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的汽车保护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48685发布日期:2020-10-17 02:21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伸缩的汽车保护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伸缩的汽车保护罩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保护罩中用来停放车辆,可以有效防止车辆因为风吹雨淋而损耗。目前的汽车保护罩有采用护套的,也有采用车库形式的,但是护套不能给出一个便于维护汽车的空间,也不能防止汽车被擦碰,车库则比较少,笨重,建设成本高,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伸缩的汽车保护罩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伸缩的汽车保护罩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中间罩,所述中间罩主体包括第一上板和前后两侧的第一壁板;固定侧罩,所述固定侧罩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罩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侧罩包括第二上板和前后两侧的第二壁板,所述第二壁板为上大下小的三角形且小的一端朝下,所述固定侧罩和中间罩形成半开的第一空间;移动侧罩,所述移动侧罩包括第三上板和前后两侧的第三壁板,所述第三壁板为上大下小的三角形且小的一端朝下,所述第三壁板的底部铰接在所述第二壁板的底部;

其中,每侧所述固定侧罩内铰接有若干层所述移动侧罩,外层的所述移动护罩规格大于内层的移动护罩,每侧所述移动护罩自外向内能够向左右两侧转过预定角度将所述第一空间扩展至第二空间。

优选地,位于外层的所述移动侧罩的所述第三壁板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相邻的位于内层的所述移动侧罩的所述第三壁板的外壁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能够沿着所述凹槽滑动。

优选地,所述凹槽为圆弧形,所述滑块为与所述凹槽反向的凸槽结构。

优选地,对于内壁上设置有凹槽同时外壁上设置有滑块的所述第三壁板,所述凹槽在所述外壁上的投影与所述滑块的距离大于100mm。

优选地,所述凹槽在所述外壁上的投影与所述滑块等距间隔均匀分布在所述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中间罩和/或固定侧罩和/或移动侧罩包括透光部分。

优选地,所述中间罩和固定侧罩均包括透光部分,且该部分的板面磨砂。

优选地,以所述固定侧罩和移动侧罩的铰接点为圆心,所述固定侧罩和移动侧罩的底端具有相同大小的角度。

优选地,所有所述移动侧罩和固定侧罩的角度相加为90°。

优选地,所述移动侧罩的数量为3个。

优选地,所述固定侧罩和最外层移动侧罩之间、相邻的两层所述移动侧罩之间均设置有阶梯干涉机构,所述阶梯干涉机构包括位于外层且远离所述中间罩的上延伸条和位于内层且靠近所述中间罩的下延伸条。

优选地,所述上延伸条包括下延段和内延段,所述下延段上设置有槽口,所述下延伸条包括上延段和外延段,当内层的所述移动侧罩转动至与外层的所述移动侧罩或者固定侧罩将要分离时,所述外延段卡设进所述槽口中。

优选地,所述上延段、下延段、外延段为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内延段上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顶撑,当所述外延段卡设进所述槽口中,所述顶撑变形抵靠在所述外延段的下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壁板上设置有用来铰接所述第三壁板的圆柱。

优选地,所述第三壁板的底端开设有通孔并套设在所述圆柱上,所述圆柱靠内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挡块。

优选地,所有所述移动侧罩中第三壁板与所述第二壁板铰接的两端中至少一端设置有齿结构,所述系统包括:与所述齿结构相匹配的齿轮,所述齿轮与驱动结构连接。

优选地,以所述固定侧罩和移动侧罩的铰接点为圆心,所述固定侧罩和移动侧罩具有相同大小的角度。

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三壁板的齿结构均由同一个齿轮或者多个相同规格的齿轮驱动。

优选地,最外层的所述第三壁板的齿结构的密度为α,则每向内一层的所述第三壁板的齿结构的密度增加α。

优选地,所述系统包括:移动轮,所述移动轮设置在所述中间罩和/或固定侧罩之下;轨道,所述轨道能够供所述移动轮组滑动,所述轨道铺设在地面上。

优选地,所述轨道为模块化结构。

优选地,所述地面上设置有埋入槽,使得轨道埋入后所述轨道表面和地面平齐。

优选地,所述轨道底部开设有两条轮槽,所述移动轮上对称设置有两圈凸出的外环,所述外环与所述轮槽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移动轮上前后两端设置有球状凸起,所述轨道前后两侧设置有截面为半球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与所述球状凸起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轨道中还包括竖直的进出道,用来供所述移动轮进入或者移出。

