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头部支撑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87457发布日期:2021-09-10 19:46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头部支撑模块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的头部支撑模块,该头部支撑模块具有:基座部件;和安装在这个基座部件中的头部支撑件,其中该头部支撑件能够以沿该头部支撑模块的车辆纵向方向被引导的方式相对于该基座部件缩回和伸出;以及位于该基座部件与该头部支撑件之间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2.机动车辆座椅中的头部支撑模块优先用于车辆乘员的安全。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这些头部支撑模块应该防止乘员头部与行驶方向相反地、不受阻碍地向后甩,由此车辆乘员可能遭受严重的身体伤害。为了在头部向后运动时提早拦截车辆乘员的头部,在现有技术中除了常规的固定式头部支撑模块之外同样还已知了这样的头部支撑模块,其中该头部支撑模块的部件(以下被称为头部支撑件)能够沿头部支撑模块的车辆纵向方向进行调节。
3.已知的可调节的头部支撑模块包括基座部件和头部支撑件,该头部支撑件在其功能上是作为头靠部件,其中基座部件牢固地与车辆座椅靠背相连接,并且头部支撑件借助不同的机构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向前朝向车辆乘员的头部的方向运动。
4.从de 10 2010 034 982 b3已知了一种开篇所述类型的头部支撑模块。在此,在基座部件与头部支撑件之间布置有单独的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将该头部支撑件锁止在与基座部件的期望的间距处。这个锁止装置由被紧固在基座部件上的、带有长孔的调节板条和被紧固在该头部支撑件上的销构成。在发生事故的情况下,车辆乘员的头部在其与行驶方向相反地定向的运动中压靠头部支撑件。由此,销在调节板条的凹槽内的锁止发生松脱,由此头部支撑件可以朝向基座部件的方向移位。由于头部支撑件的返回运动,车辆乘员的头部并非立即被停止,而是在伸出的导轨引导件或板条引导件的长度上被制动,直至该头部支撑件碰触到基座部件。然后才通过藉由紧固杆与车辆座椅靠背相连接的、刚性的基座部件进行制动。
5.从de 10 2007 041 498 b3已知了一种头部支撑模块。在这个头部支撑模块中提出的是,在发生事故时头部支撑件从基座部件运动远离,即沿车辆纵向方向向前运动。为了实现这种情况,在头部支撑件与基座部件之间布置有另外的、两件式地设计的部件,其中这两个部件的接触面被布置成与垂直于车辆纵向方向延伸的平面成一定的角度。通过在发生事故时旋转这两个部件,这些部件作用于基座部件和头部支撑件,从而使得该头部支撑件从基座部件运动远离。例如在锁止装置松脱之后例如藉由鲍登线驱动装置(该鲍登线驱动装置随着产生由坐着的乘员而引起的、例如在座椅靠背上的惯性力而变得生效)来触发另外的部件,然而或者在弹簧预加载作用下通过烟火装置、例如通过使保持凸耳或保持栓爆裂来使锁定松脱。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一种开篇所述类型的头部支撑模块,其方式为确保在头部支撑模块设计得构造简单的同时确保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最佳地保护车辆乘员的头部。
7.该目的通过本发明的头部支撑模块来实现。
8.该头部支撑模块具有基座部件和安装在这个基座部件中的头部支撑件。该头部支撑件在头部支撑模块的车辆纵向方向上被引导并且是能够相对于基座部件缩回和伸出的。该头部支撑模块具有位于基座部件与头部支撑件之间的固定机构。
