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空调的出风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50044发布日期:2021-05-14 13:0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载空调的出风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车载空调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空调的出风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对自我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的乘车舒适性也被要求的越来越高,而汽车空调作为汽车舒适性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程度上被优化的前景。目前,汽车空调的出风口的出风风向只是单纯的由人手动控制,而且因为车内环境和人体状况在不断变化,乘客往往无法调出最舒适的状态或者需要人为多次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空调的出风控制系统,包括:
4.一数据采集单元,用以采集车载空调的出风模式和设定温度;
5.一数据处理单元,连接所述数据采集单元,用以在所述出风模式包含吹面模式时,计算获取的一呼吸点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
6.一出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和所述车载空调的至少一出风口,用以根据预设的至少一温差临界点对所述差值进行分区,并根据分区结果配置相应的风向调节策略,以控制所述出风口根据所述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7.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还用以采集车内温度以及所述车载空调的出风温度和出风速度;
8.则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
9.一第一存储模块,用以保存一对应关系表,所述对应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至少一出风温度区间,每个所述出风温度区间对应有至少一车内温度区间,每个所述车内温度区间对应有至少一预设出风模式,每个所述预设出风模式对应有至少一出风速度区间,每个所述出风速度区间对应有一所述呼吸点温度;
10.一匹配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存储模块,用以根据所述车内温度、所述出风温度、所述出风模式和所述出风速度于所述对应关系表中的匹配得到对应的所述呼吸点温度。
11.优选的,所述出风控制单元包括:
12.一第二存储模块,用以保存根据所述温差临界点划分的各温度区间以及各所述温度区间预先配置的所述风向调节策略;
13.一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存储模块,用以匹配得到所述差值所在的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所述风向调节策略,以控制所述出风口根据所述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14.优选的,所述出风控制单元还包括一第三存储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以保存对应每个所述温差临界点的一滞环区间;
15.所述滞环区间的下限值由所述温差临界点减去一预设阈值得到,所述滞环区间的上限值由所述温差临界点加上所述预设阈值得到;
16.所述控制模块在当前计算得到的所述差值与上一次计算得到的所述差值处于同一所述滞环区间时,控制所述出风口根据上一次计算得到的所述差值所在的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所述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17.优选的,所述滞环区间的温度覆盖范围小于所述温度区间的温度覆盖范围。
18.优选的,所述风向调节策略为对人吹风策略,或循环扫风策略,或避人吹风策略。
19.优选的,还包括一指令接收单元,连接所述出风控制单元,用以接收外部的一手动风向调节指令并发送至所述出风控制单元;
20.所述出风控制单元在接收到所述手动风向调节指令时,控制所述出风口根据所述手动风向调节指令出风,以及在未接收到所述手动风向调节指令时,控制所述出风口根据所述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2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载手动空调,包括上述的车载空调的出风控制系统。
2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载自动空调,包括上述的车载空调的出风控制系统。
2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载手动空调。
2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载自动空调。
25.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载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包括:
26.步骤s1、采集车载空调的出风模式和设定温度;
27.步骤s2、在所述出风模式包含吹面模式时,计算获取的一呼吸点温度与所述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
28.步骤s3、根据预设的至少一温差临界点对所述差值进行分区,并根据分区结果配置相应的风向调节策略,以控制所述车载空调的至少一出风口根据所述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29.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采集车内温度以及所述车载空调的出风温度和出风速度;
30.则所述步骤s3中包括一呼吸点温度获取过程,包括:
31.提供一第一存储模块,用以保存一对应关系表,所述对应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至少一出风温度区间,每个所述出风温度区间对应有至少一车内温度区间,每个所述车内温度区间对应有至少一预设出风模式,每个所述预设出风模式对应有至少一出风速度区间,每个所述出风速度区间对应有一所述呼吸点温度;
32.所述呼吸点温度获取过程中,根据所述车内温度、所述出风温度、所述出风模式和所述出风速度于所述对应关系表中的匹配得到对应的所述呼吸点温度。
33.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提供一第二存储模块,用以保存根据所述温差临界点划分的各温度区间以及各所述温度区间预先配置的所述风向调节策略;
