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悬架吊耳端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1082发布日期:2021-04-16 15:06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悬架吊耳端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悬架吊耳端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汽车中钢板弹簧悬架吊耳是由钢板焊接成型,然后焊接或铆接于车架上。具体就是,钢板弹簧是通过与车架上设置的吊耳连接,从而使钢板弹簧所接受的负载通过吊耳实现与车架的传递。
3.现有技术中,吊耳是多块钢板焊接成型,通过焊接或铆接在车架上。而钢板弹簧本身为弹性原件,工作中经常处于振动状态,此处总成各零部件所受应力就处于交变应力范围。采用焊接或者铆接的吊耳结构完全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汽车悬架吊耳端支架结构,它采用一体结构式设计,且将侧向固定座与主体固定座分离,使吊耳的承载力分散到两个平面,大幅度减少振动状态对其影响。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横向固定座、连接梁臂、纵向固定座、侧固定螺孔、垂直固定螺孔、悬架侧固定座、外弧形加强筋、内弧形加强筋、连接筋、吊耳穿插槽;所述的横向固定座的上端左侧通过连接梁臂连接有纵向固定座,纵向固定座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数个侧固定螺孔;所述的横向固定座的两侧设置有数组垂直固定螺孔;所述的横向固定座的下端两侧设置有一组悬架侧固定座,悬架侧固定座的下端中间设置有吊耳穿插槽,且悬架侧固定座的外边缘设置有外弧形加强筋,悬架侧固定座的中间设置有内弧形加强筋,外弧形加强筋、内弧形加强筋之间设置有连接筋。
6.作为优选,所述的横向固定座、连接梁臂、纵向固定座、悬架侧固定座为一体浇筑而成。
7.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梁臂为弧形的l结构。
8.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梁臂的下端占据横向固定座的右三分之一。
9.作为优选,所述的纵向固定座的宽度小于横向固定座上左右螺孔之间的间距。
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它采用一体结构式设计,且将侧向固定座与主体固定座分离,使吊耳的承载力分散到两个平面,大幅度减少振动状态对其影响。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4.附图标记说明:横向固定座1、连接梁臂2、纵向固定座3、侧固定螺孔4、垂直固定螺
孔5、悬架侧固定座6、外弧形加强筋7、内弧形加强筋8、连接筋9、吊耳穿插槽10。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16.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17.参看如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横向固定座1、连接梁臂2、纵向固定座3、侧固定螺孔4、垂直固定螺孔5、悬架侧固定座6、外弧形加强筋7、内弧形加强筋8、连接筋9、吊耳穿插槽10;所述的横向固定座1的上端左侧通过连接梁臂2连接有纵向固定座3,纵向固定座3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数个侧固定螺孔4;所述的横向固定座1的两侧设置有数组垂直固定螺孔5;所述的横向固定座1的下端两侧设置有一组悬架侧固定座6,悬架侧固定座6的下端中间设置有吊耳穿插槽10,且悬架侧固定座6的外边缘设置有外弧形加强筋7,悬架侧固定座6的中间设置有内弧形加强筋8,外弧形加强筋7、内弧形加强筋8之间设置有连接筋9。
18.其中,所述的横向固定座1、连接梁臂2、纵向固定座3、悬架侧固定座6为一体浇筑而成;所述的连接梁臂2为弧形的l结构;所述的连接梁臂2的下端占据横向固定座1的右三分之一;所述的纵向固定座3的宽度小于横向固定座1上左右螺孔之间的间距。
19.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在实际安装时,纵向固定座3主要承载汽车悬架左右的震动,横向固定座1主要承载汽车悬架上下的震动,且纵向固定座3与横向固定座1两者独立分布,较大限度的较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2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它采用一体结构式设计,且将侧向固定座与主体固定座分离,使吊耳的承载力分散到两个平面,大幅度减少振动状态对其影响。
2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2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