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29292发布日期:2021-10-24 05:4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


背景技术:

2.汽车天窗安装于车顶,能够有效地使车内空气流通,增加新鲜空气的进入,为车主带来健康、舒适的享受。汽车天窗的导风装置可引导新鲜空气的进入,现有的汽车,在没有安装导流装置的情况,开车的过程中,一旦将天窗开启,其风噪声音较大,同时伴有非常大的风喘现象,为了克服这一问题,如图1 所示,现有的天窗导风装置,通常包含导流装置1101,前梁排水区域2。导流装置包括导流本体11011和弹性部件11012,以及一勾脚11014,于所述弹性部件11012上设置有一个压块11013,在行驶过程中,天窗被开启的状态下,天窗玻璃发生位移以使得压块处于非受压状态下,导体本体11011弹起以形成导流路径,空气通过导流路径将空气导入至汽车驾驶室外侧,也有如图2 所示的天窗机构,导流本体12011形成一弧形,在空气流入的过程中,通过导流本体12011将空气导流至窗外,由于导流装置的固定需要配合前梁排水区域进行配合,故而导致前梁排水区域有明显的空间,一方面使得汽车组装工艺变得复杂,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车辆后续的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包括一玻璃总成单元,所述玻璃总成包含一连接单元,于所述连接单元的垂直方向朝车内方向一侧设置一挡风条。
4.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所述挡风条包括第一连接边和第一挡风板,所述第一连接边匹配所述连接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挡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边的下端并朝向车身顶盖下沿区域延伸。
5.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挡风板为弹性部件。
6.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车身顶盖下沿区域的夹角范围为0
°
~90
°

7.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还包括第一遮阳装置,于所述玻璃总成单元被开启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挡风板抵连接所述第一遮阳装置的端部。
8.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挡风板朝向车内方向的一侧包括矩形波、三角锯齿、波浪形。
9.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包括一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第一密封条以及与所述第一密封条匹配的第二密封挡风板。
10.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遮阳装置,于所述密封装置被开启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挡风条抵连接所述第二遮阳装置的端部。
11.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密封挡风板朝向车内方向的一侧包括矩形波、三角锯齿、波浪形。
12.再一方面,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包含第三遮阳装置,所述第三遮阳装置包含第三遮阳板,于所述第三遮阳板的端部靠近玻璃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挡风板。
13.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还包括包含有密封横条的玻璃总成,于所述玻璃总成被开启的状态下,所述密封横条抵连接所述第三挡风板。
14.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所述密封横条上设置一凸起。
15.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挡风板朝向车内方向的一侧包括矩形波、三角锯齿、波浪形。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7.在天窗被打开的状态下,玻璃总成单元向车尾方向位移,以使得第一挡风板抵连接所述遮阳装置的端部,此种状态下第一挡风板与所述遮阳装置直接或间接接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空气沿车辆方向行驶,在空气行驶至天窗开启的起始处,一部分空气继续以“惯性”方式行驶以形成空气路径a(此处的空气路径a为主要路径,而并非唯一路径),一部分空气则分流至车厢内部以形成空气路径b(此处的空气路径b为主要路径,而并非唯一路径),进而路径a与路径b则在天窗空腔内形成漩涡,漩涡不断扩大的状态下,漩涡接触至第一挡风板时,第一挡风板阻碍漩涡的扩大,同时第一挡风板对该部分空气进行导流以导出车厢外部。由于空气路径b在运动过程中未与车内装置产生摩擦,仅在接触挡风条的状态下空气与挡风条发生摩擦产生噪音,此种装置下大大降低了噪声产生的来源,在风噪和风喘方面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挡风板或挡风条设置在玻璃总成或者遮挡装置上,在风噪和风喘方面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另外取消原有车辆的导流装置和配合导流装置运动的压块,降低了车辆的生产制造成本,另一方面,由于取消了导流装置,降低车辆组装的复杂度,也降低了售后维护成本,同时使得前梁排水区域在水平方向的长度缩小,顶棚和前梁的后端位置均可向车辆前端靠近,增加了天窗玻璃上透明区域的边线,使得天窗开启的起始位置往车辆前端靠近,增加了天窗的可开启的面积。
附图说明
18.图1为现有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现有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工作原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挡风板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挡风板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挡风板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一
28.如图3所示,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包括一玻璃总成单元1,所述玻璃总成包含一连接单元11,于所述连接单元11的垂直方向朝车内方向一侧设置一挡风条2,所述挡风条包括第一连接边20和第一挡风板21,所述第一连接边20匹配所述连接单元11的一侧,所述第一挡风板21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边20的下端并朝向车身顶盖下沿区域3延伸,所述第一挡风板21 可直接接触所述车身顶盖下沿区域,也可以不与所述车身顶盖下沿区域接触。还包括第一遮阳装置4,于所述玻璃总成单元1被开启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挡风板21抵连接所述第一遮阳装置4的端部。所述第一挡风板21为弹性部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风板21可以长挡风板,也可为短挡风板。其中短挡风板的第一连接边的纵向长度小于长挡风板的第一连接边的纵向长度。另外连接单元11可以与所述挡风条一体成型,也可以为两个独立的装置,此处不做具体限制。
29.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在天窗被打开的状态下,玻璃总成单元向车尾方向位移,以使得第一挡风板抵连接所述遮阳装置的端部,此种状态下第一挡风板与所述遮阳装置直接接触,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空气沿车辆方向行驶,在空气行驶至天窗开启的起始处,一部分空气继续以“惯性”方式行驶以行了路径a,一部分空气则分流至车厢内部以形成空气路径b,进而路径a与路径b则在天窗空腔内形成漩涡,漩涡不断扩大的状态下,漩涡接触至第一挡风板21时,第一挡风板21阻碍漩涡的扩大,同时第一挡风板21对该部分空气进行导流以导出车厢外部。另外通过气体前端进入车厢内的空气由于气压、温度等原因出现上升情况,则形成室内上升路径c和分流路径d。由于空气路径b在运动过程中未与车内装置产生摩擦,仅在接触挡风条的状态下空气与挡风条发生摩擦产生噪音,此种装置下大大降低了噪声产生的来源,在风噪和风喘方面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30.作为进一步优选实施方案,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挡风板21与所述车身顶盖下沿区域3的夹角范围为0
°
~90
°
。在玻璃总成单元1处于关闭状态下,第一挡风板21端部与所述车辆顶盖下沿区域接触以一夹角,较优地,该夹角范围为30
°
~45
°