34.所述步骤s3中,于所述第二存储模块中匹配得到所述差值所在的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所述风向调节策略,以控制所述出风口根据所述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35.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还提供一第三存储模块,用以保存对应每个所述温差临界点的一滞环区间;
36.所述滞环区间的下限值由所述温差临界点减去一预设阈值得到,所述滞环区间的上限值由所述温差临界点加上所述预设阈值得到;
37.所述步骤s3中,在当前计算得到的所述差值与上一次计算得到的所述差值处于同
一所述滞环区间时,控制所述出风口根据上一次计算得到的所述差值所在的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所述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38.优选的,所述滞环区间的温度覆盖范围小于所述温度区间的温度覆盖范围。
39.优选的,所述风向调节策略为对人吹风策略,或循环扫风策略,或避人吹风策略。
40.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提供一指令接收单元,用以接收外部的一手动风向调节指令;
41.所述步骤s3中,在接收到所述手动风向调节指令时,控制所述出风口根据所述手动风向调节指令出风,以及在未接收到所述手动风向调节指令时,控制所述出风口根据所述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42.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43.1)能够在吹风模式包含吹面模式时,自动对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适应性调整,为车内人员提供适宜的驾乘环境,无需使用者反复自行调整,提升使用者的驾乘体验;
44.2)在使用者自行手动进行出风风向调节时,控制出风口根据手动出风风向调节结果出风,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
附图说明
45.图1为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一种车载空调的出风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46.图2为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数据采集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47.图3为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节能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48.图4为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一种车载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申请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申请的主旨,则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属于本申请的范畴。
50.本申请的主旨是在提供车载空调的出风控制系统,能够在吹风模式包含吹面模式时,自动对出风口的出风方向进行适应性调整,为车内人员提供适宜的驾乘环境,无需使用者反复自行调整,提升使用者的驾乘体验,进一步地,在使用者自行手动进行出风风向调节时,控制出风口根据手动出风风向调节结果出风,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以下提供的具体技术手段均为实现本申请主旨的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所举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均可相互组合。并且,不应当以用于说明本申请可行性的实施例来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51.本申请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车载空调的出风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52.一数据采集单元1,用以采集车载空调的出风模式和设定温度;
53.一数据处理单元2,连接数据采集单元1,用以在出风模式包含吹面模式时,计算获取的一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
54.一出风控制单元3,连接数据处理单元和2车载空调的至少一出风口4,用以根据预设的至少一温差临界点对差值进行分区,并根据分区结果配置相应的风向调节策略,以控制出风口4根据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55.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上述数据采集单元1、数据处理单元2和出风控制单元3可以由车载空调的空调控制器实现,其中,车载空调的出风模式可以包括吹面模式、吹脚模式和除霜模式,各出风模式可以组合使用,由于吹面模式为朝向使用者的面部方向吹风,使用者能够直观感知到温度变化,本申请在包含吹面模式的出风模式下进行出风口4的出风风向的适应性调节,为车内人员提供适宜的驾乘环境,提升使用者的驾乘体验。
5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呼吸点温度为驾乘人员头部区域位置的温度值,该温度值与车载空调的出风温度、车内温度、出风模式、出风速度相关,可以基于经验或者实验标定的方式预先给出出风温度、车内温度、出风模式、出风速度与呼吸点温度的对应关系表,进而根据该对应关系表获取呼吸点温度。
5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数据采集单元1还用以采集车内温度以及车载空调的出风温度和出风速度;
58.则数据处理单元2包括:
59.一第一存储模块21,用以保存一对应关系表,对应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至少一出风温度区间,每个出风温度区间对应有至少一车内温度区间,每个车内温度区间对应有至少一预设出风模式,每个预设出风模式对应有至少一出风速度区间,每个出风速度区间对应有一呼吸点温度;
60.一匹配模块22,连接第一存储模块21,用以根据车内温度、出风温度、出风模式和出风速度于对应关系表中的匹配得到对应的呼吸点温度。
61.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上述数据采集单元1可以包括一第一温度传感器11,设置于车内扶手箱所在位置,将该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温度作为车内温度;上述数据采集单元1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第二温度传感器12,设置于出风口,用以检测出风口的出风温度;上述数据采集单元1还可以包括至少一风速传感器13,设置于出风口,用以检测出风口的出风速度。
