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8200发布日期:2022-08-27 01:07阅读:59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2.此类机动车通常包括底盘,在底盘内安装多个具有充气轮胎的轮子。轮子的充气轮胎设有轮胎阀,通过其为轮胎充气。这通常通过单独的压缩机实现,如其在车辆车间或在加油站处提供的。
3.此外,多种机动车、尤其载货车包括车辆本身的压力空气系统,其用于供给机动车的不同气动运行装置。这些运行装置至少包括制动回路和/或空气弹簧装置。
4.为了在出现轮胎故障时临时密封轮胎并能够再次为其充气,在许多机动车中额外携带应急套装,其中包含填入轮胎内的密封胶以及用于为临时密封的轮胎充气的移动压缩机。然而,其操作有些为繁琐的,另一方面,套装必须总是作为单独的元件携带在车辆中。因为其鲜被使用,通常存储在偏僻位置,例如在行李箱底板遮盖物下方,从而其在紧急情况下无法立即准备好。此外,不是总能确保压缩机在较长时间地存储在车辆内后还能够按需良好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克服轮胎故障的装置,其操作相比于传统的应急套装得以简化并且不具有上述缺点,例如针对用于为轮胎充气的压力空气源的准备能力的缺点。
6.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机动车实现。
7.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本身包括用于在故障情况下为轮胎临时施加压力空气的集成的应急系统。该应急系统包括多个固定地安装在机动车上的压力空气接口,其中的每个都具有柔性的压力空气软管,其自由端能够连接到轮胎阀上。在未使用状态下,即在常规车辆运行期间,该压力空气软管能够完全贮存在机动车中,并且在故障情况下,即在停车时能够从中拉出。每个压力空气接口通过车辆本身的压力空气系统供应。
8.该集成的应急系统的特征一方面在于,一个或多个压力空气接口可以安装在机动车上,使得借助每个处于拉出状态的压力空气软管能够方便地到达轮子。因此,不再需要总是携带用于紧急情况的单独的压缩机,在轮胎故障时在机动车的附件内寻找该压缩机并放置到轮子上。另外,能够利用车辆本身的压力空气系统的无论如何都安装在车辆中的压力空气源为轮胎充气。
9.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应急系统集成在车辆本身的压力空气系统内并可以在必要时与其他现有压力空气回路、例如制动回路和/或空气弹簧装置的压力空气回路分享其压力空气回路。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应急系统的控制也可通过车辆本身的控制和输入元件进行,其控制车辆本身的压力空气系统内部的压力空气分布并将为轮胎充气所需的压力空气例如通过合适的阀控制器分支出。
10.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急系统包括多个压力空气接口,其分布地安装在机动车上,并且其中的压力空气接口分别对应于轮子之一。在此,相应的压力空气接口与轮子的“对应关系”一方面描述空间对应关系,即相应的压力空气接口在机动车上定位在相关的轮子处或附近。另一方面,也涉及操作的对应关系,使得该压力空气接口的软管在与其对应的轮子的任意旋转位置都能够到达该轮子。压力空气接口与轮子的距离以及压力空气软管的长度为此适当地进行选择。
11.优选机动车包括两个沿行驶方向右前和左前的轮子,以及至少两个右后和左后的轮子,并且应急系统相应地包括四个压力空气接口,其在与相应轮子对应的位置处右前、左前、右后和左后地布置在机动车上。
12.进一步优选地,压力空气接口分别包括用于容纳压力空气软管的储物室,其能够通过翻盖封闭。
13.优选该储物室设置在机动车的车底(unterboden)内,并且能够向下打开。由此方式避免对车身的外观影响。
14.根据一种替代的实施例,储物室设置在机动车的翼子板中并能够侧向打开。在此情况下,储物室的翻盖在外观上遮盖压力空气接口。
15.优选压力空气接口为自动收入储物室内的软管。这简化了压力空气软管在使用后的贮藏。
16.根据另一实施例,压力空气软管为螺旋管。其可螺旋状或螺线状地缠绕,从而其能够弹性地从储物室中拉出,但由于其回置力而在使用后再次自动地拉入储物室中。
附图说明
17.在下文中根据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18.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的第一实施例的部件的示意图;
19.图2示出了图1中的机动车的右前轮区域内的局部侧视图;
20.图3示出了压力空气系统的示意图,其用于供给图1和图2中的机动车的不同运行装置以及集成在其中的根据本发明的应急系统;
21.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机动车的第二实施例的部件的示意图;
