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3D脚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2844发布日期:2020-12-15 08:2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3D脚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3d脚垫。



背景技术:

汽车脚垫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汽车用品,其具有吸水、吸尘、防滑及保护汽车地毯等功效。现有的汽车脚垫通常包括化纤脚垫、亚麻脚垫、pvc脚垫、橡胶脚垫、呢绒脚垫等平面结构的脚垫。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222577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汽车脚垫,包括由橡胶制成的脚垫上层和由布制成的脚垫底层。日常使用时,将该复合汽车脚垫铺设于汽车地板上即可。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下雨天气时,驾驶员在道路上行走后,驾驶员的鞋底通常残留有雨水,由于脚垫上层的材料为橡胶,且表面较为平整,即使驾驶员的鞋子踩在该复合汽车脚垫之后,雨水依然大量残留在驾驶员的鞋底,驾驶员在踩离合器、刹车或油门踏板时,驾驶员的鞋底与离合器、刹车或油门踏板之间容易出现打滑现象,影响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多功能3d脚垫,其能够有效地吸收驾驶员鞋底的雨水,则驾驶员的鞋底与离合器、刹车或油门踏板之间不易出现打滑现象,有利于保证行车安全。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3d脚垫,包括脚垫本体,所述脚垫本体的顶面上开设有限水槽,所述限水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嵌板槽,所述嵌板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积水槽,所述嵌板槽上嵌设有供驾驶员踩踏的踏板,所述踏板上贯穿开设有若干棉条孔,每个所述棉条孔中均嵌设有顶端凸出踏板顶面的吸水棉条,所述踏板的下方设置有嵌入积水槽且与若干吸水棉条一体式连接的海绵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板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将积水槽包围在内的密封槽,所述踏板的底面上设置有与密封槽嵌接配合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踏板的顶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踏板的顶面上设置有为使用者提拉踏板提供施力点的亚麻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海绵块朝向踏板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设置有中部开设螺纹孔的连接件,所述踏板的顶面上开设有若干与安装孔对齐的台阶孔,每个所述台阶孔内均设置有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固定螺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脚垫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积水槽连通的置管通道,所述置管通道内嵌设有与积水槽连通且其上安装有球阀的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积水槽的底壁朝向排水管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脚垫本体的顶面上开设有照明槽,所述照明槽内设置有灯串,所述灯串包括若干led灯珠、将若干led灯珠串联起来的导线、设置于导线穿出至脚垫本体外一端且用于与车载电源电性连接的usb接口,所述脚垫本体的顶面上设置有将照明槽的槽口覆盖的软玻璃。

(三)有益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下雨天气时,驾驶员在道路上行走后,驾驶员的鞋底通常残留有雨水,驾驶员坐进车里后,即可踩踏在踏板上,驾驶员的鞋底会与五个吸水棉条接触,吸水棉条能够有效地吸收驾驶员鞋底的雨水,则驾驶员的鞋底与离合器、刹车或油门踏板之间不易出现打滑现象,有利于保证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多功能3d脚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i-i线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中多功能3d脚垫去掉软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沿j-j线的剖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1、脚垫本体;2、限水槽;3、嵌板槽;4、积水槽;5、踏板;6、棉条孔;7、海绵块;8、吸水棉条;9、安装孔;10、连接件;11、螺纹孔;12、台阶孔;13、固定螺钉;14、密封槽;15、密封圈;16、亚麻线;17、置管通道;18、排水管;19、球阀;20、凹槽;21、照明槽;22、灯串;23、led灯珠;24、导线;25、usb接口;26、软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3d脚垫,包括脚垫本体1,脚垫本体1的材料为橡胶、pvc或tpr等。

如图1、2和3所示,脚垫本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限水槽2,限水槽2用于供驾驶员进行落脚,驾驶员鞋底的雨水落在限水槽2中后,限水槽2会限制雨水流出脚垫本体1,则雨水不易流至汽车地板上,有利于增加本多功能3d脚垫的防护性能。限水槽2的底壁上开设有嵌板槽3,嵌板槽3的截面呈跑道型。嵌板槽3的底壁上开设有积水槽4,积水槽4的截面呈跑道型。

如图1所示,嵌板槽3上嵌设有踏板5,踏板5呈跑道型,踏板5由不锈钢制成,则踏板5不易生锈,使用寿命较长,并且踏板5能够为驾驶员的鞋底提供较为平稳的支撑。本实施例中,踏板5上贯穿开设有五个棉条孔6,棉条孔6为长条孔。踏板5的顶面上设置有防滑纹路,通过设置防滑纹路,增加了驾驶员鞋底与踏板5之间的摩擦力,则驾驶员的鞋底与踏板5之间不易出现打滑现象。

