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座椅的配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11488发布日期:2022-03-12 06:09阅读:68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座椅的配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接头配件,其具有:带有第一齿圈的第一配件部,带有第二齿圈的第二配件部,第二配件部可相对于第一齿圈绕旋转轴线旋转;齿轮,其在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中滚动,以用于在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之间产生旋转运动;偏心件,其设置在第一配件部和齿轮之间,以用于驱动齿轮在第一齿圈中的滚动运动,该偏心件具有两个楔形区段和将楔形区段推开的弹簧。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2.de 30 13 304 a1公开了一种用于特别是机动车辆的座椅和窗户的调节装置,具有经由枢轴销连接在一起的铰接杆,其中,内齿轮分配给一个铰接杆,而啮合在另一个铰接杆中的正齿轮分配给所述另一个铰接杆,所述正齿轮的齿顶圆至少比内齿轮的根圆小一个齿高,两个铰接杠杆之一安装在偏心件上,偏心件与可驱动的枢轴销以传递扭矩的方式连接。偏心件由设置在枢轴销上用于共同旋转的驱动器盘和两个相对彼此倾斜的楔形区段构成,楔形区段在其周边区域性地包围着驱动器盘,并在其之间布置有将楔形区段推开的能量存储器。
3.de 44 36 101 a1公开了一种用于具有可调节靠背的座椅、尤其是机动车座椅的接头配件,其中分配给坐部的固定接头部分和分配给靠背的可枢转接头部分经由枢轴销连接在一起,其中,提供一种调整和固定装置,该装置确定两个接头部件相对于彼此的位置并且呈传动装置的形式,以及用于安装一个接头部件的枢轴销具有由两个楔形区段形成的偏心部,该两个楔形区段区域性地包围该枢轴销并且相对于彼此倾斜,以及接合在所述楔形区段的窄侧之间的驱动臂,以及将楔形区段的宽侧推开的能量储存器,其中每个接头配件的枢轴销具有一个中央插孔,用于连接到传动杆以共同旋转,该传动杆将座椅的两个接头配件联接在一起。驱动器为衬套的形式,该衬套与集成在驱动器中的驱动器臂一体地连接并且连接到从外部接合在接头区域上的覆盖盘。衬套在其中心具有用于传动杆的扭矩传递插孔。
4.de 10 2005 031 263 a1公开了一种用于可调节车辆座椅的接头配件,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座椅靠背的接头配件,具有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其中两个齿圈可相对于彼此绕轴线旋转并且以该轴线为中心,并且具有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具有用于引入调节运动的轴,其中轴相对于轴线位于中心,中心圆形凹部相对于轴线偏移一定程度的偏心距,位于凹部中的驱动部件抵靠该凹部并且旋转地连接到该轴,以及补偿单元,该补偿单元具有连接到轴的楔形件、与该楔形件配合并形成在驱动部件上的配合面,以及弹性装置,其预加载驱动部件,使得驱动部件被推向楔形件的最高点。
5.自动驾驶车辆的发展需要扩大负责车辆的乘员所使用的车辆座椅的设置范围,以便能够增加不再持续操纵的驾驶员的舒适度。这意味着,在发生事故时保持乘员安全的同时,安全带必须完全与座椅一起移动,以便即使在车辆座椅靠后布置或靠背已设置为平坦
位置的情况下也能紧密地贴靠在乘员身上。因此,这种安全带系统的肩带不再固定在b柱上以便固定在车身上,而固定在靠背的上部区域中,这会导致在调整配件中显着更大的负载,因此,在具有相同基本机械原理的情况下,与现有技术已知的调整配件的情况相比需要更多的安装空间和更多的重量。


技术实现要素:

6.技术问题
7.本发明基于改进开头涉及到的类型的接头配件的问题,特别是减少接头配件中的间隙,以及提供相应的车辆座椅。
8.解决方案
9.该问题通过一种用于车辆座椅、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接头配件来解决,其具有:带有第一齿圈的第一配件部;带有第二齿圈的第二配件部,第二配件部可相对于第一齿圈绕旋转轴线旋转;齿轮,其在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中滚动,其用于在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之间产生旋转运动;偏心件,其设置在第一配件部和齿轮之间,用于驱动齿轮在第一齿圈中的滚动运动,该偏心件具有两个楔形区段和将楔形区段推开的弹簧,其中,另外的偏心件,特别是用于消除齿轮和第二齿圈之间的间隙,被设置在第二配件部和齿轮之间,该另外的偏心件具有两个楔形区段。
