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89726发布日期:2021-02-20 13:0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生活中的一些大型车辆,尤其是货车,其体积庞大,驾驶室位置高,在行驶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视野盲区,特别是大型车辆的正前方和车辆右侧区域,盲区内的非机动车、行人无法观察到,极易发生事故,而且大型车辆在转弯时由于存在内轮差和视野盲区,特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04]
鉴于上述现有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存在的大型车辆存在视野盲区,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0005]
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根据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实时数据,监测车辆盲区内的物体,若盲区存在危险,提醒驾驶员,以便驾驶员做出更好的判断和合理的操作,从而降低事故或伤害的风险,当且仅当提醒无效、事故无法避免时采取制动措施,减轻事故伤害。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包括,
[0007]
主控制器;
[0008]
探测雷达,用于接收配置数据,根据预定角度探测车辆盲区内预定距离的物体;
[0009]
车速传感器,用于获取车辆行驶速度;
[0010]
报警器,用于发出警报信息;以及,
[0011]
控制器,与刹车踏板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刹车踏板运动;
[0012]
其中,所述探测雷达、所述车速传感器、所述报警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相连;
[0013]
其中,所述探测雷达包括第一雷达和第二雷达,所述第一雷达通过安装组件安装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右侧,所述第二雷达通过所述安装组件安装于所述车辆右前轮处。
[0014]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组件包括锁定件和操作件,所述锁定件和所述操作件均套接于所述探测雷达的外侧;
[0015]
其中,所述锁定件上设有若干位于所述探测雷达的外侧的弹性臂,所述操作件套接于所述弹性臂的外侧并能够向内挤压所述弹性臂;
[0016]
其中,所述操作件与所述锁定件之间通过限定组件相互固定。
[0017]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锁定
件包括相互固定的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内,所述弹性臂与所述第二筒体固定连接;
[0018]
其中,所述操作件大体呈空心柱状,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之间留有能够容纳所述操作件的容纳腔,所述操作件通过所述限定组件与所述第一筒体连接。
[0019]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限定组件包括位于所述操作件上的卡块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筒体内的限定槽,所述卡块与所述限定槽嵌入连接;
[0020]
其中,所述容纳腔内还设有止挡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止挡件接触时,所述卡块嵌入所述限定槽。
[0021]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筒体内设有沿轴向排列的多个所述限定槽,所述容纳腔内还设有套接于所述第二筒体外侧的弹簧,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止挡件与所述第一筒体的端盖之间;
[0022]
其中,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端盖相互固定。
[0023]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筒体内设有沿轴向排列的多个斜齿,相邻两个所述斜齿之间形成所述限定槽;
[0024]
其中,所述卡块呈与所述斜齿相配合的楔形,所述卡块的楔形斜面朝向所述止挡件。
[0025]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操作件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滑腔,所述卡块与所述滑腔滑动连接,所述卡块与所述滑腔底部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0026]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块沿所述操作件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斜齿与所述卡块相对应的均匀分布。
