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智能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56067发布日期:2021-06-22 15:1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智能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智能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各个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同时汽车的排放也成为了污染环境的一大来源,为了减少排放国家不断推动新能源汽车的运行,而充电设备就相当于新能源车的加油站。

现有技术中充电装置大多直径裸露在外,没有车的人也可以接触到充电设备,这样容易被人为破坏,同时新能源车充电需要较长的时间,特别在夏日需要长时间在炎日下,较高温度容易引发新能源车电池的安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智能充电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智能充电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充电装置大多直径裸露在外,没有车的人也可以接触到充电设备,这样容易被人为破坏,同时新能源车充电需要较长的时间,特别在夏日需要长时间在炎日下,较高温度容易引发新能源车电池的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智能充电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壁两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旋转台,且旋转台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圆柱,所述滑动圆柱外壁活动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外壁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连接板一侧焊接有延伸板,且延伸板一端固定连接有钢绳,所述钢绳外壁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摩擦轮,且钢绳外壁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摩擦轮,所述钢绳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所述第一摩擦轮与第二摩擦轮两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外框,所述第一外框上端分别安装有左遮阳机构和右遮阳机构,所述第一摩擦轮一端通过转动轴分别安装有右联动机构和左联动机构,且第二摩擦轮另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有充电装置,所述左联动机构内部包括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一侧与第一摩擦轮通过转动轴相互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上端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一端通过转动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且第一斜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二斜齿轮,所述右联动机构内部包括有第三斜齿轮,且第三斜齿轮一侧与第一摩擦轮通过转动轴相互固定连接,且第三斜齿轮一侧啮合有第四斜齿轮。

优选的,所述滑动圆柱通过滑动槽与连接板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板关于旋转台两侧对称。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框关于底座两侧对称,且第一外框与底座之间相互焊接。

优选的,所述左遮阳机构内部包括有左底板,且左底板与第一外框的顶部相互焊接,所述左底板上端通过盘式弹簧转动连接有左收纳辊,且左收纳辊外壁缠绕有左遮阳布,所述左遮阳布一端固定连接有左固定板,且左固定板下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折叠杆,所述第二斜齿轮通过转动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折叠杆。

优选的,所述右遮阳机构内部包括有右底板,且右底板与第一外框的顶部相互焊接,所述右底板上端通过盘式弹簧转动连接有右收纳辊,且右收纳辊外壁缠绕有右遮阳布,所述右遮阳布一端固定连接有右固定板,且右固定板下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折叠杆,所述第四斜齿轮与第二折叠杆通过转动轴相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装置的内部包括有第三折叠杆,且第三折叠杆一侧与第一摩擦轮通过转动轴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折叠杆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四折叠杆,所述第三折叠杆与第四折叠杆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门,所述第三折叠杆另一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外框,且第二外框内壁开设有滑轨,且滑轨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第四折叠杆一端通过轴承相互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智能充电设备设置有旋转台,当车辆驶入到旋转台上时,配重块下降会通过钢绳带动第一摩擦轮旋转,第一摩擦轮则同时会带动第三折叠杆进行顺时针旋转,从而让第三折叠杆、第四折叠杆和密封门向上折叠,从而自动打开充电装置内部让使用者可以进行充电,当车辆驶离后密封门就会自动关闭,不需要通过电力带动开启,避免没有车的人对充电装置造成破坏,整个充电设备起到了保护的效果。