10.由于在第二配件部和齿轮之间设置了另外的偏心件,特别是用于消除齿轮和第二齿圈之间的间隙,其中,另外的偏心件具有两个楔形区段,因此提供了间隙减小的接头配件。
11.两个齿圈可以具有彼此不同的齿数。通过选择齿数差,可以在结构上设置两个配件部之间,或在齿轮(对于一个部分)和配件部(对于另一个部分)之间的减速比。两个齿圈之间的齿数差可以正好是一。优选地,第一齿圈具有50个齿,第二齿圈具有51个齿。两个齿圈之间的齿数差异可以大于1。
12.齿轮优选地具有比两个齿圈中的任一个更少的齿数。齿轮的齿数与两个齿圈之一的齿数之差可以正好为一。优选地,齿轮具有49个齿。然而,齿轮和两个齿圈之间的齿数差在每种情况下也可以大于一。
13.齿轮可以为两个齿圈配备一个共同的齿部,所述齿部对于两个齿圈是相同的。或者,齿轮可以由固定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不同齿数的两个不同齿轮构成,其中一个齿轮与第一齿圈啮合,另一个齿轮与第二齿圈啮合。
14.优选地,两个偏心件相对于旋转轴线具有相同取向的偏心距。这意味着两个偏心件没有以相互倾斜的方式设置。在每种情况下,两个楔形区段可以彼此轴向相邻设置。两个偏心件可以彼此轴向相邻设置。两个偏心件的楔形区段可以是相同的部件。
15.在每种情况下,两个楔形区段可以与垂直于旋转轴线延伸的对称平面镜像对称地设置。两个偏心件可以与垂直于旋转轴线延伸的对称平面镜像对称地设置。
16.偏心件可具有将其楔形区段推开的弹簧。由于弹簧将楔形区段推开,齿轮在径向上与第一齿圈无间隙啮合。另外的偏心件也可以具有将其楔形区段推开的弹簧。由于弹簧将楔形区段推开,齿轮也在径向上与第二齿圈无间隙啮合。
17.另外的偏心件可具有驱动其楔形区段的驱动器。驱动器的驱动臂可以接合在偏心
件的楔形区段之间,使得由于驱动器的旋转,楔形区段旋转并因此驱动齿轮。
18.这两个配件部可以通过扣环相对于彼此轴向固定。然而,这两个配件部然后可以在径向上相对于彼此在有限的范围内移动,以便可以通过偏心件来补偿径向间隙。
19.偏心件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安装在滑动轴承衬套中以减少摩擦。滑动轴承衬套可以设置在,特别是压入到两个配件部之一中。优选地,两个偏心件中的每一个都安装在相应的滑动轴承衬套中。由于楔形区段安装在滑动轴承中,承载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在快速模式下磨损减少。
20.由于在径向上弹性预加载的盘,可以进一步消除齿轮和两个齿圈之一之间的间隙。盘在径向内侧比在径向外侧表现出更具弹性的材料。盘的径向外部区域可以由金属制成,特别是由钢制成。盘的径向外部区域可以具有比齿轮稍大的齿顶圆半径。盘的径向内部区域可以由塑料或橡胶制成。
21.盘的外侧可具有径向齿部。盘上的齿部的齿数可以等于与盘啮合的齿圈的齿数。盘上的齿部可以与第一齿圈啮合。或者,盘上的齿部可以与第二齿圈啮合。盘的径向内部区域可以支撑在齿轮的台阶上。台阶可以是圆周的。
22.该问题还通过一种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接头配件的车辆座椅来解决。优选地,车辆座椅具有坐部和靠背,靠背铰接在坐部上以便通过至少一个接头配件可围绕旋转轴线设置。由于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接头配件,靠背的上边缘处的间隙减小。
附图说明
23.在下文中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有利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图中:
24.图1:示出了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接头配件的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座椅的示意图,
25.图2: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的接头配件的分解图,
26.图3:示出了图2中接头配件的传动原理图,
27.图4:示出了图2中接头配件的透视图,
28.图5:示出了图2中的接头配件的侧视图,其中未示出驱动器以显示接头配件的偏心件的楔形区段,
29.图6:示出了图2中接头配件的截面,
30.图7:示出了图2中接头配件的前视图,以及
