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悬挂系统的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02545发布日期:2021-07-23 21:1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悬挂系统的平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悬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悬挂系统的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在驾驶车辆时越来越注重的舒适性及操控稳定性,而平衡装置便广泛用于将汽车的悬挂装置与稳定装置,以装配组成汽车的悬挂系统,进而提高人们驾车及乘车的体验。

而传统的连接端与转动组件在生产装配的过程中存在公差,负公差相对时转动组件与连接端的配合间隙加大,装配后转动组件在摆动及旋转的过程中存在着极大的磨损与碰撞,长期磨损使得精度进一步降低,结构稳定性较差,严重影响产品使用寿命及车辆异响发生概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应用于悬挂系统的平衡装置。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于悬挂系统的平衡装置,包括第一转动组件、第二转动组件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端,两端的连接端的朝向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转动组件摆动及旋转设置于所述连接杆一端的连接端上,所述第二转动组件摆动及旋转设置于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连接端上;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及第二转动组件均包括有金属球、树脂及摇杆,所述树脂注塑安装于金属球的外表面,并在金属球的外表面上形成环形树脂层,所述摇杆焊接安装于金属球上;所述连接端具有通孔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通孔的方向逐渐凹陷且与通孔的底部相通;所述金属球及其外表面上形成的环形树脂层均装配于连接部的凹陷处,所述环形树脂层在熔融状态下与连接部融合为一体。

所述连接部凹陷所形成的空间轮廓的形状呈圆球状或扁圆球状。

圆球状的空间轮廓形状以便于与金属球及其外表面上的环形树脂层之间相互配合,并使金属球能够在连接部的凹陷处摆动及旋转。

所述金属球在连接部的凹陷处相对于环形树脂层及连接端摆动及旋转。

所述金属球在所述摇杆的中心轴的轴向上的端部相对于所述连接端的顶部外露。

平衡装置还包括有封盖,所述封盖密封安装于所述通孔上。

所述连接杆与连接端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杆与连接端的材质均为铝材。

传统连接杆与连接端的材质多为铁质,再用摇杆焊接两个金属球,而本发明的连接杆与连接端一次成型,无需要其他工序加工,既保证产品性能,也节省生产成本,铝材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轻量化产品,且铝材不会生锈、不易老化、异响,使用寿命较铁质品长。

平衡装置还包括有用于防止外界杂质进入第一转动组件及第二转动组件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材质为橡胶,所述防尘罩的两端分别套设安装于所述第一转动组件及其对应的连接端上;所述防尘罩的两端分别套设安装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及其对应的连接端上。

当第一转动组件或第二转动组件相对于连接端摆动或旋转时,橡胶的防尘罩能够随时包裹住金属球与连接部,防止金属球与连接部在摆动或旋转的过程中参杂外界众的杂质,进一步使平衡装置更加耐用。