62.上述匹配模块22可以在获取出风温度后,根据该出风温度于对应关系表中匹配得到该出风温度所属的出风温度区间,随后根据获取的车内温度与上述出风温度区间关联的各车内温度区间进行匹配,得到该车内温度所属的车内温度区间,随后根据获取的出风模式与上述出风温度区间与车内温度区间关联的预设出风模式进行匹配,最后根据获取的出风速度与上述出风温度区间、车内温度区间、预设出风模式关联的各出风速度区间进行匹配,得到该出风风速所属的出风风速区间,进而得到该出风风速区间对应的呼吸点温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匹配过程只是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其匹配的先后顺序。
6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出风控制单元3包括:
64.一第二存储模块31,用以保存根据温差临界点划分的各温度区间以及各温度区间预先配置的风向调节策略;
65.一控制模块32,连接第二存储模块31,用以匹配得到差值所在的温度区间对应的风向调节策略,以控制出风口根据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6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温差临界点可以是两个,可以分别是3℃和10℃,两个温差临界点形成三个温度区间,分别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和第三温度区间,其中,该第一温度区间限定的温差范围为小于3℃,第二温度区间限定的温差范围为不小于3
℃且小于10℃,第三温度区间限定的温差范围为不小于10℃。进一步,预先为第一温度区间配置一第一风向调节策略,为第二温度区间配置一第二风向调节策略,为第三温度区间配置一第三风向调节策略,当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落入第一温度区间时控制出风口4根据第一风向调节策略出风,当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落入第二温度区间时控制出风口4根据第二风向调节策略出风,当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落入第三温度区间时控制出风口4根据第三风向调节策略出风,实现出风风向适应于上述差值进行自动调整。
6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处于温差临界点附近时,可能会出现风向调节策略的跳变,影响用户的驾乘体验,如上述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2℃时,此时由于2℃小于3℃,属于第一温度区间,控制出风口4根据第一风向调节策略出风,若此时由于驾乘人员的短暂的开门或开窗动作,使得上述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变化为4℃时,此时,由于4℃不小于3℃,且4℃小于10℃,属于第二温度区间,应该将第一风向调节策略切换为第二风向调节策略,但由于驾乘人员只是短暂的开门或开窗,短时间内会恢复,即上述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可能很快恢复至第一温度区间,此时还需要将第二风向调节策略切换回第二风向调节策略。
68.为避免出现上述风向调节策略的短时间跳变,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出风控制单元3还包括一第三存储模块33,连接控制模块32,用以保存对应每个温差临界点的一滞环区间;
69.滞环区间的下限值由温差临界点减去一预设阈值得到,滞环区间的上限值由温差临界点加上预设阈值得到;
70.控制模块32在当前计算得到的差值与上一次计算得到的差值处于同一滞环区间时,控制出风口根据上一次计算得到的差值所在的温度区间对应的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7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滞环区间的温度覆盖范围小于温度区间的温度覆盖范围。
7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对于温差临界点为3℃来说,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是1℃,即该温差临界点对应的滞环区间为[2℃,4℃],若当前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2℃,上一次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4℃时,虽然连续两次计算得到的差值处于不同的温度区间,但由于两者属于同一滞环区间,此时仍采用第二风向调节策略;同样地,若当前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4℃,上一次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2℃时,虽然连续两次计算得到的差值处于不同的温度区间,但由于两者属于同一滞环区间,此时仍采用第一风向调节策略。
[0073]
对于温差临界点10℃来说,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是2℃,即该温差临界点对应的滞环区间为[8℃,12℃],若当前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9℃,上一次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11℃时,虽然连续两次计算得到的差值处于不同的温度区间,但由于两者属于同一滞环区间,此时仍采用第三风向调节策略;同样地,若当前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11℃,上一次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9℃时,虽然连续两次计算得到的差值处于不同的温度区间,但由于两者属于同一滞环区间,此时仍采用第二风向调节策略。
[0074]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风向调节策略为对人吹风策略,或循环扫风策略,或避人吹风策略。其中,上述第一风向调节策略为对人吹风策略,第二风向调节策略为循环扫风策
略,第三风向调节策略为避人吹风策略。
[0075]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一指令接收单元5,连接出风控制单元3,用以接收外部的一手动风向调节指令并发送至出风控制单元3;
[0076]