[0027]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筒体上还设有导向槽,所述操作件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配合的导向块。
[0028]
作为本发明所述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操作件内设有能够容纳所述弹性臂的内腔,所述内腔内设有倾斜的挤压面;
[0029]
其中,所述弹性臂与所述挤压面相配合的倾斜设置。
[0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车速传感器采集车辆自身的信息,如行驶速度等;通过探测雷达扫描检测并分析车辆盲区内障碍物;根据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实时数据,监测车辆盲区内的电单车、自行车、行人,一旦这个区域有危险,报警器发出报警声响,提醒驾驶员盲区危险,以便驾驶员做出更好的判断和合理的操作,从而降低事故或伤害的风险;当且仅当提醒无效、事故无法避免时采取制动措施,通过控制器控制刹车踏板运动实现制动,减轻事故伤害。
附图说明
[003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32]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连接框图;
[0033]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雷达和第二雷达在车辆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0034]
图3为本发明安装组件与探测雷达安装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
图4为本发明安装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6]
图5为图4的爆炸图;
[0037]
图6为本发明锁定件内的半剖示意图;
[0038]
图7为本发明第一筒体内的半剖示意图;
[0039]
图8为本发明操作件内的半剖示意图;
[0040]
图9为本发明第二筒体与止挡件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0为图9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43]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44]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45]
再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46]
实施例1
[0047]
参照图1、图2,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大型车辆的辅助刹车系统,辅助刹车系统100包括主控制器101、探测雷达102、车速传感器103、报警器104和控制器105,探测雷达102、车速传感器103、报警器104、控制器105分别与主控制器101相连;
[0048]
由于大型车辆的盲区主要集中于车辆右侧,因此,本发明的探测雷达102包括第一雷达102a和第二雷达102b,第一雷达102a通过安装组件300安装于车辆200前保险杠右侧,第二雷达102b通过安装组件300安装于车辆200右前轮处。
[0049]
其中,探测雷达102用于接收配置数据,根据预定角度探测车辆200盲区内预定距离的物体;车速传感器103用于获取车辆200行驶速度;报警器104用于发出警报信息;控制器105与刹车踏板相连,用于控制刹车踏板运动,控制器105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手段,如专利(公开号cn209492449u,公开日2019.10.15)中所公开的执行器,执行器通过拉绳连接刹车踏板,通过拉绳拉动制动踏板下移,代替驾驶员踩踏制动踏板,起到制动的目的。
[0050]
需要说明的是,主控制器101采用的是mcu,型号为stm32f103,主要用于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并对判断结果进行输出;探测雷达102采用的是超声波雷达,型号为td6900,用于监测盲区是否有物体进入,以及物体移动的速度,该物体包括电单车、自行车、行人等;车速传感器103包括can通信模块和三轴传感器,can通信模块连接车辆200的can总线,采用can
和io通信,采集车辆200的自身数据,如行驶速度、车辆200转向灯的信号、刹车信号、档位信号等;三轴传感器,型号为haam-313b,用于计算车辆200的姿态,如速度,行驶幅度等;通过can通信以及三轴传感器计算共同获得车辆200的速度,速度的获取结果更加准确;报警器104采用的是蜂鸣器,用于发出报警声响,当检测到危险或者系统出现异常时通过蜂鸣器进行提示。
