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汽车座椅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1784发布日期:2021-09-18 00:53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汽车座椅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汽车座椅及汽车。


背景技术:

2.汽车座椅作为汽车内饰件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人们对座椅的个性化功能要求和整体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车内比较狭小的密闭空间,对座椅的晃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头枕的晃动关注度很高。
3.如图1所示,现有汽车座椅背头枕骨架结构中,靠背下连接板1的在左右两端头开有两个圆弧孔5,这样使得靠背下连接板1开口处需要焊接两条焊缝点状焊缝与左右靠背连接板连接,该焊缝长度5mm;该焊接结构导致整个枕骨架结构刚度较弱,且容易存在晃动,严重影响到汽车座椅的体验感。
4.基于上述汽车座椅背头枕骨架结构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汽车座椅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汽车座椅背头枕骨架结构刚度差、容易晃动的问题之一。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包括靠背下连接板、靠背左侧连接板以及靠背右侧连接板;靠背下连接板的左端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部,靠背下连接板的右端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均为弧形结构;靠背左侧连接板的底部与第一连接部密封搭接在一起,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靠背右侧连接板的底部与第二连接部密封搭接在一起,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的外端口与靠背左侧连接板底部的接口完全搭接在一起,并点焊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外端口与靠背左侧连接板底部接口前端的横向焊缝为8mm。
8.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的外端口与靠背左侧连接板底部接口背部的内侧的纵向焊缝包括四条,每条纵向焊缝为20mm。
9.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的外端口与靠背左侧连接板底部接口后端的纵向焊缝包括两条,每条纵向焊缝为20mm。
10.进一步地,靠背下连接板为凹型连接板,靠背左侧连接板和靠背右侧连接板分别为凹型板;凹型连接板的左端扩口形成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靠背左侧连接板底部的凹型外端口完全密封焊接;凹型连接板的右端扩口形成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靠背右侧连接板底部的凹型外端口完全密封焊接。
11.进一步地,汽车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还包括靠背骨架总成,括靠背骨架总成的左端焊接固定在靠背左侧连接板的顶部,括靠背骨架总成的右端焊接固定在靠背右侧连接
板的顶部。
12.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骨架和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为上述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设置于座椅骨架的顶部。
13.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座椅,座椅为上述所述的汽车座椅。
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既能够增强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的刚度、降低客户抱怨、改善乘坐舒适度和减少售后索赔,又能改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刚度和总成焊接外观质量,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头枕的晃动量,头枕的晃动量降低了50%,提高汽车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7.图1 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示意图;
18.图2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示意图;
19.图3 为本实用新型靠背下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20.图4 为本实用新型前端焊缝位置示意图;
21.图5 为本实用新型后端焊缝位置示意图;
22.图6 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焊缝位置示意图。
23.图中:1、靠背下连接板;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2、靠背左侧连接板;3、靠背右侧连接板;4、靠背骨架总成;5、圆弧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8.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
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9.如图 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具体包括靠背下连接板1、靠背左侧连接板2以及靠背右侧连接板3;其中,靠背下连接板1的左端一体成型有第一连接部11,靠背下连接板1的右端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的横截面均为弧形结构,弧形结构具体可理解为凹型或碗状结构;进一步地,靠背左侧连接板2的底部与第一连接部11密封搭接在一起,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即整个第一连接部11的外端口与靠背左侧连接板2的底部的接口完成对接在一起,并进行焊接;靠背右侧连接板3的底部与第二连接部12密封搭接在一起,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即整个第二连接部12的外端口与靠背右侧连接板3的底部的接口完成对接在一起,并进行焊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将原方案靠背下连接板1两端头的两个圆弧孔取消,且与靠背左侧连接板和靠背右侧连接板完全密度焊接,整个连接结构更为简单、更改量少、投入少,能够有效降低头枕结构的晃动,提高汽车座椅的体验感。
30.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2至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11的外端口与靠背左侧连接板2底部的接口完全搭接在一起,并点焊固定连接;并且第一连接部11的外端口与靠背左侧连接板2底部接口前端的横向焊缝为8mm;本技术方案中,将原方案靠背下连接板1两端头的两个圆弧孔取消,更改靠背下连接板与靠背侧边板的焊接位置和增加焊缝长度;具体地,将前端的横向点状焊接焊缝长度增加,提高焊接的稳定性,从而提高骨架的刚度。
31.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2至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11的外端口与靠背左侧连接板2底部接口背部的内侧的纵向焊缝包括四条,每条纵向焊缝为20mm;本技术方案中,将原方案靠背下连接板1两端头的两个圆弧孔取消,更改靠背下连接板与靠背侧边板的焊接位置和增加焊缝长度;具体地,将原来的后端横向点状焊接更改为内部纵向焊接,且焊缝长度增加,前端的横向点状焊接焊缝长度增加,后端的横向焊接焊缝长度增加。
32.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2至图6所示,第一连接部11的外端口与靠背左侧连接板2底部接口后端的纵向焊缝包括两条,每条纵向焊缝为20mm;本技术方案中,将原方案靠背下连接板1两端头的两个圆弧孔取消,更改靠背下连接板与靠背侧边板的焊接位置和增加焊缝长度;具体地,将原来的后端横向点状焊接更改为内部纵向焊接,且焊缝长度增加,前端的横向点状焊接焊缝长度增加,后端的横向焊接焊缝长度增加。
33.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2至图6所示,具体地,靠背下连接板1为凹型连接板,靠背左侧连接板2和靠背右侧连接板3分别为凹型板;进一步地,凹型连接板的左端扩口形成第一连接部11,第一连接部11与靠背左侧连接板2底部的凹型外端口完全密封焊接;凹型连接板的右端扩口形成第二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2与靠背右侧连接板3底部的凹型外端口完全密封焊接,这样使得整个座椅骨架连接更为稳定。
34.优选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2至图6所示,汽车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还包括靠背骨架总成4,括靠背骨架总成4的左端焊接固定在靠背左侧连接板2的顶部,括靠背骨架总成4的右端焊接固定在靠背右侧连接板3的顶部。
35.相应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骨架和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为上述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座椅靠背头枕骨架结构设置于座椅骨架的顶部。
36.相应地,结合上述方案,如图 2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座椅,座椅为上述所述的汽车座椅。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既能够增强汽车座椅靠背骨架的刚度、降低客户抱怨、改善乘坐舒适度和减少售后索赔,又能改善汽车座椅靠背骨架刚度和总成焊接外观质量,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头枕的晃动量,头枕的晃动量降低了50%。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所述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改动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