31.如下表1所示,为了证明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申请人做下如下实验,测试速度范围为35km/h至60km/h,其中第一方案为取消挡风板的测试结果,第二方案为短挡风板的测试结果,第三种方案为长挡风板的测试结果;评分规则:0~5分;0分无“风喘”;5分“风喘”和/或风噪很大。
32.[0033][0034]
表1
[0035]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试结果,并非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0036]
通过上表1可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挡风条设置在玻璃总成上,在风噪和风喘方面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另外取消原有车辆的导流装置和配合导流装置运动的压块,降低了车辆的生产制造成本,在原材料的制造成本上就降低了3%至5%,另一方面,由于取消了导流装置,降低车辆组装的复杂度,也降低了售后维护成本,同时使得前梁排水区域在水平方向的长度缩小,顶棚和前梁的后端位置均可向车辆前端靠近,增加了天窗玻璃上透明区域的边线,使得天窗开启的起始位置往车辆前端靠近,增加了天窗的可开启的面积。
[0037]
进一步地,如图7、8、9所示,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挡风板朝向车内方向的一侧包括矩形波、三角锯齿、波浪形。其中矩形波的第一挡风板、三角锯齿的第一挡风板、波浪形的第一挡风板或其他各种形状的第一挡风板,可以进一步优化导风扰流,以进一步限制空气漩涡、降低风喘和风噪。
[0038]
实施例二
[0039]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再提供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包括一密封装置51,所述密封装置51包括第一密封条510以及与所述第一密封条匹配的第二密封挡风板511。还包括第二遮阳装置52,于所述密封装置51被开启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挡风条511抵连接所述第二遮阳装置52的端部。
[0040]
实施例二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做赘述,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实施例二中,将第二密封挡风板设置在密封装置上,密封装置固定在连接装置中,而实施例一中,是将所述挡风条设置在连接装置上。两个实施例中,挡风条的设置方式不同。
[0041]
另外,所述第二密封挡板也可设置于天窗的玻璃骨架上,于玻璃骨架朝向车厢内的一侧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挡板,第二密封挡板朝向所述车身顶盖下沿区域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密封挡板与玻璃本体的夹角范围为0
°
至90
°

[0042]
进一步地,如图7、8、9所示,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密封挡风板朝向车内方向的一侧包括矩形波、三角锯齿、波浪形。其中矩形波的第二密封挡风板、三角锯齿的第二密封挡风板、波浪形的第二密封挡风板或其他各种形状的第二密封挡风板,可以进一步优化导风扰流,以进一步限制空气漩涡、降低风喘和风噪。
[0043]
实施例三
[0044]
如图6所示,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包含第三遮阳装置6,所述第三遮阳装置6包含第三遮阳板61,于所述第三遮阳板61的端部靠近玻璃本体62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挡风板63。进一步地,还包括包含有密封横条641 的玻璃总成64,于所述玻璃总成64被开启的状态下,所述密封横条641抵连接所述第三挡风板61,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横条641上设置一凸起642,所述凸起642直接与所述第三挡风板61接触。所述第三挡风板63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范围可为30
°‑
90
°

[0045]
实施例三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做赘述,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实施例三中,将第三挡风板设置在第三遮阳板上,而实施例一中,是将所述挡风条设置在连接装置上。
[0046]
进一步地,如图7、8、9所示,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优选地,上述的一种基于天窗的导风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挡风板朝向车内方向的一侧包括矩形波、三角锯齿、波浪形。其中矩形波的第三挡风板、三角锯齿的第三挡风板、波浪形的第三挡风板或其他各种形状的第三挡风板,可以进一步优化导风扰流,以进一步限制空气漩涡、降低风喘和风噪。
[004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4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