出风控制单元3在接收到手动风向调节指令时,控制出风口4根据手动风向调节指令出风,以及在未接收到手动风向调节指令时,控制出风口4根据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0077]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指令接收单元5可以由车内中控台实现,用户通过车内中控台给出手动风向调节指令,出风控制单元3在接收到该手动风向调节指令后即按照该手动风向调节指令控制出风口4出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0078]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载手动空调,包括上述的车载空调的出风控制系统。
[0079]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载自动空调,包括上述的车载空调的出风控制系统。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车载自动空调可以是分区空调,即是将车内空间划分为不同的温区,每个温区分别对应设有一出风口,各出风口独立控制,则针对每个温区,呼吸点温度为对应温区的驾乘人员头部区域位置的温度值,可以通过本申请的车载空调的出风控制系统分别独立控制各个出风口的风向调节策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针对分区空调,除了可以通过上文中所述的基于经验或者实验标定的方式预先给出出风温度、车内温度、出风模式、出风速度与呼吸点温度的对应关系表,进而根据该对应关系表获取呼吸点温度,还可以在每个座椅的对应于驾乘人员头部区域设置一第三温度传感器,将第三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实时温度作为上述呼吸点温度。
[0080]
进一步地,针对分区空调,由于各个温区的空调可以独立控制,数据采集单元1采集得到的出风模式和设定温度包括各个温区对应的空调的出风模式和设定温度,进而通过上述出风模式能够获取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向。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申请的出风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采集单元1还可以包括多个座椅传感器14,分别对应设置在车辆的每个座椅上,用以检测对应的座椅的占位状态,进而通过座椅的占位状态能够获取该座椅所在的温区为有人温区或无人温区。基于此,本申请的出风控制系统中,出风控制单元3还可以包括节能模块34,用以根据各温区的设定温度、出风方向以及占位状态控制无人温区的出风口选择性关闭。
[0081]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节能模块34可以在无人温区的出风方向与有人温区的出风方向不同时,控制无人温区的出风口关闭,以实现节能;上述节能模块34可以在无人温区的出风方向与有人温区的出风方向相同时,根据有人温区的设定温度和有人温区的呼吸点温度控制无人温区的出风口选择性关闭。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无人温区的出风方向与有人温区的出风方向相同时,节能模块34可以在所有有人温区的设定温度与呼吸点温度之间的差值均在一预设温差范围内时控制无人温区的出风口关闭,以实现节能;换言之,在任意一个有人温区的设定温度与呼吸点温度之间的差值不在上述预设温差范围内时,为保证有人温区的温度稳定性,对无人温区的出风口不进行节能控制。
[0082]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载手动空调。
[0083]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载自动空调。
[0084]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载空调的出风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
[0085]
步骤s1、采集车载空调的出风模式和设定温度;
[0086]
步骤s2、在出风模式包含吹面模式时,计算获取的一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
的差值;
[0087]
步骤s3、根据预设的至少一温差临界点对差值进行分区,并根据分区结果配置相应的风向调节策略,以控制车载空调的至少一出风口根据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0088]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提供一数据采集单元以采集车载空调的出风模式和设定温度,步骤s2中,提供一数据处理单元,以在出风模式包含吹面模式时,计算获取的一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步骤s3中,提供一出风控制单元,通过该出风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至少一温差临界点对差值进行分区,并根据分区结果配置相应的风向调节策略,以控制车载空调的至少出风口根据风向调节策略出风。上述数据采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出风控制单元可以由车载空调的空调控制器实现,其中,车载空调的出风模式可以包括吹面模式、吹脚模式和除霜模式,各出风模式可以组合使用,由于吹面模式为朝向使用者的面部方向吹风,使用者能够直观感知到温度变化,本申请在包含吹面模式的出风模式下进行出风口的出风风向的适应性调节,为车内人员提供适宜的驾乘环境,提升使用者的驾乘体验。
[0089]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呼吸点温度为驾乘人员头部区域位置的温度值,该温度值与车载空调的出风温度、车内温度、出风模式、出风速度相关,可以基于经验或者实验标定的方式预先给出出风温度、车内温度、出风模式、出风速度与呼吸点温度的对应关系表,进而根据该对应关系表获取呼吸点温度。
[0090]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中,还包括采集车内温度以及车载空调的出风温度和出风速度;
[0091]
则步骤s3中包括一呼吸点温度获取过程,包括:
[0092]
提供一第一存储模块,用以保存一对应关系表,对应关系表中包括预设的至少一出风温度区间,每个出风温度区间对应有至少一车内温度区间,每个车内温度区间对应有至少一预设出风模式,每个预设出风模式对应有至少一出风速度区间,每个出风速度区间对应有一呼吸点温度;
[0093]
呼吸点温度获取过程中,根据车内温度、出风温度、出风模式和出风速度于对应关系表中的匹配得到对应的呼吸点温度。
[0094]
具体地,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车内扶手箱所在位置,将该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的温度作为车内温度;提供至少一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出风口,用以检测出风口的出风温度;提供至少一风速传感器,设置于出风口,用以检测出风口的出风速度。在获取出风温度后,根据该出风温度于对应关系表中匹配得到该出风温度所属的出风温度区间,随后根据获取的车内温度与上述出风温度区间关联的各车内温度区间进行匹配,得到该车内温度所属的车内温度区间,随后根据获取的出风模式与上述出风温度区间与车内温度区间关联的预设出风模式进行匹配,最后根据获取的出风速度与上述出风温度区间、车内温度区间、预设出风模式关联的各出风速度区间进行匹配,得到该出风风速所属的出风风速区间,进而得到该出风风速区间对应的呼吸点温度。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匹配过程只是本申请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并不因此限定其匹配的先后顺序。
