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座椅腿托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7626发布日期:2021-01-23 09:3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电动座椅腿托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的改进发明,尤其涉及一种电动座椅腿托调节机构的改进发明。


背景技术:

[0002]
椅腿托调节机构主要用于调节腿部姿势,提升乘客长时间乘坐舒适性,缓解乘客的不舒适感;目前汽车座椅上的腿托一般是手动腿托或者机械式档位调节腿托,存在操作不便,档位固定等缺点,为解决以上问题,开发一种电动调节的汽车座椅腿托结构,同时需根据坐垫结构,合理设计腿托机构,通过简化机构复杂程度及设置耐磨装置的方式,降低制造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方便的电动座椅腿托调节机构。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种电动座椅腿托调节机构,包括有腿托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腿托板的背侧连接有左右对称的两组连杆驱动部件,所述连杆驱动部件包括有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上支架,所述上支架与座椅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前端铰接于腿托板的背侧上部,第二连杆的前端铰接于腿托板的背侧下部,第一连杆的中部与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相连,第二连杆的后端与第三连杆的下端铰接相连,第三连杆的上端与上支架前段铰接相连,第一连杆的后端与第四连杆的下端铰接相连,第四连杆的上端与上支架的后段铰接相连,两组连杆驱动部件的第四连杆的中部之间固定有传动杆,传动杆中部铰接有与之联动的丝杆,丝杆由电机驱动前后移动,电机通过安装架固定于座椅骨架上。
[0005]
所述连杆驱动部件的两连杆铰接点之间、连杆与上支架的铰接点之间以及连杆与腿托板的铰接点之间设有衬套,并通过铆钉进行固定。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后的电动座椅腿托调节机构,可以根据乘客使用需求,调节任意角度,扩大使用人群,提高舒适性;连杆的铰接点安装衬套后,再进行铆接装配,减小摩擦,不仅有效降低了腿托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提高产品的舒适性,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丝杆通过推动传动杆中心位置,受力均衡,运动平稳,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切换示意图。
[0010]
图3为本实用新型衬套与铆钉的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下面再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其有关细节。本实施例中,该电动座椅腿托调节机构,包括有腿托板1,所述腿托板1的背侧连接有左右对称的两组连杆驱动部件2,所述连杆驱动部件2包括有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第三连杆23、第四连杆24和上支架25,所述上支架25与座椅骨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1的前端铰接于腿托板1的背侧上部,第二连杆22的前端铰接于腿托板1的背侧下部,第一连杆21的中部与第三连杆23的中部铰接相连,第二连杆22的后端与第三连杆23的下端铰接相连,第三连杆23的上端与上支架25前段铰接相连,第一连杆21的后端与第四连杆24的下端铰接相连,第四连杆24的上端与上支架25的后段铰接相连,两组连杆驱动部件2的第四连杆24的中部之间固定有传动杆3,传动杆3中部铰接有与之联动的丝杆4,丝杆4由电机5驱动前后移动,电机5通过安装架6固定于座椅骨架上。
[00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螺母传动丝杆4进行前后移动,相应的丝杆4通过传动杆3驱动两组连杆驱动部件2,相应的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第三连杆23和第四连杆24发生联动对腿托板1进行传动,使腿托板1在低位(不使用状态)与高位(使用状态)进行摆动切换,且任一位置均可停留,这个由丝杆传动的特性决定。
[0013]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杆驱动部件2的两连杆铰接点之间、连杆与上支架25的铰接点之间以及连杆与腿托板1的铰接点之间设有衬套7,并通过铆钉8进行固定。
[0014]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