31.图8:示出了通过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接头配件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32.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机动车辆的车辆座椅1。车辆座椅1具有坐部3和靠背5,靠背5相对于坐部3的倾斜度是可设定的。为了设置靠背5的倾斜度,传动杆被转动,例如通过手轮手动或以电机驱动的方式,例如通过电动机。传动杆水平设置在坐部3与靠背5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在车辆座椅1的两侧,传动杆接合在根据本发明的相应接头配件100;200中以共同旋转。
33.图2至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接头配件100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接头配件100具有第一配件部110和第二配件部120。第二配件部120可相对于第一配件部110绕旋转轴线a
旋转。下文中使用的方向说明,例如中心、轴向、径向和周向方向,均与旋转轴线a有关。
34.两个配件部110;120中的一个能够例如固定地连接到坐部3,并且两个配件部110;120中的另一个能够固定地连接到靠背5。
35.第一配件部110具有第一齿圈112。第一配件部110优选地为空心轮的形式。旋转轴线a与第一齿圈112的中心轴线重合。滑动轴承衬套114固定在第一配件部110的中央,其优选地被压入第一配件部110的中央开口中。
36.第二配件部120具有第二齿圈122。第二配件部120优选地为齿圈的形式。旋转轴线a与第二齿圈122的中心轴线重合。衬套126固定在第二配件部120的中央,其中设置有滑动轴承衬套124。优选地,滑动轴承衬套124已被压入衬套126中并因此压入第二配件部120中。
37.齿轮130用于驱动第二配件部120围绕旋转轴线a相对于第一配件部110的旋转运动。齿轮130是外齿齿轮的形式。它与第一内齿齿圈112和第二内齿齿圈122啮合。齿轮130和内齿圈112;122被配置为使得齿轮130可以在内齿圈112;122内翻滚。优选地,两个齿圈具有彼此不同的齿数,特别是一个齿圈的齿数差异。齿轮130优选地具有比两个齿圈112;122中的任一个少的齿数。齿轮130与两个齿圈112;122中的一个之间的齿数差异可以正好是1。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齿圈112具有五十个齿,第二齿圈122具有五十一个齿并且齿轮130具有四十九个齿。
38.齿轮130具有轴部132,其在两侧轴向突出超过齿部。轴部132相对于齿轮130的齿部位于中心并且在从动状态下绕旋转轴线a滚动。
39.为了驱动内部齿圈112;122中的齿轮130的翻滚运动,从而驱动第二配件部120围绕旋转轴线a相对于第一配件部110的旋转运动,恰好一个偏心件160,以下也称为第一偏心件160,设置在轴部132与第一配件部110的滑动轴承衬套114之间。此外,在轴部132和第二配件部120的滑动轴承衬套124之间正好设置有另一个偏心件180,以下也称为第二偏心件180。两个偏心件160;180各自具有,除了驱动功能外,还有补偿径向间隙的功能,如下文更详细的描述。两个偏心件160;180在功能和结构方面分别对应于从de 44 36 101a1已知的偏心件并且主要以镜像对称的方式构造,因此仅详细描述第一偏心件160。
40.第一驱动器162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轴部132中。第一驱动器162优选地由塑料整体制成。第一驱动器162具有轮毂163,其外壳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轴部132的面向第一配件部110的方向的端部区域中。驱动臂164连接到轮毂163,该驱动臂164在轴部132上区域性地接合并且设置在距离轮毂163径向距离处。驱动臂164和轮毂163过渡到驱动器162的覆盖盘165,径向接合在第一偏心件160上。
41.两个楔形区段166以其径向朝内的内表面支撑在轴部132上。楔形区段166具有径向面向外的外表面,其与滑动轴承衬套114的内表面接触。楔形区段166均布置在与第一齿圈112的齿部大致相同的轴向平面中。
42.两个楔形区段166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很大程度上垂直于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面。如在圆周方向上所见,两个楔形区段166彼此镜像对称。从径向看,两个楔形区段166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窄端面和宽端面。楔形区段166的宽端面通过弹簧168彼此远离地预加载,在本例中为环形弹簧形式的弹簧168。
43.楔形区段166与轴部132一起形成相对于旋转轴线a的偏心距为e的偏心部。偏心部是第一偏心件160的组成部分并且推动齿轮130和第一齿圈112彼此啮合。通过弹簧168,两