如图1和3所示,踏板5的下方设置有海绵块7,海绵块7的截面呈跑道型,海绵块7嵌入积水槽4中,海绵块7的底面与积水槽4的底壁之间存在空隙。每个棉条孔6中均嵌设有吸水棉条8,吸水棉条8的材料为海绵,五个吸水棉条8均一体式连接于海绵块7的顶面上,每个吸水棉条8的顶面凸出踏板5的顶面,吸水棉条8与驾驶员的鞋底直接接触,吸水棉条8吸收驾驶员鞋底的雨水后,雨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渗漏。

海绵块7朝向踏板5的端面上开设有四个圆形的安装孔9,四个安装孔9呈矩形分布。每个安装孔9内均设置有连接件10,连接件10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11,连接件10的外侧壁与安装孔9的孔壁胶接。踏板5的顶面上四个台阶孔12,四个台阶孔12分别与四个安装孔9对齐。每个台阶孔12内均设置有与螺纹孔11螺纹连接的固定螺钉13,固定螺钉13的顶面低于踏板5的顶面。海绵块7与踏板5之间通过设置连接件10和固定螺钉13,实现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和清洗海绵块7。

本多功能3d脚垫的使用过程为:下雨天气时,驾驶员在道路上行走后,驾驶员的鞋底通常残留有雨水,驾驶员坐进车里后,即可踩踏在踏板5上,驾驶员的鞋底会与五个吸水棉条8接触,吸水棉条8将驾驶员鞋底的大部分雨水吸收后,雨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渗漏;使用一段时间后,吸水棉条8和海绵块7吸收较多雨水后,雨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落至积水槽4内。

如图1和3所示,嵌板槽3的底壁上开设有密封槽14,密封槽14的截面为半圆形且密封槽14呈环形,密封槽14将积水槽包围在内。踏板5的底面上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5,密封圈15的截面为半圆形且密封槽14呈环形,密封圈15与密封槽14嵌接配合。通过设置密封圈15,在踏板5与脚垫本体1之间形成密封,积水槽4中的雨水的臭气不易跑出。

如图1所示,踏板5的顶面上设置有亚麻线16,亚麻线16的两端与踏板5胶接,亚麻线16用于为使用者提拉踏板5提供施力点。使用一段时间后,使用者通过提拉亚麻线16将踏板5和海绵块7从脚垫本体1上取下,便于使用者清洗本多功能3d脚垫。

如图4和5所示,脚垫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置管通道17,置管通道17呈“倒l型”,置管通道17与积水槽4连通。置管通道17内嵌设有排水管18,排水管18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排水管18通断的球阀19,置管通道17包括供球阀19嵌入的凹槽20。排水管18为软管,便于使用者将排水管18取出或塞入置管通道17。积水槽4的底壁朝向排水管18倾斜设置,使得积水槽4中的雨水能够尽可能的通过排水管18排出。

本多功能3d脚垫的使用过程为:使用一段时间后,积水槽4中存有较多的水分,此时使用者将排水管18从置管通道17中取出,并将排水管18用于出水的排水口置于车外,然后打开球阀19,积水槽4内的雨水通过排水管18排出。

如图1和4所示,脚垫本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照明槽21,照明槽21将限水槽2包围在内。照明槽21中安装有灯串22,灯串22包括led灯珠23、导线24、usb接口25,led灯珠23有若干,且相邻的led灯珠23之间通过导线24串联起来,导线24的其中一端穿出至脚垫本体1外并与usb接口25相连,usb接口25用于与车载电源电性连接。脚垫本体1的顶面上设有软玻璃26,软玻璃26为环形片体,软玻璃26又名pvc软质水晶板,其具有透光性好的特点。软玻璃26胶接于脚垫本体1的顶面上,软玻璃26将照明槽21的槽口密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外界的水进入照明槽21中,有利于降低灯串22与水接触的可能性,延长灯串22的使用寿命。

本多功能3d脚垫的使用过程为:在夜间行车时,使用者将灯串22的usb接口25与车载电源连通,则led灯珠23发出亮光照亮汽车座椅的前侧区域,在车体内部起到一定的照明作用,但是led灯珠23的亮度不能够太亮,以避免造成炫目的现象。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