[0095]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3中,提供一第二存储模块,用以保存根据温差临界点划分的各温度区间以及各温度区间预先配置的风向调节策略;
[0096]
步骤s3中,于第二存储模块中匹配得到差值所在的温度区间对应的风向调节策
略,以控制出风口根据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0097]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温差临界点可以是两个,可以分别是3℃和10℃,两个温差临界点形成三个温度区间,分别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和第三温度区间,其中,该第一温度区间限定的温差范围为小于3℃,第二温度区间限定的温差范围为不小于3℃且小于10℃,第三温度区间限定的温差范围为不小于10℃。进一步,预先为第一温度区间配置一第一风向调节策略,为第二温度区间配置一第二风向调节策略,为第三温度区间配置一第三风向调节策略,当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落入第一温度区间时控制出风口根据第一风向调节策略出风,当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落入第二温度区间时控制出风口根据第二风向调节策略出风,当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落入第三温度区间时控制出风口根据第三风向调节策略出风,实现出风风向适应于上述差值进行自动调整。
[0098]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处于温差临界点附近时,可能会出现风向调节策略的跳变,影响用户的驾乘体验,如上述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2℃时,此时由于2℃小于3℃,属于第一温度区间,控制出风口根据第一风向调节策略出风,若此时由于驾乘人员的短暂的开门或开窗动作,使得上述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变化为4℃时,此时,由于4℃不小于3℃,且4℃小于10℃,属于第二温度区间,应该将第一风向调节策略切换为第二风向调节策略,但由于驾乘人员只是短暂的开门或开窗,短时间内会恢复,即上述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可能很快恢复至第一温度区间,此时还需要将第二风向调节策略切换回第二风向调节策略。
[0099]
为避免出现上述风向调节策略的短时间跳变,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3中,还提供一第三存储模块,用以保存对应每个温差临界点的一滞环区间;
[0100]
滞环区间的下限值由温差临界点减去一预设阈值得到,滞环区间的上限值由温差临界点加上预设阈值得到;
[0101]
步骤s3中,在当前计算得到的差值与上一次计算得到的差值处于同一滞环区间时,控制出风口根据上一次计算得到的差值所在的温度区间对应的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0102]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对于温差临界点为3℃来说,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是1℃,即该温差临界点对应的滞环区间为[2℃,4℃],若当前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2℃,上一次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4℃时,虽然连续两次计算得到的差值处于不同的温度区间,但由于两者属于同一滞环区间,此时仍采用第二风向调节策略;同样地,若当前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4℃,上一次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2℃时,虽然连续两次计算得到的差值处于不同的温度区间,但由于两者属于同一滞环区间,此时仍采用第一风向调节策略。
[0103]
对于温差临界点10℃来说,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是2℃,即该温差临界点对应的滞环区间为[8℃,12℃],若当前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9℃,上一次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11℃时,虽然连续两次计算得到的差值处于不同的温度区间,但由于两者属于同一滞环区间,此时仍采用第三风向调节策略;同样地,若当前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11℃,上一次计算得到的呼吸点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为9℃时,虽然连续两次计算得到的差值处于不同的温度区间,但由于两者属于同一滞环区间,此时仍采用第二风向调节策略。
[0104]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滞环区间的温度覆盖范围小于温度区间的温度覆盖范围。
[0105]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风向调节策略为对人吹风策略,或循环扫风策略,或避人吹风策略。其中,上述第一风向调节策略为对人吹风策略,第二风向调节策略为循环扫风策略,第三风向调节策略为避人吹风策略。
[0106]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3中,提供一指令接收单元,用以接收外部的一手动风向调节指令;
[0107]
步骤s3中,在接收到手动风向调节指令时,控制出风口根据手动风向调节指令出风,以及在未接收到手动风向调节指令时,控制出风口根据风向调节策略出风。
[0108]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指令接收单元可以由车内中控台实现,用户通过车内中控台给出手动风向调节指令,步骤s3中,在接收到该手动风向调节指令后即按照该手动风向调节指令控制出风口出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010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