心部位铰接安装在所述立柱521上,且二者之间设有扭簧523,所述立柱521周面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件53贯穿的通孔524,所述转动手柄522的内腔设有用于盖住所述第二连接件53的凹槽525,所述凹槽525分别位于立柱521的两端,所述转动手柄522转动时两端的凹槽525内壁接触第二连接件并带动其绕立柱521发生s形扭曲,本实施例中的转动手柄包裹住第二连接件,人员旋钮转动手柄时,转动手柄会带动第二连接件发生扭转,从而对两端的第二锁块进行拉扯,完成解锁,具体过程见图3,转动手柄完成解锁后,通过扭簧实现复位功能。

每块所述安装板6上都设有靠近所述第一锁块42和第二锁块51的挡板61,所述第一连接件44和第二连接件53上都设有分别抵触在所述第一锁块42和第二锁块51与挡板61之间的复位件62,本实施例中的复位件采用弹簧,第一锁块和第二锁块的拉扯力被撤销了之后,通过弹簧的预紧力实现复位。

还包括盖体7,所述盖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且包裹住所述第二锁块51和第二连接件53。

所述第二连接件53采用钢丝绳。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实用新型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安装板(6),成对设置在后车厢盖板的两端;

第二锁块(51),成对设置且分别可滑移的安装在两侧所述安装板(6)上,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件(53);

转动组件(52),可转动的安装在安装板(6)上,且其沿长度方向盖住所述第二连接件(53)的一段部位;

所述转动组件(52)具有第二锁块(51)分别与安装框架(3)配合锁住的第一状态以及人工手动扭转转动件从而通过第二连接件(53)带动两端第二锁块(51)相向运动完成解锁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52)包括:

立柱(521),其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6)上;

转动手柄(522),其中心部位铰接安装在所述立柱(521)上,且二者之间设有扭簧(523),所述立柱(521)周面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件(53)贯穿的通孔(5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手柄(522)的内腔设有用于盖住所述第二连接件(53)的凹槽(525),所述凹槽(525)分别位于立柱(521)的两端,所述转动手柄(522)转动时两端的凹槽(525)内壁接触第二连接件并带动其绕立柱(521)发生s形扭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所述安装板(6)上都设有靠近所述第二锁块(51)的挡板(61),所述第二连接件(53)上都设有分别抵触在所述第二锁块(51)与挡板(61)之间的复位件(6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62)采用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7),所述盖体(7)与安装板(6)固定连接且包裹住所述第二锁块(51)和第二连接件(5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53)采用钢丝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52)成对设置,且分布在两端安装板(6)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卡车后车厢盖板的开关装置,涉及车辆配件领域,安装板,成对设置在后车厢盖板的两端;第二锁块,成对设置且分别可滑移的安装在两侧所述安装板上,且二者之间设有第二连接件;转动组件,成对设置且分别可转动的安装在两侧安装板上,且其沿长度方向包裹住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转动组件具有第二锁块分别与安装框架配合锁住的第一状态以及人工手动扭转转动件从而通过第二连接件带动两端第二锁块相向运动完成解锁的第二状态。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高唯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