22.图5示出了图4中的机动车的右前轮区域内的局部侧视图;和
23.图6示出了压力空气系统的示意图,其用于供给图4和图5中的机动车的不同运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24.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机动车10的俯视图。在此涉及具有四个轮子12、14、16、18的普通的道路车辆,所述四个轮子12、14、16、18相对于行驶方向(通过箭头a表示)位于机动车10未详细示出的底盘20上的右前、左前、右后和左后。
25.轮子12、14、16、18具有充气轮胎。如果其中一个轮胎在故障时漏气,那么则必须要么使用备用轮替换涉及的轮子、要么必须临时消除导致压力损失的轮胎故障并重新为轮胎充气。
26.为此,机动车10包括在故障情况下用于为轮子12、14、16、18的轮胎临时施加压力
的集成的应急系统60。该应急系统60包括多个固定地安装在机动车10上的压力空气接口。在所示实施例中存在四个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其中的每个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对应于四个轮子12、14、16、18中的一个。因此,具体来讲,左前压力空气接口62对应于左前轮12,右前压力空气接口64对应于右前轮14,左后压力空气接口66对应于左后轮,并且右后压力空气接口68对应于右后轮18。选择该空间对应关系,使得对应于一个轮子12、14、16、18的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能够为该轮子12、14、16、18的轮胎填充压力空气,具体来讲在轮子12、14、16、18的任意旋转位置。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的具体设计方案在图2的细节图中可见。
27.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对应于右前轮14的压力空气接口64。需要注意,在所示实施例中存在的所有四个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结构相同,从而结合图2的以下实施形式也与其余未示出的压力空气接口62、66和68相关。
28.压力空气接口64包括柔性的压力空气软管70,其能够缠绕在绞盘72上地贮藏到机动车10车底内的储物室(staufach)74中,并且在未使用状态下缠绕在该绞盘72上地完全贮藏在储物室74中。储物室74向下、即向着机动车10下方的地面32敞开。其开口76能够通过可枢转的翻盖78封闭。
29.为了在故障情况下为轮子14的轮胎14a充气,打开翻盖78并将柔性压力空气软管70从开口76向下从储物室74中拉出。绞盘72可设置得使其自动拉入压力空气软管70,并且压力空气软管70的拉出抵抗绞盘72的旋转预应力进行。压力空气软管70的长度足以从压力空气接口64的位置开始在轮子14的任意旋转位置都能够到达轮胎14a的轮胎阀14b。压力空气软管70的自由端能够连接到轮胎阀14b上。
30.接着,轮胎14a通过压力空气接口64充气。为此,压力空气接口64与其余压力空气接口62、66和68一样,通过车辆本身的压力空气系统供给,该压力空气系统用于供给机动车10的不同气动运行装置。该车辆本身的压力空气系统40在图1中简化示出,在图3中的简图中进一步详细示出。在所示实施例中,机动车包括气动的制动回路44以及气动的空气弹簧装置46。这在图3中仅示意性地根据其压力空气体积示出。它们通过共同的作为压力空气源的压缩机42供应。该压缩机42因此根据本发明不仅用于供给机动车的通常已知的气动运行装置,例如制动回路44和空气弹簧装置46,而且还用于供给根据本发明的应急系统60及其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
31.在图1中仅示出了压缩机42,其通过各自的、从主导管分支的压力空气导管80、82、84、86与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相连。实际上,压缩机42在真实的实施例中通过相应的分配阀、减压器等与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相连,所述分配阀、减压器等为车辆本身的压力空气系统40的组成部分。在图3中这示例性地根据分配阀48示出,其将由压缩机42产生的压力空气选择性地分配给一个或多个运行装置,即制动回路44、空气弹簧装置46和/或压力空气接口64(所有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的代表)。也可考虑分配阀48的一种状态,其中压缩机42未运行,替代地,压力空气从制动回路44或空气弹簧装置46的压力空气存储器引导至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中的一个或多个。因此,压力空气存储器之一内部的过压可以用于运行其他气动的运行装置。为此,也可在制动回路44、空气弹簧装置46和可以打开或关闭的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之间设置用于压力空气交换的横向连接。例如,可以仅使制动回路44或空气弹簧装置46以压缩机42的压力空气填充,并且压力空气接口62仅由该