[0051]
本发明通过车速传感器103采集车辆200自身的信息,如行驶速度等;通过探测雷达102扫描检测并分析车辆200盲区内障碍物;根据车辆200行驶过程中的实时数据,监测车辆200盲区内的电单车、自行车、行人,一旦这个区域有危险,报警器104发出报警声响,提醒驾驶员盲区危险,以便驾驶员做出更好的判断和合理的操作,从而降低事故或伤害的风险;当且仅当提醒无效、事故无法避免时采取制动措施,通过控制器105控制刹车踏板运动实现制动,减轻事故伤害。
[0052]
实施例2
[0053]
参照图3至图5,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个实施例的是:本实施例采用的探测雷达102为柱状的超声波雷达,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探测雷达102的直径可能会有区别,导致探测雷达102的安装需要专用的安装座,不同尺寸的探测雷达102就需要不同尺寸的安装座与其对应,导致安装不便;因此,本实施例的安装组件300包括锁定件301和操作件302,锁定件301和操作件302均套接于探测雷达102的外侧,其中,锁定件301内设有安装腔n4,供探测雷达102的圆柱段插入;其中,锁定件301上设有若干位于探测雷达102的外侧的弹性臂301a,操作件302套接于弹性臂301a的外侧并能够向内挤压弹性臂301a,通过挤压弹性臂301a以缩小安装腔n4的内径,从而达到紧固安装腔n4内探测雷达102的目的,安装腔n4的初始内径较市售探测雷达102外径大即可,本实施例能够适应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尺寸的探测雷达102的安装,提高了适用范围;
[0054]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件302与锁定件301之间通过限定组件303相互固定,操作件302通过弹性臂301a紧固探测雷达102后,再通过限定组件303与锁定件301固定,即可保持探测雷达102的固定状态,最后将整体安装于车辆200上即可。
[0055]
实施例3
[0056]
参照图5至图8,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锁定件301包括相互固定的第一筒体301b和第二筒体301c,本实施例的第一筒体301b和第二筒体301c均呈空心柱状,第二筒体301c位于第一筒体301b内,弹性臂301a与第二筒体301c固定连接,第二筒体301c的内腔形成安装腔n4;
[0057]
应说明的是,操作件302内设有能够容纳弹性臂301a的内腔n3,内腔n3一端开口,内腔n3另一端则开有直径小于该开口的通孔,内腔n3内设有倾斜的挤压面s1,挤压面s1在开口向通孔的方向倾斜;其中,弹性臂301a与挤压面s1相配合的倾斜设置,弹性臂301a的固定端固定于第二筒体301c上,弹性臂301a的活动端向安装腔n4内倾斜;
[0058]
其中,操作件302大体呈空心柱状,第一筒体301b与第二筒体301c之间留有能够容纳操作件302的容纳腔n1,安装时,将探测雷达102插入第二筒体301c的安装腔n4内,后将操作件302插入容纳腔n1内,移动操作件302,操作件302内腔n3的挤压面s1接触弹性臂301a外表面,通过斜面配合,继续移动操作件302直至向内挤压弹性臂301a并紧固探测雷达102,实现固定;
[0059]
需要说明的是,操作件302通过限定组件303与第一筒体301b连接,操作件302移动后通过限定组件303固定,即可保持探测雷达102的固定状态。
[0060]
具体的,限定组件303包括位于操作件302上的卡块303a以及位于第一筒体301b内的限定槽303b,卡块303a与限定槽303b嵌入连接,将操作件302上的卡块303a嵌入第一筒体301b的限定槽303b内,即可实现两者的固定;
[0061]
其中,容纳腔n1内还设有止挡件301d,操作件302与止挡件301d接触时,卡块303a嵌入限定槽303b,止挡件301d用于确定操作件302的移动位置,当移动操作件302并向内挤压弹性臂301a的过程中,直至操作件302接触止挡件301d,此时卡块303a嵌入限定槽303b内实现固定。
[0062]
实施例4
[0063]
参照图5至图10,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第一筒体301b内设有沿轴向排列的多个限定槽303b,实施例3中只能在特定位置将操作件302与第一筒体301b固定,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探测雷达102的直径可能会有所区别,特定位置虽然能够保证一部分尺寸范围内的探测雷达102固定,但是适用范围还是有所限制,本实施例在第一筒体301b内设置多个限定槽303b,能够限定操作件302在容纳腔n1内的不同轴向位置,也即能够限定向内挤压弹性臂301a的幅度大小,其中,操作件302在容纳腔n1内的位置越深,向内挤压弹性臂301a的幅度越大,能够固定直径越小的探测雷达102;
[0064]
需要说明的是,容纳腔n1内还设有套接于第二筒体301c外侧的弹簧301f,弹簧301f连接于止挡件301d与第一筒体301b的端盖301b-1之间,第二筒体301c与端盖301b-1相互固定;操作件302插入容纳腔n1内,操作件302先接触止挡件301d,继续移动操作件302推动止挡件301d压缩弹簧301f移动,同时操作件302向内挤压弹性臂301a,直至将操作件302上的卡块303a限定于第一筒体301b内的某一限定槽303b处,卡块303a嵌入限定槽303b内即可实现固定。
