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中式全自动无线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89044发布日期:2021-02-26 22:2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中式全自动无线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充电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中式全自动无线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电动汽车充电站是为电动汽车充电的站点,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充电站必将成为汽车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电动汽车充电站能较好的解决快速充电问题,节能减排,充电业务模式是指电动汽车用户在汽车电能将要耗尽的时候选择到固定地点的充电站和充站桩为汽车的电池进行直接充电的模型,这是电动汽车充电站最先考虑的业务模式,在这种业务模式下,电动汽车用户通过在充电站/ 充电桩直接为汽车充电,即时消费电力产品并通过现场付费的模式支付费用,完成交易。
[0003]
现有的汽车充电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充电汽车在需要进行充电时,此时需要司机把汽车停放到充电桩旁,然后司机需要关停汽车并下车走到充电桩旁,然后再拿起充电桩上的充电枪与汽车的充电口对接来对汽车进行充电,该过程都是靠司机人工完成,这样不仅会使得汽车充电的过程较为繁琐,同时因为需要司机本人拿起充电枪与汽车对接进行充电,这样会增加司机触电的危险,一切充电操作通过人工控制会增加维护成本,且后期也会增加维护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中式全自动无线充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通过人工拿起充电桩上的充电枪与汽车的充电口对接来对汽车进行充电,这样不仅会会使得汽车充电的过程较为繁琐,同时因为需要司机本人拿起充电枪与汽车对接进行充电,这样会增加司机触电的危险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集中式全自动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场地、无线充电车位、充电汽车、设备集成长廊、充电小车车位、原边充电小车、智能无人管理系统、红外与激光定位装置和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所述设备集成长廊纵向安装在无线充电场地中心处,所述设备集成长廊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无线充电车位,所述设备集成长廊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充电小车车位,所述设备集成长廊上设置有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所述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充电小车车位和无线充电车位之间呈平行关系且一一对应,所述无线充电车位上设置有充电汽车,所述充电小车车位上设置有原边充电小车,所述原边充电小车周身设置有红外与激光定位装置,所述设备集成长廊的中心处设置有智能无人管理系统,所述红外与激光定位装置通过原边充电小车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通过智能无人管理系统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06]
优选的,所述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共设置有四个,所述充电小车车位共设置有四对,所述无线充电车位共设置有四对,四对所述充电小车车位分别设置在四个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的左右两侧,四对所述无线充电车位分别设置在四对充电小车车位的平行外
侧,四个所述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分别能够控制与之对应的四对充电小车车位上的原边充电小车。
[0007]
优选的,所述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通过周身的红外与激光定位装置对与之对应的无线充电车位上停放的充电汽车的安放位置进行扫描和定位。
[0008]
优选的,所述智能无人管理系统控制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通过 gprs无线信号控制充电小车车位上的原边充电小车按照移动轨迹移动到与之对应的充电汽车车头位置处进行充电。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中式全自动无线充电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0]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集中式全自动无线充电系统来对充电汽车进行无人管理的智能式充电,通过该新型的集中式全自动无线充电系统来对安放在无线充电车位上的充电汽车进行充电能够比传统的人工对充电汽车进行充电更加高效、快速、安全,且对充电场地的布置也会更加规整,从而方便司机在无线充电场地上进行停靠车以及对汽车进行充电,通过该集中式全自动无线充电系统对汽车进行充电能够有效的降低维护成本并提高维护效率,且其安全可靠、运行稳定;
[0011]
