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67621发布日期:2021-07-23 14:1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属于汽车零件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仪表盘是反应车辆各系统工作状况的装置,常见的有燃油指示灯、清洗液指示灯、电子油门指示灯、前后雾灯指示灯及报警灯;不同汽车的仪表不尽相同,但是一般汽车的常规仪表有车速里程表、转速表、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燃油表、充电表等。现代汽车仪表盘的面膜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指示灯或警报灯,例如冷却液液面警报灯、燃油量指示灯、清洗器液面指示灯、充电指示灯、远近光变光指示灯、变速器档位指示灯、制动防抱死系统指示灯、驱动力控制指示灯、安全气囊警报灯等。

汽车仪表盘分为指针仪表盘和液晶仪表盘,而液晶仪表盘的优点是耐用,并且不受光线限制,夜间显示更加清楚;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汽车得到越来越普遍的使用,同时内饰仪表及中控的美观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重视,现在汽车仪表及中控的液晶显示屏一般采用背光源的发光形式,传统背光源结构一般为金属下壳配合上面塑料胶框一起卡接的固定形式,内部为灯条膜片等,使用传统背光源时,通常采用前装方式,固定到屏圈底面;在仪表中,膜材的作用是将灯条发出的光通过折射等方式使之稳定均匀的发散,胶框在仪表中的作用是固定膜材,屏圈在仪表中的作用是固定玻璃、固定铝壳和后壳,在使用传统背光源时,屏圈还起着固定背光源的作用;铝壳在仪表中的作用是增强仪表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但目前现有的传统背光源还存在以下缺陷:

1.目前现有的汽车仪表盘背光源结构采用前装的方式进行安装,这种装配方式为将膜材和灯条放入背光源铝后盖中,将胶框通过卡扣扣在背光源铝后盖上,组成一个封闭的背光源模组,将背光源模组安装至屏圈,用螺钉固定,将铝壳扣在屏圈上,使用螺钉固定(如图8所示);这种安装方式导致仪表过厚,当其中部分零件损坏时维修困难,拆装需要专业的人士以及较长的工作时间;

2.传统的背光源结构导致仪表盘厚度比较大,因此仪表盘在工作时间过长时散热效果不好,长时间的工作容易导致背光源内部结构较热,导致零件的损坏。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容易拆装,内部结构较为简单的背光源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现有的背光源结构导致仪表过厚,散热效果不好,拆装不方便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包括铝壳、膜材、胶框和屏圈,两块膜材放置在铝壳上,胶框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铝壳上,胶框与铝壳之间具有膜材,屏圈加工有开口,铝壳从屏圈背部放入并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胶框上具有卡扣,所述铝壳上加工有安装孔,胶框的卡扣卡接在铝壳的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铝壳上开有膜材放置区,膜材放置在铝壳的膜材放置区内。

进一步的,所述铝壳上加工有第二安装孔,屏圈上加工有第三安装孔,安装柱穿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将铝壳固定在屏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膜材上安装有灯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较为简单,因此仪表厚度相对传统的背光源结构仪表厚度较薄,仪表盘散热性能好,不会因仪表盘过厚工作时间长导致仪表盘内部过热损坏零件。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可以在内部零件损坏时维修方便,拆装简单,维修时间较短。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屏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铝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膜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胶框与铝壳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7是胶框与铝壳配合关系局部示意图;

图8是传统背光源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铝壳,2-膜材,3-胶框,4-屏圈,5-开口,6-安装孔,7-卡扣,8-螺钉,9-膜材放置区,10-第二安装孔,11-第三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包括铝壳1、膜材2、胶框3和屏圈4,两块膜材2放置在铝壳1上,胶框3通过螺钉8固定安装在铝壳1上,胶框3与铝壳1之间具有膜材2,屏圈4加工有开口5,铝壳1从屏圈4背部放入并固定,如此设置,去除了传统背光源的背光源铝后盖,有效减小了背光源结构的厚度,厚度减小后散热效果提升,内部结构简单便于拆卸。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所述胶框3上具有卡扣7,所述铝壳1上加工有安装孔6,胶框3的卡扣7卡接在铝壳1的安装孔6内,胶框3安装在铝壳1上时,先将胶框3的卡扣7对准相对应位置的铝壳1上的安装孔6,将卡扣7卡接在安装孔6上,然后使用螺钉8将胶框3与铝壳1进行固定,汽车在长时间行驶振动导致螺钉8松懈使,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使胶框3与铝壳1固定。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所述铝壳1上开有膜材放置区9,膜材2放置在铝壳1的膜材放置区9内,在铝壳1上加工两个膜材放置区9,使膜材2嵌入铝壳1内,保持膜材2在铝壳1上的稳定,避免膜材2因振动脱落,并且有效的节省仪表内部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所述铝壳1上加工有第二安装孔10,屏圈4上加工有第三安装孔11,安装柱穿过第二安装孔10和第三安装孔11将铝壳1固定在屏圈4上,当铝壳1、膜材2和胶框3固定后,形成一个整体,将这个整体与屏圈4对其,与传统仪表背光源结构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采用后装方式,将铝壳1、膜材2和胶框3形成的整体从屏圈4背部对齐,并通过安装柱穿过铝壳1的第二安装孔10和屏圈4的第三安装孔11使铝壳1固定安装在屏圈4背部,屏圈4上的开口5面积与膜材2相同,避免屏圈4遮挡膜材2的折射。

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所述膜材2上安装有灯条,灯条安装在膜材2上,膜材2将灯条发出的光通过折射等方式使之稳定均匀的发散。

本实施方式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铝壳(1)、膜材(2)、胶框(3)和屏圈(4),两块膜材(2)放置在铝壳(1)上,胶框(3)通过螺钉(8)固定安装在铝壳(1)上,胶框(3)与铝壳(1)之间具有膜材(2),屏圈(4)加工有开口(5),铝壳(1)从屏圈(4)背部放入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3)上具有卡扣(7),所述铝壳(1)上加工有安装孔(6),胶框(3)的卡扣(7)卡接在铝壳(1)的安装孔(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1)上开有膜材放置区(9),膜材(2)放置在铝壳(1)的膜材放置区(9)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1)上加工有第二安装孔(10),屏圈(4)上加工有第三安装孔(11),安装柱穿过第二安装孔(10)和第三安装孔(11)将铝壳(1)固定在屏圈(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2)上安装有灯条。


技术总结
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属于汽车零件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现有的汽车仪表背光源结构导致仪表过后,散热效果不好,拆装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铝壳、膜材、胶框和屏圈,两块膜材放置在铝壳上,胶框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铝壳上,胶框与铝壳之间具有膜材,屏圈加工有开口,铝壳从屏圈背部放入并固定。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仪表背光源安装结构,减少了传统背光源结构中的铝后壳壁厚,降低了成本的同时,有效减少了仪表的厚度,是仪表的散热效果增强,并且内部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和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李禹;李宏生;王文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天有为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3
技术公布日:2021.07.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