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56363发布日期:2021-07-06 19:53阅读:82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动汽车的数量增加以及共享汽车服务的兴起,针对私人电动汽车和贡献汽车的充电问题,各城市已设立多个充电站点,充电站点提供多个充电桩以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
3.现有的充电站点存在的问题是,对充电站点的管理智能化程度较低,用户无法得知各个充电站点内各个充电桩的实时使用状况,导致用户到达充电站点后出现排队时间过长的问题提,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对充电桩进行联网管理的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包括电源模块、主控模块、通信模块、五个以上的开关控制电路、第一传输电路、两个以上的第二传输电路、第三传输电路、充电桩第一端口组、充电桩第二端口组和充电桩第三端口组,通信模块为全网通通信模块;主控模块与通信模块之间通过第一传输电路电连接,每个开关控制电路均电连接在主控模块与充电桩第一端口组之间,每个第二传输电路均电连接在主控模块与充电桩第二端口组之间,第三传输电路电连接在主控模块与充电桩第三端口组之间;电源模块具有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二电源输出端和第三电源输出端,第一电源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值大于第三电源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值,第三电源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值大于第二电源输出端的输出电压值;第二电源输出端分别与主控模块、第一传输电路、第二传输电路和第三传输电路电连接;开关控制电路包括npn三极管和继电器开关,npn三极管的基极与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继电器开关的控制输入端与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继电器开关的控制输出端与npn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继电器开关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均与充电桩第一端口组电连接。
6.由上述方案可见,充电桩第一端口组、充电桩第二端口组和充电桩第三端口组均用于连接至充电桩主体上,多个开关控制电路连接到充电桩第一端口组之间可实现主控模块对多个充电桩或对充电桩上多个充电位进行选择性的控制和管理;充电桩第二端口组和充电桩第三端口均为485传输串口,通过第二传输电路和第三传输电路可获取多个充电桩或充电位的实时数据。而通信模块实现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等三个运营线的无线网络进行联网,数据由通信模块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云端系统,从而使充电站点上多个充电桩的数据实时化,用户可通过app对充电站点的多个充电桩的实时情况进行了解;另外,当充电桩处于充电状态,用户需要改变当前的充电状态时,用户可通过app进行交互操作,通信模块接收到用户的指令操作则通过第一传输电路传送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则
可通过开关控制电路对对应的充电桩进行操控,从而实现用户的远程管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能实现对充电桩的有效的、智能化的联网管理。
7.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压调节电路、第二电压调节电路和第三电压调节电路,第一电压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为第一电源输出端,第二电压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为第二电源输出端,第三电压调节电路的输出端为第三电源输出端;第一电源输出端与第二电压调节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电源输出端与第三电压调节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
8.由上可见,电源模块通过第一电压调节电路、第二电压调节电路和第三电压调节电路将接入的电源进行稳压处理并进行降压处理,输出具有不同电压值的输出电源以满足主控模块、通信模块、开关控制模块、第一传输电路、第二传输电路和第三传输电路的供电需求。
9.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电压调节电路包括第一稳压芯片;第一稳压芯片的输入端与电源接口电连接;第一稳压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10.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电压调节电路包括第二稳压芯片;第二稳压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源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稳压芯片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11.由上可见,在第一电压调节电路和第二电压调节电路中分别设置第一稳压芯片和第二稳压芯片能有效地提高电流的稳定性。
12.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电压调节电路包括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电连接于第一稳压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源输出端之间。
13.由上可见,此设置能进一步提高从第一电压调节电路输出的电流的稳定性。
14.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三电压调节电路的电源输入端与电源输出端之间电连接有串联的两个二极管,第三电压调节电路的电源输出端与接地端之间电连接有并联且彼此间具有电容量差的三个电容。
15.由上可见,彼此间具有电容量差的三个电容能很好地过滤电流中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流,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三电压调节电路输出电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实施例中第一电压调节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实施例中第二电压调节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实施例中第三电压调节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实施例中开关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实施例的电路原理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主要由电源模块1、主控模块2、通信模块3、五个开关控制电路5、第一传输电路41、两个第二传输电路42、第三传输电路43、充电桩第一端口组61、充电桩第二端口组62和充电桩第三端口组63组成。主控模块2与通信模块3之间通过第一传输电路41电连接,每个开关控制电路5均电连接在主控模块2与充电桩第一端口组61之间,每个第二传输电路42均电连接在主控模块2与充电桩第二端口组62之间,第三传输电路43电连接在主控模块2与充电桩第三端口组63之间。
23.其中,电源模块1由第一电压调节电路11、第二电压调节电路12和第三电压调节电路13构成,第一电压调节电路11、第二电压调节电路12和第三电压调节电路13构成用于稳压和输出具有不同电压值的电源为各个模块进行供电。主控模块2基于nano120型号单片机构成,而通信模块3为全网通通信模块,其主要基于一张me3630