优选地,所述轨道垂直于建筑外墙铺设,所述轨道的一端沿伸至所述建筑外墙下侧。

优选地,所述建筑外墙上垂直设置有两块组合板,所述组合板具有倾斜的外沿,用来与所述固定侧罩的一侧第二壁板的斜外沿相拼合,当所述固定侧罩移动至近所述建筑外墙时,所述固定侧罩的第二壁板能够与所述组合板共同形成长方形壁板。

优选地,所述斜外沿的外侧设置有斜挡板,用来卡设所述第二壁板的斜外沿。

优选地,所述第二壁板和所述组合板的拼接边沿设置有卡槽结构,即一侧采用凹入槽,另一侧采用凸出槽,配合拼接。

优选地,所述组合板通过铰链安装在所述建筑外墙上。

优选地,所述中间罩采用多个左右方向上的拼接单元构成。

另一方案中,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三壁板的齿结构均具有相同的密度。

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三壁板的齿结构由一齿轮驱动,且该齿轮由单独的驱动结构驱动。

优选地,所述系统包括:到位开关,所述到位开关用来侦知所述第三壁板是否到位,所述到位开关与所述驱动结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到位开关包括:用来侦知最外层的第三壁板是否到达设计的预定角度的第一子开关;用来侦知内层的第三壁板和与其相邻的外层第三壁板的错开角度是否达到最大角度的第二子开关。

优选地,所述固定侧罩和最外层移动侧罩之间、相邻的两层所述移动侧罩之间均设置有阶梯干涉机构,所述阶梯干涉机构包括位于外层且远离所述中间罩的上延伸条和位于内层且靠近所述中间罩的下延伸条。

优选地,所述上延伸条包括下延段和内延段,所述下延段上设置有槽口,所述下延伸条包括上延段和外延段,当内层的所述移动侧罩转动至与外层的所述移动侧罩或者固定侧罩将要分离时,所述外延段卡设进所述槽口中。

优选地,所述上延段、下延段、外延段为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内延段上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顶撑,当所述外延段卡设进所述槽口中,所述顶撑变形抵靠在所述外延段的下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子开关设置在所述下延段上朝向所述顶撑,当所述顶撑变形导向所述第二子开关时,所述第二子开关触发一停止信号并发送给与其连接的驱动结构。

优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电机和传动机构,所述电机竖向安置在第一壁板上,所述传动机构将所述电机转轴和所述齿轮驱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系统包括:驱动外箱,所述驱动外箱将所述齿结构、齿轮和驱动结构包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主体遮蔽系统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主体遮蔽系统的另一视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移动侧罩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移动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主体遮蔽系统装中安装驱动结构的三维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阶梯干涉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中第三壁板上凹槽投影和滑块的分布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中系统靠着建筑外墙形成阳光房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中错开角度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中系统靠着建筑入口且移动侧罩放下一定角度形成建筑入口处通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中系统在远离建筑墙体构成独立半开放空间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图13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中轨道的截面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中拼接单元的侧向视角拼接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中统在远离建筑墙体构成独立封闭空间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文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玄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伸缩的汽车保护罩系统,系统包括:中间罩1,中间罩1主体包括第一上板11和前后两侧的第一壁板12;固定侧罩2,固定侧罩2对称设置在中间罩1的左右两侧,固定侧罩2包括第二上板21和前后两侧的第二壁板22,第二壁板22为上大下小的三角形且小的一端朝下,固定侧罩2和中间罩1形成半开的第一空间;移动侧罩3,移动侧罩3包括第三上板31和前后两侧的第三壁板32,第三壁板32为上大下小的三角形且小的一端朝下,第三壁板32的底部铰接在第二壁板22的底部;其中,每侧固定侧罩2内铰接有若干层移动侧罩3,外层的移动护罩规格大于内层的移动护罩,每侧移动护罩自外向内能够向左右两侧转过预定角度将第一空间扩展至第二空间。第二空间大于第一空间,以第一空间的姿态存在,节省空间,在需要更大的遮蔽空间时,则切换系统至第二空间的姿态。第二空间姿态下的系统可以用作车库、休息用的场所、堆放物品的场所等。

