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机舱的导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6983发布日期:2020-08-11 20:47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机舱的导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发动机舱散热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机舱的导风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的发动机舱内热源较多,包括有散热器,散热器后方会设有风扇,该风扇用于对聚集于散热器周围的热空气进行疏导散热,众所周知,风扇出风对车辆的冷却、扬尘、热害及驾乘的热舒适性有着直接的影响,然而风扇的出风方向比较发散、可控性不强,在不均衡的气压作用下容易导致流经散热器的热风回流,影响散热效果,还可能吹向地面造成扬尘;而且,热源流通空气少或无风流通时会导致热源持续升温,过高的温升会导致周边的非金属件老化加快,甚至出现严重的烤化,同时也会造成驾驶室地板温升影响驾乘的热舒适度。

为应对上述前两个问题,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封堵手段,如图1所示,对于回风现象则在散热器的四周增加隔板80封堵;对于吹地扬尘现象则在散热器20与油底壳之间加设挡风板90进行封堵,这种手段存在的弊端是,由于流体总有往阻力低的区域流动的趋势,其封堵效果往往不佳,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存在明显的热风回流,散热器20周边的空气流动性不强,车架10前端仍然存在热量聚集现象,驾驶室底板11处风力很小,影响散热效果,而且增加的零部件多,造成成本增加,以及临时增加的零部件会带来装配及维修不便的不足。

为应对排气热源无风冷却导致的热害、热舒适等问题,目前通常对非金属件做防老化或耐高温处理,同时对热源及驾驶室底板11加装底板隔热垫12进行隔热处理(如图2所示),但对非金属材料做防老化或者耐高温处理会造成零件成本增加;对热源隔热如对排气进行隔热,会造成排气管内温度升高,尿素消耗加快。因此,这种两种方式不利于制造成本,同时热量无法快速排出,局部温度过高还会产生热疲劳,影响零件可靠性。

因此,如何使风扇出风受控,能将风扇出风导向所需区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机舱的导风结构,其能使风扇出风受控,将风扇出风导向所需区域,避免热风回流、吹向地面及乘驾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机舱的导风结构,其包括车架、散热器、风扇及导风板,所述车架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散热器、所述风扇、所述导风板和车辆的发动机沿车架的前端向后端依次布置;

所述导风板布置于所述风扇的出风端与所述发动机之间,且所述导风板用于将所述风扇吹出的风导向所述车架的后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风扇的外围安装有护风罩。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风板布置于所述护风罩的外边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风板布置于所述护风罩的上方,所述导风板用于将所述风扇吹出的风导向所述车架的后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风板呈向所述车架的后端扩张的弧形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架上还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散热器连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器采用中冷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车辆机舱的导风结构,其包括车架、散热器、风扇及导风板,车架具有进风口,进风口、散热器、风扇、导风板、车辆的发动机从车架的前端向后端依次布置,导风板布置于风扇的出风端与发动机之间,风扇带动空气从进风口经过散热器,与散热器进行热交换,带着散热器的部分热量的同时空气温度升高,热空气从风扇的出风端排出,导风板将风扇吹出的风导向车架的后端,能有效疏导风扇出风,避免热风回流或吹向地面,确保散热器周边的空气正常从进气口向车架后端流通,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可以把散热器做得更小即可达到与传统散热器相当的散热效果,还有利于解决非金属老化或烤化、乘驾舒适性差、扬尘等问题,从而可不用对线束进行防老化、防烤化或耐高温处理,也可不用地板加隔热垫防止地板过热影响驾乘舒适,同时,这种设计无需对现有结构进行大幅修改,且导风板结构小、材料要求不高、装配方便、易于实现,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解决了机舱复杂的流场问题,为企业降低成本同时提升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车辆机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驾驶室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机舱的导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车辆机舱的风速流动示意图;

图5是现有技术中散热器及水箱表面进风温度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的车辆机舱内的空气流场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的驾驶室底板位置处的空气流场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机舱的风速流动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及水箱表面进风温度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机舱内的空气流场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底板位置处的空气流场示意图;

图12是现有技术中的扬尘颗粒浓度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同等时间下扬尘颗粒浓度示意图。