w型号通信芯片构成。充电桩第一端口组61为一个kf2edgvc

5.08型号连接器上的连接端口组,充电桩第二端口组62为另一个kf2edgvc

5.08型号连接器上的连接端口组,充电桩第三端口组63为xh

2.54型号针座上的连接端子组。
24.参见图1和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实施例中第一电压调节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第一电压调节电路11基于第一稳压芯片u1构成,第一稳压芯片u1为mp1584dn型号稳压芯片。第一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与电源接口111电连接以接入12v电流,第一稳压芯片u1的输入端与电源接口1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以实现滤波效果;第一电压调节电路11的输出端为第一电源输出端112,第一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源输出端112之间连接有滤波电路113,滤波电路113包括电抗l1、第三电容c3和第四电容c4,电抗l1电连接于第一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源输出端112之间,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和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均电连接于第一稳压芯片u1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源输出端112之间,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和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均接地。
25.第一电源输出端112的输出电压值为5v,第一电源输出端112接入五个开关控制电路5的电源输入端以对五个开关控制电路5供电。
26.参见图1至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实施例中第二电压调节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第二电压调节电路12基于第二稳压芯片u2构成,第二稳压芯片u2为me6210a33pg型号稳压芯片。第二电压调节电路12的电源输入端121连接到第一电压调节电路1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112以接入5v电流,电源输入端121与第二稳压芯片u2的输入端之间电连接有用于滤波的第五电容c5和第六电容c6;第二电压调节电路12的电源输出端为第二电源输出端122,第二电源输出端122与第二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之间电连接有用于滤波的第七电容c7和第八电容c8。
27.第二电源输出端122的输出电压值为3.3v,第二电源输出端122接入主控模块1的电源输入端、第一传输电路41的电源输入端、第二传输电路42的电源输入端和第三传输电路43的电源输入端,从而实现对主控模块1、第一传输电路41、第二传输电路42和第三传输电路43供电。
28.参见图1、图2和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实施例中第三电压调节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第三电压调节电路13的电源输入端131连接到第一电压
调节电路11的第一电源输出端112以接入5v电流,第三电压调节电路13的电源输出端为第三电源输出端132。电源输入端131与第三电源输出端132之间电连接有串联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且第三电源输出端132与接地端之间电连接有并联且彼此间具有电容量差的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和第十一电容c11,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和第十一电容c11即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所指的彼此间具有电容量差的三个电容。
29.第三电源输出端132的输出电压值为3.8v,第三电源输出端132接入通信模块3的电源输入端以对通信模块3供电。
30.参见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实施例中开关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开关控制电路5包括npn三极管q1和继电器开关k1,npn三极管q1的基极与主控模块2的输出端电连接,继电器开关k1的控制输入端521与第一电源输出端112电连接,继电器开关k1的控制输出端522与npn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连接,继电器开关k1的信号输入端523和信号输出端524分别电连接到充电桩第一端口组61中的两个端口。
31.参见图1、图3和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实施例中第一传输电路的电路原理图。由于第二传输电路42、第三传输电路43的连接方式与第一传输电路41相同,故仅对第一传输电路41进行说明。第一传输电路41基于max3485型号芯片u3构成, max3485型号芯片u3的电源输入端421、电源输入端422和电源输入端423均与第二电源输出端122电连接以接入3.3v电源,max3485型号芯片u3与主控模块2的单片机连接以实现信息交互;max3485型号芯片u3的信号端424和信号端425均连接到充电桩第二端口组62以实现信息交互。
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中,充电桩第一端口组61、充电桩第二端口组62和充电桩第三端口组63均用于连接至充电桩主体上,多个开关控制电路5连接到充电桩第一端口组61之间可实现主控模块2对多个充电桩或对充电桩上多个充电位进行选择性的控制和管理;充电桩第二端口组62和充电桩第三端口均为485传输串口,通过第二传输电路42和第三传输电路43可获取多个充电桩或充电位的实时数据。而通信模块3实现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中国联通等三个运营线的无线网络进行联网,数据由通信模块3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云端系统,从而使充电站点上多个充电桩的数据实时化,用户可通过app对充电站点的多个充电桩的实时情况进行了解;另外,当充电桩处于充电状态,用户需要改变当前的充电状态时,用户可通过app进行交互操作,通信模块3接收到用户的指令操作则通过第一传输电路41传送至主控模块2,主控模块2则可通过开关控制电路5对对应的充电桩进行操控,从而实现用户的远程管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用全网通物联网通信装置能实现对充电桩的有效的、智能化的联网管理。
33.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