[0065]
应说明的是,止挡件301d呈环状,套接于第二筒体301c外侧,为了保证止挡件301d能够直线移动,止挡件301d的环状内壁上均匀分布有滑块301d-1,第二筒体301c的外壁上分布有与滑块301d-1相对应的滑槽301c-1,通过滑块301d-1在滑槽301c-1内的导向移动,能够确保止挡件301d直线移动,同时能够防止止挡件301d周向旋转。
[0066]
实施例5
[0067]
参照图5至图10,该实施例不同于以上实施例的是:第一筒体301b内设有沿轴向排列的斜齿301e,相邻两个斜齿301e之间形成限定槽303b,其中,卡块303a呈与斜齿301e相配合的楔形,卡块303a的楔形斜面朝向止挡件301d,斜齿301e的斜面则朝向卡块303a,也即,卡块303a能够在斜齿301e的作用下向容纳腔n1内移动,但当卡块303a伸入限定槽303b内后,卡块303a则无法向外移动;即操作件302仅能向容纳腔n1内单向移动;
[0068]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斜齿301e的作用,当卡块303a的楔形斜面与斜齿301e的斜面接触后,继续移动操作件302,只有通过挤压止挡件301d,才能实现卡块303a从一个限定槽303b移动至另一个限定槽303b;因此,操作件302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滑腔n2,卡块303a与滑腔n2滑动连接,滑腔n2的深度能够满足卡块303a完全隐藏至滑腔n2内,卡块303a与滑腔n2底部之间连接有弹性件303a-1,弹性件303a-1可以是弹片或者弹簧,卡块303a的楔形斜面与斜齿301e的斜面接触后,继续移动操作件302,向滑腔n2内挤压止挡件301d,当移动至
限定槽303b内时,卡块303a在弹性件303a-1的作用下复位,实现卡块303a嵌入限定槽303b,可以继续向容纳腔n1内移动操作件302,实现卡块303a从一个限定槽303b移动至另一个限定槽303b。
[0069]
为了能够实现操作件302的固定稳定性,卡块303a沿操作件302的周向均匀分布,斜齿301e与卡块303a相对应的均匀分布,通过周向的多个卡块303a实现操作件302的轴向稳定固定。
[0070]
为了防止操作件302在容纳腔n1内周向旋转,第一筒体301b上还设有导向槽301b-1,操作件302上设有与导向槽301b-1相配合的导向块302a,操作件302向容纳腔n1内轴向移动时,通过导向块302a在导向槽301b-1内导向移动,同时,由于导向块302a嵌入导向槽301b-1内,能够防止操作件302在容纳腔n1内周向旋转。
[0071]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0072]
安装时,将探测雷达102插入第二筒体301c的安装腔n4内,后将操作件302插入容纳腔n1内,移动操作件302,操作件302先接触止挡件301d,继续移动操作件302推动止挡件301d压缩弹簧301f移动,操作件302内腔n3的挤压面s1接触弹性臂301a外表面,通过斜面配合,向内挤压弹性臂301a并紧固探测雷达102,实现探测雷达102的固定;
[0073]
操作件302移动过程中,卡块303a的楔形斜面与斜齿301e的斜面接触后,继续移动操作件302,向滑腔n2内挤压止挡件301d,当移动至限定槽303b内时,卡块303a在弹性件303a-1的作用下复位,实现卡块303a嵌入限定槽303b,可以继续向容纳腔n1内移动操作件302,实现卡块303a从一个限定槽303b移动至另一个限定槽303b,在紧固探测雷达102时,卡块303a嵌入限定槽303b内,即可保持探测雷达102的固定状态,最后将整体安装于车辆200上即可。
[0074]
本发明通过车速传感器103采集车辆200自身的信息,如行驶速度等;通过探测雷达102扫描检测并分析车辆200盲区内障碍物;根据车辆200行驶过程中的实时数据,监测车辆200盲区内的电单车、自行车、行人,一旦这个区域有危险,报警器104发出报警声响,提醒驾驶员盲区危险,以便驾驶员做出更好的判断和合理的操作,从而降低事故或伤害的风险;当且仅当提醒无效、事故无法避免时采取制动措施,通过控制器105控制刹车踏板运动实现制动,减轻事故伤害。
[0075]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所述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发明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0076]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于实现本发明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0077]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所述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0078]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