个楔形区段166彼此远离预加载,使得由于楔形效应,齿轮130和第一齿圈112彼此啮合而没有间隙,使得第一偏心件160还在第一齿圈112和齿轮130之间提供径向间隙补偿。
44.驱动臂164在楔形区段166的宽端面之间以轻微的游隙接合,使得驱动器162的旋转在稍微不起作用的角度之后导致第一偏心件160旋转。
45.驱动器162的轮毂163在其中心具有带花键轴轮廓的孔,传动杆的互补花键轴轮廓(图中未示出)啮合在该孔中。传动杆可手动或电动驱动。传动杆的旋转引起第一驱动器162以及以下更详细描述的第二驱动器182旋转。另外,传动杆可以与接头配件100同步驱动车辆座椅的第二接头配件。
46.第二驱动器182同样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轴部分132中。第二驱动器182具有轮毂183,该轮毂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其外壳在端部区域中,面向轴部132的第二配件部120的方向。驱动臂184连接到轮毂183。驱动臂184连接到轮毂183,该驱动臂184在轴部分132上区域性地接合并且设置在距离轮毂183径向距离处。驱动臂184和轮毂183过渡到覆盖盘185,径向接合在驱动器182的第一偏心件180上。
47.第二偏心件180的两个楔形区段186以其径向向内面向的内表面支撑在轴部132上。楔形区段186具有径向向外面向的外表面,其与第二配件部120的滑动轴承衬套124的内表面接触。楔形区段186每个都与第二齿圈122的齿部大致相同地设置在相同的轴向平面中。
48.楔形区段186通过弹簧188彼此远离预加载。楔形区段186与轴部132一起形成偏心部,偏心部相对于旋转轴线a具有偏心距e,其取向与第一偏心件160的偏心距e的方向相同。偏心部是第二偏心件180的组成部分并且推动第二齿圈122和齿轮130彼此啮合。通过弹簧188,两个楔形区段186彼此远离预加载,使得由于楔形效应,第二齿圈122和齿轮130彼此啮合而没有间隙,使得第二偏心件180还在第二齿圈122和齿轮130之间提供径向间隙补偿。
49.驱动臂184在楔形区段186的宽端面之间以轻微的游隙接合,使得第二驱动器182的旋转在稍微不起作用的角度之后导致偏心件180旋转。
50.驱动器182的轮毂183在其中心具有带花键轴轮廓的孔,传动杆的互补花键轴轮廓啮合在该孔中。因此,传动杆的旋转也导致第二驱动器182旋转。
51.两个配件部110;120通过扣环190相对于彼此轴向固定,其中两个配件部110;120在径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可移动到有限程度。扣环的功能本身是已知的,例如从de 10 2010 013 092a1中已知。
52.图8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接头配件200的截面,除非下文另有说明,其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对应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接头配件100。
53.接头配件200具有第一配件部210和第二配件部220。第二配件部220可相对于第一配件部210绕旋转轴线a旋转。
54.第一配件部210具有第一齿圈212。旋转轴线a与第一齿圈212的中心轴线重合。滑动轴承衬套214已被中心地压入第一配件部210中。第二配件部220具有第二齿圈222。旋转轴线a与第二齿圈222的中心轴线重合。滑动轴承衬套224已被中心地压入第二配件部220中。
55.齿轮230用于驱动第二配件部220绕旋转轴线a相对于第一配件部210的旋转运动。齿轮230与第一内齿齿圈212和第二内齿齿圈222啮合。齿轮230可以在内齿圈212;222内翻
滚。
56.齿轮230具有轴部232,其在两侧轴向突出超过齿部。轴部232相对于齿轮230的齿部位于中心并且在从动状态下绕旋转轴线a滚动。
57.驱动内齿圈212;222中的齿轮230作翻滚运动,并且因此驱动第二配件部220围绕旋转轴线a相对于第二配件部210的旋转运动,正好一个偏心件260,以下也称为第一偏心件260,其设置在轴部232和第一配件部210的滑动轴承衬套214之间。此外,在轴部232和第二配件部220的滑动轴承衬套224之间正好设置另一个偏心件280,以下也称为第二偏心件280。两个偏心件260;280各自具有,除驱动功能外,还有径向间隙补偿功能,如上所述。
58.第一驱动器262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轴部232中。第一驱动器262具有轮毂263,其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轴部232中。驱动臂连接到轮毂263。
