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雨刮条的多功能雨刮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56244发布日期:2021-08-06 12:49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双雨刮条的多功能雨刮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雨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双雨刮条的多功能雨刮器。



背景技术:

雨刮器是用来刮去附着在汽车玻璃上的污迹和雨水,是改善驾驶员的视线,增强行驶安全的重要安全配件,通过对现有雨刮器生产,使用情况大量研究发现:1.现汽车的种类越来越多,各种汽车的雨刮器不通用,也导致雨刮器的种类繁多,大部分雨刮器的配件不能通用,无形中增加了雨刮配件的开发生产和管理成本,有些雨刮器配件极其相似,很容易错误使用导致刮水效果变差。

2.雨刮器真正工作的时间不到10%,90%的时间是被雨刮臂压着在玻璃上,受雨刮臂重压力(实际测试一些使用相同长尺寸雨刮器的雨刮臂其压力相差0.5千克左右,而雨刮器只能按轻的压力设计,所以雨刮胶条会受到重压力的影响)、高温臭氧等环境的破坏,导致雨刮条刮片易变形,刮水角度过小,刀口与玻璃接触面增大,加速刮片刀口的磨损,易产生漏刮水等问题,使用寿命变短。

3.雨刮器90%的时间是停止在车玻璃上,飞沙尘土、鸟屎、树叶、树枝、果实等脏污会落到车玻璃上,尤其累积在雨刮器位置,并粘附在刮片刀口上,加上现雨刮器只有一个刮片,既要刮除雨水,又要刮除脏污等,且附着在玻璃上的脏污不能一次刮除,未刮除的污迹会残留在车玻璃和刮片刀口上使得车玻璃模糊,要长时间反复多次才能刮除,工作效率低,也加速刀口损伤刮水效果很快变差,使用寿命短。

4.为提高雨刮器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一些发明人一直都在设计开发双刮片的雨刮器,但结果是:初次使用效果好,经过短时间在高温、雨刮臂压力等因素破坏下雨刮条变形后就会出现刮水效果变差等问题,有专利号为:cn2019207962674,名称为一种具有双雨刮条组合的雨刮器,已有效解决雨刮条变形后就会出现刮水效果变差等问题,达到先去污后刮水,双重刮水功能,为增强双雨刮条的支撑强度更进一步优化结构,使双刮片持续保持在标准的刮水角度,减少刮片刀口的磨损和损伤,使用寿命更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雨刮条的多功能雨刮器,具有适用性强、使用方便、雨刮条安装后能正向或180度反向与转接头装配、能有效解决刮水角度过小而导致的漏刮水、抖动、异响问题,实现了先去污后刮水、双重刮水、减少内刀口磨损和损伤,延长雨刮器使用寿命的有益效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双雨刮条的多功能雨刮器,包括雨刮条、扣爪、钢片、固定件、扰流护套、底座和转接头,雨刮条装设于扣爪内,扣爪顶端穿过钢片,并与钢片连接,固定件与钢片连接,钢片设于扰流护套底侧,并与扰流护套连接,底座与扰流护套连接,转接头与底座连接。

雨刮条包括第一雨刮条和第二雨刮条,第一雨刮条中部设有抗压部,抗压部底侧设有摆动条,摆动条与抗压部连接,摆动条下方设有刮片,刮片与摆动条连接,刮片一侧设有受压部,另一侧设有支撑条和支撑部,刮片底部设有内刀口和外刀口,第二雨刮条上设有镜像对称的抗压部、摆动条、刮片、受压部、支撑条、支撑部、内刀口和外刀口。