其中,10、车架;11、驾驶室底板;12、底板隔热垫;20、散热器;30、风扇;40、导风板;50、发动机;60、护风罩;70、水箱;80、隔板;90、挡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见附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车辆机舱的导风结构,其包括车架10、散热器20、风扇30及导风板40,所述车架10具有进风口(图中未示出),所述进风口、所述散热器20、所述风扇30、所述导风板40和车辆的发动机50沿车架10的前端向后端依次布置,所述风扇30工作时,带动外界空气从进风口依次流过所述散热器20和所述风扇30。所述散热器20、所述风扇30和车辆的发动机50均安装于所述车架10上,所述导风板40布置于所述风扇30的出风端与所述发动机50之间,所述导风板40将所述风扇30吹出的风导向所述车架10的后端,避免所述风扇30的出风端流出的热空气回流或吹向地面。

请参见附图4至附图13,是现有技术的车辆机舱和采用本发明的导风结构的车辆机舱的风速流动示意图、空气流场示意图、散热器进风温度分布云图、整车扬尘颗粒浓度示意图,将图4与图8、图5与图9、图6与图10、图7与图11、图12与图13分别进行对比,可以明显看出,现有技术中车架10前端存在热气回流,出风吹地现象明显,散热器前端进风温度很高,扬尘颗粒物浓度很大且驾驶室底板11几乎没有风,而包括有本实施例的导风结构的车辆机舱,车架10前端温度较低,能够较好解决热气回流导致的车架10前端热量聚集问题,无直接吹地现象,扬尘颗粒物浓度很低,散热器20效率高,且驾驶室底板11风量较大,能够对驾驶室底板11进行有效冷却,从而降低驾驶室内部温度,解决热害热舒适问题。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的车辆机舱的导风结构,导风板40安装于风扇30的出风端与发动机50之间,风扇30带动空气从进风口经过散热器20,与散热器20进行热交换,带着散热器20的部分热量的同时空气温度升高,热空气从风扇30的出风端排出,导风板40将风扇30吹出的风导向车架10的后端,能有效疏导风扇30出风,避免热风回流或吹向地面,确保散热器20周边的空气正常从进气口向车架10后端流通,提高散热器20的散热效率,可以把散热器20做得更小即可达到与传统散热器20相当的散热效果,还有利于解决非金属老化或烤化、乘驾舒适性差、扬尘等问题,从而可不用对线束进行防老化、防烤化或耐高温处理,也可不用地板加隔热垫防止地板过热影响驾乘舒适,同时,这种设计无需对现有结构进行大幅修改,且导风板40结构小、材料要求不高、装配方便、易于实现,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解决了机舱复杂的流场问题,为企业降低成本同时提升产品性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风扇30的外围安装有护风罩60,所述护风罩60是散热器20与风扇30的过渡零部件,其装配于散热器20的壳体上,并套在风扇30周围,起到半密闭和引导气流从散热器20流向风扇30的作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导风板40安装于所述护风罩60的外边缘,更进一步地,所述导风板40安装于所述护风罩60的上方,所述导风板40用于将所述风扇30吹出的风导向所述车架10的后端的上方,发动机50位于所述风扇30的后端,所述导风板40将所述风扇30吹出的风导向所述发动机50。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40也可安装于发动机50或车架10上,只要能起到将风扇30吹出的风导向发动机50的方向即可。

具体地,所述导风板40呈向所述车架10的后端扩张的弧形结构,这种结构可以使所述风扇30吹出的风更好地向车架10的后端流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根据机舱热源分布,在导风板40内设置隔板或将导风板40设置成不规则的弧形结构,以便于将风扇30的出风按需分配到车架10的后端的相应区域。

更具体地,所述车架10上还安装有水箱70,所述水箱70与所述散热器20连通,用于提供冷媒。具体地,所述散热器20采用中冷器,所述中冷器与增压器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车辆机舱的导风结构,导风板40安装于风扇30的出风端与发动机50之间,导风板40将风扇30吹出的风导向车架10的后端,能有效疏导风扇30出风,避免热风回流或吹向地面,确保散热器20周边的空气正常从进气口向车架10后端流通,提高散热器20的散热效率,可以把散热器20做得更小即可达到与传统散热器20相当的散热效果,还有利于解决非金属老化或烤化、乘驾舒适性差、扬尘等问题,从而可不用对线束进行防老化、防烤化或耐高温处理,也可不用地板加隔热垫防止地板过热影响驾乘舒适,同时,这种设计无需对现有结构进行大幅修改,且导风板40结构小、材料要求不高、装配方便、易于实现,以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解决了机舱复杂的流场问题,为企业降低成本同时提升产品性能,因此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均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