压力空气储备运行。
32.为了实现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的独立操纵,可设置不同的方案。例如,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能够各自从机动车10的驾驶位操纵,例如从仪表盘(未示出)。相应的输入装置、例如开关等用于操纵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可通过相应的控制线路与驾驶位的操作台相连,例如也通过机动车10的数据总线(例如can)。例如集成在车辆电子装置中的控制运算器也可决定从哪个压力空气源供应压力空气接口62、64、66、68,即直接从压缩机42或者通过另一气动运行装置的压力空气存储器供应,如上所述,例如制动回路44或空气弹簧装置46。
33.不同于图2所示的实施例,用于容纳相应压力空气接口70的储物室74也可侧向安装在机动车10上,即例如机动车的翼子板79中,其中设置用于打开和关闭储物室74的侧向翻盖。由此简化了对压力空气软管70的触及。由于通过翻盖78的覆盖,对机动车10的外观影响仅最小化。
34.图4示出了机动车100的示意性俯视图,类似于图1中的机动车10。尤其该机动车100也具有根据图1的组件中的轮子12、14、16、18,其安装在机动车100的底盘120上。该机动车100也包括用于为轮子12、14、16、18的轮胎临时施加压力的应急系统160,其与如上所述的机动车10的应急系统60一致。相应地,在此也设置四个压力空气接口162、164、166、168,其中一个压力空气接口162、164、166、168分别对应一个轮子12、14、16、18。该对应关系与图1中的实施例一致。该应急系统160也通过车辆本身的压力空气系统、即通过其压缩机或通过机动车10的各个气动运行装置的压力空气存储器供应。
35.除了每个压力空气接口162、164、166、168之外,每个轮子12、14、16、18还配有气动的千斤顶22、24、26、28,其为所示应急系统160的组成部分。每个千斤顶22、24、26、28都集成在底盘20中并包括能够从底盘120向地面32移出的支撑部,其能够减去与其对应的轮子12、14、16、18的负荷。通过该支撑部压抵地面32,底盘120与整个机动车100一同被抬起。这在图5中示例性示出。在此示出的千斤顶24的支撑部30能够从底盘120向下翻出(箭头b)并能够部分地向下移出(箭头c)。由此方式,支撑部30能够压抵地面32并抬起底盘120连同机动车100。在未使用状态下,千斤顶24完全地并至少从机动车100侧面不可见地收入机动车100的车底内。
36.对应于右前轮14和千斤顶24的压力空气接口164包括直接在千斤顶24上方设置在机动车100的翼子板179内的储物室174,其能够侧向打开并通过翻盖178封闭。在其中贮存压力空气接口164的压力空气软管。该压力空气软管的细节及其功能在此不予说明并与图2中的压力空气软管70相同。图5中的组件也示例性地代表其余压力空气接口162、166和168。
37.在此所示的应急系统160的千斤顶22、24、26、28同样通过车辆本身的压力空气系统140供应,如在图6中示意性示出的。该压力空气系统140为图3中的压力空气系统40的补充视图,其中额外示出了千斤顶22的压力空气存储器,其为所有千斤顶22、24、26、28的压力空气存储器的代表,或者它们也可具有共同的压力空气存储器。如在前述实施例中那样,压力空气接口164(所有压力空气接口162、164、166、168的代表)能够经由分配阀48通过压缩机42供应压力空气,制动回路44和空气弹簧装置46亦是如此。然而,也额外地使千斤顶22(所有千斤顶22、24、26、28的代表)由压缩机42的压力空气或者选择性地通过其他运行装置、即制动回路44、空气弹簧装置46或压力空气接口164的压力空气存储器供应,取决于相
应的压力空气储备。因此,可考虑在压力空气存储器之间的任意压力空气交换。类似于图3中的示例,也可独立于分配阀48在压力空气存储器之间设置横向连接。这可以是多通阀或者通过多个组装的阀门构成。在该情况下也可由压缩机42填满制动回路44、空气弹簧装置46或压力空气接口164的仅一个压力空气存储器,并且千斤顶22仅由该压力空气储备运行。
38.同压力空气接口162、164、166、168一样,可以在操作台上设置用于控制一个或多个千斤顶22、24、26、28的输入装置,例如在机动车的驾驶位上的仪表盘上。也可考虑千斤顶22、24、26、28和压力空气装置162、164、166、168的组合的激活,使得在操纵相应千斤顶22、24、26、28时,其首先移出,同时或立刻地为相应压力空气接口164施加压力空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