所述第一雨刮条的外刀口受到摆动条形变后施加的压力,所述第二雨刮条的内刀口受到摆动条形变后施加的压力,以及受压部与抗压部碰触后施加的压力,所述第二雨刮条的刮片的支撑条与所述第一雨刮条的刮片的支撑部相碰触并推动所述第一雨刮条的刮片,所述第二雨刮条的内刀口的受到的压力大于所述第一雨刮条的外刀口的受到的压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雨刮条顶部设有上对接条,第二雨刮条顶部设有与对接条相匹配的对接口,第一雨刮条上部交替地设有对接口和对接条,对接口和对接条均设于上对接条下方,对接条与上对接条连接,第二雨刮条上部设有匹配的对接口和对接条,上对接条和对接条之间设有钢片卡槽,钢片卡槽与对接口平齐设置,第一雨刮条上交替地设有对接口和下对接条,对接口和下对接条设于对接条下方,下对接条与对接条连接,第二雨刮条上设有匹配的对接条和下对接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内刀口和外刀口呈直角状,外刀口上方设有内刀口支撑部,内刀口上方设有外刀口支撑部,支撑条、支撑部、受压部、内刀口、外刀口、内刀口支撑部和外刀口支撑部均与刮片一体成型,外刀口支撑部和内刀口支撑部外侧为直线面或弧形面,内刀口支撑部的面积大于外刀口支撑部的面积,第二雨刮条刮片上设有镜像对称的内刀口、外刀口、内刀口支撑部和外刀口支撑部;抗压部底面水平或从摆动条上端外侧向下形成斜面,受压部上侧水平或以摆动条下端外侧向上形成斜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第一雨刮条与第二雨刮条的刮片的内刀口之间最小垂直间距为1.9~4.0mm,支撑条最内侧到摆动条内侧的垂直距离为l1,第一雨刮条与第二雨刮条的摆动条内侧之间最小垂直间距l2为1.7~3.0mm,l1小于l2的一半,且l1小于摆动条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对接条的长度大于1.5mm,且小于对接口,下对接条厚度大于对接条且小于上对接条,第一雨刮条的对接条与抗压部之间设有勾片卡槽,第二雨刮条上设有镜像对称的勾片卡槽,第一雨刮条的勾片卡槽到相平齐的对接口之间的距离为l3,第二雨刮条的勾片卡槽到下对接口的垂直距离为l4,l3和l4均大于1.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扣爪包括支撑杆、支撑点、卡槽、双雨刮条卡槽、凹槽和勾片,支撑点设于支撑杆中部,卡槽设于支撑点一侧,并设于支撑杆上,双雨刮条卡槽设于支撑杆端部,凹槽设于双雨刮条卡槽顶部,并与双雨刮条卡槽一体成型,勾片设于双雨刮条卡槽底部,并与支撑杆一体成型;卡槽插入钢片并与钢片连接,支撑点顶在钢片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固定件包括固定件本体,固定件本体两侧对称地设有单钢片限位片、单钢片铆压片、双钢片限位片和双钢片铆压片,雨刮条活动槽,单钢片限位片设于双钢片限位片一侧,单钢片铆压片设于双钢片铆压片一侧,单钢片限位片、单钢片铆压片、双钢片限位片和双钢片铆压片均与固定件本体连接,单钢片限位片之间的垂直距离l5小于双钢片限位片l6之间垂直距离,固定件本体中部设有雨刮条活动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钢片为单钢片或双钢片,单钢片上依次对称地设有尾端扣爪槽、中间扣爪槽和铆接孔,单钢片中部设有单钢片定位孔,尾端扣爪槽为长方形孔槽,尾端扣爪槽中间位置设有一个间隔凸点,中间扣爪槽为长方形孔槽,中间扣爪槽上一端设有凸台,中间扣爪槽的一端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中间扣爪槽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双钢片上依次对称地设有铆接孔和双钢片定位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固定件限位柱、固定件限位部、固定件限位块、钢片卡片、定位块、定位片、转接头限位块、凸台卡槽和挡板,固定件限位柱设于底座本体底部,固定件限位部设于固定件限位柱一侧,并与底座本体连接,固定件限位块设于底座本体底侧,并与底座本体连接,钢片卡片设于固定件限位块一侧,并与底座本体连接,定位块设于底座本体顶部,并与底座本体连接,定位块内侧面为平面,外侧为圆弧面,定位片设于定位块上,并与定位块连接,定位片一端外侧面为圆弧面,转接头限位块设于定位块一侧,并与底座本体连接,挡板设于底座本体两端,并与底座本体连接,挡板上设有凸台卡槽,凸台卡槽和挡板旋转对称设于底座本体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转接头包括转接头本体、旋转孔、夹持片、前凸台、后凸台、挡板槽、定位片卡槽、限位片活动槽和限位片挡板,旋转孔设于转接头本体中部,夹持片设于旋转孔内,并与转接头本体连接,前凸台设于转接头本体一侧,后凸台设于转接头本体另一侧,前凸台与后凸台旋转对称,从挡板槽外侧到中心位的截面为平面,从中心位到外侧的截面为弧形面,定位片卡槽设于转接头本体中部,限位片活动槽设于转接头本体的底部,限位片挡板设于限位片活动槽一侧,并与转接头本体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可安装不同的钢片,适用性强,使用方便,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可安装不同的扣爪,适用性强,使用方便,降低成本;

