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吸能盒

文档序号:26442604发布日期:2021-08-27 13:42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吸能盒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汽车吸能盒。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汽车作为出行的代步工具,在选择汽车出行的同时,人们也逐渐将目光投放在汽车的安全性能上,而在安全性能方面,汽车的防碰撞安全性能备受重视。目前的汽车设计中,通常是采用安装在汽车前部和尾部的保险杠系统来保证车厢结构框架在低速碰撞下不受严重破坏,从而保证车内成员以及汽车主体结构本身的安全。为了尽可能地吸收撞击的动能,在现在的保险杠系统设计中,往往会加入一个变形元件,即所谓的碰撞吸能盒。

现有的汽车吸能盒都是在发生较强的碰撞时才会产生作用,当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较小的碰撞事故时,吸能盒并不会起到作用,这样可能使汽车收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且现有的汽车吸能盒都是通过吸能盒的变形来吸收冲击力,全靠这种吸收冲击力效果并不是很好。

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汽车吸能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吸能盒。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吸能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在一个侧面开口,包括底板和侧板;

第一吸能件,所述第一吸能件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从所述盒体伸出的第一端部,在所述第一端部处设有第一安装板;

第二吸能件,所述第二吸能件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具有从所述盒体伸出的第二端部,在所述第二端部处设有第二安装板;

所述第一安装板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板远离所述盒体的底板设置;

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缓冲件和固定件,所述缓冲件固定在所述盒体的底板上,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缓冲件上,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固定在所述固定件上。

可选地,在所述侧板上开设一卡扣槽;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固定件上设有与所述盒体的卡扣槽位置匹配的凸块。

可选地,在所述盒体的侧板上设有环状吸能槽。

可选地,所述盒体的侧板的横截面为三边形、四边形、多边形或圆形。

可选地,所述盒体的底板与侧板之间通过焊接、粘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盒体的底板与侧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盒体的侧板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开设第一连接孔,在所述盒体的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位置相匹配的第一螺孔,以将所述盒体的侧板和底板连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盒体通过所述盒体的底板采用焊接、粘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汽车上。

可选地,在所述盒体的底板上设有第二连接部,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开设第二连接孔,用于将所述盒体固定在汽车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件为弹簧,更优选为碟簧。

可选地,所述盒体的侧板包括侧板上体和侧板下体,所述侧板上体和侧板下体通过焊接、粘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侧板上体和侧板下体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侧板上体上设有第三连接部,在所述侧板下体上设有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对应的第四连接部,在所述第三连接部上开设第三连接孔,在所述第四连接部上开设第四连接孔,以将所述侧板上体和侧板下体连接固定。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用于将所述汽车吸能器通过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固定在汽车保险杠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吸能盒,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吸能盒均是在发生较强的碰撞时才会产生作用,当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较小的碰撞事故时,吸能盒并不会起到作用,而导致汽车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汽车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汽车吸能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汽车吸能盒的侧板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去除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盒体;11-底板;111-第二连接部;112-第二连接孔;12-侧板;121-卡扣槽;123-侧板上体;124-侧板下体;13-环状吸能槽;

2-第一吸能件;21-第一弹性件;22-第一安装板;221-第一安装孔;

3-第二吸能件;31-第二弹性件;312-缓冲件;313-固定件;32-第二安装板;321-第二安装孔;314-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吸能盒,包括:

盒体1,所述盒体1在一个侧面开口,包括底板11和侧板12;

第一吸能件2,所述第一吸能件2包括第一弹性件21,第一弹性件21具有从盒体1伸出的第一端部,在第一端部处设有第一安装板22;

第二吸能件3,所述第二吸能件3包括第二弹性件31,第二弹性件31具有从盒体1伸出的第二端部,在第二端部处设有第二安装板32;

所述第一安装板22相对于第二安装板32远离盒体1的底板11设置;

