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工程用降尘混凝土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30738发布日期:2021-06-04 18:1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工程用降尘混凝土罐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用降尘混凝土罐车。


背景技术:

2.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大多是以混凝土为主的结构物组建而成,其混凝土均采用拌合站集中生产后,再通过混凝土罐车运输至建筑工地。运输途中,车辆的行驶会产生大量扬尘,不仅严重影响到其它车辆的行车视线引来安全隐患,也导致大量污染物(扬尘污染)集中释放到大气中,使得整个建筑工地、施工便道及周边都蒙上一层厚厚的灰尘,严重污染环境。而在这些扬尘当中,又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不仅给车辆驾驶员,也给施工便道以及建筑工地上工作人员、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损害,对混凝土罐车在运输途中的扬尘进行控制显得非常有必要。
3.传统的降尘方式通常是采用专用的洒水车,定时或不定时沿着施工便道或建筑工地统一洒水降尘,这种方式属于事后控制,存在降尘不及时、不全面等问题,且极大地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传统的降尘方式降尘不及时、不全面,且极大地增加了施工成本问题,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降尘混凝土罐车。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降尘混凝土罐车,包括驾驶室、罐体、主梁和车轮,所述主梁固定于驾驶室的后端,主梁的底部设有车轮,罐体位于主梁的顶部;还包括降尘装置;所述降尘装置包括进水管、蓄水箱、出水管、一级水阀、二级水阀、前置喷头、后置喷头和支撑座;
6.所述支撑座固定于主梁的顶部,支撑座位于驾驶室和罐体之间,支撑座包括位于底部的支座和位于顶部的用于支撑蓄水箱的弧形板,弧形板的顶部固定有蓄水箱,弧形板的弧形与蓄水箱的外壁的弧形匹配;
7.蓄水箱的顶部设有注水孔,注水孔连通有设于本混凝土罐车左侧或右侧的进水管,进水管连接于支撑座的支座的一侧,进水管的端口通过软管与施工用水连通;蓄水箱的底部设有出水孔,出水孔连通有设于本混凝土罐车左侧或右侧的出水管;
8.出水管包括第一段出水管、第二段出水管、第三段出水管和第四段出水管;
9.第一段出水管设置于蓄水箱的出水孔与主梁之间,第一段出水管连接于支撑座的支座的一侧,第一段出水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水管开关的一级水阀;
10.第二段出水管的起始端与第一段出水管的末端连通,第二段出水管的中间部分连接于主梁的一侧,第二段出水管的末端位于驾驶室内,第二段出水管的末端设有用于控制出水管的水流大小的二级水阀;
11.第三段出水管的起始端与第二段出水管的末端连通,第三段出水管的前半段绕驾驶室外侧的底部设置,后半段绕驾驶室的前端设置,后半段上设有若干前置喷头;
12.第四段出水管的起始端与第二段出水管的末端连通,第四段出水管的前半段绕主梁一侧设置,后半段绕主梁的后端设置,后半段上设有若干后置喷头。
13.进一步的,所述前置喷头和后置喷头均为360度旋转喷头。
14.进一步的,所述前置喷头为至少三个,分别位于驾驶室前端的两端和中间位置。
15.进一步的,所述后置喷头为至少三个,分别位于主梁后端的两端和中间位置。
16.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上设有水位表。
17.进一步的,所述水位表位于蓄水箱的左侧或右侧。
18.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19.1.本申请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使用方便快捷,制作成本低;
20.2.本混凝土罐车在运输的途中,即一边行驶一边喷水降尘,从源头上控制了因混凝土罐车行驶途中引起的扬尘,及时高效;也避免了使用专用洒水车进行降尘,有效降低了施工成本;
21.3.本申请的驾驶员根据扬尘情况随时调节喷头流量大小,及时有效控制扬尘的同时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节约用水。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