3、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的转接头与底座为旋转对称结构,雨刮条安装后能正向或180度反向与转接头装配,使用方便,当雨刮条的刮片在车玻璃上被压变形时,可将安装后的雨刮条180度反向安装,从而使雨刮条的刮片自然导正在标准刮水角度,减缓胶条内刀口磨损,从而解决刮水角度过小而导致的漏刮水、抖动、异响问题,延长雨刮器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的双雨刮条组合安装不用增加其它材料,成本低且安装牢固,当雨刮器长期停止时,外刀口将灰沙尘土等脏污挡在外侧,而内侧的内刀口不易粘到灰沙尘土等脏污,当雨刮器工作时,可先去污后刮水,双重刮水,减少内刀口的损伤,提高工作效率,持续保持良好的刮水效果,延长雨刮器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中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中双钢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中的单钢片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u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中单钢片与固定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p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中双钢片与固定件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q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中第一雨刮条和第二雨刮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中第一雨刮条和第二雨刮条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中扣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中扣爪与单钢片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s的局部放大图。

图18为图16中t的局部放大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中单钢片和固定件与底座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r的局部放大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中转接头与底座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中的侧视图。

图23为图20中沿w—w方向的剖视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多功能雨刮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多功能雨刮器中第三雨刮条和第四雨刮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多功能雨刮器中第三雨刮条和第四雨刮条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多功能雨刮器的侧视图。

图28为图27中沿i-i方向的剖视图。

图中标识:

a、转接头;b、底座;c、固定件;d1、单钢片;d2、双钢片;e、扰流护套;f、扣爪;g、雨刮条;h、小钢片;

1、旋转孔;2、夹持片;3、前凸台;4、后凸台;5、挡板槽;6、定位片卡槽;7、限位片活动槽;8、限位片挡板;

20、固定件限位柱;21、固定件限位部;22、固定件限位块;23、钢片卡片;24、定位块;25、定位片;26、转接头限位块;27、凸台卡槽;28、挡板;30、单钢片限位片;31、单钢片铆压片;32、双钢片限位片;33、双钢片铆压片;34、雨刮条活动槽;

40、尾端扣爪槽;41、间隔凸点;42、中间扣爪槽;43、铆接孔;44、双钢片定位槽;45、单钢片定位孔;

90、支撑杆;91、支撑点;92、卡槽;93、双雨刮条卡槽;94、凹槽;95、勾片;g1、第一雨刮条;g2、第二雨刮条;g3、第三雨刮条;g4、第四雨刮条;g5、刮片;