所述第二弹性件31包括缓冲件312和固定件313,所述缓冲件312固定在盒体1的底板11上,固定件313固定在缓冲件312上,第二安装板32固定在固定件313上,第一弹性件21固定在固定件313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盒体1通过盒体1的底板11采用例如焊接、粘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汽车的相关部件上。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在盒体1的底板11上设有第二连接部111,在第二连接部111上开设第二连接孔11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将盒体1固定在汽车的相关部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安装板2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221,在第二安装板32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321,用于将本发明的汽车吸能器通过第一安装板22和第二安装板32固定在汽车保险杠上。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2、4,在第一安装板22上设有四个第一安装孔221,四个第一安装孔221在第一安装板22上呈圆周阵列均匀分布,在第二安装板32上设有四个第二安装孔321,四个第二安装孔321在第二安装板32上呈圆周阵列均匀分布,这样可以使装置被安装得更加稳定。

由于第一安装板22相对于第二安装板32远离盒体1的底板11设置,在安装时,第一安装板22连接的保险杠位于第二安装板32连接的保险杠的前侧。这样,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发生较小碰撞的事故时,前侧保险杠会受到较小的冲击,由于碰撞较小,前侧的保险杠不会碰到后侧的保险杠,而是通过与第一安装板22连接的第一弹性件21进行卸力,形成缓冲,完成对车体进行保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侧板12上开设一卡扣槽121;在第二弹性件31的固定件313上设有与盒体1的卡扣槽121位置匹配的凸块314。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盒体1的侧板12上设有环状吸能槽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吸能槽13为压溃槽。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发生较大碰撞的事故时,前侧的保险杠会直接撞击后侧的保险杠,这样后侧的保险杠通过第二安装板32传递到第二弹性件31上,第二弹性件31的固定件313上的凸块314通过盒体1侧板12上的卡扣槽121对盒体1进行挤压,这样盒体1侧板12上的环状吸能槽13就会发生形变,完成吸能,当冲击力传递到车体时,力的强度就会很小,其中设置的第二弹性件31的缓冲件312也具有缓冲卸力作用。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盒体1的侧板12的横截面为三边形、四边形、多边形或圆形。在本实施例以及对应的附图中,盒体1的侧板12的横截面为四边形,盒体1的侧板12为四方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盒体1的底板11与侧板12之间通过例如焊接、粘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盒体1的底板11与侧板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地,在盒体1的侧板12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22,在第一连接部122上开设第一连接孔(图中未示出),在盒体1的底板11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122的位置相匹配的第一螺孔(图中未示出),以将盒体1的侧板12和底板11连接固定。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31为弹簧,更优选为碟簧。

在一个实施例中,盒体1的侧板12包括侧板上体123和侧板下体124,侧板上体123和侧板下体124通过例如焊接、粘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更优选地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在侧板上体123上设有第三连接部123a,在侧板下体124上设有与第三连接部123a对应的第四连接部124a,在第三连接部123a上开设第三连接孔123b,在第四连接部124a上开设第四连接孔124b,以将侧板上体123和侧板下体124连接固定,便于对吸能盒进行拆卸和更换,利于工作人员对内部进行检查和维护。

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吸能盒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将吸能盒的第一安装板22和第二安装板32分别通过第一安装孔221和第二安装孔321安装在保险杠中,由于第一安装板22相对于第二安装板32远离盒体1的底板11设置,在安装时,第一安装板22连接的保险杠位于第二安装板32连接的保险杠的前侧。这样,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发生较小碰撞的事故时,前侧保险杠会受到较小的冲击,由于碰撞较小,前侧的保险杠不会碰到后侧的保险杠,而是通过与第一安装板22连接的第一弹性件21进行卸力,形成缓冲,完成对车体进行保护。当发生较大碰撞的事故时,前侧的保险杠会直接撞击后侧的保险杠,这样后侧的保险杠通过第二安装板32传递到第二弹性件31上,第二弹性件31的固定件313上的凸块314通过盒体1侧板12上的卡扣槽121对盒体1进行挤压,这样盒体1侧板12上的环状吸能槽13就会发生形变,完成吸能,当冲击力传递到车体时,力的强度就会很小,其中设置的第二弹性件31的缓冲件312也具有缓冲卸力作用,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吸能盒均是在发生较强的碰撞时才会产生作用,当汽车行驶过程中发生较小的碰撞事故时,吸能盒并不会起到作用,而导致汽车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