位于外层的移动侧罩3的第三壁板32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321,相邻的位于内层的移动侧罩3的第三壁板32的外壁上设置有滑块322,滑块322能够沿着凹槽321滑动。该结构提升移动侧罩移动时的稳定性。

凹槽321为圆弧形,滑块322为与凹槽321反向的凸槽结构。该结构进一步地提升移动侧罩移动时的稳定性。

对于内壁上设置有凹槽321同时外壁上设置有滑块322的第三壁板32,凹槽321在外壁上的投影323与滑块322的距离大于100mm,从而保证薄型壁板的强度不会因为凹槽而下降。

凹槽321在外壁上的投影323与滑块322等距间隔均匀分布在外壁上,如此,壁板强度和结构的稳定性都比较好。

中间罩1和/或固定侧罩2和/或移动侧罩3包括透光部分4,透光部分既能在顶部也能在侧壁,对于需要阳光入射的场所,比如阳光房,等是必要的,透光部分既能通过割除主体为不透明板部分从而透明板,也能通过直接采用主体为透明板的结构来实现,比如玻璃和塑料。

中间罩1和固定侧罩2均包括透光部分4,且该部分的板面磨砂,避免阳光直射,增添隐私功能。

以固定侧罩2和移动侧罩3的铰接点为圆心,固定侧罩2和移动侧罩3的底端具有相同大小的角度。

所有移动侧罩3和固定侧罩2的角度相加为90°。

移动侧罩3的数量为3个。

固定侧罩2和最外层移动侧罩3之间、相邻的两层移动侧罩3之间均设置有阶梯干涉机构5,阶梯干涉机构5包括位于外层且远离中间罩1的上延伸条51和位于内层且靠近中间罩1的下延伸条52。

上延伸条51包括下延段511和内延段512,下延段511上设置有槽口5111,下延伸条52包括上延段521和外延段522,当内层的移动侧罩3转动至与外层的移动侧罩3或者固定侧罩2将要分离时,外延段522卡设进槽口5111中,有效实现封闭空间,阻隔外部风雨天气,且增加了移动壁板打开时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上延段521、下延段511、外延段522为刚性材料制成,内延段512上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顶撑513,当外延段522卡设进槽口5111中,顶撑513变形抵靠在外延段522的下侧壁上,进一步增加封闭性能和结构稳定性。

第二壁板22上设置有用来铰接第三壁板32的圆柱221。

第三壁板32的底端开设有通孔并套设在圆柱221上,圆柱221靠内的一端设置有环形挡块2211,防止第三壁板脱出圆柱221。

所有移动侧罩3中第三壁板32与第二壁板22铰接的两端321中至少一端设置有齿结构3211,系统包括:与齿结构3211相匹配的齿轮6,齿轮6与驱动结构连接。

以固定侧罩2和移动侧罩3的铰接点为圆心,固定侧罩2和移动侧罩3具有相同大小的角度。

多个第三壁板32的齿结构3211均由同一个齿轮6或者多个相同规格的齿轮6驱动。

最外层的第三壁板32的齿结构3211的密度为α,则每向内一层的第三壁板32的齿结构3211的密度增加α,实现多层移动壁板同时打开,且保证不会出现外层壁板尚未打开内层壁板打开却遭到外层壁板的物理干涉。

系统包括:移动轮100,移动轮100设置在中间罩1和/或固定侧罩2之下;轨道101,轨道101能够供移动轮100组滑动,轨道101铺设在地面102上。

轨道101为模块化结构,易于维护和安装。

地面102上设置有埋入槽1021,使得轨道101埋入后轨道101表面和地面102平齐,非常便于系统的安装和移动。

轨道101底部开设有两条轮槽1011,移动轮100上对称设置有两圈凸出的外环1001,外环1001与轮槽1011相配合,增加移动轮的方向稳定性。

移动轮100上前后两端321设置有球状凸起1002,轨道101前后两侧设置有截面为半球的轨道101槽,轨道101槽与球状凸起1002相配合,从更多方向限定的移动轮到稳定性,同时给予跟多自调整能力,使得移动轮不容易卡滞在轨道中。