9.该固定机构具有:在车辆纵向方向上布置的、具有齿的第一固定器件,和能够相对于该第一固定器件进给的、用于接合在相邻的齿之间的第二固定器件。在此,这两个固定器件之间的接触面被设计成:使得能够在力作用于该头部支撑件时使该头部支撑件沿其伸出方向伸出;并且使得能够在该头部支撑模块的解锁机构作用时沿该缩回方向来调节该头部支撑件,该解锁机构使该第二固定器件从该第一固定器件的齿之间的区域运动出来。
10.因此,头部支撑件原则上可以被车辆乘员手动抓握并且然后伸出。相反,只有在致动、尤其手动致动解锁机构之后,即,只有当第二固定器件从第一固定器件的齿之间的区域运动出来时,才可以实现使头部支撑件缩回。

在发生碰撞时,头部支撑件由于其惯性(即由此作用于头部支撑件的力)而伸出并且使车辆乘员的头部与头部支撑件之间的间距最小化。在碰撞情况下、在由于头部支撑件的惯性而引起头部支撑件伸出(即头部支撑件从基座部件运动远离)之后,未被解锁的解锁机构防止在车辆乘员头部在碰撞事件中再次向后运动的作用下发生头部支撑件缩回,因此获得对车辆乘员的最佳的头部保护。
11.头部支撑模块是在构造上特别简单地设计的,因为在碰撞事件中不需要外部器件来使头部支撑件伸出,而是头部支撑件仅由于对头部支撑件的力(尤其由于惯性)的作用而伸出。
12.出于构造上的原因,被视为特别有利的是:第一固定器件被安装在该头部支撑件中,并且第二固定器件被安装在该基座部件中。因此,尤其在设计接合到基座部件的配合引导件中的突出式引导件时,头部支撑件特别适用于与头部支撑件的期望的伸出长度相对应地容纳第一固定器件,该第一固定器件于是可以完全充分地沿车辆纵向方向延伸。
13.优选地,解锁机构被安装在基座部件中并且被安装在头部支撑件中。这使得可以在头部支撑件的任何伸出位置执行解锁机构的解锁。
14.优选地,第一固定器件的齿是相同地设计的,并且相邻地布置的齿的齿间距是相同的。由此确保在头部支撑件缩回和伸出时卡锁间距相同。当头部支撑件具有带有侧向引导件的引导区段时,头部支撑件相对于基座部件的引导件是构造上特别简单地设计的,其中这些引导件与基座部件的引导件共同作用。
15.在这一方面特别有利的是,引导区段的侧向引导件借助于连接区段相连接,其中该连接区段容纳这些齿,其中这些齿是沿车辆横向方向布置的,并且这些齿是彼此平行地布置的。这些齿因此是以齿条的方式设计的,该齿条或多或少地宽泛地在连接区段的区域中延伸。
16.被视为特别有利的是,相应的齿在其宽度上的延伸尺寸是这个齿在其高度上的延伸尺寸的数倍。“数倍”尤其被理解为五倍至十五倍。相对较宽的齿能够使得与第二固定器件接触区域较大并且因此沿头部支撑件的缩回方向在头部支撑模块与基座部件之间的固
定力较高。
17.根据一个构造上特别有利的设计方案提出的是,相应的齿具有这样的齿截面,即,这个齿的一个齿面被布置在垂直于该头部支撑件的调节方向的平面上并且这个齿的另一个齿面是与这个平面倾斜地布置的,其中该一个齿面与该另一个齿面在该齿的基部的区域中的间距大于该一个齿面与该另一个齿面在与该齿的基部背离的区域中的间距。因此,一个齿面用于沿其缩回方向来固定头部支撑件,而另一个齿面由于倾斜的布置在头部支撑件伸出时可以被越过,因为可进给的第二固定器件藉由该另一个齿面与该一个齿脱离接合并且随后对应地与在伸出方向上相邻的齿脱离接合。
18.优选地,第二固定器件具有以能够在基座部件中进行调节的方式安装的、用于接合在两个相邻的齿之间的板。该板是能够抵抗弹簧的力从两个相邻的齿之间的接合位置进行调节的。要么自动地在碰撞事件中基于头部支撑件的惯性或者通过手动来使头部支撑件伸出而进行这种调节,要么然而借助于解锁机构来进行这种调节以便随后使头部支撑件缩回。
19.优选地,该解锁机构具有:被安装在该头部支撑件中的、可平移地进行调节的解锁按键,可枢转地安装在该头部支撑件中的传递板,以及能够在该解锁按键的平移方向上进行调节的移动件(该移动件被安装在该基座部件中)。为了进行解锁,解锁按键的附接件使传递板枢转并且藉由移动件的附接件来调节这个传递板。该移动件藉由传递器件使该第二固定器件与该第一固定器件脱离接合地运动。传递板能够使得在头部支撑件的不同得插入位置或抽出位置与解锁按键的附接件相接触。
