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0301发布日期:2021-02-26 14:5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


背景技术:

[0002]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目前为了降低因驾驶人员因操作疏忽对充电桩带来破坏以及保护自己的爱车,现有技术中的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得以进行应用。
[0003]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有一定的弊端,例如虽然在车辆即将撞向充电桩前进行声乐报警,但依旧存有较大的因刹车不及时或是操作失误撞向充电桩几率,对充电桩和车辆的保护强度较为一般,实用性能有待加强。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虽然在车辆即将撞向充电桩前进行声乐报警,但依旧存有较大的因刹车不及时或是操作失误撞向充电桩几率,对充电桩和车辆的保护强度较为一般,实用性能有待加强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下方设有基板,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前侧设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方条板、支板、圆辊和橡胶筒;两个所述方条板分别位于基板的前表面左右两侧,所述方条板贯穿基板的一部分,所述方条板的外壁与基板的接触面间隙配合,所述方条板的上表面前侧端部设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底端与方条板的上表面固定相连,两个所述支板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两个圆辊,所述圆辊与支板的接触面固定相连,所述圆辊的外壁套接有橡胶筒,所述橡胶筒的内壁与圆辊的外壁固定相连。
[0006]
优选的,所述橡胶筒的内部呈环形等距开设有通槽。
[0007]
优选的,所述基板的内部设有防撞机构;所述防撞机构包括齿环、圆杆、加速齿轮箱、丝杆、方块和通槽;所述齿环位于方条板的下表面,所述齿环的外壁与方条板的下表面啮合相连,所述齿环的内壁中心设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与齿环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圆杆通过滚珠轴承与基板转动相连,所述圆杆的内侧端部固接有加速齿轮箱,所述加速齿轮箱的底端与基板的内部底端固定相连,所述加速齿轮箱的另一侧固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套接有方块,所述方块的内壁与丝杆的外壁螺纹相连,所述方块通过通槽贯穿基板,所述方块的前后两面与通槽的接触面间隙配合,所述方块的顶端与充电桩本体的下表面固定相连。
[0008]
优选的,所述齿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板,所述支板通过滚珠轴承与圆杆转动相
连,所述支板的底端与基板的内部底端固定相连。
[0009]
优选的,所述方块的外壁设有增稳机构;所述增稳机构包括方环、条型板、滑槽和滑块;所述方环套接在方块的外壁,所述方环的内壁与方块的外壁固定相连,所述方环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条型板,所述条型板的上表面与基板的内部顶端固定相连,所述条型板的内侧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方环的外壁固定相连。
[0010]
优选的,所述方条板的内侧端部设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方杆、垫片和压簧;所述方杆位于方条板的内侧端部,所述方杆的一部分插入方条板内部,所述方杆的右侧端部与基板的内壁右侧固定相连,所述方杆的外壁与方条板的内壁间隙配合,两个所述垫片分别位于方条板的前后两面右侧端部,所述垫片的内侧表面与方条板的接触面固定相连,所述垫片的右表面固接有压簧,所述压簧的另一端与基板的内壁固定相连。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该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通过充电桩本体、基板和防护机构之间的配合,当待充电车辆靠向充电桩本体过程中,车辆即将撞向充电桩本体时,充电桩本体前侧的红外测距会对距离进行检测对充电桩本体内部控制模块放出指令信号,这时充电桩本体内部的报警器会发出声响对驾驶人员进行提醒,期间若是因驾驶人员刹车不及时或是操作失误撞向充电桩本体时,车辆首先会与圆辊外壁的橡胶筒外壁相抵紧撞击,能够提升对充电桩本体和车辆之间的保护强度,实用性能得以提升。
[0012]
该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通过充电桩本体、基板、防护机构和防撞机构之间的配合,当橡胶筒受到车辆作用力向充电桩本体方向移动过程中,方条板会向基板的内部进行移动,因方条板与齿环的啮合连接关系,可以使圆杆和丝杆同时进行转动,因丝杆与方块的螺纹连接关系以及通槽对方块的限位,可以使方块和充电桩本体向右侧进行滑动,以避免因刹车不及时或是操作失误与充电桩本体相撞击情况发生。
[0013]
该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通过基板、方块和增稳机构之间的配合,方块在基板内部进行移动时,滑块能够在滑槽的内部进行滑动,滑槽能够对滑块起到滑动限位的作用,能够增强方块滑动时的稳定性。
[0014]