轨道101中还包括竖直的进出道1013,用来供移动轮100进入或者移出。

轨道101垂直于建筑外墙103铺设,轨道101的一端沿伸至建筑外墙103下侧。

建筑外墙103上垂直设置有两块组合板104,组合板104具有倾斜的外沿,用来与固定侧罩2的一侧第二壁板22的斜外沿222相拼合,当固定侧罩2移动至近建筑外墙103时,固定侧罩2的第二壁板22能够与组合板104共同形成长方形壁板。

斜外沿222的外侧设置有斜挡板1041,用来卡设第二壁板22的斜外沿222。

第二壁板22和组合板104的拼接边沿设置有卡槽结构,即一侧采用凹入槽,另一侧采用凸出槽,配合拼接。

组合板104通过铰链105安装在建筑外墙103上。通过配合组合板,可以形成依附于建筑腔体的室结构,如依托与窗户,则类似于窗户的上挡沿,如依托于建筑门户,则类似于入口通道、阳光房,或者直接依托与墙壁,作为建筑外子结构使用。

中间罩1采用多个左右方向上的拼接单元13构成。拼接结构,使得中间罩能够在长度上有所调整,从而调节整个系统的规格,以适应不同的腔室空间要求,比如不同长度的汽车车型等。

另一实施中,多个第三壁板32的齿结构3211均具有相同的密度。

每个第三壁板32的齿结构3211由一齿轮6驱动,且该齿轮6由单独的驱动结构驱动,单独的驱动结构自行决定移动壁板的打开方式,可以实现更多可控的打开方式,多个驱动结构可以连接一单片机,以确定具体的打开程序,比如可以编辑一套程序,启动后仅仅打开最外层的移动壁板,不同的程序对应不同的场景应用要求,从而丰富本系统的功能,更好地服务使用者。

系统包括:到位开关,到位开关用来侦知第三壁板32是否到位,到位开关与驱动结构连接。

到位开关包括:用来侦知最外层的第三壁板32是否到达设计的预定角度的第一子开关;用来侦知内层的第三壁板32和与其相邻的外层第三壁板32的错开角度7是否达到最大角度的第二子开关8。

固定侧罩2和最外层移动侧罩3之间、相邻的两层移动侧罩3之间均设置有阶梯干涉机构5,阶梯干涉机构5包括位于外层且远离中间罩1的上延伸条51和位于内层且靠近中间罩1的下延伸条52。

上延伸条51包括下延段511和内延段512,下延段511上设置有槽口5111,下延伸条52包括上延段521和外延段522,当内层的移动侧罩3转动至与外层的移动侧罩3或者固定侧罩2将要分离时,外延段522卡设进槽口5111中。

上延段521、下延段511、外延段522为刚性材料制成,内延段512上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顶撑513,当外延段522卡设进槽口5111中,顶撑513变形抵靠在外延段522的下侧壁上。

第二子开关8设置在下延段511上朝向顶撑513,当顶撑513变形导向第二子开关8时,第二子开关8触发一停止信号并发送给与其连接的驱动结构,第二子开关8为一接近开关。

驱动结构包括电机91和传动机构92,电机91竖向安置在第一壁板12上,传动机构92将电机91转轴和齿轮6驱动连接。竖直安装的驱动结构,节省系统内的横向空间,给使用者更大的使用便利。

系统包括:驱动外箱,驱动外箱将齿结构3211、齿轮6和驱动结构包覆。驱动外箱隔绝了驱动结构,防止两侧的物质交换,提高使用安全性,防止使用者为驱动结构伤害,也防止外部物体比如杂物、水体等影响驱动结构的正常运转。

尽管上述实施例已对本发明作出具体描述,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应该理解为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基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进行修改或改进,这些修改和改进都在本发明的精神以及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