60、上对接条;61、上对接口;62、对接口;63、对接条;64、下对接条;65、下对接口;66、抗压部;67、摆动条;68、支撑条;69、受压部;70、支撑部;71、内刀口;72、外刀口;73、内刀口支撑部;74、外刀口支撑部;75、勾片卡槽;76、钢片卡槽;77、固定块;78、双钢片卡槽;79、连接部;80、背靠面;81、车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双雨刮条g的多功能雨刮器,包括雨刮条g、扣爪f、钢片、固定件c、扰流护套e、底座b和转接头a,雨刮条g装设于扣爪f内,扣爪f顶端穿过钢片,并与钢片连接,固定件c与钢片连接,钢片设于扰流护套e底侧,并与扰流护套e连接,底座b与扰流护套e连接,转接头a与底座b连接;请参阅附图13~14,雨刮条g包括第一雨刮条g1和第二雨刮条g2,第一雨刮条g1中部设有抗压部66,抗压部66底侧设有摆动条67,摆动条67与抗压部66连接,摆动条67下方设有刮片g5,刮片g5与摆动条67连接,刮片g5一侧设有受压部69,另一侧设有支撑条68和支撑部70;进一步地,抗压部66底面水平或从摆动条67上端外侧向下形成斜面,受压部69上侧水平或以摆动条67下端外侧向上形成斜面,此设计有利于调整刮片g5最佳攻击角度;刮片g5底部设有内刀口71和外刀口72,第二雨刮条g2上设有镜像对称的抗压部66、摆动条67、刮片g5、受压部69、支撑条68、支撑部70、内刀口71和外刀口72;第一雨刮条g1的外刀口72收到摆动条67形变后施加的压力,第二雨刮条g2的内刀口71收到摆动条67形变后施加的压力,以及受压部69与抗压部66碰触后施加的压力,请参阅附图21和23,第二雨刮条g2的刮片g5的支撑条68与第一雨刮条g1的刮片g5的支撑部70相碰触并推动第一雨刮条g1的刮片g5,第二雨刮条g2的内刀口71的受压力大于第一雨刮条g1的外刀口72的受压力。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可安装不同的钢片,适用性强,使用方便,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可安装不同的扣爪f,适用性强,使用方便,降低成本;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的转接头a与底座b为旋转对称结构,雨刮条g安装后能正向或180度反向与转接头a装配,使用方便,当雨刮条g的刮片g5在车玻璃81上被压变形时,可将安装后的雨刮条g进行180度反向安装,从而使雨刮条g会自然导正在正常攻击角度,减缓胶条内刀口71和外刀口72的磨损,从而解决刮水角度过小而导致的漏刮水、抖动、异响问题,延长雨刮器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的雨刮条g组合安装不用增加其它材料,成本低且安装牢固,当雨刮器长期停止时,外刀口72将灰沙尘土等脏污挡在外侧,而内侧的内刀口71不易粘到灰沙尘土等脏污,当雨刮器工作时,可先去污后刮水,双重刮水,减少内刀口71的损伤,提高工作效率,持续保持良好的刮水效果,延长雨刮器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请参阅附图13~14,第一雨刮条g1顶部设有上对接条60,第二雨刮条g2顶部设有与对接条63相匹配的对接口62,第一雨刮条g1上部交替地设有对接口62和对接条63,对接口62和对接条63均设于上对接条60下方,对接条63与上对接条60连接,第二雨刮条g2上部设有匹配的对接口62和对接条63,上对接条60和对接条63之间设有钢片卡槽76,钢片卡槽76与对接口62平齐设置,进一步地,钢片卡槽76上安装有小钢片h,以增强第一雨刮条g1和第二雨刮条g2的支撑强度;第一雨刮条g1上交替地设有对接口62和下对接条64,对接口62和下对接条64设于对接条63下方,下对接条64与对接条63连接,第二雨刮条g2上设有匹配的对接条63和下对接口65。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请参阅附图13~14,内刀口71和外刀口72呈直角状,外刀口72上方设有内刀口支撑部73,内刀口71上方设有外刀口支撑部74,支撑条68、支撑部70、受压部69、内刀口71、外刀口72、内刀口支撑部73和外刀口支撑部74均与刮片g5一体成型,外刀口支撑部74和内刀口支撑部73外侧为直线面或弧形面,内刀口支撑部73的面积大于外刀口支撑部74的面积,此设计增强内刀口71支撑强度,减缓刮片g5重压力、高温臭氧等因素下的变形,增加内刀口71上方的空间;第二雨刮条g2刮片g5上设有镜像对称的内刀口71、外刀口72、内刀口支撑部73和外刀口支撑部74。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请参阅附图13~14,第一雨刮条g1与第二雨刮条g2的刮片g5的内刀口71之间最小垂直间距为1.9~4.0mm,第一雨刮条g1与第二雨刮条g2的摆动条67内侧之间最小垂直间距l2为1.7~3.0mm,此设计能实现去污刮水功能,能有效地解决两刮片g5间隔过大而导致摆动的声音大、两刮片g5不能相互配合以及去污刮水效果变差的问题;进一步地,支撑条68最内侧到摆动条67内侧的垂直距离为l1,l1小于l2的一半,且l1小于摆动条67的高度,此设计利于两个刮片g5相互配合,两个支撑条68不会相互碰触,支撑条68不会接触到下对接条64,能实现刮水、去污功能。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请参阅附图13~14,对接条63的长度大于1.5mm,且小于对接口62,下对接条64厚度大于对接条63且小于上对接条60,此设计能有效解决对接条63与对接口62安装后相互挤压出现歪斜,在高温下第一雨刮条g1和第二雨刮条g2变软,以及摆动条67以上支撑力不够的问题;第一雨刮条g1的对接条63与抗压部66之间设有勾片卡槽75,第二雨刮条g2上设有镜像对称的勾片卡槽75,第一雨刮条g1的勾片卡槽75到相平齐的对接口62之间的距离为l3,第二雨刮条g2的勾片卡槽75到下对接口65的垂直距离为l4,l3和l4均大于1.8mm,此设计能保证抗压条不会变形,确保刮片g5与车玻璃81在标准的刮水角度。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请参阅附图15,扣爪f包括支撑杆90、支撑点91、卡槽92、双雨刮条卡槽93、凹槽94和勾片95,支撑点91设于支撑杆90中部,卡槽92设于支撑点91一侧,并设于支撑杆90上,双雨刮条卡槽93设于支撑杆90端部,凹槽94设于双雨刮条卡槽93顶部,并与双雨刮条卡槽93一体成型,勾片95设于双雨刮条卡槽93底部,并与支撑杆90一体成型;卡槽92插入单钢片d1并与单钢片d1连接,支撑点91顶在单钢片d1上。