当车辆驶入旋转台上时,旋转台会被车的重力向下压,旋转台会通过延伸板和钢绳拉动配重块,钢绳在被拉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进行旋转,第一摩擦轮通过左联动机构开启左遮阳机构对车辆的前部进行遮阳,第一摩擦轮又通过右联动机构开启右遮阳机构对车辆的后部进行遮阳,上述机构不需要通过电力带动,只需要车辆停在上面即可一直开启遮阳功能,当车辆驶离后就会自动关闭,遮阳可以在炎热的夏日为汽车在充电时抵挡高温,防止新能源车电池出现过热应发安全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视车辆驶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视车辆驶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充电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旋转台;3、连接板;4、滑动槽;5、滑动圆柱;6、延伸板;7、钢绳;8、第一摩擦轮;9、第二摩擦轮;10、配重块;11、第一外框;12、左遮阳机构;1201、左底板;1202、左收纳辊;1203、左遮阳布;1204、左固定板;1205、第一折叠杆;13、左联动机构;1301、第一齿轮;1302、第二齿轮;1303、第一斜齿轮;1304、第二斜齿轮;14、右遮阳机构;1401、右底板;1402、右收纳辊;1403、右遮阳布;1404、第二折叠杆;1405、右固定板;15、右联动机构;1501、第三斜齿轮;1502、第四斜齿轮;16、充电装置;1601、第三折叠杆;1602、第四折叠杆;1603、密封门;1604、第二外框;1605、滑轨;1606、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智能充电设备,包括底座1、旋转台2、连接板3、滑动槽4、滑动圆柱5、延伸板6、钢绳7、第一摩擦轮8、第二摩擦轮9、配重块10、第一外框11、左遮阳机构12、左底板1201、左收纳辊1202、左遮阳布1203、左固定板1204、第一折叠杆1205、左联动机构13、第一齿轮1301、第二齿轮1302、第一斜齿轮1303、第二斜齿轮1304、右遮阳机构14、右底板1401、右收纳辊1402、右遮阳布1403、第二折叠杆1404、右固定板1405、右联动机构15、第三斜齿轮1501、第四斜齿轮1502、充电装置16、第三折叠杆1601、第四折叠杆1602、密封门1603、第二外框1604、滑轨1605和滑块1606,底座1内壁两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旋转台2,且旋转台2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动圆柱5,滑动圆柱5外壁活动连接有连接板3,且连接板3外壁开设有滑动槽4,连接板3一侧焊接有延伸板6,且延伸板6一端固定连接有钢绳7,钢绳7外壁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摩擦轮8,且钢绳7外壁另一侧活动连接有第二摩擦轮9,钢绳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配重块10,第一摩擦轮8与第二摩擦轮9两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外框11,第一外框11上端分别安装有左遮阳机构12和右遮阳机构14,第一摩擦轮8一端通过转动轴分别安装有右联动机构15和左联动机构13,且第二摩擦轮9另一端通过转动轴安装有充电装置16,左联动机构13内部包括有第一齿轮1301,且第一齿轮1301一侧与第一摩擦轮8通过转动轴相互固定连接,且第一齿轮1301上端啮合有第二齿轮1302,第二齿轮1302一端通过转动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斜齿轮1303,且第一斜齿轮1303一侧啮合有第二斜齿轮1304,右联动机构15内部包括有第三斜齿轮1501,且第三斜齿轮1501一侧与第一摩擦轮8通过转动轴相互固定连接,且第三斜齿轮1501一侧啮合有第四斜齿轮1502。

滑动圆柱5通过滑动槽4与连接板3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连接板3关于旋转台2两侧对称,旋转台2在底座1内部设置有两组,旋转台2主要作为车行走的道路,正常状态下旋转台2处于倾斜状态,当有车辆运动到旋转台2上时,旋转台2会被车的重力向下压,并与底座1最上端处于同一高度,而旋转台2的高度下降也会带动连接板3一起下降,从而通过延伸板6和钢绳7同时拉动配重块10,使得配重块10上升,钢绳7在被拉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一摩擦轮8和第二摩擦轮9进行旋转,连接板3主要通过内部开设的滑动槽4和滑动圆柱5来将两组旋转台2连接在一起。

第一外框11关于底座1两侧对称,且第一外框11与底座1之间相互焊接,第一外框11内部起到固定第一摩擦轮8和第二摩擦轮9的用处,而钢绳7在第一摩擦轮8和第二摩擦轮9贴合的同时会从第一外框11中穿过。

