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仓、充电架、电能站以及电池放置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64553发布日期:2020-05-15 18:4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应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仓包括基础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础框架上的电池包转移框架,其中,所述基础框架和所述电池包转移框架之间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通过滑动或者滚动的形式使得所述电池包转移框架在所述基础框架上沿着一电池包的侧面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转移框架在所述基础框架上沿着一电池包的侧面方向移动,以将所述电池包移出并脱离所述基础框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转移框架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电池包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上设置有第一对位机构,所述电池包设置有第二对位机构,所述第一对位机构和所述第二对位机构互相配合从而在所述电池包的长度和/或宽度方向上将所述电池包限位于所述承载部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沿着上下方向被放置和移出所述电池包转移框架,其中,所述第一对位机构和所述第二对位机构沿着上下方向配合或者脱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位机构为导向叉或者对位块,所述第二对位机构为对应设置的对位块或者导向叉;其中,所述对位块卡入所述导向叉的两个叉之间的卡槽内进行配合,以在所述电池包的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对所述电池包限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叉的两个叉中至少一个的顶部具有朝向所述导向叉内部的斜面或者弧面。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叉的两个叉顶部向所述应急仓的外侧方向外翻。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对位机构,所述第三对位机构和所述电池包的侧面互相配合从而在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上将所述电池包限位在所述承载部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对位机构的顶部向所述应急仓的外侧方向外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基础框架上的轨道面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池包转移框架上的滚轮或辊筒;或者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基础框架上的滚轮或辊筒以及设置于所述电池包转移框架上的轨道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应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转移框架包括前梁以及后梁,所述前梁和所述后梁分别通过所述移动机构与所述基础框架移动设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前梁以及后梁的底部的轨道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底架和后底架顶部与之相配合的滚轮或辊筒;或者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前梁以及后梁的底部的滚轮或辊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基础框架的前底架和后底架的顶部与之相配合的轨道面。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应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梁以及后梁的侧面的滚轮或辊筒,以及设置于所述基础框架的前侧架和后侧架侧面与之相配合的轨道面;或者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梁以及后梁的侧面的轨道面,以及设置于所述基础框架的前侧架和后侧架侧面与之相配合的的滚轮或辊筒。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应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为槽轮,所述轨道面具有与所述槽轮的凹槽相配合的凸起或凸轨。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应急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对位机构,所述电池包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对位机构,所述后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对位机构,所述电池包转移框架包括用于承载所述电池包的承载部,其中,所述第一对位机构和所述第二对位机构互相配合从而在所述电池包的长度和/或宽度方向上将所述电池包限位在所述承载部上,所述第三对位机构和所述电池包的侧面互相配合从而在所述电池包的宽度方向上将所述电池包限位在所述承载部上。

16.一种充电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充电仓和具有如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应急仓。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充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架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固定柱;所述充电仓包括用于通过框架结构承载所述电池包的承载机构;所述充电仓的承载机构和所述应急仓的基础框架分别连接于所述固定柱。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充电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中形成中空的无框架空间,所述无框架空间用于电池包转运装置的伸出机构伸入放置所述电池包。

19.一种电能站,所述电能站为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站内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6-18任意一项所述的充电架,所述电能站靠近所述应急仓的侧壁上设置有可开闭式仓门,所述可开闭式仓门用于供承载有所述电池包的所述电池包转移框架移出所述电能站。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开闭式仓门的内侧设置有缓冲条。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站的外侧设置有电池放置架,所述电池放置架与所述应急仓对应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可开闭式仓门的内外两侧,其中,所述电池放置架具有与所述应急仓相同的基础框架和移动机构。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电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放置架的移动机构和所述应急仓的移动机构在沿所述电池包移出方向上共线,从而使得所述电池包转移框架移动于所述电池放置架的基础框架和所述应急仓的基础框架之间。

23.一种电池放置架,用于设置在电能站的应急仓对应位置的站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放置架具有如权利要求1-18任意一项所述的应急仓的基础框架和移动机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仓、充电架、电能站以及电池放置架,所述应急仓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包括基础框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础框架上的电池包转移框架,其中,所述基础框架和所述电池包转移框架之间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通过滑动或者滚动的形式使得所述电池包转移框架在所述基础框架上沿着一电池包的侧面方向移动。本发明通过电池包转移框架迅速将电池包从基础框架上移出,从而避免热失控的电池包的燃烧甚至爆炸风险波及充电仓内的其他的电池包。可以迅速响应并及时移出热失控的电池包,在最短时间内减少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兰志波;黄春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4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