本实用新型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请参阅附图5,固定件c包括固定件本体,固定件本体两侧对称地设有单钢片限位片30、单钢片铆压片31、双钢片限位片32和双钢片铆压片33,雨刮条活动槽34,单钢片限位片30设于双钢片限位片32一侧,单钢片铆压片31设于双钢片铆压片33一侧,单钢片限位片30、单钢片铆压片31、双钢片限位片32和双钢片铆压片33均与固定件本体连接,单钢片限位片30之间的垂直距离l5小于双钢片限位片32之间垂直距离l6,此设计便于安装不同宽度的钢片,固定件本体中部设有雨刮条活动槽34。

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单钢片d1或双钢片d2,同时可安装两种以上扣爪f。请参阅附图7,本实用新型使用单钢片d1时,单钢片d1上依次对称地设有尾端扣爪槽40、中间扣爪槽42和铆接孔43,单钢片d1中部设有单钢片定位孔45;进一步地,尾端扣爪槽40为长方形孔槽,在一侧长边中间位置设有一个间隔凸点41,以便于安装不同长度的扣爪f;进一步地,中间扣爪槽42为长方形孔槽,中间扣爪槽42一端上设有凸台,中间扣爪槽42的一端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一个单钢片d1设有至少2个以上中间扣爪槽42,从而便于安装扣爪f,使扣爪f的滑动空间小,受力更均衡稳定。请参阅附图6,本实用新型使用双钢片d2时,双钢片d2上依次对称地设有铆接孔43和双钢片定位槽44。

请参阅附图4,底座b包括底座本体、固定件限位柱20、固定件限位部21、固定件限位块22、钢片卡片23、定位块24、定位片25、转接头限位块26、凸台卡槽27和挡板28,固定件限位柱20设于底座本体底部,固定件限位部21设于固定件限位柱20一侧,并与底座本体连接,固定件限位块22设于底座本体底侧,并与底座本体连接,钢片卡片23设于固定件限位块22一侧,并与底座本体连接,定位块24设于底座本体顶部,并与底座本体连接,定位块24内侧面为平面,外侧为圆弧面,定位片25设于定位块24上,并与定位块24连接,定位片25一端外侧面为圆弧面,转接头限位块26设于定位块24一侧,并与底座本体连接,挡板28设于底座本体两端,并与底座本体连接,挡板28上设有凸台卡槽27,凸台卡槽27和挡板28旋转对称设于底座本体两端。

请参阅附图3,转接头a包括转接头本体、旋转孔1、夹持片2、前凸台3、后凸台4、挡板槽5、定位片卡槽6、限位片活动槽7和限位片挡板8,旋转孔1设于转接头本体中部,夹持片2设于旋转孔1内,并与转接头本体连接,前凸台3设于转接头本体一侧,后凸台4设于转接头本体另一侧,前凸台3与后凸台4旋转对称,从挡板槽5外侧到中心位的截面为平面,从中心位到外侧的截面为弧形面,定位片卡槽6设于转接头本体中部,限位片活动槽7设于转接头本体的底部,限位片挡板8设于限位片活动槽7一侧,并与转接头本体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的安装过程、顺序具体如下:

第一步,先将单钢片d1或双钢片d2与固定件c安装,请参阅附图9~10,单钢片d1与固定件c的安装过程如下:将单钢片d1一端靠在固定件c的两个单钢片限位片30之间,并将固定件c穿到单钢片d1中间位置,将钢片定位孔定位到铆接设备上,同时固定件c也被限位,在设备的冲压下,单钢片铆压片31和双钢片铆压片33被冲压与单钢片d1牢固结合,同时单钢片铆压片31部份位置会刺入到铆接孔43内以增强夹持力。

请参阅附图11~12,双钢片d2与固定件c的安装过程如下:将双钢片d2一侧的双钢片定位槽44插入到固定件c一侧的单钢片限位片30上,另一侧插入到固定件c另一侧的单钢片限位片30上,将双钢片d2和固定件c一起固定到铆接设备上,在设备的冲压下,单钢片铆压片31和双钢片铆压片33被冲压与双钢片d2牢固结合,同时双钢片铆压片33部份位置会刺入到铆接孔43内以增强夹持力。

第二步,然后将固定件c与底座b安装,请参阅附图19~20,固定件c与底座b安装过程如下:将单钢片d1或双钢片d2的一端从底座b的固定件限位部21往固定件限位柱20穿入直到固定件c滑过固定件限位部21,在固定件限位柱20、固定件限位部21固定件限位块22的固定下,将固定件c安装在底座b内。在钢片卡片23限位下,大弧度单钢片d1或双钢片d2将变平缓。既减轻多功能雨刮器两端压在包装盒上出现的雨刮条g变形,又不影响刮水效果。

第三步,再将扣爪f与单钢片d1安装,请参阅附图16~18,扣爪f与单钢片d1的安装过程如下:将扣爪f中的卡槽92对准在单钢片d1的尾端扣爪f孔和中间扣爪f孔宽边一端的位置,并以十字交叉并插入,再将扣爪f旋转90度后卡槽92扣在单钢片d1上,长扣爪f将安装间隔凸台向内侧一端,短扣爪f将安装间隔凸台向最外侧一端。受间隔凸台和中间扣爪f孔窄边限位下,扣爪f在槽内滑动空间小,当多功能雨刮器工作时,扣爪f的支撑点91顶在单钢片d1上。每个扣爪f可自动调节不同角度,受力更均衡稳定。

第四步,然后将扰流护套e与钢片安装,扰流护套e与钢片的安装过程如下:将扰流护套e两侧的安装槽对准单钢片d1或双钢片d2一端并推动扰流护套e,安装槽穿在单钢片d1或双钢片d2两侧滑动,直到扰流护套e前端插入到底座b中,即完成扰流护套e与钢片的安装。

第五步,再将底座b与转接头a安装,请参阅附图21,底座b与转接头a的安装过程如下:将底座b与转接头a以十字交叉,定位片25插入到旋转孔1中,将底座b顺时针旋转,在旋转孔1、定位片25、定位块24的限位下,前凸台3、后凸台4顺势滑入到凸台卡槽27内,转接头限位块26滑入限位块活动槽,挡板槽5和挡板28相靠紧,转接头限位块26和限位片挡板8相靠紧,定位片25转入定位片卡槽6内,被夹持片2夹紧,并听到“咔"声音为安装到位,转接头a与底座b旋转对称结构,可正向或180度反向安装。