左遮阳机构12内部包括有左底板1201,且左底板1201与第一外框11的顶部相互焊接,左底板1201上端通过盘式弹簧转动连接有左收纳辊1202,且左收纳辊1202外壁缠绕有左遮阳布1203,左遮阳布1203一端固定连接有左固定板1204,且左固定板1204下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一折叠杆1205,第二斜齿轮1304通过转动轴固定连接有第一折叠杆1205,首先当车辆驶入到旋转台2上,配重块10上升时会拉动钢绳7带动第一摩擦轮8和第二摩擦轮9进行顺时针旋转,如图5,第一摩擦轮8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同时带动第一齿轮1301进行左视方向的顺时针旋转,第一齿轮1301通过啮合带动第二齿轮1302和第一斜齿轮1303逆时针旋转,第一斜齿轮1303则会带动第二斜齿轮1304和第一折叠杆1205进行俯视方向的顺时针旋转,如图7,从而让第一折叠杆1205向外推动左固定板1204,让左固定板1204拉动左遮阳布1203进行展开,起到遮阳的效果。

右遮阳机构14内部包括有右底板1401,且右底板1401与第一外框11的顶部相互焊接,右底板1401上端通过盘式弹簧转动连接有右收纳辊1402,且右收纳辊1402外壁缠绕有右遮阳布1403,右遮阳布1403一端固定连接有右固定板1404,且右固定板1404下端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折叠杆1405,第四斜齿轮1502与第二折叠杆1405通过转动轴相互固定连接,同理当车辆驶入到旋转台2后,位于底座1右侧的第一摩擦轮8同样会带动右联动机构15,第一摩擦轮8先带动第三斜齿轮1501,第三斜齿轮1501在通过啮合带动第四斜齿轮1502和第二折叠杆1404顺时针旋转,将右遮阳布1403进行展开。

充电装置16的内部包括有第三折叠杆1601,且第三折叠杆1601一侧与第一摩擦轮8通过转动轴相互固定连接,第三折叠杆1601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四折叠杆1602,第三折叠杆1601与第四折叠杆1602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密封门1603,第三折叠杆1601另一侧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外框1604,且第二外框1604内壁开设有滑轨1605,且滑轨1605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1606,滑块1606与第四折叠杆1602一端通过轴承相互转动连接,充电装置16只安装在位于底座1的左侧,第一摩擦轮8旋转同时会带动第三折叠杆1601进行顺时针旋转,第三折叠杆1601与第四折叠杆1602之间相互交叉呈菱形状结构,当第三折叠杆1601旋转时,第三折叠杆1601与第四折叠杆1602会同时向上折叠,从而让三组密封门1603向上叠加,从而打开充电装置16内部,使用者可以进行充电,滑块1606在滑轨1605内部进行滑动,主要起到让第三折叠杆1601与第四折叠杆1602在折叠运动过程中能稳定运行。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智能充电设备,首先使用者将车辆驶入到旋转台2上,旋转台2会被车的重力向下压,并与底座1最上端处于同一高度,而旋转台2的高度下降也会带动连接板3一起下降,从而通过延伸板6和钢绳7同时拉动配重块10,使得配重块10上升,钢绳7在拉动的过程中会带动第一摩擦轮8和第二摩擦轮9进行旋转,第一摩擦轮8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同时带动第一齿轮1301进行左视方向的顺时针旋转,第一齿轮1301通过啮合带动第二齿轮1302和第一斜齿轮1303逆时针旋转,第一斜齿轮1303则会带动第二斜齿轮1304和第一折叠杆1205进行俯视方向的顺时针旋转,从而让第一折叠杆1205向外推动左固定板1204,让左固定板1204拉动左遮阳布1203进行展开,同理位于底座1右侧的第一摩擦轮8同样会带动右联动机构15,第一摩擦轮8先带动第三斜齿轮1501,第三斜齿轮1501在通过啮合带动第四斜齿轮1502和第二折叠杆1404顺时针旋转,将右遮阳布1403进行展开,从而起到遮阳的效果,充电装置16只安装在位于底座1的左侧,第一摩擦轮8旋转同时会带动第三折叠杆1601进行顺时针旋转,第三折叠杆1601与第四折叠杆1602会同时向上折叠,从而让三组密封门1603向上叠加,从而打开充电装置16内部,使用者可以进行充电,当充电完成后,只要将车辆驶离旋转台2上,配重块10就会重新将旋转台2拉起,第一摩擦轮8在钢绳7进行反转,右遮阳机构14和左遮阳机构12自动收起,不再遮阳,密封门1603也会将充电装置16关闭密封,就这样完成整个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智能充电设备的使用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