59.两个楔形区段266以其径向向内面向的内表面支撑在轴部232上。楔形区段266具有径向向外的外表面,其与滑动轴承衬套214的内表面接触。两个楔形区段266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很大程度上垂直于圆周方向的两个端面。如在圆周方向上所见,两个楔形区段266彼此镜像对称。楔形区段266通过弹簧268彼此远离地预加载。
60.楔形区段266与轴部232一起形成相对于旋转轴线a的偏心距为e的偏心部。偏心部是第一偏心件260的组成部分并且推动齿轮230和第一齿圈212彼此啮合。通过弹簧268,两个楔形区段266彼此远离预加载,使得由于楔形效应,齿轮230和第一齿圈212彼此啮合而没有间隙,使得第一偏心件260还在第一齿圈212和齿轮230之间提供径向间隙补偿。
61.除了第一偏心件260之外,在径向方向上弹性预加载的盘270在第一齿圈212和齿轮230之间提供径向间隙补偿。盘270可以在径向内侧比在径向外侧表现出更具弹性的材料。盘270的径向外部区域可以由金属制成。盘270的径向内部区域可以由塑料制成。
62.盘270在径向外侧具有齿部。盘270上的齿部的齿数等于与盘270啮合的第一齿圈212的齿数。盘270的齿部可以与第一齿圈212啮合。盘270的径向内部区域被支撑在齿轮230的轴向台阶上。盘270的齿部径向突出超过齿轮230的齿部。结果,盘270的齿部被径向预加载,结果是盘270在第一齿圈212和齿轮230之间提供径向间隙补偿。
63.驱动器臂在楔形区段266的宽端面之间以轻微的游隙接合,使得驱动器262的旋转在稍微不起作用的角度之后引起第一偏心件260旋转。
64.第一驱动器262的轮毂263在其中心具有花键轴轮廓的孔,传动杆的互补花键轴轮廓(图中未示出)啮合在该孔中。传动杆的旋转导致第一驱动器262以及如下文更详细描述的第二驱动器282旋转。
65.第二驱动器282同样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轴部232中。第二驱动器282具有轮毂283,其以可旋转方式安装在轴部232中。驱动臂连接到轮毂283。
66.第二偏心件280的两个楔形区段286以其径向向内面向的内表面支撑在轴部232上。楔形区段286具有径向向外面向的外表面,其与第二配件部220的滑动轴承衬套224的内表面接触。
67.楔形区段286通过弹簧288彼此远离预加载。楔形区段286与轴部232一起形成偏心部,该偏心部相对于旋转轴线a具有偏心距e,其取向与第一偏心件260的偏心距e的方向相同。偏心部是第二偏心件280的组成部分并且推动第二齿圈222和齿轮230彼此啮合。通过弹簧288,两个楔形区段286彼此远离预加载,使得由于楔形效应,第二齿圈222和齿轮230彼此
啮合而没有间隙,使得第二偏心件280还在第二齿圈222和齿轮230之间提供径向间隙补偿。
68.驱动臂在楔形区段286的宽端面之间以轻微的游隙接合,使得第二驱动器282的旋转在稍微不起作用的角度之后导致第二偏心件280旋转。
69.驱动器282的轮毂283在其中心具有带花键轴轮廓的孔,传动杆的互补花键轴轮廓啮合在该孔中。因此,传动杆的旋转也导致第二驱动器282旋转。
70.两个配件部210;20通过扣环290相对于彼此轴向固定,其中两个配件部210;220可在径向方向上相对于彼此在有限范围内移动。
71.在以上描述、权利要求和附图中公开的特征可以单独或组合以在其各种配置中实施本发明而具有重要意义,只要它们保持在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72.权利要求中使用的诸如“包含”、“具有”、“含有”、“包括”等术语不排除进一步的要素或步骤。不定冠词的使用不排除复数。单个设备可以执行权利要求中提到的多个单元或设备的功能。
73.附图标记列表
74.100 接头配件
75.110 第一配件部
76.112 第一齿圈
77.114 滑动轴承衬套
78.120 第二配件部
79.122 第二齿圈
80.124 滑动轴承衬套
81.126 衬套
82.130 齿轮
83.132 轴部
84.160 偏心件
85.162 驱动器
86.163 轮毂
87.164 驱动臂
88.165 覆盖盘
89.166 楔形区段
90.168 弹簧
91.180 偏心件
92.182 驱动器
93.183 轮毂
94.184 驱动臂
95.185 覆盖盘
96.186 楔形区段
97.188 弹簧
98.190 扣环
99.200 接头配件
100.210 第一配件部
101.212 第一齿圈
102.214 滑动轴承衬套
103.220 第二配件部
104.222 第二齿圈
105.224 滑动轴承衬套
106.226 衬套
107.230 齿轮
108.232 轴部
109.260 偏心件
110.262 驱动器
111.263 轮毂
112.266 楔形区段
113.268 弹簧
114.270 盘
115.280 偏心件
116.282 驱动器
117.283 轮毂
118.286 楔形区段
119.288 弹簧
120.290 扣环
121.a
ꢀꢀꢀ
旋转轴线
122.e
ꢀꢀꢀ
偏心距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