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2509发布日期:2020-11-27 10:0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冷凝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器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冷凝器总成。
背景技术
:冷凝器作为热交换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中。冷凝器是汽车空调系统的机件,能将管子中得热量,以较快的方式传导管子附近的空气,是能把气体或蒸汽转变成液体的装置。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冷凝器总成作为汽车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的稳定性越来越受人么所重视。现有的冷凝器总成使用过程中,其整体结构稳定性较差,当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振动时,使得冷凝器总成内部件之间的振动较大,进而容易导致零部件的脱落。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性高的冷凝器总成。一种冷凝器总成,包括固定座和与所述固定座连接的冷凝风扇,所述固定座的中部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内壁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内壁设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末端设有一个限位挡圈,所述冷凝风扇装配在所述限位挡圈内,所述固定座的对立两侧边上设有多个装配板和插接柱,所述装配板上设有装配槽,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线束端口,所述线束端口通过一导线与所述冷凝风扇电性连接,所述冷凝风扇与所述限位挡圈之间设有一端盖,所述端盖朝向所述冷凝风扇的一侧设有避让槽和多个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与所述冷凝风扇相装配,所述导线的末端设有一插接件,所述插接件设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固定座的两侧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的侧壁之间连接设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多个散热片。上述冷凝器总成,通过所述支撑杆和所述限位挡圈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对所述冷凝风扇的限位固定效果,通过所述装配板、所述插接柱和所述装配槽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所述冷凝器总成与汽车前端支架之间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所述避让槽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对所述插接件的避让限位效果,保障了所述线束端口与所述冷凝风扇之间的电性连接状态,提高了所述冷却总成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挡板的外壁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贴设在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加强筋的末端与所述冷凝管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冷凝管的侧壁上设有一手持柱,所述手持柱采用圆柱形结构,所述手持柱用于方便所述冷凝器总成的抓取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采用u形板状结构,且所述导线设于所述限位板的u形槽内。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板采用z形板状结构制成,且所述装配板的延伸端的长度大于装配端的长度,所述装配槽设于所述延伸端上。进一步地,所述装配槽包括引导槽和与所述引导槽导通的限位槽。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限位挡圈之间形成一散热槽,所述冷凝风扇的扇叶设于所述散热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导线上电性连接一外接端口,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一粘贴板,所述外接端口设于所述粘贴板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多个减重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限位挡圈与固定座之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主要元素符号说明冷凝器总成100固定座10冷凝风扇11限位挡板12支撑杆13限位挡圈14装配板15插接柱16装配槽17引导槽171限位槽172线束端口18导线19端盖20避让槽21插接板22插接件23冷凝管24散热板25加强筋26手持柱27外接端口28粘贴板29限位板3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凝器总成100,包括固定座10和与所述固定座10连接的冷凝风扇11,所述固定座10采用长方形结构,所述固定座10用于对所述冷凝风扇11起到承载固定的效果,所述固定座10的两侧设有冷凝管24,所述冷凝管24的侧壁之间连接设有散热板25,所述散热板25上设有多个散热片,所述冷凝管24用于对水蒸气进行冷凝,所述散热片用于对冷凝过程中的水蒸气起到散热效果,以加快水蒸气的冷凝效率。优选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凝风扇11用于对对所述冷凝管24中的水蒸气进一步地的起到散热效果,以使提高了冷凝效果,具体的,所述固定座10的中部设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的内壁设有限位挡板12,所述限位挡板12的内壁设有多个支撑杆13,所述支撑杆13的末端设有一个限位挡圈14,所述冷凝风扇11装配在所述限位挡圈14内,所述限位挡圈14采用圆形挡圈结构,所述限位挡圈14用于防止所述冷凝风扇11的位置移动,所述支撑杆13用于对所述冷凝风扇11起到承载制成的效果,以防止所述冷凝风扇11的晃动。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10的对立两侧边上设有多个装配板15和插接柱16,所述装配板15上设有装配槽17,所述装配板15采用z形板状结构制成,且所述装配板15的延伸端的长度大于装配端的长度,所述装配槽17设于所述延伸端上,所述装配槽17包括引导槽171和与所述引导槽171导通的限位槽172,其中,通过所述限位槽172的直径大于所述引导槽171的直径以形成一u形槽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装配槽17的u形结构设计,以使在安装z方向上给予一定的安装伸缩量,并且能有效地抵消汽车前端支架与所述冷凝器总成100在焊接的时带来的尺寸公差,以达到安装的可靠有效。具体的,所述固定座10上设有线束端口18,所述线束端口18通过一导线19与所述冷凝风扇11电性连接,所述冷凝风扇11与所述限位挡圈14之间设有一端盖20,所述端盖20朝向所述冷凝风扇11的一侧设有避让槽21和多个插接板22,所述插接板22与所述冷凝风扇11相装配,通过所述装配板15、所述插接柱16和所述装配槽17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所述冷凝器总成100与汽车前端支架之间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导线19的末端设有一插接件23,所述插接件23设于所述避让槽21内,且所述插接件23与所述冷凝风扇11电性连接。所述限位挡板12的外壁设有加强筋26,所述加强筋26贴设在所述固定座10上,且所述加强筋26的末端与所述冷凝管24相连接,所述冷凝管24的侧壁上设有一手持柱27,所述手持柱27采用圆柱形结构,所述手持柱27用于方便所述冷凝器总成100的抓取移动。所述固定座10与所述限位挡圈14之间形成一散热槽,所述冷凝风扇11的扇叶设于所述散热槽内,所述导线19上电性连接一外接端口28,所述支撑杆13上设有一粘贴板29,所述外接端口28设于所述粘贴板29上,所述支撑杆13上设有多个减重槽。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支撑杆13和所述限位挡圈14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对所述冷凝风扇11的限位固定效果,通过所述装配板15、所述插接柱16和所述装配槽17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所述冷凝器总成100与汽车前端支架之间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所述避让槽21的设计,有效的提高了对所述插接件23的避让限位效果,保障了所述线束端口18与所述冷凝风扇11之间的电性连接状态,提高了所述冷却总成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请参阅图5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冷凝器总成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大抵相同,其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3上设有一限位板30,所述限位板30采用u形板状结构,且所述导线19设于所述限位板30的u形槽内,其中,通过所述限位板30的设计,有效的对所述导线19起到了约束效果,以防止所述导线19对所述固定座10的缠绕,且防止所述导线19的晃动,提高了所述导线19与所述线束端口18和所述插接件23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