20.在这一方面尤其提出的是,该解锁按键、该解锁按键的附接件、以及该移动件是能够在该头部支撑模块的车辆横向方向上进行调节的;该传递板是能够围绕沿该头部支撑模块的车辆纵向方向布置的轴线枢转的;该第二固定器件是能够在该头部支撑模块的车辆高度方向上进行调节的。
21.尤其,该解锁按键和/或该传递板和/或该移动件分别是能够在其解锁运动中抵抗弹簧的力进行调节的。因此,如果解锁按键没有被手动致动(尤其被按压),则相应的弹簧使解锁机构返回至其初始位置。
22.优选地,设置有限制器件,其用于限制该头部支撑件相对于该基座部件的最大插入运动和/或最大抽出运动。
23.头部支撑模块尤其被设计为预先制造的单元。当头部支撑模块在其基座部件的区域中藉由用于进行预装配的夹子的拧接连接件与车辆座椅靠背相连接时,可以特别容易地装配头部支撑模块。因此,首先,基座部件藉由夹子被预装配在车辆座椅靠背处。随后,将基座部件与车辆座椅靠背拧接以便将头部支撑模块永久地紧固在车辆座椅靠背上。
24.在以下的附图及其描述中阐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头部支撑模块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个实施例。
附图说明
25.在附图中:
26.图1以参照机动车辆的行驶方向向斜后方观察的方式示出机动车辆座椅的具有紧固在其上的头部支撑模块的靠背结构的视图,
27.图2示出在拆除了头部支撑件衬垫的情况下根据图1的布置,
28.图3以从斜后方观察的方式示出根据图2的布置,
29.图4以根据图3的视图示出在移除衬垫的情况下头部支撑模块的头部支撑件,
30.图5以从斜前方和斜下方观察的方式示出头部支撑模块的基座部件、以及固定机构的被安装在该基座部件中的部件、还有头部支撑模块的解锁机构,
31.图6以从斜前方和斜上方观察的方式示出在图5中示出的基座部件和固定机构的被安装在这个基座部件中的组成部分,
32.图7以从斜下方观察的方式示出头部支撑件的引导滑块,
33.图8示出解锁机构和固定机构的与这个解锁机构共同作用的、在基座部件侧的组成部分,并且
34.图9以细节视图示出第一固定器件和第二固定器件的共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35.展示了用于机动车辆座椅、用于例如驾驶员座椅的头部支撑模块1。这个头部支撑模块1的坐标是以x、y和z表示的,其中坐标x表示车辆纵向方向(具体地,沿箭头方向,向前行驶方向),坐标y表示车辆横向方向(具体地,沿箭头方向,朝向车辆右侧的方向),坐标z表示车辆高度方向(具体地,向上的箭头方向)。
36.头部支撑模块1具有基座部件2和头部支撑件3。头部支撑件3能够以沿车辆纵向方向x被引导的方式相对于基座部件2缩回和伸出。头部支撑模块1还具有基座部件2与头部支撑件3之间的固定机构4。固定机构4具有:在车辆纵向方向x上布置的、具有齿6的第一固定器件5,和能够相对于该第一固定器件5进给的、用于接合在相邻的齿之间的第二固定器件7。这两个固定器件5、7之间的接触面被设计成:使得能够在力作用于该头部支撑件3时使头部支撑件3沿其伸出方向(即正的x方向)伸出;并且使得能够在头部支撑模块1的解锁机构8作用时沿其缩回方向(即负的x方向)来调节头部支撑件3,该解锁机构使第二固定器件7从第一固定器件5的齿6之间的区域运动出来。
37.第一固定器件5被安装在头部支撑件3中,第二固定器件7被安装在基座部件2,并且解锁机构8被安装在基座部件2和头部支撑件3中。这些齿6是相同地设计的,并且相邻地布置的齿6的齿间距是相同的。
38.头部支撑件3具有带有侧向引导件10的引导区段9。这些引导件10与基座部件2的引导件11共同作用。引导区段9的侧向引导件10借助于连接区段12相连接。这个连接区段容纳齿6。齿6是沿y方向布置的。齿6延伸过连接区段12的整个宽度,因此从一个引导件10延伸至另一个引导件10。相应的齿6在其宽度(y方向)上的延伸尺寸是这个齿6在其高度(z方向)上的延伸尺寸的数倍、尤其是五倍至十五倍。
39.多个齿6是锯齿状地布置的。相应的齿6具有这样的齿截面,即,在根据图9的运动方向x上跟随的一个齿面13被布置在垂直于头部支撑件3的调节方向x的平面上并且另一个齿面14是与这个平面倾斜地布置的,其中齿面13与齿面14在齿6的基部的区域中的间距大于齿面13与齿面14在与齿6的基部背离的区域中的间距。