第六步,最后将第一雨刮条g1与第二雨刮条g2安装,请参阅附图13~14,第一雨刮条g1与第二雨刮条g2的安装过程如下:将小钢片h安装到第一雨刮条g1和第二雨刮条g2的钢片卡槽76中,第一雨刮条g1的上对接条60和下对接条64插入到第二雨刮条g2的上对接口61和下对接口65,同时对接条63也插到对接口62,组合成一体的雨刮条g,前端穿过单钢片d1上所安装的每一个扣爪f中的双雨刮条卡槽93中,同时每个勾片95插入到勾片卡槽75中,雨刮条g尾端卡在最后的勾片95上,雨刮条g成型出现的毛边装入在凹槽94内,不用清除毛边,不需要增加其它材料来加固雨刮条g,结构牢固成本低,对接条63长度小于对接口62雨刮条g安装后不会相互挤压歪斜,确保双刮片g5平行不影响刮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雨刮器工作原理如下:请参阅附图23,按多功能雨刮器运动方向来定义前刮片和后刮片,当第一雨刮条g1和第二雨刮条g2向左运动时,第一雨刮条g1为前刮片,第二雨刮条g2为后刮片。多功能雨刮器初期工作时,受雨刮臂的压力下,转接头a和底座b施压在单钢片d1上,同时每个扣爪f受到压力并自动调节角度,使得安装在扣爪f中的整个雨刮条g均匀受力,在小钢片h和抗压部66的支撑下,前刮片和后刮片以不同角度倾斜紧贴在车玻璃81上,此时,摆动条67形变,前刮片的外刀口72只受到摆动条67形变施加的压力,后刮片的内刀口71不仅受到摆动条67形变施加的压力,还受到受压部69与抗压部66碰触后施加的压力,使得内刀口71受到更大的压力。在内刀口支撑部73支撑下,后刮片由平直的初始状态变为受力轻微弯曲的状态,以此状态雨刮器长期停止时,外刀口72将灰沙尘土等脏污挡在外侧,而内侧的内刀口71不易粘到灰沙尘土等脏污,双刮片g5受雨刮臂压力,高温等影响下,第一雨刮条g1的支撑部70与第二雨刮条g2的支撑条68相碰触来减轻刮片g5的变形,同时摆动条67已变形导致前刮片与车玻璃81接触的压力大大减弱,去污刮水能力变差,当多功能雨刮器工作时,后刮片通过支撑条68与前刮片支撑部70相碰触传力给前刮片,保持前刮片去污刮水功能,但始终保持内刀口71受压力更大于外刀口72的受压力,达到可先去污后刮水,双重刮水的功能,反向同理。双刮片g5长期受雨刮臂压力,高温等影响下由平直变形弯曲时,将雨刮本体180度反向与转接头a安装,自然导正变形的双刮片g5在标准刮水角度,减缓双刮片g5刀口磨损。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请参阅附图24~26,本实施例的雨刮条g去除了上对接口61。本实施例雨刮条g的包括第三雨刮条g3和第四雨刮条g4,第三雨刮条g3顶部设有固定块77,固定块77下方设有连接部79和双钢片卡槽78,连接部79与固定块77连接,固定块77和连接部79相连接的侧面形成背靠面80,此设计利于第三雨刮条g3与第四雨刮条g4的安装,其余结构均与实施例一中的雨刮条g相同,且第三雨刮条g3的勾片卡槽75到相平齐的对接口62之间的距离为l7,第四雨刮条g4的勾片卡槽75到下对接口65的垂直距离为l8,l7和l8均大于1.8mm。

第三雨刮条g3和第四雨刮条g4的安装过程如下:请参阅附图25~26,第三雨刮条g3的下对接条64插入到第四雨刮条g4的下对接口65,同时对接条63也插入到对接口62,第三雨刮条g3的背靠面80和第四雨刮条g4的背靠面80相贴合,组合成一体的雨刮条g从双钢片d2有安装孔的一端穿到另一端,双钢片d2中间槽两侧插入在双钢片卡槽78中并夹住连接部79,不需要增加其它材料来加固雨刮条g,结构牢固成本低,对接条63长度小于对接口62,雨刮条g安装后不会相互挤压歪斜,确保双刮片g5平行不影响刮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雨刮器与实施例一的多功能雨刮器工作原理不同在于,请参阅附图27~28,转接头a和底座b施压在双钢片d2上,不需要小钢片h和扣爪f,夹在双钢片d2之间的雨刮条g三和雨刮条g四直接均匀受到双钢片d2施加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多功能雨刮器的雨刮条g组合安装不用增加其它材料,成本低且安装牢固,当雨刮器长期停止时,外刀口72将灰沙尘土等脏污挡在外侧,而内侧的内刀口71不易粘到灰沙尘土等脏污,当雨刮器工作时,可先去污后刮水,双重刮水,减少内刀口71损伤,提高工作效率,持续保持良好的刮水效果,延长雨刮器使用寿命。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