车轮,2

进水管,3

蓄水箱,3.1

注水孔,3.2

出水孔,4

水位表,5

出水管,5.1

第一段出水管,5.2

第二段出水管,5.3

第三段出水管,5.4

第四段出水管,6

一级水阀,7

二级水阀,8

前置喷头,9

后置喷头,10

支撑座,10.1

支座,10.2

弧形板,11

主梁,12

驾驶室,13

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2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6.文中所述的“左右”指的是本混凝土罐车的宽度方向;“前后”指的是本混凝土罐车的长度方向,即混凝土罐车的头部和尾部;“上下”指的是本混凝土罐车的高度方向。
27.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降尘混凝土罐车,包括驾驶室12、罐体13、主梁11和车轮1,所述主梁11固定于驾驶室12的后端,主梁11的底部设有车轮1,罐体13位于主梁11的顶部;还包括降尘装置;所述降尘装置包括进水管2、蓄水箱3、出水管5、一级水阀6、二级水阀7、前置喷头8、后置喷头9和支撑座10;
28.所述支撑座10固定于主梁11的顶部,支撑座10位于驾驶室12和罐体13之间,支撑
座10包括位于底部的支座10.1和位于顶部的用于支撑蓄水箱3的弧形板10.2,弧形板10.2的顶部固定有蓄水箱3,弧形板10.2的弧形与蓄水箱3的外壁的弧形匹配;
29.蓄水箱3的顶部设有注水孔3.1,注水孔3.1连通有设于本混凝土罐车左侧或右侧的进水管2,进水管2连接于支撑座10的支座10.1的一侧,进水管2的端口通过软管与施工用水连通;蓄水箱3的底部设有出水孔3.2,出水孔3.2连通有设于本混凝土罐车左侧或右侧的出水管5;
30.出水管5包括第一段出水管5.1、第二段出水管5.2、第三段出水管5.3和第四段出水管5.4;
31.第一段出水管5.1设置于蓄水箱3的出水孔3.2与主梁11之间,第一段出水管5.1连接于支撑座10的支座10.1的一侧,第一段出水管5.1上设有用于控制出水管5开关的一级水阀6;
32.第二段出水管5.2的起始端与第一段出水管5.1的末端连通,第二段出水管5.2的中间部分连接于主梁11的一侧,第二段出水管5.2的末端位于驾驶室12内,第二段出水管5.2的末端设有用于控制出水管5的水流大小的二级水阀7;
33.第三段出水管5.3的起始端与第二段出水管5.2的末端连通,第三段出水管5.3的前半段绕驾驶室12外侧的底部设置,后半段绕驾驶室12的前端设置,后半段上设有若干前置喷头8;
34.第四段出水管5.4的起始端与第二段出水管5.2的末端连通,第四段出水管5.4的前半段绕主梁11一侧设置,后半段绕主梁11的后端设置,后半段上设有若干后置喷头9。
35.所述前置喷头8和后置喷头9均为360度旋转喷头,前置喷头8与后置喷头9可根据出水管5的流量大小自行360
°
旋转,水流量越大,其旋转的速度越快。
36.所述前置喷头8为至少三个,分别位于驾驶室12前端的两端和中间位置。
37.所述后置喷头9为至少三个,分别位于主梁11后端的两端和中间位置。
38.所述蓄水箱3上设有水位表4。
39.所述水位表4位于蓄水箱3的左侧或右侧,便于观察蓄水箱3的水位,从而及时加满水。
40.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
41.1.当蓄水箱3上的水位表4刻度达到低水位时,通过软管和进水管2自注水孔3.1向蓄水箱3内注入施工用水,直至蓄水箱3注满水为止;
42.2.先打开一级水阀6,启动车辆后,再打开二级水阀7(驾驶员在驾驶室12内直接对二级水阀7进行调节),驾驶员根据行驶途中的扬尘情况,调节二级水阀7以控制出水管5的水流量,从而控制前置喷头8与后置喷头9的喷水大小,节约用水。
43.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