40.第二固定器件7具有以能够在该基座部件2中进行调节的方式安装的、用于接合在两个相邻的齿6之间的板15。板15能够抵抗弹簧16的力在连接区段12沿x方向移位时并且因
此在齿6沿x方向运动时从在图9中用实线示出的、在两个相邻的齿6、6之间的接合位置向在图9中用点状线示出的脱离接合位置运动。在此,相应的、倾斜的齿面14在与板15接合的情况下推动这个板抵抗弹簧16的力沿z方向向下。
41.解锁机构8具有:被安装在头部支撑件3中的、平移地(沿y方向)可调节的解锁按键17,(在围绕x轴可枢转的情况下)可枢转地安装在头部支撑件3中的传递板18,以及沿y轴可调节的移动件19。为了进行解锁,解锁按键17的附接件20使传递板18枢转并且藉由移动件19的附接件21来调节这个传递板。移动件19藉由传递器件22使板15相对于各对相邻的齿6脱离接合地运动。因此,移动件19在解锁按键17作用时藉由传递器件22使板15根据图9中的点状线沿z方向向下运动。这个运动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通过使传递器件22的倾斜的接触面23与在板15的下部区域中的倾斜的接触面24相碰。
42.在头部支撑件3的调节方向x上延伸的传递板18使得能够在头部支撑件3的不同伸出位置上实现附接件21与传递板18之间的经限定的接触。
43.以指配给头部支撑件3的方式设置有弹簧25和弹簧26。弹簧25作用于解锁按键17并且将这个解锁按键预加载在其未被致动的位置。弹簧26对传递板14进行预加载使其抵靠解锁按键17的附接件20。基座部件2被指配有弹簧16,该弹簧对板17进行预加载使其在连接区段12的齿侧抵靠该连接区段。
44.设置有被设计为止挡件的一个限制器件27,其用于限制头部支撑件3相对于基座部件2的最大插入运动,并且设置有被设计为止挡件的另一个限制器件28,其用于限制头部支撑件3相对于基座部件2的最大抽出运动。
45.头部支撑模块1在其基座部件2的区域中设有用于在车辆座椅的靠背的头部区域中将基座模块预装配在上部的座椅结构31上的各种夹子29。在进行预装配之后,头部支撑模块1在其基座部件2的区域中藉由拧接连接件30与座椅结构31固定地相连接。
46.图1示出完整的头部支撑件3,由此具有朝向车辆乘员头部的衬垫32。图2示出根据图1的布置,然而移除了衬垫32,由此相对于头部支撑件3可以看到用于容纳衬垫32的碰撞板。如尤其可以从图4的图示得出的,这个碰撞板33与引导区段9相拧接。
47.附图标记清单
[0048]1ꢀꢀꢀ
头部支撑模块
[0049]2ꢀꢀꢀ
基座部件
[0050]3ꢀꢀꢀ
头部支撑件
[0051]4ꢀꢀꢀ
固定机构
[0052]5ꢀꢀꢀ
第一固定器件
[0053]6ꢀꢀꢀ
齿
[0054]7ꢀꢀꢀ
第二固定器件
[0055]8ꢀꢀꢀ
解锁机构
[0056]9ꢀꢀꢀ
引导区段
[0057]
10
ꢀꢀ
引导件
[0058]
11
ꢀꢀ
引导件
[0059]
12
ꢀꢀ
连接区段
[0060]
13
ꢀꢀ
齿面
[0061]
14
ꢀꢀ
齿面
[0062]
15
ꢀꢀ

[0063]
16
ꢀꢀ
弹簧
[0064]
17
ꢀꢀ
解锁按键
[0065]
18
ꢀꢀ
传递板
[0066]
19
ꢀꢀ
移动件
[0067]
20
ꢀꢀ
附接件
[0068]
21
ꢀꢀ
附接件
[0069]
22
ꢀꢀ
传递器件
[0070]
23
ꢀꢀ
接触面
[0071]
24
ꢀꢀ
接触面
[0072]
25
ꢀꢀ
弹簧
[0073]
26
ꢀꢀ
弹簧
[0074]
27
ꢀꢀ
限制器件
[0075]
28
ꢀꢀ
限制器件
[0076]
29
ꢀꢀ
夹子
[0077]
30
ꢀꢀ
拧接连接件
[0078]
31
ꢀꢀ
座椅结构
[0079]
32
ꢀꢀ
衬垫
[0080]
33
ꢀꢀ
碰撞板
[0081]
x
ꢀꢀꢀ
坐标
[0082]
y
ꢀꢀꢀ
坐标
[0083]
z
ꢀꢀꢀ
坐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