该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通过基板、防护机构和复位机构之间的配合,当车辆与橡胶筒相分离时过程中,压簧会进行回弹,能够便于橡胶筒的复位,便于防护机构的下次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1的右视局部剖视图;图4为图2方条板、丝杆和方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方条板、齿环和垫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基板、方块和增稳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1、充电桩本体,2、基板,3、防护机构,301、方条板,302、支板,303、圆辊,304、橡胶筒,4、防撞机构,401、齿环,402、圆杆,403、加速齿轮箱,404、丝杆,405、方块,406、通槽,5、增稳机构,501、方环,502、条型板,503、滑槽,504、滑块,6、复位机构,601、方杆,602、垫片,603、压簧,7、通槽,8、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8]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实施例1一种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包括充电桩本体1,充电桩本体1的前表面设有红外测距探测装置,能够检测充电桩本体1与车辆之间的距离关系,当之间距离小于安全距离后,充电桩本体1内侧的报警器会发出警报,上述流程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人员完全可以实现,充电桩本体1的下方设有基板2,充电桩本体1的前侧设有防护机构3,防护机构3包括方条板301、支板302、圆辊303和橡胶筒304,两个方条板301分别位于基板2的前表面左右两侧,方条板301贯穿基板2的一部分,方条板301的外壁与基板2的接触面间隙配合,方条板301的上表面前侧端部设有支板302,支板302的底端与方条板301的上表面固定相连,两个支板302之间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两个圆辊303,圆辊303与支板302的接触面固定相连,圆辊303的外壁套接有橡胶筒304,橡胶筒304为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橡胶筒304的内壁与圆辊303的外壁固定相连,橡胶筒304的内部呈环形等距开设有通槽7可增强橡胶筒304的韧性。
[0019]
实施例2作为一种可选情况,参见图2-6,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基板2的内部设有防撞机构4,防撞机构4包括齿环401、圆杆402、加速齿轮箱403、丝杆404、方块405和通槽406,齿环401位于方条板301的下表面,齿环401的外壁与方条板301的下表面啮合相连,齿环401的内壁中心设有圆杆402,圆杆402的外壁与齿环401的内壁固定相连,圆杆402通过滚珠轴承与基板2转动相连,圆杆402的内侧端部固接有加速齿轮箱403,加速齿轮箱403的底端与基板2的内部底端固定相连,加速齿轮箱403的另一侧固接有丝杆404,丝杆404的外壁套接有方块405,方块405的内壁与丝杆404的外壁螺纹相连,方块405通过通槽406贯穿基板2,方块405的前后两面与通槽406的接触面间隙配合,方块405的顶端与充电桩本体1的下表面固定相连,齿环40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板8,支板8通过滚珠轴承与圆杆402转动相连,支板8的底端与基板2的内部底端固定相连,支板8可增强圆杆402的稳定性;该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与其他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选择性的组合使用。
[0020]
实施例3作为一种可选情况,参见图2-6,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方块405的外壁设有增稳机构5,增稳机构5包括方环501、条型板502、滑槽503和滑块504,方环501套接在方块405的外壁,方环501的内壁与方块405的外壁固定相连,方环50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条型板
502,条型板502的上表面与基板2的内部顶端固定相连,条型板502的内侧表面开设有滑槽503,滑槽503的内部滑动卡接有滑块504,滑块504与方环501的外壁固定相连,能够增强方块405移动时的稳定性;该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与其他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选择性的组合使用。
[0021]
实施例4作为一种可选情况,参见图3-5,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方条板301的内侧端部设有复位机构6,复位机构6包括方杆601、垫片602和压簧603,方杆601位于方条板301的内侧端部,方杆601的一部分插入方条板301内部,方杆601的右侧端部与基板2的内壁右侧固定相连,方杆601的外壁与方条板301的内壁间隙配合,两个垫片602分别位于方条板301的前后两面右侧端部,垫片602的内侧表面与方条板301的接触面固定相连,垫片602的右表面固接有压簧603,压簧603的系数足够大,可满足方条板301的复位,压簧603的另一端与基板2的内壁固定相连;该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与其他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选择性的组合使用。
[0022]
实施例5当基于红外测距探测技术的充电桩,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待充电车辆靠向充电桩本体1过程中,车辆即将撞向充电桩本体1时,充电桩本体1前侧的红外测距会对距离进行检测对充电桩本体1内部控制模块放出指令信号,这时充电桩本体1内部的报警器会发出声响对驾驶人员进行提醒,期间若是因驾驶人员刹车不及时或是操作失误撞向充电桩本体1时,车辆首先会与圆辊303外壁的橡胶筒304外壁相抵紧撞击,对橡胶筒304产生向基板2方向的作用力,通过支板302的传动,方条板301会向基板2的内部进行移动,因方条板301与齿环401的啮合连接关系,可以使圆杆402和丝杆404同时进行转动,因丝杆404与方块405的螺纹连接关系以及通槽406对方块405的限位,可以使方块405和充电桩本体1向右侧进行滑动,以避免因刹车不及时或是操作失误与充电桩本体1相撞击情况发生,能够提升对充电桩本体1和车辆之间的保护强度,实用性能得以提升,利于推广使用。
[0023]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
”ꢀ

ꢀ“
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4]
在本发明中,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
ꢀ“
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