2、本实用新型集中式全自动无线充电系统具体工作方式和原理如下,首先司机需要把待充电的充电汽车停放到无线充电场地上的无线充电车位上,然后安装在设备集成长廊上与该无线充电车位对应的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会对该充电汽车进行车牌识别并把识别的数据传输到智能无人管理系统上,然后智能无人管理系统则会控制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上的红外与激光定位装置对安放在无线充电车位上的充电汽车进行定位,当对充电汽车定位完成之后,此时智能无人管理系统则会通过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的无线通讯功能控制停放在充电小车车位上的原边充电小车,且每个无线充电车位都有一个与之对应且专门对其提供充电服务的原边充电小车,当原边充电小车接收到由智能无人管理系统控制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发出的无线通讯指令后,此时原边无线充电小车会按照指令以及通过红外与激光定位装置对充电汽车的定位位置移动到充电汽车的车头充电位置处,然后原边充电小车就会对充电汽车进行充电,从而完成无人操作且对充电汽车进行充电工作。
附图说明
[0012]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集中式全自动无线充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1、无线充电场地;2、无线充电车位;3、充电汽车;4、设备集成长廊;5、充电小车车位;6、原边充电小车;7、智能无人管理系统;8、红外与激光定位装置;9、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集中式全自动无线充电系统,包括无线充电场地1、无线充电车位2、充电汽车3、设备集成长廊4、充电小车车位5、原边充电小车6、智能无人管理系统7、红外与激光定位装置8和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9,设备集成长廊4纵向安装在无线充电场地1中心处,设备集成长廊4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无线充电车位2,设备集成长廊4左右两端均连接有充电小车车位5,设备集成长廊4上设置有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9,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9共设置有四个,充电小车车位5共设置有四对,无线充电车位2共设置有四对,四对充电小车车位5分别设置在四个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9的左右两侧,四对无线充电车位2分别设置在四对充电小车车位5的平行外侧,四个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 9分别能够控制与之对应的四对充电小车车位5上的原边充电小车6,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9通过周身的红外与激光定位装置8对与之对应的无线充电车位2上停放的充电汽车3的安放位置进行扫描和定位,当原边充电小车6对安放在无线充电车位2上的充电汽车3进行充电时,首先原边充电小车6需要准确的移动到充电汽车3充电位置上才能够提供充电服务,而红外与激光定位装置8通过双重定位效果能够准确的判定充电汽车3安放在无线充电车位2上的准确位置和安放状态,而原边充电小车6则会通过红外与激光定位装置8对充电汽车3 的准确定位可以快速且准确的移动到充电汽车3的充电位置上,从而实现精准定位并精准充电的目的,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9、充电小车车位5和无线充电车位2之间呈平行关系且一一对应,无线充电车位2上设置有充电汽车3,充电小车车位5上设置有原边充电小车6,原边充电小车6周身设置有红外与激光定位装置8,设备集成长廊4 的中心处设置有智能无人管理系统7,红外与激光定位装置8通过原边充电小车6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9通过智能无人管理系统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智能无人管理系统7控制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9通过gprs无线信号控制充电小车车位5上的原边充电小车6按照移动轨迹移动到与之对应的充电汽车3车头位置处进行充电,原边充电小车6通过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9发出的无线通讯信号进行移动并对充电汽车3进行充电,这样不仅能够省去司机需要走到充电位置处拿起充电枪对汽车进行充电的繁琐操作,同时也能够避免司机直接与充电枪接触而容易造成触电的危险情况发生,从而能够比传统的人工对充电汽车3进行充电更加高效、快速、安全。
[00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该集中式全自动无线充电系统在正常使用时,当司机把待充电的充电汽车3停放到无线充电场地1上的无线充电车位2上后,此时安装在设备集成长廊4上与该无线充电车位2对应的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9 会对该充电汽车3进行车牌识别并把识别的数据传输到智能无人管理系统7上,然后智能无人管理系统7则会控制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9上的红外与激光定位装置8对安放在无线充电车位2上的充电汽车3进行定位,当对充电汽车3定位完成之后,此时智能无人管理系统7则会通过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9的无线通讯功能控制停放在充电小车车位5上的原边充电小车6,且每个无线充电车位2都有一个与之对应且专门对其提供充电服务的原边充电小车6,当原边充电小车6接收到由智能无人管理系统7控制车牌识别红外通讯系统9发出的无线通讯指令后,此时原边无线充电小车会按照指令以及通过红外与激光定位装置8对充电汽车3的定位位置移动到充电汽车3的车头充电位置处,然后原边充电小车6就会对充电汽车3进行充电,从而完成无人操作且对充电汽车3进行充电工作。
[001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