所述摇杆为球销,通过球销将连接杆安装在汽车的悬挂系统上,球销的设置以便于产品装配。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第一转动组件及第二转动组件能够在连接部的凹陷处并相对于连接杆两端对应的连接端摆动及旋转,以用于使悬挂系统在行驶过程中缓冲由于颠簸出现的晃动,先通过注塑设备直接将树脂注塑于金属球的外表面上并形成环形树脂层,以便于先将环形树脂层与金属球外表面的公差降为零,金属球与环形树脂层通过压铸工艺,并将金属球和环形树脂层均封装在连接部的凹陷处,且位于凹陷处的环形树脂层处于熔融状态下与连接部熔合为一体,而环形树脂层与连接部融合为一体的设置,以用于环形树脂层与连接部实现无间隙配合,使第一转动组件及第二转动组件在连接端上实现无间隙地摆动及旋转,充分做到零工差,完全杜绝了摆动及旋转时存在的磨损与碰撞,结构稳定性好,极大地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以及避免了车辆异响发生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于悬挂系统的平衡装置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于悬挂系统的平衡装置的爆炸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端及第一转动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端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一转动组件,20、第二转动组件,21、金属球,22、环形树脂层,23、摇杆,30、连接杆,31、连接端,32、通孔,33、连接部,40、封盖,50、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悬挂系统的平衡装置,包括第一转动组件10、第二转动组件20及连接杆30,连接杆30的两端均设有连接端31,两端的连接端31的朝向方向相反,第一转动组件10摆动及旋转设置于连接杆30一端的连接端31上,第二转动组件20摆动及旋转设置于连接杆30另一端的连接端31上;第一转动组件10及第二转动组件20均包括有金属球21、树脂及摇杆23,树脂注塑安装于金属球21的外表面,并在金属球21的外表面上形成环形树脂层22,摇杆23焊接安装于金属球21上;连接端31具有通孔32及连接部33,连接部33沿通孔32的方向逐渐凹陷且与通孔32的底部相通;金属球21及其外表面上形成的环形树脂层22均装配于连接部33的凹陷处,环形树脂层22在熔融状态下与连接部33融合为一体。

请参阅图2、图4,连接杆30与连接端31一体成型,连接杆30与连接端31的材质均为铝材,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端31为球窝接头结构;连接部33凹陷所形成的空间轮廓的形状呈圆球状。

请继续参阅图2、图3,金属球21在连接部33的凹陷处相对于环形树脂层22及连接端31摆动及旋转;金属球21在摇杆23的中心轴的轴向上的端部相对于连接端31的顶部外露;摇杆23为球销,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金属球21为钢球。

请继续参阅图2、图3,平衡装置还包括有封盖40、用于防止外界杂质进入第一转动组件10及第二转动组件20的防尘罩50,封盖40密封安装于通孔32上;防尘罩50的材质为橡胶,防尘罩50的两端分别套设安装于第一转动组件10及其对应的连接端31上;防尘罩50的两端分别套设安装于第二转动组件20及其对应的连接端31上。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第一转动组件10及第二转动组件20能够在连接部33的凹陷处并相对于连接杆30两端对应的连接端31摆动及旋转,以用于使悬挂系统在行驶过程中缓冲由于颠簸出现的晃动,先通过注塑设备直接将树脂注塑于金属球21的外表面上并形成环形树脂层22,以便于先将环形树脂层22与金属球21外表面的公差降为零,金属球21与环形树脂层22通过压铸工艺,并将金属球21和环形树脂层22均封装在连接部33的凹陷处,且位于凹陷处的环形树脂层22处于熔融状态下与连接部33熔合为一体,而环形树脂层22与连接部33融合为一体的设置,以用于环形树脂层22与连接部33实现无间隙配合,使第一转动组件10及第二转动组件20在连接端31上实现无间隙地摆动及旋转,充分做到零工差,完全杜绝摆动及旋转时存在的磨损与碰撞,极大地延长了产品使用寿命,以及避免了车辆异响发生概率。

2、圆球状的空间轮廓形状以便于与金属球21及其外表面上的环形树脂层22之间相互配合,并使金属球21能够在连接部33的凹陷处摆动及旋转。

3、传统连接杆30与连接端31的材质多为铁质,再用摇杆23焊接两个金属球21,而本发明的连接杆30与连接端31一次成型,无需要其他工序加工,既保证产品性能,也节省生产成本,铝材的设置能够进一步轻量化产品,且铝材不会生锈、不易老化、异响,使用寿命较铁质品长。

4、当第一转动组件10或第二转动组件20相对于连接端31摆动或旋转时,橡胶的防尘罩50能够随时包裹住金属球21与连接部33,防止金属球21与连接部33在摆动或旋转的过程中参杂外界众的杂质,进一步使平衡装置更加耐用。

5、通过球销将连接杆30安装在汽车的悬挂系统上,球销的设置以便于产品装配。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发明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